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广东人民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自然环境黄河_第1页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自然环境黄河_第2页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自然环境黄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节 河 流 (黄 河)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是自然地理,要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中,我国不仅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国家,也是一个气候复杂多样的国家,还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教材从整体性、持续发展的角度,了解我国的主要河流及长江、黄河的概况。 【学习目标】:1、知道了黄河的长度、发源地、形状、上中下游分界点、入海口、流经省份、流经地形区等黄河概况的基本知识点;2、了解治理黄河的关键,还知道黄河有一段“地上河。【学习重难点】:1、黄河的概况(长度、入海口、发源地、流经地形区)2、知道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教材36

2、39页 地图册P23-24页注意理解教材文字含义,注意阅读地图的图例 3、阅读地图的基本方法:认识地图的名字 认识图例【知识链接】: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河流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造成对堤坝的压力过大,即为凌汛。,河道因上下河段纬度相差3度多,冬季平均气温相差摄氏34度。上段河道封冻晚、开河早,结冰较薄;下段河道封河早、开河晚,结冰较厚。一般在12月间,气温升高,上段低纬度河段封冻首先解冻开河,封冻期间河槽积蓄的水量急剧释放下泄,形成凌汛洪自主学 习知识点一 黄河概况黄

3、河发源于哪里? 最终注入海洋? 全长多少千米呢? 流域面积? 在我国的地位? 2、黄河形状大致呈什么形状? 3、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共流经9个省级行政单位,依次由发源地到入海口写出青海、 、 、 、 、 、 、 、山东4、看地图册由发源地到入海口依次写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高原 高原 高原 平原5、在图中找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名称及所属省份名称标注在下图中 黄河上、中游分界点A (属 区);中、下游分界点B (属 省)。6、下图中黄河重要支流 = 1 * GB3 为 ,主要在 省支流 = 2 * GB3 为 ,主要在 省知识点二 黄河的奉献1.上图中符号代表 地理事物?分别写出 这些电

4、站主要建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 2.“塞上江南”美称的有两个平原: 平原, 平原(阅读地图册24页 黄河流域地图)知识点三 黄河的忧患(黄河水文特点) 1.教材37页文段中提到的“凌汛”现象,什么是“凌汛”, 黄河发生凌汛现象在哪些河段? 2.黄河从发源地开始,河水并不浑浊,那为什么黄河如此浑浊,还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阅读并完成黄土高原面积40万平方公里,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

5、摇篮。但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以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洩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来自黄土高原,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余万吨。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 4.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 、 ; 人为因素: 5.思考: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 治理黄河的最根本措施又是? ;黄河 “地上河”图示6.黄河的“地上河”一段是发生在哪个河段? .(所在地形区,所在省区) 讨论形成的原因7.黄河重要

6、的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什么? 8.结合课本P39图及地图册:总结各河段的牲特征,问题及措施 上游: 中游: 下游: 【归纳小结】:1.发源地: 2.全长: 注入海洋: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 个省区3.上中下游分界点: 上游- -中游- -下游4.重要的支流 5.重要水电站 黄河的水能主要集中在 河段6.“塞上江南”分别是: 、 7.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8.“地上河”发生的河段 9.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 ,主要位于 (地形区)【目标检测】:1.据“地上河”示意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地上河”出现在该河流下游河段B该河中游流经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C该河流最终注入东海 D该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的“海”是指我国的_海。(2)黄河上游_资源丰富,所以建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