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清以来广东的生态农业类型【摘要】明清时期广东出现了基塘农业、稻田养鱼、稻田养鸭、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植物农药防治害虫等生态农业,还延伸到近现代。本文还初步讨论了它们的现代价值。【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文化TheGerinatinanddernInheritanefGuangdngElgialAgriultureintheingandQingDynasty三、稻田养鸭在珠江口的沙田区中,蟛蜞“岁食谷芽为农害。所以方志上将此作为灾害记录,光绪?香山县志?卷22?祥异?记载道光元年有“蟛蜞食禾苗的记载。沙田区防治蟛蜞危_嘉庆?龙山乡志?卷4?物产?。?高要县志?卷11?实业?。清屈大均?广东新
2、语?卷20?禽语?。害稻田,一是人工防除,如咸丰?顺德县志?卷6?经政略?记载:清代“顺、香田亩蟛蜞山积,蛋妇日率其童稚携具而捕之,卖于居民以饲蓄鸭,田稼以是不害。二是养殖鸭群放养于稻田中。珠三角的稻田养鸭,在明代的洪武年间已经开始。万历?新会县志?卷之2?食货略?记载:“天顺中都御史韩雍谓:蟛蜞害稼,鸭可治之。田有遗穗,鸭得食之。税为军需,亦一美也。乃立埠焉。革之己久。正德初复佥民之有恒产者,立埠如故,蹂禾失业。致有掠鸭而斗者,于是复革。嘉靖年间南海人霍韬?渭崖文集?对鸭埠的兴废过程有较详细的记载。当时在稻田中大规模地放养鸭群,不是一家一户的一般农户所能为,而是由当时的“势豪之家进展,明代嘉
3、靖年间香山县“濒海为害者有二:曰看鸭船,曰禾虫船,皆顺德大户。相殴至于杀人者有之。不可以不禁也。由于大规模放养鸭群牵涉到农户、田主、鸭户三方的利益,假设没有协调一致的社会行为作为制约,任何一方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发社会冲突,这种有利于消费的技术应用就受到限制。明代嘉靖?香山县志?卷2?民物志?,万历?新会县志?卷之2?食货略?都提到了这种技术应用时所发生的社会冲突。大致在明末清初,在这种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农户、田主、鸭户三方已经得到很好的协调了,所以?广东新语?卷2?禽语?记载“畜鸭有埠,埠有主,以民有恒产者为之。凡鸭食人田稻,责之埠主,埠主责之畜鸭民,按名以偿,无有敢为暴者。清代很少发生
4、由于大规模放养鸭群出现的冲突,一种良好的协调行为作为民间约定保证了各方的利益,制约着养鸭户的行为。政府将养鸭地段即鸭埠的课税用作水利建立,或者教育设施的公益收入。从文献看,稻田养鸭不局限于珠三角的沙田区,还见于海南岛。光绪间定安县社德堂村,共10多村议定乡规,“议六畜纵伤错者,按伤物之多少议取赔罚,其中关于养鸭的条款:“议鸭埠各村轮掌,不管大熟,小熟,俱要监期,不许先春。假设欲先春者,众议外,取租埠钱四千文人庙。有不服者,“合众鸣官究治。9(p947948)制止先春的意思大概是制止先行放鸭于田。这一禁令说明了海南鸭埠的习惯做法。而在粤东客家山区,那么对在田间养鸭有严格的限制。乾隆六年大埔县的?
5、通乡禁碑?制止将鸭和牛乱放牧:“吾乡耕田,坎高塍小,崩坏甚难修整。践踏致崩田坎,兼食禾以防谷食,莫假设牛牵田为甚,“鸭无论食谷种那么秧缺乏,啜禾头那么禾难生,及将熟蹂泥,十倍于啄食,且三勤壅肥,水尽被搅去,致田瘦无收二者均害农家。既以国课,前屡禁革,日久怠玩,兹通乡再禁,勒石垂久如犯禁,鸣锣公罚,持强呈官究治。9(p893894)可见山区田地细碎,坎高塍小的特点不利于大规模的养鸭业。在民国时期广东的农业界没有对稻田养鸭进展过深化研究,但1935年广州第一甘蔗营造场在推广甘蔗害虫防治法时建议蔗农在蔗园中放养鸡鸭以消灭甘蔗蝼蛄。10(p46)在20世纪50年代,稻田养鸭还在沙田区中应用。早晚两造禾
6、收获后放养专门吃田中遗穗的鸭群分别称为早造埠鸭和晚造埠鸭。埠鸭有不同的饲养时期。禾苗生长期间还有“春水鸭和“西草鸭(粤语将水田中生长的藻类植物称为“西草),其作用是在禾苗生长过程中放养鸭群于稻田中啄食蟛蜞和稻田中的杂草。秋收之后吃田里遗穗的才是埠鸭。这一时期的农业科学工作者还将稻田养鸭的技术做了总结和推广。11与此同时,由于农药的应用,使这一传统的技术开始退居比拟次要的地位。1956年邬祥光研究了广东沿海蟛蜞生态习性及其防治方法广东沿海农民6种消灭蟛蜞的方法,仅有一句提到“放鸭啄食:潮田区农民最喜欢养鸭啄食蟛蜞,文后又提到“放鸭啄食应该尽早,因为蟛蜞开始繁殖时,田问出现的是小蟛蜞,假设蟛蜞长大
7、了,仔鸭就捕不到大蟛蜞,这样会大大影响天敌的作用。但作者似乎更为推崇药物防治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番禺农民创造的米糠拌和六六六防治蟛蜞的方法。121956年广东农业厅?麻雀、田鼠、蟛蜞、山猪的生活习性及消灭方法?,介绍了对这些动物的防治方法。其中对蟛蜞,提到的方法有药剂防治、人工捕捉、在基边筑小基,然后放六六六水溶剂以除蟛蜞、铲除田边杂草,用泥巴糊住蟛蜞洞,生物防治的方法是养鸭啄食蟛蜞,不要捕捉青蛙等食蟛蜞的有益动物。13现代华南农业大学的学者深化研究稻田养鸭的方法,将它作为一项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技术来推广,已经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如今国内不少稻区都推广这一项生态农业技术,将鸭子围养而
8、不是放养在稻田中,稻和鸭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利用鸭子起到除草、除虫、耘田、鸭粪肥田的作用,消费出来的大米被称为“生态米,市场上供不应求。_嘉靖?香山县志?卷2?民物志?,日本藏罕见中国地方志丛刊本。四、黄凉蚁防治柑橘害虫岭南果树栽培中应用天敌防治害虫的历史相当悠久。托名西晋嵇含所作的?南方草木状?有这一方面的记载,但其撰写年代有争议。这一技术的分布地方可能最早出如今古代广东柑橘资源品种丰富的地方,而且在柑橘栽培中应用黄猄蚁的方法还可能与岭南土著熟悉蚂蚁习性和嗜食蚂蚁的习惯有关。如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记载岭南的酉长搜集蚂蚁制作蚁酱招待客人的佳肴。应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技术在岭南延续了很长的时
9、期。宋代庄季裕?鸡肋编?卷下记载:“广南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食其实。惟树多蚁,那么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盛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那么持而去,谓之养柑蚁。很明确记载了宋代岭南园户应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之普遍,以及养蚁户和园户之间的依存关系。这一技术在明清普及本省主要柑橘产地。明代崇祯?肇庆府志?记载:“甘亦名乳柑,产四会上林者冠绝天下。次那么高要县宝查,接近上林,次那么桂林以东、新桥以北。跨新兴之界称新兴柑,差足比拟,他邑远不逮也。木性招蠹,凿取缺乏,恒畜蚁辟之,邑中岁征以饷贵游,供亿甚苦。“凿缺是指人工防除,同时用蚂蚁治虫。在号称“
10、潮果以柑为第一美味的潮州,也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广中蚁冬夏不绝,有贸蚁者以纸囊盛而饲之,种树家买取置树头,那么花果不为虫蚀,或日收其子为酱食。?潮州府志?上记载收养的蚂蚁应该就是黄猄蚁,并且从侧面说明岭南收养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技术也和岭南人对蚂蚁的食俗有关。清初?广东新语?卷24?虫语?记载广州附近的橘农使用蚁桥扩大黄猄蚁的活动范围以进步防治效果,是明末清初这一技术的创新。民国时期,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很普遍。1918年在广州岭南大学任教的美国学者格罗夫等人,发如今广州附近一个村庄有专门养殖黄猄蚁的农户,用一块钱一只蚁巢的价格卖给种植柑橘的农户。14(p237)黄猄蚁产于增城客家村的橄榄树上
11、,阳春、电白也有出产。黄猄蚁论斤出售,除了防治天牛虫之外,还可以防治多种害虫,而没有使用以蚂蚁防治害虫的果树,即使有果实也会有损外观。郭华秀除了报道了?广东新语?上记载的蚁桥的应用以外,还较详细报道了黄猄蚁的生态习性和橘农用狗肠虫饲养橘蚁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应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肇庆四会、阳春、新兴地区,在文献记载具有连续性,而且是柑橘的著名产区。这些地区在古代是岭南少数民族最为活泼的地区,西江流域直到六朝唐代还是俚、僚的活动地区,宋元明是瑶族的分布地区。这一技术是否与历史上活动在这些地区的民族有关,也很值得注意。_崇祯?肇庆府志?卷10?物产?,日本藏罕见中国地方志丛刊续编本。康熙?潮州府
12、志?卷10?物产考?,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据北京图书馆藏本影樱康熙?潮州府志?卷10?杂记?。民国时期的农业科学工作者不仅报道这方面的情况,还深化研究这类天敌防治害虫的方法。在上世纪的30年代早期,广州第一甘蔗营造场在推广甘蔗栽培技术的过程中用图谱介绍了赤眼蜂等甘蔗螟虫的天敌等30种,提倡保护益虫以防治甘蔗螟虫,建议人工繁殖和利用甘蔗绵虫的天敌食蚜虻、蠼螋、步行虫及数种瓢虫等。但还没有提出一整套的生物防治方法。华南的学者中,以赵善欢最早对害虫天敌寄生蜂进展研究,在1931、1936年发表这方面的论文3篇。15(P101)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农药防治方法的广泛应用,天敌防治害虫法在消费中的实
13、际应用很少见于记载。1955年冯永新等报道新会柑橘病虫防治,没有提到黄猄蚁防治害虫的方法,只介绍了几种化学药品如波多尔液、石灰疏黄合剂、六六六等的使用方法。16当然,当时的农业推广部门也有进展过这方面的一些理论。1956年9月,德庆县莫村乡发生了稻纵卷叶虫和稻苞虫为害。该县的莫村推广站试用山上的黑色大蚂蚁进展防治,并推广到其它的区乡。该蚂蚁生长在松竹和黄霜勒等多年生的植物上。将蚂蚁包采集以后,在其找不到食物,并且蚂蚁全部归巢的时候移送到稻田中,每亩稻田放置1520个蚂蚁包。放置蚂蚁包时将田中的水放干,并且用竹枝搭桥以便蚂蚁活动和捕虫。将蚂蚁包刺破多个洞,利用蚂蚁近乎疯狂的对抗性使之更快和更凶地
14、捕捉害虫。经过试验,放置蚂蚁包四天之后的灭虫率可达80。17文献上关于利用蚂蚁防治稻螟虫的记载,仅此一例。建国以来,华南农学院植保系在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学术界上也有重要的影响。陈永坚在1957年认为,1940年以前的研究中很少提及赤眼蜂的质量问题,阻碍了赤眼蜂的推广应用。作者对赤眼蜂的寄主、赤眼蜂繁殖的环境条件、田间释放数量、放蜂时间、寄主的所在高度对放蜂的影响、赤眼蜂的种类和防治害虫的关系、赤眼蜂的繁殖使寄主和蜂的冷藏问题、赤眼蜂人工释放后的田间效力检查都做了讨论,有利于赤眼蜂的研究从实验室走向田野。18已故著名昆虫学家、华南农学院院长、院士赵善欢教授长期
15、以来是华农大这一方面研究的首席专家。他培养的不少学生现已成为国内这一方面研究的重要骨干。五、植物农药防治害虫广东人早就观察到某些野生植物的剧毒性,如唐时期岭南的少数民族懂得胡蔓草的剧毒性,古代广东的土著人多用胡蔓草(俗名大茶叶)制造命案讹诈别人。崇祯?肇庆府志?卷10?物产?记载:狗颈藤,用作毒鱼,称为鱼药;还记载老鼠筋,“置鼠穴可辟鼠。从对剧毒植物的认识而将其用于作物害虫的防治,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是岭南文献上没有这一方面的明确记载,直到清代才有。_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7?草语?。清代广东客家山区的农民应用烟骨或烟叶的下脚料防治稻螟虫。比拟早的记载有乾露嘉应州志
16、?卷1?舆地部物产?:“烟草取其筋骨舂末,杂石灰分布禾苗,杀虫兼滋润苗根。近那么以生烟草杵烂,置田中,效捷而功更剩所以州人种烟草者益众。一样记载见于嘉庆?平远县志?卷2?物产?,文字稍异,当是后者抄前者。可见这项烟草防治害虫的技术大致在清代中期以后得到普及。早期可能是用加工过的熟烟的烟骨,后来发现了用没有加工过的生烟,除虫效果和肥田效果更好和方便,促使烟草的种植面积扩大了。这是因为当时农民认识了烟草具有防治害虫和肥田的作用,而不是仅仅因为这种作物的市场价值而去种植。清代粤东北和粤北是烟草重要产区,消费烟草著名品种,乾露嘉应州志?、嘉庆?平远县志?的记载很值得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讨论清代烟草种植业
17、兴起的原因。道光?镇平县志?卷5?日用?:“粪田:石灰之外加以烟骨以烟为烟骨,盖自近始。烟骨者,烟叶之茎晒干斩断用以粪田谓之塞烟骨。盖石灰可以杀蚝蛤而烟骨可以死螟螣也。俗以将有求于人而馈送者谓之塞烟骨,亦以先费本钱而望后日收成之利,故戏以为名也,很明确地提到烟草的肥田作用。并且将这种技术的称呼用作民间的俗语,可见它的普及程度之广。据现代科学的研究,烟草富含尼古丁,很稀的溶液就能对害虫有强烈的触杀作用。把烟骨插在禾苗的根部,使烟草中的尼古丁溶解在水中,被稻根吸收以后,稻叶发生苦涩味,螟幼虫钻入稻茎就会被杀死,在插烟的有效期内,螟虫卵不能孵化,同时水稻的铁甲虫危害大为减轻。烟草还含有有机质和丰富的
18、养分。烟草含有氮,钾,磷,与传统的肥料花生麸相比,烟草的氮、磷都低,但钾高出花生麸数倍,施于稻茎干,可以使茎干坚实,减少倒伏,抵抗病害。清中期广东山区的农民在理论中认识到稻的烟草的肥田作用和杀虫作用,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民国期间赵善欢?广东虫害初步调查报告书?报道:广东农村有14种土法杀虫法,其中植物农药有5种。(1)烟草:是沿用清代的做法,烟骨舂碎成粉与生石灰混合制成溶剂,防治叶虫鳞翅目和蛸翅目幼虫。农民常在圩市上购置烟骨回家制作农药。(2)毒鱼藤(Derrielliptia,Benth):是30年代才从新加坡进口的。广州附近的农民将毒鱼藤锤烂后,浸于清水中搅拌,喷射于作物上。(3)鱼藤(il
19、letliaparhyarpaBenth)生长于本省的山岭岩石间,农民以其根锤烂浸水,制作溶剂,用作防治牛的皮肤病,也可杀作物的害虫。(4)辣蓼草(Plygnusp)用作熏烟剂。(5)蒜头与辣蓼草、茶仔头混合,洒落禾穗上,驱除剃枝虫。1954年广东省农业厅专门推广杀虫效果高的烟草品种如粤中的牛删烟、粤北的金英种,粤西的根子烟,粤东的青烟,这些品种的尼古丁都在37。此外,农业厅从甘肃引种黄花烟试种,其尼古丁含量在7以上,生长粗放,适宜农民种植。杀虫方法是将烟草制成粉,混合等量的水以化石灰水,每亩撒25斤,防治螟虫、稻苞虫、刺枝虫等,并有肥田成效。在示范农场试种之后,在中山、新会、潮安、揭阳、廉江
20、的稻区中广泛应用,用烟叶治螟的稻田,使在稻根越冬的螟虫减少一半,产量增加了2025。191959年,广东省农业厅植检科推介的植物农药有辣蓼、大茶叶、大蒜、闹羊花、羊角扭、老亚胆、烟叶、扫把枝、蓖麻叶、松树毛、巴豆、茶麸、马钱子、双眼龙叶、苦参、苦楝、辣椒、雷公藤、乌桕、假黄皮共20种。20当代植物农药的研制和推广是生态农业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也一直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六、结语:生态农业的现代价值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技术中最有生命力的类型,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协调开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这一对矛盾。有的学者对于当代稻田养鸭的技术从日
21、本引进,认为当代农业科学界在这一点上“数典忘祖。事实上我们不必为此耿耿于怀。墨西哥学者将传统农业中农民靠本身经历长期积累起来的,使人和自然界保持和谐关系的农业知识和耕作体系,称为民族生态学。假设我们从这一视野出发,就能理解为什么稻田养鱼等生态农业技术也广泛地分布于东南亚的稻作农业区、稻田养鸭也出如今日本。稻田养鸭技术在我国古代存在而在近代“失传,在当代再引进,只能说明我们曾经在农业开展的技术选择上对民族生态学不够重视,只重视农业的开展而不重视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开展。生态农业的不同类型大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且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是传统农业遗产与现代农业科技结合的典范,明清时期广东的基塘农业
22、和当代广东的生态农业都说明了这一点。生态农业还有极其深化的哲学内涵,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更深深扎根于“天、地、人的农学理论的深沉土壤之中。因此不要仅仅将它作为一种农业技术,而是将它作为有着深化哲学内涵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开发,生态农业就走出了农学的范畴,而显示出它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当代广东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的专家,体会到了基塘农业的审美价值,从而在广州市花都区营造了一个科研、消费和休闲旅游业结合起来的生态基地。基地以该单位的科研成果为依托,开发出一系列的蚕桑产品和附加产品,并将基塘文化、蚕桑文化、纺织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结合,以视、听、味的感觉形态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享受,使人们在休闲旅游的同时,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受到关于生态农业文化的深化教育。参考文献1吴建新,张文方清代三种类型的农业工程J古今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制造业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方案
- 财务会计准则测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市政学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更新
- 乡村畜牧产业发展扶持协议
- 五保户供养合同协议书
- 市场开发合作规划协议书
-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心理学应用探索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制定计划试题及答案策略
- 自考行政管理团队合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学重要考点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5团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专题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氯氧化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视频监控介绍课件
-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之审题立意30道选择题训练(附答案)
- 21. 三黑和土地 课件
- 挖掘机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个人理财真题卷权威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