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古代文学重点总结 一 神话 依据马克思的科学概括, 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 社会外形”;引申来说,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 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说明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神话在后世仍然具有文学魅力, 同时也 启示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三家诗,四家诗 诗经在秦时遭火焚毁,但由于学者的讽诵,到汉时复得流传;当时传授诗经的有四 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矛苌;或取国名,或取姓氏,而简称齐,鲁,韩, 毛四家;其中,齐,鲁,韩三家武帝时已立学官,毛诗晚出,未得立;毛氏说诗,事实多联 系左传,
2、训诂多同于尔雅,称为古文,其余三家就称今文;自东汉末年,儒学大师 郑玄为毛诗作笺,学习毛诗的人逐步增多,其后三家诗亡,独毛诗得大行于世; 汉儒传诗,使诗经典化,当然有对诗经的曲解,附会,但汉代形成的诗教传统 和说诗体系,不仅对诗经的争论,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进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赋比兴 指的就是诗经中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赋:即不加修饰,直接地铺陈表达;比:比如; 兴:借助其它事物作为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为后代 创作积存了丰富的创作体会; 风雅颂 诗经的三种分类;风:各地的土风歌谣,地方音乐;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颂:用于宗庙祭祀或重大典礼时的
3、乐曲; 春秋三传 即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 秋,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协作春秋的编年史,富有文学性; 公羊传, 榖梁传 均作于汉代,前者为齐人公羊高所作,后者为鲁人榖梁赤所作,主要阐述春秋的微言大 义,叙事很少,文学,历史价值不高; “春秋笔法”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大事的 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选择,委婉而微妙地表 第 1 页,共 8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达作者主观看法;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如今春秋笔法已经成为一句成
4、语,就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尚书 尚书本称书,汉代称尚书,意为“上古之书”;后儒家尊之为经,故又称书 经; 汉书艺文志谓原有百篇,曾经孔子删定并为之作序;现存五十八篇;全书包括 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上起唐尧,下迄秦穆,有典,谟,训, 诰,誓,命六体,基本内容是虞,夏,商,周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其中虞书 和夏书是后世儒家依据古代某些传闻编写的,而商书和周书就基本上是当时史 官的实录; 尚书 是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 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自汉以来, 尚书即立于学官,成为儒家经典之一,且有今古文之分; 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汉人
5、以为它是一部解说和 阐述春秋的著作,改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亦称春秋左传,左氏 传; 全书约十八万字,以鲁国十二宫(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顶,哀)的 世次纪年,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 711前 468)共 254 年间个诸侯国 的重要史实;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记述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它完善和进展了由 春秋 开创的编年体史书题材, 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它储存了大量春秋时期的历史 资料,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引证了春秋以前的 一些古史传奇,史料价值极高; 左传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巨著,对中国的语言 文字产生
6、了特别深远的影响;其记载系统条理,有分析和评论,有追叙和附叙,首尾完整, 具有深厚的文学颜色,特别是描写战争和辞令两个部分相当杰出; 战国策 战国策简称国策;原有国策, 国事, 事语, 短长, 长书, 修 书等名;西汉刘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故定名为战国策;其 作者无考,当是战国策士的集体创作,由刘向整理编订而成;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 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策,记录了春秋以后到汉以前共 年 245 (前 454前 209)间诸侯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重大大事,储存了战国 时期的许多重要史料; 战国策 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散文作
7、品, 其绝大部分篇章是记载战国时的谋臣, 策 士,纵横家之类人物的言行和事迹的,虽不乏后人增饰, 虚夸的东西, 却具有较高的艺术成 就和很强的感染力; 它的显现, 标志着各种散文文体的制造, 进展和日趋成熟,对中国文学 的进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国语 第 2 页,共 8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载周,鲁,齐,晋等八个国家春秋时代的历史,相传是左丘明 所作; 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做过漆园吏;庄子“其学无所不窥”,其思想受到老子的 影响,却又与老子有很大不同; 哲学上以“有情有信”却又“无为无形”的“道”作为本体, 认为“道”先天地生,无所不
8、在,不行闻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无常的;主见 通过“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进入齐玩物,外生死,无是非,无所待,“独与天地 精神往来”的“逍遥”境域;他抨击当时的社会现实,向往回来原始淳朴的社会; 庄子的散文极富文学颜色,想象丰富而神奇,善于夸张,行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运 用厄言,重言,语言等手法,“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将玄奥的哲理与生动的形象及诗意 的境域融为一体;庄子一书现存 33 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 7 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杂篇的作者说法不一; 楚辞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在江汉一带的南方崛起的一种新的诗体;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深厚 的地方颜色,即
9、后人所说“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其代表作家是中国第一位 宏大的诗人屈原;他在出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制造出楚辞这一新诗体,这对以诗经为 代表的四言诗体是一次解放,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之称,始见于西汉; 刘向 收集编辑屈原,宋玉诸作及后人模拟之作作为一书,题为楚辞,东汉王逸又继作楚辞 章句,于是楚辞又作为这一诗歌总集的书名流传于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个人专著 诗集; 九章 九章 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 包括惜颂 ,涉江 ,哀郢 ,抽思 , 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 9 篇作品;“九章”之名大 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九章的内容与离骚
10、基本接近,主要是 表达身世和遭受; 九章 的纪实性比 离骚 强, 所以我们可以从中明白屈原的更多情形; 在艺术手法上,九章接受了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表现的感情比较直接,奔放, 但不如离骚浪漫; 九歌 九歌原先是楚国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从现存的九歌看来,它的 民间文化颜色特别浓郁,而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的痕迹倒并不重, 九歌主要是南方巫 祭文化的产物;九歌共 11 篇,所谓“九”,并不表示确数; 删诗说 第 3 页,共 8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这种说法最早出于西汉的司马迁, 他认为是孔子删定了 诗经 ,史记孔子世家 :“古 者,诗三千余篇, 及至孔子, 去其重
11、, 取可施与礼义, 成三百五篇, 孔子皆弦歌之; ”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行靠的; 1,神话的分类都有哪些? 神话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创世神话;中国的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地最为著名;那是一就典型的卵生神话,认 为宇宙是从一个卵中产生出来的; 这种看法在世界各地的原始初民中普遍存在; 宇宙卵生神 话对中国的阴阳太极观念有机重要的影响; 同时, 宇宙生成的人格化, 意志化过程也反映了 先民对人类自身力气的确定;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万物的神话仍有许多种表达外形, 都显示了 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究的精神; (2)始祖神话;始祖神话也就是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神话;中国的始祖
12、神话,是女娲抟土 造人;这一就神话不但虚构了人类的产生, 同时也试图阐释人类为什么会有社会位置的差别; 女娲造人和补天的功绩, 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连续种族作用的确定, 同时也是对女性社会地 位的认可; 除了人类共同的始祖外, 各部族又有着自己的始祖神话; 它们反映了部族成员对 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 (3)洪水神话;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曾经有过的洪水灾难 是如此的惨烈, 在人类心灵中留下不行磨灭的印迹, 成为一种集体表现, 相伴着神话一代一 代地流传下来, 提示人们对自然灾难保持戒惧的态度; 我国洪水神话中, 最杰出的英雄当属 鲧禹父子了; 与外国的洪水神
13、话不同, 我国的洪水神话, 主要是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难, 所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 挽救生民的积极意义, 看重人的聪慧及斗争精神; 洪水神话集中反 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存的体会和表现出的聪慧; (4)战争神话;这类神话反映了原始部落联盟之间的斗争,有确定的史实的影子;如共工 与颛顼争帝,黄帝与炎帝的战争等; 这些神话,反映出了原始部落间的冲突与较量,以及各 种具有文化意义的制造制造; 同时, 这些神话也多少反映了古代人类对中国地理形势特点的 稚嫩熟识; (5)制造制造神话;这主要表现在各种英雄神话上;人们把自身进展过程中所积存的各类 重大制造, 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
14、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把它们看作 是本不足理想的象征; 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 它标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 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中国神话中有大量的有关制造制造的神话英雄形象,如燧人氏, 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 2,先秦散文的分类都有哪些? 先秦散文分为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两类; 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 凡记述历史大事, 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 也叫做叙事散文;其中,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 尚书和春 第 4 页,共 8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秋供应了记言记事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显现,标 志着叙事
15、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诸子散文,也称说理散文,以论说为主;其中,论语创立了语录体,在墨子中语录 体有所进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 庄子丰富的语言和奇崛的想象,成 为先秦说理文的珍宝; 荀子, 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就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 的完全成熟; 3,谈谈先秦诸子散文,即说理散文的进展状况; 先秦说理散文的进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主要著作有论语,老子;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点 在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点,却比较短小简约,仍没有构成 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论语的文学成就主要在其语言方面,它的言近旨远,词约义 丰的说
16、理, 形象隽永的语言, 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散文的主要外形; 老子 作为道家的著作, 以韵文为主,但又有较为整齐的片段,且多押韵, 表现为韵散结合的形式, 就是先秦说理散 文的另一外形; 它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语句的情感表现和诗意的语言方面; 其文章犹如一组词 义洗练的哲理诗,接受大量的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犹如鱼龙曼延,变化 多端,像诗,也像歌谣,常以比如来表示深刻的哲理;和论语却奠定了先秦说理散文的 基本特点; (2)对话体和寓言体;先秦说理散文的对话体著作,主要是指孟子;其实,孟子 也主要由语录体构成, 它没有标题, 每篇也不是说一个固定的主题, 但有一些章节却围绕一 个中心论题反
17、复论述, 形成了对话体的说理散文; 先秦说理散文的寓言体著作, 主要是指庄 子;庄子中虽然也有许多对话来说理,但更多的是借助寓言来说理,语言和章法都有 自己特别的风格; (3)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独立成篇的先秦说理散文,最早是兵家的孙子兵法;它是 由春秋末期孙武所著,今本一共十三篇, 均有标题,整个谈论都环围着中心开放, 许多篇章 已经显出谋篇布局的结构艺术;但真正说理散文的定型,仍是荀子和韩非子中的一 些专题论文,这些文章往往长篇大论,有一个标明全篇主旨的标题,论点明确,中心突出, 论证精密, 留意谋篇布局,结构浑然一体,代表着我国说理散文体制的成熟;从今这种体制 成为我国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
18、; 4,简要回答诗经的艺术成就; (1)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诗经 广泛呈现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的生活, 深刻揭露了统治者贪得无厌的 本质和压迫人民的罪行, 表现出了一种猛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 统; (2)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 5 页,共 8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淳朴自然的风格;诗人善于运用淳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概括而详细的描画事物特点, 照实反映现实生活; 赋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诗经中的大量诗篇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来叙事,写景,抒 情,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提高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5,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
19、文学的影响; 诗经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反映现实的宽敞性; 诗经 中的诗来自广大的地区和阶层, 作者有奴隶, 自由民, 士兵, 流亡者,乞丐,思妇,弃妇,也有从统治者内部分化出来的受打击,排斥的贵族;他们从不 同的位置, 遭受和生活感受, 从各个不同社会侧面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呈现了从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的生活,时间跨度之长,背景之宽敞,内容之丰富, 是后来许 多诗集都难以比拟的; 反映现实的深刻性; 作者大多能站在被剥削者的立场上, 揭露了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本质和 压迫人民的罪行, 也反映了奴隶们的凄惨命运以及奴隶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抗击
20、过程; 诗 经通过这些描写,真实地勾画出了周代怎样由全盛走向崩溃没落的历史; 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淳朴自然的风格;诗人善于运用淳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概括而详细的描画事物特点, 照实反映现实生活; 赋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诗经中的大量诗篇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来叙事,写景,抒 情,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提高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形式特点 基本上是四言体诗歌;一句两拍,句式整齐,显示了一种韵律美;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 诗经也往往突破这种定格,运用富于变化的句式;因此,除四言外, 诗经也产生了 一字到九字的多种句型; 多重章叠句,反复回旋,使内容层层深化,感情步步加深; 用韵自
21、然而富有变化; 语汇丰富,用词鲜明生动而富有形象性;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现实主义的源头;它与楚辞并称为“诗骚”,代表了 第 6 页,共 8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北方文学的最高成就; “风雅”成为后代进步文人创作的典范, “比兴”成为古代诗歌的基 本手法,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传统;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诗经 特别是“国风”所表现出的“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 学影响最大, 它推动诗人, 作家去关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 而不是把文学看作是流连 光景, 消遣闲情的东西; 唐初陈子昂在诗歌革新运动中即
22、以“风雅不作”, “兴寄都绝”批 判齐梁诗的“采丽竞繁”; 诗圣杜甫又以“别裁伪体亲风雅”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 白居易 在新乐府运动中,也以“风雅”,“比兴”为标准,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提出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要求;全部这些,都是对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 进一步发扬; 6,论述离骚的文学成就; 离骚进展了上古口头文学神话的浪漫主义传统, (1)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源头; 诗人以自我为原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凸现了自我形象的纯洁高大; 离骚又自始至终 贯串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表现出以身殉理想的坚决意志;为理想而生, 为理想而死,构成了屈原浪漫主义人格及其离骚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 (2)具有深刻现实性的浪漫主义; 屈原的浪漫主义理想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 而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在诗的第一部 分,诗人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楚王的昏庸,党人的偷乐, 舞台的黑暗现实, 说明白屈原浪漫主义性格产生的典型环境; 群小的贪婪, 呈现了楚国政治 但由于屈原浪漫主义理想在现 实中得不到实现, 所以诗人在诗的其次, 三部分“另辟神境”, 以一系列神幻的情节进一步 呈现了他对理想的上下求索; 这种纵横宇宙的丰富想象, 把现实, 历史与神话传奇融为一体 的诡奇境域,使诗篇抹上了浓重的浪漫主义颜色;综上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格化治理工作总结范文(7篇)
- 述职报告2025范文销售(10篇下载)
- 出纳员工作个人业绩报告(5篇)
- 销售个人转正工作总结2025(9篇)
- 2025年河南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绿能有限公司及权属企业招聘(社招校招)(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喷塑扶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广东省梅州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部编版质量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DB21-T2176.8-2023-口岸船舶申报电子数据交换第8部分:船舶作业动态报文-辽宁省
- DB21-T2702.6-2019-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评价第6部分:资格审核-辽宁省
- 2025购销合同(电子产品)范文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 课件
- 【课时练基础作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期中计算能力测试》(含答案)
- 树木修剪合同协议
- 2025年兰州市九年级诊断考试(一诊)物理试卷
- 【初中地理】西亚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
- 2024年4月27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
- 药物治疗管理MTM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