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源源不竭的创造力_第1页
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源源不竭的创造力_第2页
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源源不竭的创造力_第3页
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源源不竭的创造力_第4页
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源源不竭的创造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 5 -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源源不竭的创造力语文是基础课程,又是极富情感、极富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就应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他们的创造力。我们认为: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源源不竭的创造力的最好途径。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北京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上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其中有不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创造性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培育创造性的因素。1.教材中有些培育创

2、造性的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如第4单元的“向老树提问题”,第5单元的“续编谁来了”,第10单元的“说说彩虹像什么”“大家一起编”,第11单元的“向银河提问题“,第12单元的“青蛙会对小鱼讲什么故事”等等。有些培育创造性的因素则需要教师去用心发现,并引导学生去创造。如教学池塘边的叫声一课,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讲到“小鱼连连摆着尾巴说不行,不行,离开水我会干死的”时,教师嘎然而止,留待学生自己迸发创造的火花:“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怎样帮助小鱼呢?”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头脑中异常活跃的求异思维,想出了许多奇妙的方法“青蛙买了一台防水摄像机,把岸上的样子录下来,再到池塘里放给小鱼看。”“青蛙把

3、岸上的样子画下来给小鱼看。”“青蛙把小鱼装在一个玻璃鱼缸里,带着它到处游玩,把岸上的景色看了个够。”这是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啊!学生的创造力能不能发展,关键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再如学习拔苗助长,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帮助禾苗快快长高;学习雨铃铛,引导学生说说春雨还会洒在那里,春雨还会招呼谁;学习长歌行,引导学生联系插图想象祖孙俩会说些什么2.挖掘教材中智力性创造因素的同时,不要忽略非智力性创造因素的挖掘。因为创造力中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如果只注意智力因素,而忽略非智力因素,则是不利于儿童创造精神培养的。实际上,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非智力性创造因素值得我们去挖掘。如教学池塘边的叫声,问学生“

4、你喜欢小鱼和小青蛙吗?”学生从小鱼的有礼貌、有好奇心、不懂就问,小青蛙的乐于助人、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这几个方面动情思索,在这一过程中幼小的心灵里已播下这些非智力性创造因素的种子。再如学习完拔苗助长让学生对那个农夫说几句最想说的话;学习完好事情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做过的好事情和还想做的好事情,这都有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二、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使人的潜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师生间应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而且,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真正地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可

5、以有效的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安全。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首先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主动亲近,才会渐渐消除在学生心中存在的“忌讳”。 一方面,课前几分钟的交流,如果恰到好处,不仅能促进师生关系,还能使学生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有利于课堂教学。老师幽默的态度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中越来越兴奋,能主动地跟随老师走进课堂,在随后的教学中畅所欲言。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当保持一个平常心态,努力做到与学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促进,教学相长。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尤应如此。教学不应模式化。我们要根据学段的不同、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

6、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1.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把无声的文字描述化为有形的画面,使抽象的内容更清晰,更生动,更能诱发学生新奇、独特、富有创意的想象。如学完小山村一课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小山村。学习老树的故事可以先让学生想象发生在老树身上的故事,再画一画。2.一些儿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如教学雨铃铛时,教师可结合艺术课学的小雨沙沙这首歌,对儿歌进行了再加工,改编为歌词。在学生读熟了课文、认识了生字之后,教师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学生齐唱。随后,教师出示了由儿歌自编的两段歌词:5 3 5 3 1 1 1 1 1 1 5 3 5 3 2 2 2 2 2

7、 2小雨小雨沙沙 响,沙沙 响,洒在洒在房檐上房檐上,小雨小雨沙沙 响,沙沙 响,它在 招呼 小燕 子 小燕 子,5 3 3 5 3 5 6 5 5 3 3 2 1 2 3 1哎呀 呀,水珠 真 美,哎 呀 呀 像 串 小铃 铛。哎呀 呀,快快 回 来,哎 呀 呀,快 来 盖新 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或读或唱,读读唱唱中既再次温习了儿歌、巩固了识字,又烘托了气氛,于情境交融中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3.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读读、演演。教材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学生在改编、排练的过程中,通过对原文的情节、场景、对白、动作的创作设计、排练表演等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

8、语言,锻炼创新能力。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不会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所以我们如果要想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发动学生全方位参与。三、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探究、发现的环节。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为一家报纸的(读书)副刊题辞:“读书是训练,也是一种发现。”这是十分有见地的。我们引

9、导学生发现,引导学生探究,就是引导学生创造。1.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探究与发现,首先要切实加强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能有一点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教师对独立见解应热情鼓励,对有价值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如此坚持下去,每个学生定会在探究中有发现,创造性思维能力定会逐渐提高。2.其次要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如此坚持下去,全班定会形成探究的氛围,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10、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3.将探究性学习、课外延伸与主体课文的学习融为一体,使三者相得益彰。对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识字少,自主查资料的能力尚不具备,开展调查、实践活动的能力尚在培养中,如果教师频繁、单调地设计探究性学习,在形式上搞花架子,以示自己的理念新,必将影响学生学习的乐趣,耽误学习时间。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兴趣入手,适时地插入探究性学习,进行课外延伸。以第5单元“续编谁来了”为例,学生不仅要知道某个动物的特点,还要设置一个情景,这是多么高难度的创作啊!课前进行调查时,我发现多数学生对小动物的了解仅限于小白兔、小鹿、小狗、小猫之类的常见动物,如果就停留在此基础上来完成

11、这道续编题,必将出现千篇一律的局面,怎么办?深思熟虑之后,我将学习主体课文啄木鸟、课外延伸与续编儿歌三项内容融汇在一起,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1)学习啄木鸟一课,了解猫头鹰、喜鹊、啄木鸟的特点;(2)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课外查阅资料,了解还有哪些小动物本领特别大,并交流收集的资料;(3)学习自读课文谁来了,在学生读通、读明白,了解了大象、小刺猬的特点之后,结合收集的资料进行续编。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了学生对小动物天生的兴趣,使其在课外延伸中进一步了解其他动物的特点,为续编提供了素材,同时巧妙地进行了学科间的融合。孩子们查阅的资料各不相同,续编的儿歌也是风采各异:种子钻不动了,趴

12、在地下。大牛来了,尖尖的角像锄头,用力一拱,啊!泥土松了,种子钻出来了。小朋友在森林中迷路了。老马来了,带着他们走出了森林。老鼠偷偷的吃粮食。小猫来了,尖尖的爪子像手铐,一把抓住了老鼠。小松鼠过不了河,急得哭了。跳远冠军袋鼠来了,抱起松鼠用力一跳,嘿,过河了!小乌龟想约蜗牛一起玩。小信鸽飞来了,帮它把这个信息告诉蜗牛。树叶上爬满了虫子,喜鹊来了,小小的嘴巴当镊子,一口一个,吃掉了虫子,老树又笑了。花儿开放了,小蜜蜂飞来了,拍拍翅膀帮他们传花粉。小鹿生病了。犀牛来了,香喷喷的牛角当成药,小鹿的病好了。这些儿歌虽然不大押韵,遣词造句也不是那么严谨,然而想象力丰富,充分展示了孩子课外阅读和自主探究、

13、创造的成果。四、课堂教学还应当重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和幻想。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像,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这也是本册教材第3单元“金钥匙”中提到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对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春天的手这首儿歌以生动拟人的手法,将春风、春光、春色、春之声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寥寥数语中勾勒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其意境之美尽在不言中。结尾一句“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头。”可谓言简意丰,余味无穷,既为每个学生不同的生活、情感体验留下了想象、表白的

14、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从积累妙词佳句到创造运用语言的积极情境。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品读儿歌之后,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吐绿的柔柳,情不自禁地说:“春天的手抚摸着柳树,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孩子们惊讶、兴奋、跃跃欲试,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生活实践中,“你们能像老师这样先画一画,再编一句儿歌吗?”几分钟之后,一幅幅简单而又活泼的春景图跃然纸上,一句句琅琅上口、充满童趣的儿歌也脱口而出:“春天的手抚摸着小朋友,小朋友出来踢毽子了。”“春天的手掠过五四广场,放风筝的人多了。”“春天的手拂过天空,天空高兴得下起了雨。”“春天的手掠过大山,大山变绿了。”“春天的手拂过天空,大雁从

15、南方飞回来了。”“春天的手抚摸着小刺猬,小刺猬从冬眠中醒来了。”涂涂画画、自编儿歌中,学生对春天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课文,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这样学生就逐渐会“知道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更新和应用知识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表现创造能力”,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