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1页
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2页
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3页
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4页
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日喀则仁布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一、单选题1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中共有一级主题()。 A10个B9个C11个D8个 答案:A2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发展学生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以下属于“实施计划”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是( )。进行观察、实验选出控制变量收集证据、数据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A.B.C.D. 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实施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进行观察、实验;收集证据、数据;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3在探究“馒头

2、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教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做出了具体评价。该评价方式属于( )。 A.终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答案:D解析: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为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及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修正生物学教学活动轨道,使教与学获得最佳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实验课中,教师对实验过程中学生表现的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D项正确。A项,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学期末或学年末对学生学习结果所作的全面评价。此种评价方式旨在评定学习的进展和成就

3、,作为成绩报告和教育决策的参考;B项,诊断性评价一般指在某项教学活动之前,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体力、情感等状况的“摸底”。C项,配置性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背景、个性和学习兴趣,以便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适当的学习过程,施予适当的教学和辅导。 4某教师在“水分进人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了6个问题。其中3个问题都提问了生物课代表。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不符合的课程基本理念是( )。A.面向全体学生B.倡导探究性学习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答案:A解析:知识点:初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4、、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还包括注重与现实的联系, B、C、D三项正确。A项:题干中教师3个问题都提问了生物课代表,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A项错误。 5教师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学习中。邀请某位当地医院的医生作了“癌细胞”的专题讲座。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属于( )。A.学校课程资源B.家庭课程资源C.社区课程资源D.生成性课程资源 答案:C解析:社区资源包括:博物馆、少年宫、医院、卫生防疫站、社区中的生产实践人员、生物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等。当地医院的医生属于社区课程资源。 6某教师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节的教学中,把自己采集到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

5、物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帮助学生理解这三种植物的区别。这种教学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B启发性C因材施教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答案:A解析:直接通过图片、标本、实物等进行教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这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7关于概念图教学策略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让学生背诵教师提供的概念图B.可以用于诊断学生的错误概念C.概念图中包含术语、连接线和连接词D.在复习课上,可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一个单元的概念体系 答案:A解析: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与命题之问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

6、的词表示。概念图在教学中有多种用途一般作为三种工具:教的工具、学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8、C、D三项正确。让学生背诵教师提供的概念图,不能诊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不合理。 8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无细胞结构,靠分裂进行增殖B.大多数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细菌和真菌是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D.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靠出芽进行生殖答案:B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A项错误;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腐生细菌、真菌。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

7、相互依存。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B项正确;香菇、木耳等均属于肉眼可见的多细胞真菌,C项错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主要靠分裂进行繁殖,D项错误。 9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实现了由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元细胞膜内外 Na+、K+分布的改变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总是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 答案:C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8、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 体或树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A 项错误。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 受到刺激,会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前膜接收到的为电信号,释放递质时将电信号转化为了化学信号,B 项错误。当 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K+外流,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外正内负);当其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 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内正外负),兴奋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即形成动作 电位,c 项正确。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型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当抑制型递质传递到突 触后膜,不会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

9、D 项错误。 10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 答案:B解析: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先将两盆植物分别贴上A、B标签,然后每天定期同时向A喷洒模拟酸雨,向8喷洒清水(洒水壶不混用,喷洒的模拟酸雨和清水等量),对植物的其他管理措施不变。向植物喷洒的酸雨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叶上有气孔,气孔打开才能使得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阳光越强,气孔就容易张开。因此,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

10、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使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11如下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lD.体液调节都是由物质1参与的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酶、激素、蛋白质、抗体的化学本质。 【答案】B。 【解析】抗体都是蛋白质,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一部分激素是蛋白质。所以图中1、2,3、4分别表示激素、蛋白质、酶和抗体,A项错误;能产生激素、抗体的细胞能产生酶,因为激素、抗体合成的化学反应都需要酶催化,

11、B项正确:不是所有细胞都能够合成激素,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植物是一定部位如根尖),故C错误。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等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体液调节包含了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面,但体液调节还包含其他,例如C02可以调节呼吸,但C02不是激素,故D错误。综上,故选B。 12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地理隔离B.生殖隔离C.种群数量达到一定规模D.科学家以前没有发现过该物种 答案:B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即类群之间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与种群

12、的数量规模无关。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产生的基本条件。科学家以前没有发现的物种并不能说明其是新形成的物种。故本题选B。 13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B.溶菌酶的杀菌作用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D.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 答案:D解析: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索、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主要依赖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人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A项和8项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免

13、疫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C项属于此类免疫作用。D项属于特异性免疫。 14蓝藻、酵母菌、叶肉细胞、神经元都具有的结构是( )。A.核糖体B.细胞核C.内质网D.线粒体 答案:A解析:知识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包含的细胞器。核糖体同时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也是原核细胞内唯一的细胞器,A项正确。B项:细胞核是真核生物所具有的细胞器,原核生物中不具有细胞核。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内质网是真核生物所具有的细胞器,原核生物中不具有内质网。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线粒体是真核生物所具有的细胞器,原核生物中不具有线粒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

14、护花”,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因素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分解者的作用。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故答案选C。 16图6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B.甲、乙两种激素是协同关系C.进食后,血液中两种激素含量都增加D.甲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乙激素为胰岛素 答案:A解析: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在一

15、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于血糖浓度的调节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馈调节,A项正确。B项:甲、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利于降低血糖,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由甲激素降低血糖、乙激素升高血糖可知,甲激素为胰岛素,乙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17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说明(

16、)。 A叶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强B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强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D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 答案:C解析:气孑1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如果把新鲜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叶片内的气体会通过气孔出来而产生气泡。 1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中与蛋白质无关的是()。 A溶酶体处理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及侵入的一般病毒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血液循环引起靶细胞作出反应C细胞核实现对细胞质中物质代谢过程的调控作用D甲基绿和吡罗红进入盐酸处理后的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D解析:盐酸

17、处理后的口腔上皮细胞已经死亡,不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所以甲基绿和吡罗红可以随意进入细胞,只有此项与蛋白质无关故选D。 19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A由心室心房动脉B由心室心房静脉C由心房心室静脉D由心房心室动脉 答案:D解析: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一心室,动脉。故选D。 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

18、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答案:C解析: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被同化的,属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因此大象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被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而蜣螂是以大象的粪便为食物的,所以蜣螂获得的能量不是来自于大象,而是大象的上一营养级,即大象同化的能量中可以流人蜣螂体内的约0kJ,A错误。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而兔子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狼捕食兔子,说明此时狼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

19、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从而使无机环境的碳元素和能量进入了生物群落,C正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流动不包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错误。 21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下丘脑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的平衡它们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D.脑干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神经一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 【答案】C。 【解析】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两者在调节血糖平衡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C错误。其他叙

20、述均正确,故选C。 22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现让纯合的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现让F2中的红果番茄与红果番茄自由交配,其后代中杂合子占多少() A.34B.49C.1/9D.16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 【答案】B。 【解析】红果是显性,F。是杂合的显性,自交F2中红果有13AA和23Aa,自由交配过程中会产生13a配子和23A配子。自由交配时Aa占21323=49,故选B。 23生活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生物入侵B.退耕还林还草C.乱扔废旧电池D.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保护

21、生态环境的措施。 【答案】B。【解析】A项。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C项,废电池中含较多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乱扔,有毒物质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D项,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容易形成酸雨,会破坏植被进而破坏生态环境。所以A、C、D都不符合题意。B项,耕地一般用来种植农作物,生物的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差,而草原、树林或树林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因此退耕还林还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题意。故选B。 24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图5所示

22、的课题重点考查的生物核心素养是( )。 A.生命观念B.科学思维C.科学探究D.社会责任 答案:D解析:图5中的题目是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体现了生物知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目的是考查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概念后,社会责任的形成。 25图1为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时没有核糖体参与B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最佳区域是C经低温处理后,处可出现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D细胞分化程度处比处高,故不易诱导脱分化 答案:C解析:是成熟区(根毛区),是伸长区,是分生区,是根冠。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复制时有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而蛋白质在核

23、糖体上合成,A错误。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最佳区域是,因为该区域细胞已经成熟。含有大液泡,B错误。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姐妹染色体单体不能分离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经低温处理后,根尖分生区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C正确。细胞分化程度处比处低,其全能性高,D错误。 26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阳光下后,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改变而产生的变化示意图如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C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D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

24、。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固定(或氧气释放)量,也称光合强度。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A点开始,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并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但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植物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不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一直在进行A、B、C错误。B点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相等,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C正确。故选C。 27图表示人体基因 Y 表达合成促甲状腺激素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 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B在细胞质中进行,需要 RNA 酶的催化作用 C在甲状腺细胞中进行,需要核

25、糖体参与 D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不需要 ATP 参与 答案:A解析:图中表示转录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 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正确。表示 mRNA 修饰加工过程,需要 RNA 酶的催化,此过程发生在细胞核,错误。表示翻译过程,此过程需要核糖体的参与,因 得到的产物是促甲状腺激素,发生该过程的细胞应是垂体,错误。表示蛋白质的加工过程,此过程中需要内质网 和高尔基体的参与,消耗 ATP,错误。 28研究人员对几种植物细跑的细胞周期进行研究,获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不同植物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B.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分裂期占

26、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大的是丙细胞D.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大的是乙细胞 答案:C解析:知识点:细胞周期的特点。本题需要计算,甲乙丙三种植物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的比例为3.6%、10.8%、18.1%,比例最大的是丙细胞,C项正确。A项:不同植物细胞的分裂期不一样,因此不是同步进行分裂的。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无法从表格中看出。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分别为96.4%、35.1%、81.9%,比例最大的是甲细胞。与题干不符,排除。 29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生成一分子水,该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A羧基B羧基和

27、氨基C氨基DR基 答案:B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指的一个氨基酸的仅一氨基脱去一个氢,另一氨基酸的d一羧基脱去一个羟基生成一分子水的过程,故选B。 二、问答题30烟草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能否利用这些物质来防治农业害虫呢?某兴趣小组进行了烟草浸出液对蔬菜主要害虫菜青虫的杀虫效果的实验探究。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27-27题 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6分) (2)根据实验结果描述烟草浸出液浓度与杀虫率之间的关系:(3 分) (3)写出探究烟草浸出液杀虫的最适浓度的简要思路: 解析:(1)烟草浸出液浓度24h 杀虫率平均数(2)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不断升高,杀虫率

28、也随之逐渐升高(3)在烟草浸出液浓度为20%到50%之间按一定浓度 梯度设计多个实验组,其他条件保持一致且适宜,按题目表格中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以杀虫率平均数为指标确定最适浓度。(1) 自变量是会引起其他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是被操纵的。因变量是由一些变量变化而被影响的量,是被测定或被记录的。故在本题中自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因变量为24h杀虫率平均数;(2)根据表格可以看出,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不断升高,杀虫率也随之逐渐升高;(3)探究最适浓度一般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设置一定浓度梯度, 逐个对比因变量,确定最适浓度。31图4是高等动物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 问题: (1)观察图4中的反应过程,其化学反应式为_。(3分) (2)该反应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反应场所依次为_、_、_。(9分) (3)该反应过程需要氧参与的是第_阶段。(3分) 解析:三、材料分析题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