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等视场,中等口径变焦镜头设计2 倍变焦镜头 规划1 样例见“DLP 远心投影镜头设计.htm”,如图 1:图 1其性能要求如下:F/# =2.0 FOV=54 度,的 DLP 远心镜头 MTF 要求是 46lp时 中心 视场大于0.8 ,边缘视场大于 0.5 。0.45 英寸的 DMD,偏置是 100%。远心度基本是 0 ,2 重新调整设计要求将此镜头改进设计成 F/# =1.8.0 FOV=60 度,2 倍的变焦镜头。MTF 要求是 60lp 时 中心视场大于 0.65 ,边缘视场大于 0.5 。0.45 英寸的 DMD,偏置是 100%。当 MTF 要求是 60lp 时,其对应最小象元尺
2、寸=1/(2*60)=0.0083;0.45 英寸偏置是 100%时 DMD 处视场园半径=8.24mm,DMD 长边象元总数=9.14/0.0083=1101,短边=6.86/0.0083=826(见图 2),DMD 最小象元总数=1101*826=909000=90 万,即需选 100 万像素分辨力,长宽比=4:3的 DMD。3 测绘系统数据在 AUTOCAD 中测绘数据:(1)(2)DMD 对角线尺寸=11.43,其两顶点外接圆半径=8.24(见图 2)。将图 1 粘贴到 AUTOCAD 中,描绘缩放到 DMD 对角线尺寸=11.43,两顶点外接圆半径=8.24,然后标注各面 0W1H
3、光线交高如图 3。根据“草稿.dwg”整理得“光学系统结构数据表.xlsx”透镜初始结构数据表,其中(3)各镜材料选取原镜选冕玻璃平均状态的 H-BAK7;负镜选火石玻璃的平均状态H-ZF2。然后根据创建的透镜系统用图 3 提供的 0W1H 光线在各面成像高度,约束材料,进行优化得到各镜的玻璃材料,再用系统消色差要求,最终确定各镜材料。但本例当系统最初状态就已接近要求的状态,故存成“1一步优化的起点结构。-测绘数据.ZMX”,作为进图 2图 34 初步优化对 1 - 测绘数据.ZMX”初步优化得“2 -初步优化.ZMX”,这时 CCD 顶点外接圆半径=11mm( 见图 4 ), 对应 CCD
4、尺寸=7.63=0.3 英寸。如果 CCD 选 0.45 英寸, 其对角线尺寸=0.45*25.4=11.43mm,顶点外接园半径=8.24mm,由此得图形缩放率=8.24/5.5(见图 4),图形缩放后再优化得“变焦初步优化.ZMX”该结构传函如图 5。5 变焦规划“2 - 初步优化.ZMX”结构如图 6,为了提高系统变焦性能,将其规划成 5 组元变焦(见图 6)。现规划变焦范围。(1)变焦倍率图 4图 5图 6设为 2 倍。(2) 焦距规划短焦视场角为 2W0=60(0.45 英寸 CCD 外接圆视场角),对应焦距=8.24/TAN30=14.3;长焦焦距=28.6;中焦焦距=(14.3+
5、28.6)/2=21.45。将“2 - 初步优化.ZMX”以图 6 方式规划成 5 组元变焦,在 ZEMAX 初步优化得“3. - 变焦规划.ZMX”,然后在 ZEMAX 与 CODE V中往返优化得“4 - 变焦初步优化.ZMX”。图 7由 ZEMAX 文件中象质状态,变焦情况,离目标值还有段距离。另外两个非球面在第 1 镜、第 2 镜上,须将其全规划到第 2 镜上。为了充分挖掘系统潜力,应用 PWC 实体化操作集进行优化,得到最合理的初态,再进行优化求最终解。二 PWC 优化1 胶合镜问题在图 7 中,已有一个胶合镜,为了得到合理的多个胶合镜(胶合镜可提高系统透光率,提高单镜加工的工艺性)
6、,应将将所有胶合镜拆成单镜,在后期根据优化情况逐步合并单镜为胶合镜。2 创建架构2.1 架构数据整理创建“4 - 变焦初步优化.ZMX”架构如下:将上文件光路送往 AUTOCAD 中,得下数据(见“5 - 变焦架构.dwg”,“光学系统结构数据表.xlsx”):注意:本例所用到的架构创建方法是典型方法。3.2 创建 PWC 变焦架构优化文件(1)短焦架构由上表的短焦结构得“5 - 变焦架构.ZMX”(间隔不变,各镜焦距同乘同一常数,调整该常数,使成像在象面),见图 8:变焦架构数据统计表短焦 F=15.39-目标值=15.5mm主面序号主面间隔特征NdVdF18.151.50489360.75
7、49-79.13263.56956267.46变焦间隔 11.5311656.044-154.544353.4249535.191.7530944.332172.284352410.7变焦间隔 21.743349.399484.923642.18749516.7变焦间隔 31.55354361.6975-29.534127.483232.46光栏10062.721.743349.399426.81919.6218774.941.82419924.4233-29.04520.6626884.2变焦间隔 41.743349.399448.547425.2739293.711.743349.3994
8、71.602427.94434103.711.58175740.3065-113.054329.67687117.33变焦间隔 51.743349.399437.250228.85683棱镜181.5163364.143480空气3.5100保护玻璃0.61.5163364.143480象面0.61100图 8查看焦距=12.96mm 还达不到 14.3mm 的焦距要求。放到 PWC 设计中再解决。(3)校正串接方式=6 单镜 PWC 非球面实体化操作集+6 单镜 PWC 球面镜实体化操作集。下表是其运行中间结果,由于在长中短焦情况下,透镜半径应不变,而下表确是三个不同值,选中焦状态半径值为整
9、个变焦状态半径值,可以兼顾短焦、长焦时的初级像差的平衡。在优化过程中,应先对玻璃,焦距进行优化,得到合理玻璃和焦距的分布后,再优化平衡其它初级像差。下表是单镜实体化串接操作集的优化结果(注意“5 - 变焦架构 (变焦样本).ZMX”是典型 PWC 法变焦样本,与 6 双胶镜实体化模块联合使用,可以用以 12 单镜+6 双胶镜的变焦系统的设计,这已包括绝大多数变焦系统的设计 操作集略)。变焦实体化优化初步结构面序号REDNdVd/2F说明1-122.920.001.601.683560,28.9214.00-68.417透镜 1275.4912.003-106.020.001.601.60556
10、9,37.7812.00-192.066透镜 24-1198.9212.00594.70-1.184848.311.691457,49.5215.00146.243透镜 361490.670.8635515.00753.3105.001.909361,32.2013.0095.057透镜 48139.0712.009-26.950.001.601.530103,48.848.00-46.534透镜 510290.877.00110.005.00光栏1217.740.005.001.761052,47.816.0031.849透镜 61366.237.0014-657.460.001.601.6
11、43537,23.008.00-32.174透镜 71521.388.001634.020.004.411.783669,37.759.0056.134透镜 817150.1912.001840.220.005.301.691199,30.7312.0091.103透镜 919111.3112.002081.560.001.601.905891,30.7310.00-85.418透镜 102139.717.002241.120.005.471.752374,46.896.0048.474透镜 1123-322.466.00240.0018.00棱镜250.002.50空气260.000.65保
12、护玻璃270.000.30空气用上表创建实体化光学系统结构:“6 - 实体化初始结构.ZMX”,各镜是加厚度后保证弯屈,焦距缩放到原值,见下图:但各变焦组元间隔需调整,由下架构数据来决定:其中紧接光栏后的透镜光线太多,另外其弯屈过大,保持其焦距不变,改变弯曲,使短焦组元起始面组元终止面组合焦距值EFLY1447.6284028EFLY15-36.1739819EFLY1833.7802255EFLY11114.6133166BLNK中焦组元起始面组元终止面组合焦距值EFLY1490.3896836EFLY15-43.4122387EFLY1852.7013597EFLY11120.806713
13、9BLNK长焦组元起始面组元终止面组合焦距值EFLY14148.387163EFLY15-46.2365069EFLY1898.4173199EFLY11128.7371791变焦间隔表象面弥散变小,此时光线在此镜上栏光变小,如下图:由图可见系统光束比较顺畅,弥散不大,变焦接近要求。这个结构只是初解,还需在ZEMAX 与 ZCODEV 中往返优化,结果见“7-实体化初始结构 2.ZMX”。三 在 ZEMAX 和 CODE V 间往返优化1 优化结果这个结构的光束分布合理,可以在ZEMAX 与CODE V 间往返优化,最后得“8 -优化结果.ZMX”2 评估2.1结构2.2光学性能F#=1.5,
14、2W0=60,2 倍变焦。属于大视场,中大口径的变焦系统。11 片实现变焦,镜片数较少,且折射率不高,性价比较高。由此可以看出 PWC 找到的初始结构,是很好的。2.3 成像质量(1)成像质量-变焦 MTF(2)成像质量-视场 MTF(3)成像质量-离焦 MTF(4) 成像质量-调焦 MTF调焦性能不合要求,还需对 400,1000,2000 距离处的投影进行调焦传函的设计。(5)成像质量-温度 MTF第 2 镜是镜,还需进行温度修正设计。(6)成像质量-工艺 MTF进行公差计算,要求在短焦时(短焦时视场最大,工艺影响也最大),98%的随机镜头传函MTF0.2(7)变焦弥散(8)垂轴色差一般来
15、说,弥散不超,垂轴色差就不超。(9)视场均匀性(10)光能集中度三 相关问题还存在以下问题:口径大了,应控制在60 以内。总长略长,应控制在 200 以内。还需进行调焦,温度修正设计。措施:第 1 镜改成双胶镜(由上面谈到的“7 -实体化初始结构 2.ZMX”开始,将第 1 镜改成理想双胶镜,用其要达到的P,W,C 值,通过双胶镜实体化模块完成初步设计,再优化即可)。说明:“8 - 优化结果 2.ZMX”不是最终解,但介绍 PWC 变焦实体化模块已够用了,后续工作中的温度修正设计难度较大,要引起重视(ZEMAX 帮助文件中有这部分功能的介绍)。四 PWC 法小结1 为了验证“单镜实体化模块”,
16、“双胶镜实体化模块”,“非球面实体化模块”,“变焦系统实体化模块”运行的正确性,我在一个月内在“底、中、显微物镜设计”,“小、中、大视场照相镜头设计”,“大视场,变焦投影镜头设计”中进行了验证,全部都得到了较好的设计结果。说明了 PWC 模块的正确性。2 PWC 法不要求初态样例要有高的传函,它只是要求得到一个初步合理的架构,通过场曲,色差校正,对材料、焦距进行合理再分配,然后进行 PWC 设计,解出各镜结构。即是说它的最大优势是对一个低性能的光学系统进行改造,得到高性能的初解。因此镜头专利(提供 5 万多镜头样例)是最好的 PWC 法的工作起点。3 PWC 法得到的初解,表面上看来弥散不小,
17、但系统各光学性能在后期校正过程中,被此小,即系统的校正潜力大,总是能校正出好的结果,这点要有信心。4 由 PWC 初解自动寻找更好的结构,CODE V在这方面的性能特别优越,因此在 ZEMAX 与CODE V 间的往返设计,是加快设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在用 CODE V 时,要注意全内反射现象。光线终止于全内反射面,致使程序终止运行。5 在网上到带光线,不带光线两类镜头样例,前者利用光线在各面交高,可获得各镜结构,后者正镜选处于平均状态的 H-BAK7,负镜选处于平均状态的 H-ZF2 在此基础上用观察法对各镜材料进行手工调整,最后用校正 0W、1W 弥散、色差确定各镜结构。对网上样例前期用一般方法,只能得到性能一般化的初解,只有通过 PWC 法才能将其改造成高性能的初解。6 对于有胶合镜的样例,在进行 PWC 设计时,多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解除合同公函示范文
- 刀口愈合护理方法
- 贫血常见症状及护理指导手册
- 2025版急性肾小管坏死诊疗与护理指南
- 保安消防安全培训
- 2025版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解析及护理计划
- 2025年上海安全知识竞赛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版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知识检测答案及解析
- 幼儿科普紫荆花
- 房地产门店介绍
- 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总结
- 饮料销售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中小学生“π”节数学思维竞赛初赛ZYMC2数学试卷(六年级)(含解析)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招聘3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佛山地库信号覆盖施工方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学堂在线 高技术与现代局部战争 章节测试答案
-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蓝豚医陪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 住培教学病例讨论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