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及成本计价方式及达成共识内容_第1页
存货及成本计价方式及达成共识内容_第2页
存货及成本计价方式及达成共识内容_第3页
存货及成本计价方式及达成共识内容_第4页
存货及成本计价方式及达成共识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存货计价方式的成缺点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标准成本法以及个别计价法,是新税法下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以下总结前三种存货计价法的优缺点,只有选择适合企业的计价法,才能使企业的业绩更上一层楼。优点缺点销售成本处理方式加权平均法计算方法简单,能部分体现 市场物价变动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 行市场成本有较大的差异。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针对零售行业,因考虑到较频繁与供应商往来,与供应商的进货均为实际发生成本,为达成此目标需要间接的管理到供应商的批次库存,同时调拨给内部门店也按原采购价, 存货成本按每日移动加权平均计算,不含本日销售的存货与期末存货的差 +

2、生鲜的盈亏和损耗均倒挤体现在销售成本中;先进先出法税法上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 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 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 值和当期利润。针对零售行业,应销售实时要求高,需要在日结时按批次先进先出,与供 应商有协议,也可以促销优先,分配批次,生鲜的盈亏和损耗也体现在销 售成本中;标准成本法最后进价法计算方法简单,能实时体现 商品物价变动价格变动频繁,需要将变动前后的存货差异体现成本差异中,基于存货的 消耗分摊成本差异,有调节存货和利润的嫌疑,不利于对外发布报表。针对零售的生鲜采用最后进价

3、计存货成本,销售成本为不含本日销售的存货与期末存货的差+生鲜的盈亏和损耗+分摊成本差异倒体现在销售成本 中;加权平均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特别是赠品后补,会造成加权平均价格失真明显,如采购买10送1的,赠品非随货同行,买 100送10, 10后送或返利以货品赠送的形式后补,库存还剩10时补赠品10则平均价格较市场进价会低的多建议的成本核算方案购销的存货核算方式为移动加权平均,系统中对每个商品设置权重数量、权重成本信息,日结时按如下算法计算成本毛利数据项算法平均单价权重成本/权重数量,如权重数量或权重成本为0则 平均单价=商品档案.最后进价不含销售期末成本期初成本+进货成本(采购) +内部进货成本(

4、配送)+拨入成本+加工拨入成本+升溢成本(损耗的反向)+盘盈成本-拨出成本-加工拨出成本-损耗成本-盘亏成本-转赠成本-生鲜损耗成本-退供应商成本-库存进价调整金额(退补) -库存数量调整金额 -内部销售成本(配送)期末数量期初数量+进货数量+内部进货数量+拨入数量+加工拨入数量+升溢数量+盘盈数量-内部销售数量- 销售数量 -拨出数量 -加工拨出数量- 损耗数量 -盘亏数量 -转赠数量 -生鲜损耗数量 -退供应 商数量-库存调整数量 -内部销售数量(配送)保留期末成本期末数量*平均单价销售成本(倒挤差)不含销售期末成本-保留期末成本-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原商品销售成本+当日销售数量*移动

5、加权平均成本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倒挤差)-商品销售成本说明:以上数据项除销售成本、销售毛利外,其他都是计算用的中间数据,不会实际保存。销售成本、销售毛利保存在商品进销存中期初成本=上日加权移动平均成本价*库存数量;进货成本=为从供应进货的实际成本内部进货成本=为总仓配给门店,门店的实际成本;拨入成本=为门店调货,调方门店的单据不含税金额;加工拨入成本=为加工成品的材料分摊成本;升溢成本=(损耗的反向)移动加权平均价,没有移动加权平均价取黑认供应商的最新进价;盘盈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成本,没有移动加权平均成本取黑认供应商的最新进价;退货成本=退供应商的单据不含税金额;调出成本=调拨单据不含

6、税金额库存进价调整金额=进价调整后产生的供应商补差金额库存数量调整金额=库存数量调整产生的供应商补差金额内部销售成本=门店返配给总部仓库,总仓的单据不含税金额其他减项均为加权平均成本当库存为负加权平均成本为黑认最后进价,权重成本和权重数量清零;期末金额为负数加权平均成本为黑认最后进价,权重成本和权重数量清零;各业务对权重数量、权重成本的处理 各业务对库存期末数量、期末成本、期末销价金额,权重数量、权重成本的处理。业务类型期末数量Amount成本Cost、 销价金额SaleMoney权重数量 WeightAmount、 权重成本WeightCost验收正向增加,反向减少正向增加,反向减少损溢升溢

7、增加,损耗减少不处理调售价期末售价金额+ (调后-调前)不处理拨入正向增加、反向减少正向增加、反向减少拨出“出减少拨出减少内部销售算在销售中,处理数量和销价金额,成本不处理不处理加工成品增加、原料减少成品增加权重数量、权重成本,原料不处理分割成品增加、原料减少成品增加权重数量、权重成本,原料不处理退补不处理退补处理成本方式=【计库存成本】时,权重成本 + (调后-调前)。加工领料出退库则不处理商品库存不处理。批发销售处理数量和销价金额,成本不处理,不处理生羊盘点AA生鲜,AB生鲜,增加生鲜损耗累计数量、成本、 “价金额。不处理商品转赠品减少数量、成本、销价金额不处理配送门店返配仓库正向增加,反

8、向减少,算在负销售中,处理数量和销,介金额正向增加,反向减少日结=期末数量、成本、销价金额权重成本=期末成本,权重数量=期末数量说明:系统中处理上述业务,成本单价以平均单价计;如损溢,正/负都不参与计算权重成本和权重数量,但取成本单价时依然是以发生时的权重单价取值;权重数量、权重成本须=0;权重成本为0,权重数量也为0;权重数量 最小权重数量精度,权重成本 =0、权重数量=0o系统参数一:加权+倒算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每日 权重成本金额(不含销售)/权重数量(不含销售)算出的值作为成本单价,再算出成本的方法。在进价核算中,不是简单的用销售数量*成本单价作为成本,而是按成本单价先保留库存金额,再倒算

9、出销售成本(即上图中的“倒算”)(1)总成本【期末 成本】=期初成本+进货成本领入成本+升溢成本+盘升成本-拨出成本-损耗成本 -生鲜损耗成本-盘耗成本 -转赠品成本喳:除销售外;碟末数量=期初数量+进货数量 钺入数量+升溢数量+盘升数量+生鲜损耗数量-销售数量-拨出数量-损耗数量-盘耗数量-转赠品数量。(2)保留成本嘛留成本是指当天结算成本后的期末成本,未销商品的无税进货成本,也就是期末库存商品的无税进货成本。保留成本=期末数量*权重单价,:有权重时先取权重单彳/b,无权重时取档案.最后进价;(3)销售成本和销售毛利畴肖售成本为无税销售成本,销售毛利为无税销售毛利。琏肖售成本=总成本-保留成

10、本+生鲜损耗 蜻肖售毛利=销售收入一销售成本-(商品转赠品成本-赠品转商品成本)(4)采购退货和门店调拨 (5)移动加权平均的核算颗度代销商品的存货核算方式为批次 已销售日报到结算周期产生代销供应商结算单时,因进价调整会造成销售日报成本与最后进价有差异,此时需产生结算进价调整单,此类型进价调整单,不调整批次进价和代销商品款,但体现在当日成本结转上,以校正实际销售成本;似际代销供应商结算单产生后,结算单商品部分也同时按销售当日的成本核减代销商品款;系统可以提供报表查询已销未结算商品的未调整代销商品款金额;举例如下:业务场景发生日期进价数量说明下代销采购单时2017.1.111020收货前发生进价

11、调整2017.1.51000进价调整单对应:有价差,但库存为0110调整为100,库存为0,代销商品款不变采购单入库2017.1.1510020记代销商品款2000=20*100门店当日销售2017.1.181005记销售成本500=5*100销售未结算前发生进价调整2017.1.209015进价调整单对应:有价差,有库存100调为90 ,库存为15代销商品款减少 150= (100-90 ) *15代销商品款余额 1850=2000-150销售结算单产生2017.2.15905月结后15天结算,结算单金额为 900=5*90核减代销商品款500=5*100 ,代销商品款余额 1350=185

12、0-500同时产生结算进价调整单(结算时和销售时成本有差)-50= (90-100 ) *5,结转结算日的销售成本联销商品的销售成本核算方式为售价倒扣联销商品基于销售,按结算周期可以以阶梯方式设置结算扣率,计算销售成本;联销商品如果要管理进销存库存,会同时增加处理的复杂度,即所有单据在存货成本处理时都要差异化处理;以购销为例:商品编码:123001业务类型描述进价数量库存成本变化进销存库存变化权重数量变化权重成本变化加权平均成本变化验收供应商直送到门店,门店收货105+50+5+5+5010退供应商门店退供应商10-1-10-1-1-1010拨入配送中心调拨至门店,门店拨入验收103+30+3

13、+3+3010拨出A门店调拨至B门店,A门店算拨出10-1-10-1-1-1010加工(成品商品A=商品A1010+100+10+10+10010原料商品B+原料商品B15-4-60-4商品C)商品C10-4-40-4分割(原料商品A=商品A10-10-100-10成品商品B+成品商品B15+4+60+4+4+6015商品C)商品C10+4+40+4+4+4010其余业务类型(见下表所有业务类型表格文字说明)均是增加、减少进销存和库存相应的数量、成本,但都不处理权重数量及成本每天日结时系统依据商品进销存的期末数量(期初+ 发生项目)、成本去更新库存表中的期末数量、成本;权重数量=期末数量、权重成本=期末成本成本核算达成的共识:1、购销按移动加权平均核算库存成本;2、销售成本是不含销售实际库存成本与含销售移动平均库存成本 倒算销售成本(总仓、门店一样);3、系统同时管理到供应商的批次库存,退供应商按现有库存的最高价退供应商;4、配送 给门店按库存批次最高价内部销售给门店;需要出独立的配送成本毛利报表;5、门店调拨按批次库存最高价调拨门收货门店;6、总部多仓库按同一核算主体,统一移动平均,库存调拨不产生成本变化,仓库管理数量账;7、委托加工领料,货品转移到委托加工仓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