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规划发展史_第1页
青岛城市规划发展史_第2页
青岛城市规划发展史_第3页
青岛城市规划发展史_第4页
青岛城市规划发展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城市发展历程1.1.1历史沿革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界条约。从此,胶澳沦为殖民地,山东也划入了德国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进行军事殖民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进行了英勇斗争。1919年,由于青岛主权问题,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迫使日本于1922年2月4日同中国政府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同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胶澳,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其

2、行政区域与德胶澳租界地相同。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解放后,改属山东省省辖市。1981年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之一。1.1.2城市建设历程行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1、德占时期青岛的城市空间演化(18871914)青岛城市发展是1

3、88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从最南端的港口开始。自1898年始德国人将原沿海一带的中国居民迁移,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相继建成小港码头、胶济铁路、青岛火车站、四方机车厂,具备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雏形。1910年德国人第二次编制了青岛城市规划,规划市区面积比原市区扩大了4倍,重点发展商业贸易。1910年青岛城市空间基本形态2、第一次日占时期青岛的城市空间演化(19141922)U.triJ.(CiKUIHCltHAriKtRUSSENRHESTSINGTAU(t5ingtao)CHINGTAO(UiiuorhouWan)1919年青岛城市建成区范围图1914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青岛,将青岛作为其掠夺

4、山东和华北物资的基地。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堂邑路、聊城路等处建成了日侨商业和居住区,称为“新市区”四方、沧口一带建起大片简陋住宅,并建成一批由日本人主持的学校、医院及其它公共建筑。青岛至沧口、青岛至李村的公路和大量市区道路先后建成,城市空间布局沿胶州湾东岸继续向北发展。1919年青岛城市建成区与现状市区关系图3、国民党统治时期青岛的城市空间演化(19221938)1922年,中国北洋政府接收青岛,辟为“胶澳商埠”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设立青岛特别市。这一时期,青岛的城市建设得到了质的发展,当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汇泉角、太平角、八大关别墅区、莱阳路住宅区、中山路银行群等陆续形成

5、,大港增建二号码头,并建成大批公建和游览、体育设施。1937年,市区人口达到38.5万。青岛已成为引人注目的休养避暑游览胜地。4、第二次日占时期至解放前青岛的城市空间演化(19381949)1938年,日本再次占领青岛,并于次年6月将行政区扩大到胶县、即墨,称为大青岛。同年拟订了“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即大青岛市区域规划)和“母市计划”(即青岛市区规划),但这些计划都未实现。日本占领的8年间,在城市建设方面,仅为扩大港口运输而辟建了大港六号码头,为适应日本人长期居住的需要,建造了部分住宅,修建了少量道路等市政设施,其他方面没有大的发展。5、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青岛的城市空间演化(19491978

6、)青岛市的快速发展是在解放以后,1951年,青岛市的行政区划得到了重新调整,设市南、台西、市北、台东、四方、沧口6个区及崂山区,195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30.2平方公里。“一五”期间,根据国家计划安排,青岛作为一座沿海工业和港口城市,投资进行了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城市空间格局沿海岸线向北扩展到四方、沧口一带,城市人口增长较快。据1957年统计,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5.6平方公里。1958年“大跃进”以后,建成了小白干路等几条道路。小白干路平行于胶州湾东岸,纵穿四方、沧口两区,它的开通使城市布局更快向北扩展。1949年青岛城市空间简图1980年青岛城市空间简图6、改革开放至90年代青岛的城市空间

7、演化(19781994)1995年青岛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简图申国和市垠划董计厨兗瞳舌册市鞍市規划设自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黄岛油码头的建设,与青岛老市区隔海相望的黄岛迅速发展成为新城镇,建设了市政公用设施。1979年正式建立黄岛区,成为青岛市区之一。至1985年黄岛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2.6平方公里,人口1万多。1984年,中央确定青岛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在大力引进先进技术、重点改造老企业的同时,决定在黄岛区内的薛家岛北部开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石老人和薛家岛南部开辟旅游开发区。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90年代中期,青岛市加快了城市东部的开发建设,新设立了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东部新区和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东部已成为青岛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确立了青岛的城市发展模式是除继续建设胶州湾东岸带形城市外,拓展两翼,即在胶州湾西岸建设黄岛新经济区,同时开发了崂山西部地区。7、95年以来城市空间的飞跃发展(19952004)95年以来,青岛城市空间进入了飞跃发展阶段,在95总规的指导下,城市总体结构基本上形成了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的“两点一环”的发展势态;主城和辅城为城市相对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