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程试卷(含答案)学年第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年级专业学号姓名1、判断题(19分,每题1分)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分别有一系列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使得这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但使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与收入组合却只有一组,这一组合由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确定。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过高。()正确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误错误解析: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
2、是:MPC=Ac/Ayo式中,Ac表示增加的消费,Ay表示增加的收入。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即0MPC05时,P/(1P)1,此时政策(3)效果最小;当pvO5时,P/(1P)v1,此时政策(2)效果最小;当p=05时,P/(1P)=1,此时政策和(3)效果一样。解析:空试述带来汇率变化的三种因素。答案:汇率变化由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而这种供求由以下三种因素决定:进出口。例如,中国对美元的需求由进口决定,即中国要买美国货时,必须要用美元,形成对美元的需求。而美元的
3、供给由出口决定,即中国厂商出口了商品到美国,要把美元换成人民币,从而形成美元供给。中国出口大于进口时,美元供给超过需求,美元相对人民币就有贬值压力,即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反之亦然。投资或借贷。如果美国的利率或投资回报高于他国,则其他国家的资本就会流入美国,形成对美元的需求;反之,如果美国人想到外国投资,就会形成对美元的供给。如果想到美国的投资超过了美国想到外国的投资,则美元会升值,或者说汇率要上升。(3)外汇投机。如果欧洲人预期美元相对欧元要升值,则会买进美元,以赚取美元升值的资本增益;相反,如果人们预期美元要贬值,则会卖出美元,从而使外汇市场上美元和有关外币的供求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汇率。解析:
4、空政府稳定汇率的代价是什么,政府试图稳定汇率时通常是怎么做的以及会遇到什么障碍?为什么国际合作很重要?如果政府试图把汇率维持在非均衡水平上,那么其后果是什么?答案:(1)稳定汇率的代价是政府丧失了让汇率浮动可以获得的利益。若本币贬值,为维持原有汇率,政府必须按原价在外汇市场抛出外币,这样,政府就丧失了不干预时持有外币获得更多本币的收益;反之,如果本币面临升值压力,为稳定汇率,政府必须按原价抛售本币,买进外币,这样政府也丧失了不干预持有本币本来可以获得更多外币的收益。(2)政府稳定汇率的通常做法是按固定汇率在市场上买卖外汇,这样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竞争者是否合作,是否采取报复性措施。(3)若本币
5、升值太快,有必要加以干预,卖出本币,买进外币,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如果外国也采取干预措施,卖出本币,买进外币,两国政府的努力就会相互抵消,因此,外汇干预要成功,国际合作十分重要。(4)如果政府试图通过干预把汇率维持在非均衡水平上,会带来消极后果,主要是汇率的变动本来是经济变动的反映,反过来也可以自动调节经济。比如说,一国贸易发生了逆差,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本国货币本来应当贬值,通过贬值自动调节进出口,缩小贸易逆差,但政府干预使汇率扭曲了,经济就不能得到自动调整。不仅如此,汇率本来应当按经济情况变化而经常变化,政府如果试图长期通过买卖外汇来稳定汇率,事实上也无济于事。比如说,某国货币应该贬值,该
6、国政府却用抛售外汇的方法人为维持汇率,无情的市场迟早会耗尽该国的外汇储备,那时政府就会力不从心了。汇率不仅不能稳住,而且一段时期内政府为稳定汇率而低价抛售外汇所丧失的利益就白白为私人投机者所获取。解析:空9.请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逻辑与含义答案:购买力平价是一种汇率理论,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即所有货币的一单位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实际价值。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真实汇率总是等于1。(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逻辑购买力平价理论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一价定律,即在所有地方同一种物品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就有获得未被得到的利润的机会。这种逻辑可以得出购买力平价理论,根
7、据这个理论,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都有相同的购买力。这就是说,一美元在美国和日本能购买的物品量必然相等,而一日元在日本和美国能购买的物品量也必然相等。实际上,这种理论的名称就恰当地描述了它的内容,平价意味着平等,而购买力是指货币的价值。购买力平价认为,所有货币的一单位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价值。(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含义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于汇率的含义是,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必然反映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假设P是本国一篮子物品的价格,P*是一篮子外国物品的价格(用外币衡量),而e是名义汇率,有1/P二e/P*。该式可变为:1=exP/P*o式子的左边是一个常量,右边是真实汇率。因此,如果1单位
8、本币的购买力在国内与国外总是相同的,那么,真实汇率国内与国外物品的相对价格就不会变。为了说明这种分析对名义汇率的含义,可以整理上式以解出名义汇率:e=P*/P。这种理论的关键含义是,当物价水平变动时,名义汇率也变动。解析:空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有什么意义?答案: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主要是为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1)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例如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在LM曲线比较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每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
9、是这样),则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就大,从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较小,反之亦然。可见,通过分析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从而支出乘数较大,而边际税率较小也会使支出乘数较大)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如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为敏感),都是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的因素。(2)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例如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在LM曲线陡峭时就会是这样),或利率下降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
10、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反之亦然。可见,通过分析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解析:空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才能做到这一点?答案: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IS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LM曲线,会导致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考虑到IS曲线和LM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
11、,如果使IS、LM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地向右移动,则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如图12-5所示。图12-5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图12-5中,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图中E点,收入为Y0,利率为i0。政府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将IS右移,通过IS曲线右移使收入增加,利率上升。与此同时,政府可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右移同等幅度,从而使利率下降至i0以抵消IS曲线右移所引起的利率上升而产生的“挤出效应”,使国民收入更进一步向右移动至Y*。这样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相机抉择),一方面采用扩
12、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解析:空为什么通货膨胀有通货膨胀税的说法?它与铸币税是一回事吗?答案:(1)如果货币供给的增加触发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由于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势必削弱社会公众手中所持有货币的购买力,引起一部分货币购买力从社会公众向货币发行者转移,这种转移犹如一种赋税,因而被称为通货膨胀税。(2)铸币税是指政府凭借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而获得的对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索取权,铸币税的数额等于所发行的货币面值与其实际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实际发行成本主要包括纸张成本及印制费等。事,只要政府发行的货币面值与发通货膨胀税
13、与铸币税不是行成本之间存在差额,则必定存在铸币税;但如果所发行的货币恰好为经济活动所需要,没有相应出现通货膨胀,则就不存在通货膨胀税;只有在过度发行货币引致通货膨胀的时候,才会存在通货膨胀税。解析:空为什么政府在考虑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时不仅要看当时的经济形势,还要考虑政治上的需要?答案:因为不同政策的后果会对不同人群的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混合使用时,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对投资部门尤其是房地产部门很有利;而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如果实行减税的政策则非常有利于消费品部门;如果增加政府支出,如增加国防支出、教育经费支出,或者防止污染经费支出等
14、等,则不同人群的受益情况会不同。因此政府在进行各种政策的混合使用时,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反映,考虑如何协调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人群的利益,即考虑政治上的需要。解析:空请用黏性价格理论说明为什么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答案:黏性价格模型强调了企业不能迅速地根据需求变动调整它们索取的价格。由于长期合约,或调整成本过高,企业不能及时调整价格,对应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向右上方倾斜。企业合意的价格P取决于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物价总水平P(物价总水平越高,企业定价越高)和总收入水平Y(总收入越高,需求越大,企业定价越高)。假设有两种类型的企业,一些企业的价格有伸缩性,另一些企业的价格是黏性的,它们根据预期的经济
15、状况事先确定自己的价格。当价格有伸缩性时,企业的定价公式为:p二P+a(YY_),其中,a为合意价格对总产出变动YY_的反应程度。该式说明合意价格p取决于物价总水平P与总产出变动YY_。价格黏性企业的定价公式为:p=EP+a(EYEY_),式中,E代表一个变量的预期值。假设企业预期产出处于其自然率水平,从而a(EYEY_)=0,那么,该类企业的定价公式为:p=EP,即具有价格黏性的企业根据自己对其他企业收取价格的预期设定自己的价格。(3)加权决定两种企业并存时的价格水平:p=sEP+(1s)P+a(YY_)。其中,s为价格黏性企业所占比例,s为价格有伸缩性企业的比例。整理得总供给曲线的方程式:
16、Y=Y_+a(P-EP),式中a=s/(1s)a。当产出水平增加时,需求增加,价格有伸缩性的企业将提高价格因此,实际价格水平与预期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正向相关。解析:空通货膨胀怎样增加政府的收入?答案:通货膨胀税用来衡量政府从通货膨胀政策中获得的收入,其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税收入二通货膨胀率x实际基础货币。通货膨胀增加政府收入的途径有:1)政府发行货币获得的直接收入。(2)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使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人们所持有的等量货币购买力下降,这相当于政府通过通货膨胀政策把这部分购买力从货币持有者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3)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名义工资也随之上涨,使得纳税人的纳税等级上升到
17、一个更高档次,增加了政府的税收收入。(4)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债务人,通货膨胀会使财富从债权人转移到债务人,减轻政府的债务负担。解析:空3、计算题(35分,每题5分)假设美国第一年的价格水平(百分比)P1=100,外国(英国)的价格水平Plf=100,它们第二年的价格水平分别为P2=180,P2f=130,汇率最初是1英镑:2美元。(1)如果第12年间没有实质性失调,第二年的汇率是多少?(2)如果实际汇率(ePf/P)在第12年间下降50%,第二年的汇率为多少?答案:(1)由题意,第一年的实际汇率为:实际汇率二名义汇率xP1f/P1=2x100/100=2,即实际汇率也是1英镑:2美元。由于第12
18、年间没有实质性失调,故保持原实际汇率水平,则第二年的名义汇率e2为:e2二实际汇率xP2/P2f=2x180/13O”277,即1英镑:277美元。(2)如果第二年的实际汇率下降50%,则第二年的实际汇率为:第二年的实际汇率二第一年的实际汇率x(150%)=2x(150%)=1。则第二年的名义汇率为:e2=第二年的实际汇率xP2/P2f=1x180/13Od138,即1英镑:138美元。解析:空考虑一个由以下方程式所描述的经济:Y=C+I+G+NX,政府采购G=200;税收T=200;消费C=100+0.75(YT);投资I=40020r;净出口NX=200200e;利率r=r*=5。其中,Y
19、表示总收入,e表示汇率,r*表示世界利率。又假设货币需求函数为(M/P)d=Y100r,货币供给M=1000,物价水平P=2,该经济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请问:该经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分别是多少?答案:市场实现均衡时,该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汇率、贸易余额、投资又为多少?(1)由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NX可得:Y=100+075(Y-200)+400-20 x5+200+200-200e化简可得经济的IS*曲线方程为:Y=2600-800e。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d=M/P,可得:Y100 x5=1000/2。整理可得LM*曲线方程为:Y=1000。(2)当市场实
20、现均衡时,联立IS*曲线方程和LM*曲线方程:解得均衡收入为:Y*=1000,均衡汇率为:e*=2。此时贸易余额为:NX=2O0-200e=-200,即出现贸易逆差。投资为:I=40020r=300。解析:空假定名义利率为每年10%,每次去银行的交易费用为25元,1年总收入为72000元。(1)根据鲍莫尔-托宾模型,计算去银行的最优次数;(2)一个追求最优的行为人,每次去银行将提取多少存款?(3)他每月的平均货币持有量是多少?答案:(1)根据已知数据,直接套用去银行的最优次数公式,得:n*=iY/(2tc)1/2=01x72000/(2x25)1/2=12(次)即1年中去银行12次是最优的。(
21、2)该行为人总的年收入是72000元,1年去银行12次每次提取的存款为:Y/n=72000/12=6000(元)。(3)1年去银行12次,即每月去银行提款1次,提款额为6000元,他每月的平均货币持有量为:6000/2=3000(元)解析:空设一个经济由下述关系描述:=C+I+G+NX=5000G=1000T=1000C=250+0.75(Y-T)I=100050iNX=500500Ri=i*=5%求该经济的储蓄、投资、贸易余额以及均衡汇率值。假设G增加到1250,解出新的储蓄、投资、贸易余额以及均衡汇率的值。现在假定世界市场利率从5%上升至10%,求储蓄、投资、贸易差额以及均衡汇率,并解释你
22、的结果。答案:(1)消费为:C=250+075(YT)=250+075x(5000-1000)=3250;储蓄为:S=YC=5000-3250=1750;投资为:I=1000-50i=1000-50 x5=750;由Y=C+I+G+NX,可得贸易余额为:NX=Y-C-I-G=5000-3250-750-1000=0;由NX=500-500R=0,可得均衡汇率为:R=1。(2)当G增加到1250,此时有:消费:C=3250;储蓄:S=1750;投资:I=750;贸易余额为:NX=Y-C-I-G=5000-3250-750-1250=-250;由NX=500-500R=-250,可得均衡汇率为:R
23、=15。(3)若世界市场利率从5%上升到10%,此时:储蓄不变:S=1750;投资为:I=1000-50i=1000-50 x10=500;由丫乂+I+G+NX,可得贸易余额为:NX=Y-C-I-G=5000-3250-500-1000=250由NX=500-500R=250,可得均衡汇率为:R=05。与(1)相比,利率的提高导致了投资的减少,但是储蓄没有变化,为保持市场均衡,需要使资本流出。而通过贸易顺差可以使资本流出,也就是净出口增加,而净出口的增加需要降低汇率。解析:空什么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假设我们用CPI衡量国家的物价水平,A国为本国,CPIA为8%,B国为外国,CPIB为2%,A国的
24、汇率e=6,表示为1个单位B国货币兑6单位的A国货币。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A国的真实汇率。答案:(1)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即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应相同,否则就会出现套利行为。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的价格水平上升,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反之,则升值。或者说,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会贬值,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的货币会升值。(2)假设A国的真实物价水平为Pa,B国的真实物价水平为Pb,名义汇率为e,真实汇率为s那么PbNxPa,这个就是购买力平价。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Pb(1+2%)=6xPa(1+8%),因此真实汇率:e=Pb/Pa=6x(1+8%)/(1+2%)635解析
25、:空考虑下列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12Kl/3L2/3,假定劳动力L=64。试求资本边际生产力MPK的方程。找出当资本K=1、8、27和64时MPK的值。答案:现假定L上升到125,再按(1)和(2)的要求计算。(1)就产对资本求一阶偏导数可得:MPK=dY/dK=1/3x12K-2/3L2/3=4K-2/3L2/3。将劳动力L=64代入可得:MPK=64K-2/3。(2)当资本K=1、&27和64时,MPK的值分别为64、16、7.11和4。(3)当L上升到125后,MPK=4(L/K)2/3=100K-2/3,MPK的值分别为100、25、1111和625。解析:空假设货币需求函数是
26、:(M/P)d=1000100i式中,i为用百分比表示的利率,货币供给M是1000,而物价水平P是2。画出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均衡利率是多少?假设物价水平是固定的。如果货币供给从1000增加到1200均衡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利率提高到7%,应该确定多少货币供给?答案:(1)下图中向下倾斜的直线表示货币需求方程(M/P)d=1000-100i。已知M=1000,P=2,实际货币供给(M/P)s=500。因为实际货币供给独立于利息率,表示。11-5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2)让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等于其需求,可以得到均衡利率,即有:500=1000-100i,解得均衡利率为:
27、i=5。3)如果价格水平固定为2,货币供给从1000增加到1200,那么新的实际货币余额供给(M/P)s=600。令(M/P)s等于(M/P)d,即600=1000100i,可解得新的均衡利率水平为:i=4。因此,货币供给从1000增加到1200,引起均衡利率从5%下降到4%。(4)令(M/P)s等于(M/P)d,得:M/P=1000-100i。代入P=2,i=7得:M=600。所以,如果中央银行想让利率从5%上升至7%,那么它必须使名义货币供给从1000减少至600。解析:空4、论述题(10分,每题5分)1.储蓄率对单位工人产出增长率有什么影响,比较分析在无技术进步和有技术进步下的不同。答案
28、:(1)没有技术进步时,储蓄率对产出增长率的影响稳态增长效应:储蓄率对长期中单位工人产出增长率没有影响,单位工人产出增长率在长期为零。无论储蓄率是多少,经济增长率都为零。稳态水平效应:更高的储蓄率会导致更高的稳态产出水平和更高的资本存量。如图3-8所示。假设两个国家有相同的生产函数、相同的就业水平和折旧率,但是储蓄率不同,比如分别为sO和s1,s1sO。图3-8画出了它们共同的生产函数f(Kt/N),以及这两个国家的作为资本函数的储蓄/投资函数s0f(Kt/N)和s1f(Kt/N)。在长期中,储蓄率为s0的国家将到达单位工人资本水平为K0/N、单位工人产出为YO/N这一点,而储蓄率为s1的国家
29、将到达更高水平的K1/N和Y1/N点。更高储蓄率的国家拥有更高的稳态产出水平。图3-8不同储蓄率的影响短期增长效应:储蓄率的上升将引起单位工人产出增长一段时间,但不是永远的高增长。如图3-9所示,储蓄率的上升导致一段时期的产出正增长,直到产出达到新的、更高的稳态水平。单位工人产出一开始不变地保持在Y0/N水平,在储蓄率上升之后,比如在时间t,单位工人产出增加保持了一段时期,直到达到更高水平的Y1/N和增长率重新为零时才停止。图3-9储蓄率上升对单位工人产出的影响(2)有技术进步时,储蓄率对产出增长率的影响3-10所示,在最初储蓄率S0时,经济沿着AA线移动。储蓄率上升到si,经济经历一段更高的
30、増长时期,直到最后它到达新的、更高的路径BB,单位工人产出水平比以前永久性地提高了。3-10有技术进步的经济中储蓄率上升对单位工人产出的影响解析:空2.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宣布,中国政府推动营改增等几项改革已经减税2500亿元,而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多种政策手段引导市场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在当前阶段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两者混合使用的效应。答案:营改增是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属于财政政策。而中国人民银行引导市场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31、主要采用的是货币政策。1)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物价涨幅总体呈回落态势,正经历阶段性调整,一些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稳中有忧。中国经济回升基础并不稳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风险因素较多:经济增长下行压营困难增多,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在目前中性审慎货币和宏观政策环境下,早先累积的高杠杆和高债务风险逐步显露与释放。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结构调整阵痛显;企业生产经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尽管我国经济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我国经济体量大,市场空间广阔,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回旋余
32、地很大,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强。总体看,我国宏观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物价涨幅回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正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不需要对经济采取强刺激措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加强对有市场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减少;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覆盖面,加大保障力度,扩大救助范围。在货币政策方面,2014年9月和10月,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中期借款便利向商业银
33、行投放基础货币,在提高流动性的同时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11月22日,再次实施全面、非对称性降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4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同时,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2)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这种调节作用可以通过IS-LM模型来解释。IS-LM模型是说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作用的模型。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财政政策的
34、主要政策工具有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转移支付和税收。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具体表现如下:财政政策的效果表现为IS曲线的移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表现为IS曲线右移,在使收入增加的同时会带来利率的上升,反之亦然。政府减少税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IS-LM模型上表示如图12-13所示,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1,均衡点由E0变
35、为E1,此时,利率由r0提高到rl,收入由Y0增加到Y1。最终结果为,利率上升,收入增加。12-13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表现为LM曲线的移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表为LM曲线右移,在使收入增加的同时会带来利率的下降,反之亦然。政府通过投放基础货币等政策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IS-LM模12-14所示,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1。均衡点由E0变为E1,此时,利率由r0下降到r1,收入由y0增加到y1。最终结果为,利率下降,收入增加。12-14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效果政策的搭配,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移动。现阶段经济面临增速下行、结构调整爬坡和转型升级等诸多压力,根据IS-LM模型对混合
36、使用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效应如图12-15所示。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图中E0点,收入为y0,利率为r0。为了剌激经济,提高收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ISO右移到IS1。为了使利率不由于产出上升而上升,可相应地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増加货币供给量,使LMO移动到LM1。则利率下降为r1,收入增加到y1。最终,达到了增加收入,降低利率的效果。图12-1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总体看,各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平稳增长,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市场利率回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总体有所下行,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有一定程度缓解。继续实
37、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解析:空5、选择题(33分,每题1分)如果资本的生产率提高的话,可以预期()。A资本需求将下降B资本产出将下降C预期净收入流的现值将下降D最优资本存量将上升答案:D解析:如果资本的生产率提高,则资本的产出将上升,资本的成本降低,价格下降,从而资本的需求将上升,最优资本存量将上升。预期净流入的现值不仅取决于资本价格,还取决于利率等因
38、素,因而其变化无法判断。在下述()情况下,总的产品需求会减少。A实际财富下降B利率上升C本币升值D以上皆对答案:D解析:实际财富下降,则购买力下降,总需求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消费减少,从而总需求减少;本币升值,则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此时净出口减少,总需求减少。对一个国际收支处于逆差,同时失业率低于自然率水平的国家,其最佳的政策组合是()。A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B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C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D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答案:A解析:国际收支逆差说明政策方向应该着眼于降低汇率,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说明该国产出大于潜在产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
39、财政政策同时实施可以使IS和LM曲线同时左移,进而起到降低汇率同时减少产出的目的。根据货币的古典理论,通货膨胀不会使得工人变贫穷,因为工资增加()。A速度比总价格水平增加速度快B速度比总价格水平增加速度慢C速度和总价格水平增加速度成相等的比例D在通货膨胀时期是以实际工资增加出现的答案:C解析:古典理论最重要的假设是市场出清,即所有市场供给等于需求,物价水平具有充分的伸缩性,能使市场迅速达到市场出清。当通货膨胀发生时,总体物价水平上涨,此时的工人名义工资也随之同比率上升以保持工人实际工资不会发生变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A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效C货币政策有效,财
40、政政策无效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答案:C解析: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只有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收入。财政政策通常的扩张性影响被通货价值的上升和净出口的下降所抵消。如果国民收入等于1000,在所有本国和外国产品和劳务上的国内支出等于900,净出口NX将等于()。A100B100C1900D0答案:A解析:由支出法可得,净出口等于国民收入减去国内支出,故NX二1000-900二100。()不是遵循规则的政策的例子。A中央银行每年自动增加3%的货币供给B政府被要求每年平衡预算C.中央银行对于不确定的未来实施下列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M的变化百分比=3+2X(实际失业率一5.5%)D私人支出下降之后,政府决定
41、通过减税来刺激总需求答案:D解析:私人支出下降后政府采用减税来刺激总需求,支出上升时通过增税来抑制总需求,属于相机抉择的例子。你预期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得到$750,下列()可以增加这笔未来付款的现值。A.利率上升,且很快就能得到这笔付款B.利率上升,且必须等很长时间才能得到付款C.利率下降,且很快就能得到这笔付款D.利率下降,且必须等很长时间才能得到付款答案:C解析:未来付款的现值为:750/(1+i)n,利率、得到这笔付款的时间与现值成反比,因此利率下降时,现值越大;得到这笔付款的时间越短,现值越大。卢卡斯供给曲线表示的是()。GDP和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GDP和未被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
42、正相关关系GDP和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GDP和未被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答案:B解析:卢卡斯的预供给曲线为函数:y二y*+Y(PP(_),参数Yo,P(_)为预期价格。其含义是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偏离会导致实际产出与经济正常产出的偏离,即gdp和未被预期到的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根据消费的持久性收入理论,每年收入波动较大的人将会()。A在高收入年份平均消费倾向较高,低收入年份平均消费倾向较低B在高收入年份平均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年份平均消费倾向较高C年复一年,持续较高的平均消费倾向D年复一年,持续较低的平均消费倾向答案:B解析:持久收入理论的平均消费倾向为:APC二cYP
43、/Y,其中YP表示持久性收入。消费者持久性收入不会按同一比例增长,因此在高收入年份中,短期内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如果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为2,那么()。A货币需求将是收入水平的2倍B交易性货币需求将是收入水平的1/2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始终是实际GDP增幅的2倍9.2万亿元的名义GDP需要4.6万亿元的货币供给答案:D解析:根据货币数量方程式:MV二PY二9.2,则M二4.6。在黏性价格模型中,()。A所有厂商在需求发生变化时迅速地调整物价B没有厂商在需求发生变化时迅速地调整物价C在需求发生变化时,一些厂商会迅速调整物价,而另一些厂商却不会D产出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黏性价格模型假设存在两种类型的企业
44、,一些企业的价格有弹性,而另一些企业的价格是黏性的。因此,在需求发生变化时,一些厂商会迅速调整物价,而另一些厂商却不会。很高的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给下列()带来更高的成本。A债务人,而不是债权人B持有少量货币的人,而不是持有大量货币的人C工资增长和通胀增长程度相同的人,而不是接受固定名义工资的人D处于高收入所得税阶层的储蓄者,而不是处于低收入所得税阶层的储蓄者答案:D解析: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造成不同的收入再分配影响,其会使债务人获益,给债权人带来更大的成本;持有越多的货币,损失就会越大,因此高收入所得税阶层的储蓄者,会受到更大损害。挤出效应认为总需求水平将保持不变,因为()。A扩张的财政政策的
45、刺激将被没有预见到的个人投资的下降所抵消B扩张的财政政策将推动利率上升,因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C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政府税收的增加,而后者将减少消费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答案:A解析:挤出效应是指在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时,会导致利率上升,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所以原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货币政策规则()。A规定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反应的方式B描述中央银行如何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反应C解释为了控制住通货膨胀应如何改变货币的供给D描述当利率超出控制范围时,中央银行如何改变通货膨胀率答案:B解析: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形式是:it二r*+nt+a(nt-n*)+阻
46、00 x(Yt-Yt*)/Yt*,其中,r*为实际的“自然”利率,对应于实际利率;n*为中央银行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如果a和p比较大,则货币政策规则就会支配经济对过度的通货膨胀和经济活跃做出反应如果a比p大,货币当局对通货膨胀的响应就将比对经济活跃程度的响应积极得多p二0的情况是对纯粹通货膨胀目标的响应。请注意,对经济活动的衡量在于产出缺口,这一规则让中央银行操纵利率以稳定潜在的产出,而不仅仅是增加产量。由此可见,货币政策规则描述的是中央银行如何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反应。人们之所以认为GDP数据对经济福利的测量不准确,是因为该指标()。A不考虑精神收入B不考虑闲暇的变化C不考虑产出质量D以上所有
47、答案:D解析:GDP数据不能作为测量经济福利的准确指标,原因在于该指标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不能反映一国产出质量的变化,未能考虑居民闲暇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假设你建造一所新的房屋,买一辆二手车,购入一些政府债券以下()是正确的。A由于你购买了一辆二手车并购入了一些政府债券,消费和政府购买增加B由于你购买了辆二手车并购入了一些政府债券,消费和投资增加C由于你购买了辆二手车并建造了一所新的房屋,消费和投资增加D由于你建造了一所新的房屋并购入了一些政府债券,投资和储蓄增加答案:C答案:C答案:D解析:GDP是在给定的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二手车在前
48、期已计入GDP,不在当期进行重复计算,因此,购买二手车不影响消费和投资。根据古典经济理论,货币供给变化影响()。实际GDPB实际利率C价格水平D实际工资答案:C解析:在古典经济理论中,LM曲线垂直,长期中货币是中性的,因此货币供给的变化影响价格水平,而不会影响实际经济变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大多数超速通货膨胀是从政府税收收入不足以为其支出进行支付时开始的B在超速通货膨胀期间,相对价格不能正常反映真实的稀缺程度C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下,人们不能够对通货膨胀产生稳定的预期D超速通货膨胀极大地扭曲了税制,由于征税的时间间隔,在超速通货膨胀之下政府的实际税收收入将大幅度减少解析:温和通货膨胀的特
49、点是价格比较长期地以一个稳定的、较低的速度上涨,且可以预测。因此人们能够对通货膨胀产生稳定的预期。公开市场操作通过下列影响商业银行的是()。A准备金、储蓄和存款乘数B存款乘数C不是准备金也不是存款D准备金但不是存款乘数答案:D解析: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公开市场操作对存款准备金率没有影响,但是会影响人们的存款数量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存款乘数是指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其中派生存款是指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增加额,公开市场操作并不会对存款乘数造成影响。为了鼓励小企业创业,政府可以提供
50、资助,这些资助应该()。包含在GDP里面,因为它们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包含在GDP里面,因为它们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不包含在GDP里面,因为它们是转移支付不包含在GDP里面,因为政府会通过税收来支付它们解析:政府鼓励小企业创业而提供的资助属于转移支付,它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而不是财富的增加,因此不计入GDP中。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C=0.025W+0.5Y意味着()。A他预期他还能再活40年B他的一半生命期将在退休中度过C对额外增加的每1元财富,其消费将增加2.5分D上述都对答案:D解析:他的寿命为:1/0.025二40;工作期限为:1/0.5二20,因此他的一半生命将在
51、退休中度过;AC二0.025AW+0.5AY,因此当收入不变,财富增加1元,消费增加2.5分。储蓄增加将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向左移动LM曲线向右移动LM曲线向左移动答案:B解析:储蓄增加意味着消费需求相对减少了,从而总需求减少了,导致IS曲线向左移动。24.般的家庭是按如下方式从收入中支出消费的()。A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比例增大B除了很低的收入水平外,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C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D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消费支出比例是减小的答案:D解析:一般而言,居民的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例是递减的,即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因而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消费支出的比例是减少的。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A降低政府支出会使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C在短期内降低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化工设计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农业大学《化工程序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数据分析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人物语言造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城市交通规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nux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理工学院《工程制图与AUTO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海洋环境保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计算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职考50篇幼儿故事
- 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
- 小额贷款公司业务操作流程图0
- 有趣的建筑小学生-课件
- 清华同方空调控制器说明
- 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 初始能力研究(PPK)
-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指导书
- 2022年中级经济法讲义
- 2023年烟台毓璜顶医院康复医学与技术岗位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GB/T 15707-2017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