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 1 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 师备课内容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师第一单元 教学班级 班第 1 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文字、图片资料。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初步了解香港问题的由来,对比教学目标香港被割让与香港回归。设

2、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 ,学习用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通过对虎门销烟的了解,认识到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通过对比 1 5 0 多年前香港被割让与 1 9 9 7 年香港回归,认识到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感受到祖国今天的强大,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重难点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 性。教学准备案例个性思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鸦片战

3、争是封建落后的清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鸦片战争后中国开 始轮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鸦片战争作为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的学习一般包括原因、 经过、结果、启示等四个方面,今天咱们就 一同破解这个问题。【讲授新课】:一、原因篇1、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英国的发展:通过向学生简单介绍英国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英国对外扩张的必然。 由于英国最先适应历史的发展潮流,进行了产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 使得英国在 19 世纪上半期成为头号工业强 国。由于机器大生产效率很高,因此大量的工 业产品需要倾销,而本国原料也难以满足机器大生产的需求。因 此,寻找海外市场和原 料产地成为英

4、国发展迫切需要的条件。 中英贸易:引导学生观看中英贸易” ,以及双方在贸易中所居的地位。从而为英国向 中国输入鸦片的 原因做好铺垫。在最早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毛织品,中国则 输出茶丝瓷器等。中国的商品在英国很 受欢迎,供不应求;而英国的产品却在中国滞销。(问;你知道原因吗? 一一中国的闭关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决定的。)为了扭转 贸易上的逆差,英国商 人开始非法向中国输入可以牟取暴力的一一鸦片。2、 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启发学生通过材料了解: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得危害。问:你知道鸦片是什么吗?它 有什么危害?英国商人 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

5、的危害;损害身心健康(吸食者达 200 多万人、十数省,有官员、 绅士、幕僚、兵丁和太 监。);吏治败坏,军队战斗力下降;白银大量外流 ( 20 年间流 失 1 亿元以上,为流通总额的 1/5) ,造成政 府统治危机。鸦片流毒对中国的危害让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他们上书给道光皇帝希望可以禁烟, 但并为引起朝廷重3、 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上书道光帝,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通过启发式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从而让学生认识林则徐,并对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林则徐禁烟:问: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看出林则徐是一个什 么样的人?措施有力: 缉拿烟贩,收缴

6、鸦片。允许中外正常贸易。可以看出林则徐禁烟 坚定,而且有远见-不盲目排外。虎门销烟:引导学生观看虎门销烟通过视频激活课堂气氛,并进而指导学生对虎门销烟做出 正确的评价。 6 月 3 日为中国禁毒日问:虎门销烟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我们该如 何评价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求和签定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讨论:你能说出鸦片战争 的性质吗?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落败的原因是什么?(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经济落后、 政治腐败、武器落后等。)二、 经过篇1、经过:指导学生通过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简单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能正确认

7、识鸦 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求和签定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讨论:你能说出鸦片战 争的性质吗?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落败的原因是什么?(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经济落后、 政治腐败、武器落后等。)三、 结果篇(1)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指导学生通过列归纳的形式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和造成的影响。割 割香港岛给英 国中国的领土完整糟破坏;成为日后侵略中国的基地赔赔款 2100 万银元 中国人民负担大增;清政府财政吃 紧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 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丧失

8、关税自主权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说,鸦片战争是 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1、 原因:随着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求和的刺激,面对严峻的现实,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因此,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新思潮。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海国图志的内容是什么?师夷长技是什么?四、启示篇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得出: “落后就要挨打”教学反思第 1 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 林则徐虎门销烟 ( 1839 年)二、 中英南京条约 ( 1842 年)三、 魏源和海国图志本课是八年级新学期的第一课,因此在导入语的设计上,我主要概括本

9、课的内容,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教学过程我主要采用提问、设疑等思维训练的方式启发学生多种器官协调合作活动,充分利用课本小字及课后检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程,从而沥青本课线索及知识重难点,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及主动创造思维,完成课程目标及情感教育,效果良好,不足部分在于录课时有些紧张,教学录课的适应性有待提高。分享 :阅读(4173) i 评论(0) I 收藏(0) i 已投稿到: 排行榜前一篇:中大后一篇:葡萄熟了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发评论发评论16喜欢0赠金笔转载|喜欢 i 打印 i 举报读取失败,请刷新。更多2.教学目标和要求分享到微博前一篇中大评论

10、并转载此博文按住左边滑块,拖动完成上方拼图发评论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后一篇 葡萄熟了新浪 BLOG 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 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 1 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欢迎批评指正新浪简介| About Sina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 SINA English |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1996 - 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版权所有鸦片战争的烽烟的学情分析围绕本课导言中的两个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并尝试写出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

11、;课堂 教学过 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看 法或观点;通 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会 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 习,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效果分析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知识点叙述全面,学生目标达成率达百分之八十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的烽烟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 转折点, 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交汇点。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道路的开始,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

12、中的重要章节。、了解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的形势,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语 言表达 能力)、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a ) 通过本课学习领会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 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本课进行了一个整体构思。二、 教学构思为突破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我将知识 结构安 排如下: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启示。根据这一主线并围绕教材的重难点,我采用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

13、方法,突出 “自主探究”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使学 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 华和提高。三、 教学意图学习来自思考,思考源自质疑。通过以上环节,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 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重视教学过程的参与性、探究性, 使学生在主 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 海滩 当众销毁110 多万千克鸦片。 “他”是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2.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

14、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本课是八年级新学期的第一课,因此在导入语的设计上,我主要概括本课的内容,以调动 学生的参与度。教学过程我主要采用提问、设疑等思维训练的方式启发学生多种器官协调合作活动,充分 利用课本小字及课后检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程,从而沥青本课线索及知识重难点, 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及主动创造思维,完成课程目标 及情感教育,效果良好,不足部分在于录课时有些紧张,教学 录课的适应性有待提高。课标分析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 会的影响。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