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帝内经(hun d ni jn)与腰痛基础理论第一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内容简介:腰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约占骨科门诊总数的1/3至1/2左右,由于如此高的发病率,自古以来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广泛重视。本书作者从浩瀚的典籍及文献中,收集整理并考证春秋战国(chn qi zhn u)至清代有关腰痛的文献资料,采取专门论述与编撰年史的形式,论述了腰痛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医案、病名间的相互关系;按时代顺序,比较全面地总结并阐述评论了古代对腰痛人事发展沿革和历史经验及各种治法。因此,本书是研究中国历代腰痛辩证论治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参考读物。本书可供中医教学、科研工作者、
2、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临床医师及医学史研究工作者及中医院校师生应用。第二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腰痛辩证(binzhng)论治序言: 第三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一节:概论(giln)在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中,黄帝内经是唯一现存的著作,其内容之丰富,已为中医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它比较系统地反映了西周至西汉末年(mnin)的医学面貌,是古代哲学及诸子百家学说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这一时期各种医学学说的荟萃。第四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二节腰痛的解剖学因素(yn s)从解剖部位来看,腰,上联背膂,下接尻尾,中为脊柱,其两侧腰部为甚者称为“折腰”;以正在脊部疼痛(
3、tngtng)为主要症状者称为“折脊”;而腰与脊疼痛(tngtng)均比较严重者称为“脊痛腰似折”。黄帝内经从病理解剖学角度根据腰痛的部位及所牵掣范围将腰痛分为腰背痛、腰脊痛、腰脽痛、腰尻痛、腰股痛、腰腹痛、腰胁痛、腰脚痛。第五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三节腰痛的整体观念所谓整体观念,就是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时刻受到大自然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binhu)也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并使其与之密切适应。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也就是说人体通过经络系统信息传递网,把整个信息传到人体中每一个局部去,从而使每一局部都可以成为整体的缩影,这称之为“人
4、体全息率”,由于体相观是从人体的机能形态(包括神色)出发,认识人体的内部结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binhu),从体表了解内部,实现人体的信息观。这个观点,既是活体的、有机能的解剖研究,也是中医诊断学的主要方法,由此构成看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特色,这是把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运用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方面所得到的认识。第六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四节肾与腰痛内经所说的肾,在脏器上是指解剖上的肾脏,在功能上,肾的作用(zuyng)是: 1.出伎巧 2.藏精 3.藏志 4.主水 5.主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过程 6.主骨生髓,通于脑 7.其华在发 8.主耳,开窍于二阴,肾合膀胱第七页,
5、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五节经络学说与腰痛经络学说是内经论述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在诊断和治疗上应用的理论,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shjin)中,在应用气功、针灸、按摩、推拿等治法,逐渐发现了穴位及经络传导现象,以及体表部位(穴位)病变与内脏病变的关系,然后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按照实践(shjin)中发现的一些经络现象以及各类疾病的联系进行归纳、总结而形成的。内经已阐明了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和分布在这些经络上的穴位以及其所联系的脏腑、体表部位所产生的疾病,难经则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与病证以及五输穴、原穴、腧穴和募穴在针刺治疗上的作用。第八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
6、腰痛基础理论第六节 外感(wign)与腰痛 一、寒邪 二、湿邪 三、热邪 四、燥邪 五、寒湿 六、湿热外感与腰痛关系密切,尤以寒湿之邪为引起腰痛的主要(zhyo)外邪。第九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七节外伤(wishng)劳损与腰痛腰部(yo b),位于人体承上启下的要冲,外伤劳损均可引起腰痛。外伤和劳损都可以导致腰脊气血运行郁滞而发生急慢性腰痛。第十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八节四诊与腰痛 内经对腰痛的诊断,重视四诊合参。 一、望诊(wn zhn)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第十一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九节情志(qn zh)与腰痛中医学认为各种情志激
7、烈波动,对不同脏腑各种不同的影响,因为把七情(q qn)病变,按五志学说隶属五脏,即大喜伤心、大怒伤肝、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这就充分说明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美国著名的脊柱生物力学和临床医学家LAN.MAXNAB将腰痛分类为:1.内脏性腰痛。2.血管性腰痛。3.神经性腰痛。4.精神性腰痛。5.脊椎性腰痛。说明精神性腰痛是临床上确实存在的。第十二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十节五味(wwi)与腰痛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辛味能散能行,属肺;甘味能补能缓,属脾;酸味能收能涩,属肝;苦味能泻能燥,属心;咸味能软坚润下,属肾。 一、生理(shngl)上 二、病理上 三、治疗上
8、 四、预防上第十三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十一节腰痛的性质(xngzh)和预后一、腰痛的性质 1.折腰 2.腰脊强 3.腰脚重痛二、腰痛预后 对腰痛病人(bngrn)能预测其预后。第十四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十二节 腰痛的治疗(zhlio)从现存文献考证,按摩导引与针灸熨帖治疗腰痛比药物要早而普及,战国秦汉时期治疗腰痛所用以外治法为显著特点,内服药疗法则很少。一、引导(yndo)按摩疗法战国秦汉时期按摩导引疗法是治疗腰痛的常用方法。第十五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十二节 腰痛的治疗(zhlio)二、针灸疗法 (一)针刺疗法内经列举了针刺治疗(zhlio
9、)腰痛的具体原则,即泻实、补虚;泻有余,补不足。 1.虚者补之 2.满者泻之 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4.循经取穴 5.表里经选穴 6.上下选穴 7.左右、远近选穴 8.取穴的先后 9.针具的选择第十六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十二节 腰痛的治疗(zhlio)(二)灸法 现存秦汉医学书籍中,为我们留下了一些珍贵的灸疗穴文献,如素问论及灸法的原文有11篇,14条;灵枢中论述灸法的原文12篇,32条;五十二病方中载有灸方12首。 1.因人施灸 2.灸法功效 3.灸法种类 4.灸法补泻 5.施灸忌宜 6.华佗(hu tu)夹脊灸 7.小结第十七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十二节
10、 腰痛的治疗(zhlio)三、熏疗与内服药疗法 战国秦汉时期治疗腰痛的主要方法虽以针灸熏浴熨帖与按摩引导为主,但亦已运用方药,并强调对局部(jb)病变的治疗,必须全身调制的整体治疗观。第十八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第十三节 小结(xioji)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医药学基础的奠基时期,由于简朴解剖生理知识、阴阳五行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整体观念、气血学说理论的基本形成,标志着腰痛基本理论体系已初具规模,尤其是内经对腰痛的生理、病理论述颇多,已从大体解剖学、表面解剖学、机能(jnng)解剖学、病理解剖学颇多,已从大体解剖学、表面解剖学、机能(jnng)解剖学、病理解
11、剖学角度对腰痛作了分类;指出了腰痛诊断、治疗、区别标本认识上的整体观;重视肾和腰痛的关系,认识到肾精不足或肾气不足可致腰痛,病邪在肾亦致腰痛;肾虚腰痛又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腰痛两类,并认识到基友肾虚腰痛,亦有肾的实证腰痛,腰痛非独责于肾。从病因学认识到外感风、寒、湿、热、燥、湿热、寒湿可引起起腰痛;外伤劳损、情志变化、房劳、五味也可引起腰痛。在诊断治疗上战国秦汉时期主要以外治法为主,尤其针刺疗法与灸疗法在这一时期为鼎盛时期,针灸学说已自成体系,对后世针灸治疗腰痛开创了先河,同时在腰痛治疗上亦倡导内服、熏洗、导引按摩疗法。战国秦汉时期形成的腰痛基础理论、诊断和治疗方法,之所以称为基础这,是因为两千多年来,祖国医学关于腰痛之理论和实践,基本上遵循上述认识发展的。而且后世的发展无不受这一历史经验的影响。第十九页,共二十页。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内容(nirng)总结黄帝内经与腰痛基础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规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民用建筑工程调研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太极养生俱乐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铁道大学《电路与电子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电机学院《数学教学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数据挖掘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地球科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系统节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早期接触临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医学》消渴-课件
- 向政府写诉求书范文(精选12篇)
- 电视节目策划学胡智峰
-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课件- 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科技成果-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 《社区治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
- 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处置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件第四讲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 会宝岭选矿厂集中控制技术方案
- 生产车间如何节能减耗(课堂PPT)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