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1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1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1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1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1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甫登岳阳楼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唐代登临诗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全盛时期,诗歌题材包罗万象,其中登临诗(泛指登楼、登台、登山诗作)是不容忽视的一类,对于我们走近唐士人、解读唐士人心灵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登临诗中既不乏登鹳雀楼(王之涣)这样激荡着励志精神的壮丽诗篇,也不乏登楼寄王卿(韦应物)这样委婉细腻的怨别伤离之作,但登高望远,引发诗人无穷思绪更多的则是家国之叹、古今之思、身世之慨。这种浸润着千古寂寞情怀的沉郁悲愤之作,才是唐代登临诗的主旋律。 唐代登临诗 高台(楼、山)作为发愤泄悲的载体,承载了太多唐士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言说的痛苦和不幸。那些登临高台(楼、山)、

2、远离人群的士人们,表现出了大致相同的状态:孤独、寂寞、忧愤、哀怨。 高台(楼、山)也象征着孤独寂寞、高处不胜寒的人生境遇,象征着曲高和寡、高标独立的精神境界。文题解读登:登临 。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从题目看,本诗为登临抒怀之作。了解作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3、;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了解作者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

4、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唐代的谏官)、杜工部(检校工部员外郎),也称他杜少陵(居于少陵西,自号少陵野老)。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岳阳楼。从“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泊岳阳城下)看,他到达之时正是深冬。面对烟波浩渺、广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赞美;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漂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 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阔大互为表里,故悲伤而不消沉,沉郁而不压抑。阅读诗歌,初步感知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

5、年)冬,诗人登上岳阳楼的所见、所思和所感。 思考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作者第一次登岳阳楼,以前只是听闻,所以说“昔闻”;“今上”交待时间,“岳阳楼”点明地点;“昔”“今”二字拉开时间的帷幕,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分析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为东南、西北两面,苍茫的湖面上,日月星辰昼夜漂浮。 景:壮阔奇丽之景。 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映衬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处境和心境?试析之。处境: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羁旅漂泊。心境:哀痛之心,凄凉之境。 孤寂之感与颔联的宏阔之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凄凉痛苦之境遇。 抒怀赏析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上句想到当时边境战事又起; 下句想到自己报国无门、北归无望,十分伤感无奈,不禁潸然泪下。 命途多舛,国运衰微。思想内容达到新高度本文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身世凄凉的孤寂感伤之情以及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