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韩晓丽【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兼并的根源。(2)识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的特点、地位及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2、能力目标:正确区别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3、情感目标:认识古代农业的地位。【自主预习】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生产力: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金石并用-铁犁牛耕。)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原始社会早期) 石器锄耕或耜耕(中晚期) 生产工具:石器、骨器 耒、耜(锄土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少量使用。金石并用。3、封建社会: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传统耕作方式)(1)春秋战国:铁器

2、农具使用、牛耕推广。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2)汉代时期: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汉代: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推广。)(3)唐代出现曲辕犁耦犁又称二牛抬杠(西汉) 一牛挽犁(东汉)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唐朝适合水田)4、动力:人力畜力水力5、经营方式:群体简单协作到个体家庭农耕“男耕女织”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这里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和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耕作方式发展的影响: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使农业社会生产力提高,为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

3、。也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即时点拨:1.主要生产组织形式由简单协作到精耕细作。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这是牛耕长期没有得到突破性进步的原因。思考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生产关系)1、演变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氏族公社集体所有制(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2、土地兼并出现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土地兼并的现象:“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土地改革未成功的原

4、因:地主阶级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土地兼并的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减少;阶级矛盾激化,农民暴动起义。三、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原始社会:大禹治水战国:都江堰(今四川成都平原岷江流域,“天府之国”,李冰主持)和郑国渠(郑国主持)3、汉代:关中地区“井渠”(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适用于干旱地带。)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唐代:设渠堰使官职管理水利工程。灌溉工具:三国马钧发明翻车;唐朝发明筒车;明清水力风车。农学著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清朝宋应星天工开物。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基本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生产模式(

5、技术):精耕细作。5、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思考2:促进和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分别有哪些?【知识拓展】一、小农经济:1、产生的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主要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

6、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精耕细作。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2)不利因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赋税沉重,甚至收泰半之赋;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严重的自然灾害。 4、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

7、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二、自然经济含义及地位:相对与商品经济而言。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存在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三、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1、表现特征不同: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而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2、出现时间不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四、生产力含义: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五、生产关系含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

8、制产品如何分配人们的生产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决定作用。六、精耕细作含义:(1)借用牛力耕田。(2)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汉代发明犁壁,还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代出现曲辕犁;明清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3)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使人们不断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4)自耕农(农民)经济: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预习检测】1、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下图中生产工具的描述为:翻倒,翻倒,喝得醉来 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此工具是( )A、筒车 B、翻车 C、曲辕犁 D、水排2、颜

9、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主要说明( )A、传统农户男耕女织,基本可做到自给自足。B、家庭成员从事各行各业,一切生产生活所需均自己解决。 C、农民思想保守、不愿外出 D、农村物质丰富、农民生活富足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4、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耕作技术的进步5、二郎神杨戬,是关羽之前的“武圣人”,传说其原名李二郎,是秦国蜀守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