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下册语文爱如茉莉教案_第1页
年级下册语文爱如茉莉教案_第2页
年级下册语文爱如茉莉教案_第3页
年级下册语文爱如茉莉教案_第4页
年级下册语文爱如茉莉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级下册语文爱如茉莉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爱如茉莉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2、真切的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爱。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等多种方法体会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教具:相关课件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板书课题)2、(出示茉莉花)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认识了茉莉花,能用课文中的那些词语来概括茉莉花的特点呢?(平淡无奇、洁

2、白纯净、缕缕幽香)3、出示句子:茉莉( )平淡无奇,( )妈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谁愿意用适当的关联词语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4、师过渡,板书:?二、精读课文,品味真情:(一)品读68节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受到妈妈、爸爸之间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2、学生读课文:3、汇报:“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吃不下去的。”A、(妈妈虽然生病了,可是她依然不忘记对爸爸的承诺,她担心丈夫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吃不下去,一定要女儿在爸爸吃完饺子之后再告诉她生病的消息。)是呀,爱是一份承诺,一份牵挂。B、有感情的朗读。、“然而去医院。”A、 从“直奔”一词中,你能感受到爸爸当时是一种什么样

3、的心情?(担心、着急)B、 你还能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爱?(每天)是呀,古语说的好“心有灵犀一点通”,爱是担心,是着急,是天长日久无微不至的关怀。(二)、品读第九自然段:(出示课件)1、学生齐读。2、教师范读。区别“探”和“照”。探;表示程度轻,用了拟人的写法,说明阳光也像女儿一样不愿意打扰这美好的画面。3、有感情的朗读。(三)、品读1017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2、再读爸爸、妈妈的话,体会:爸爸真的沉沉的入睡了吗?你从哪里知道?那么妈妈呢?3、找一找表示爸爸动作的词语,体会。是呀,大爱无声,真爱无言,爱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相互之间的体贴。1 、茉莉送来的缕缕幽香钻到鼻子

4、里,为什么也钻到心中?(不仅仅是香味,还有父母之间的真爱。)2 、有感情的齐读。(四)、品读18自然段:1、齐读:2、为什么用了两个“爱如茉莉”?(强调、感叹)3、这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4、教师小结:解决课前疑问,擦去问号。三、拓展: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心中默默的思考“爱”究竟是什么?同学们,在现在的 年龄,如果让你打个比方,你认为“爱”如什么?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爱如(是)。教师小结:同学们,如果现在你问我爱是什么?我会说爱就是挂在你们脸上的一个个会意的微笑,好了,要下课了,虽然走的最快的总是最美的时光,但爱永远不会和你们说再见的!它会永远围绕在

5、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留在我们心中。四、出示课件,结束全文。板书设计:16 爱如茉莉爸爸 妈妈平 爱 真平 如 真淡 茉 切淡 莉 切看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爱如茉莉教案的人还看: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学设计2.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北师大版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学设计4.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5.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月光启蒙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歌谣的韵味,月夜的美妙。2、通过赏意境,品语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浓浓的母爱,体会母亲给幼时我的启蒙对我一生的影响。3、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

6、深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通过赏意境,品语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浓浓的母爱,体会母亲给幼时我的启蒙对我一生的影响。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活动策略:读好、读懂歌谣,抓住感情线索,以读促讲,读中悟情。教学过程:备注:借班上课前,可以和孩子一起多种方式读读南通的童谣: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口,六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十里坊。(一是为了和孩子熟悉,二是为新授做好铺垫,感受童谣的特点。)(一)揭示课题,导入新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月光启蒙。(齐读课题,要轻柔。)记得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了为什么课题为月光启蒙,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明白。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本课作者孙

7、友田,知道他是一位著名作家。他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缘于他不识字的母亲对他幼时的启蒙。那母亲又是通过哪些方式,对他进行启蒙教育的呢?师相机板书: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二)、精读课文,解难释疑美妙的月光下母亲给我唱了很多歌谣,其中包括幽默风趣的童谣。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歌谣,自由朗读。(学生自由读5首歌谣,喜欢的多读几遍,读童谣的方式还有很多,可以和他人合作,采用喜欢的方式,拍手,跺脚,对歌,用家乡话说、唱都可以。)谁来读或唱一段你最喜欢的歌谣给大家听听?可以小组一起展示,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感受童谣的美)(节奏明快、美、充满童趣)母亲在月光下用幽默风趣的童谣让童年的作者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有

8、趣,这就是引读课题-月光启蒙学习两首歌谣,指名读,说喜欢的理由,齐读。(体会母亲的勤劳,任劳任怨;以苦为乐;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母亲在月光下用优美的歌谣让作者明白这么多道理,这就是引读月光启蒙。歌谣读起来都这么美,那母亲在月夜下唱出的歌谣又是什么感觉呢?让我们跟着孙友田一起,踏着月色,再次走进那美妙的农家小院。(音乐起,出示画面,师生接读第一小节。)听-母亲的歌声飘出了农家小院,让我们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用心来聆听吧。(播放母亲吟唱的歌谣,学生闭目欣赏。)听着这飘渺的歌声,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发言)作者是怎么来写出母亲声音的美妙呢?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

9、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指名读)理解“芳香的音韵”(母亲嗓音甜美,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像芬芳的花儿,给人愉悦,让人身心舒畅。)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就行。 母亲的歌声那么动听让人陶醉,就像闻到了花香一样,令人心旷神怡。(怎样才能读好那芳香的音韵呢?轻柔,读好“飘”,让芳香传得更远。指名读,齐读)同学们,母亲不识字,她怎么会那么多的歌谣、童谣呢?(默读第五自然段,找找答案,圈圈画画,继续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天资聪颖,(突出传唱)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只长歌谣。)理解两个“长”字。(生长、产生或传唱)黄河因为泥沙沉积,常常改道,那留下的

10、故道土地贫瘠,难以长出五谷,所以作者家乡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清苦)然而,家乡的人们依然乐观,依然向往幸福的生活,他们在劳动中创造歌谣,在劳动中传唱,一代代,口口相传。他们用歌谣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母亲又把歌谣传给了我,其实母亲传给我的岂止这些-出示母亲通过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还记得混沌是什么意思吗?(是一团模糊,头脑里一团模糊)也就是课题中的-“蒙”的意思,月光下这个让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的过程就是月光启蒙。板书:豁然开朗母亲通过歌谣让我明白了什么呢?(勤劳、热爱生活、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天资聪颖的母亲不仅用歌谣让我受到启蒙,还用什么给我启蒙?(讲故事

11、、猜谜语)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的第6、11、12、13小节,体会母亲是如何给我启蒙的。(启迪想象,热爱文学)板书:热爱文学神话故事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月光下,母亲正是通过这些故事、谜语来启迪作者的想象,同时把热爱文学的种子播进了作者的心田,这就是-月光启蒙。神话故事令人浮想联翩,“我”听得入神了,母亲也醉了。出示: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母亲怎么会成了玉石雕像?(那是因为母亲冰清玉洁,在作者眼里非常美丽;母亲很慈爱,仿佛女神)母亲慈爱圣洁,就像我心中的女神,这就是“我”的月光母亲!我们应该怀什么感情去读好这句话?(敬仰、崇敬、敬爱)指名读,齐读)同学们,现在

12、你能说说课题为什么用月光启蒙吗?(三)、拓展阅读,升华情感母亲不识字,但她有爱有智慧,她在月光下用优美的歌谣、生动的故事,把对文学的爱如春雨点点播洒进“我”的心田。长大后,作者成了一名著名的煤矿诗人,写了很多的诗。出示:万年煤层打个滚,一山乌金往外冒。黑宝石,往外跑,满山满谷金光照。一路大声喊:我是煤,我要燃烧!(黑土地 孙友田)这段文字段节选自孙友田写的黑土地。读读这段文字,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读,交流。有童谣的特点)是的,在孙友田的很多诗歌中都能看到童谣的影子。这都是月光下母亲的歌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作品风格。所以,作者深情地说:(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生齐读。)时光如流水,伴着浓

13、郁的月光,伴着母亲的爱,作者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然而,四十年后,孙友田回家看母亲的时候,却发现:(师伴乐诵读: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慈祥,和蔼,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同学们,如果此时你就是孙友田,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呢?写话练习:母亲啊,您虽然失去了记忆,但儿子的心中会永远珍藏着 _,珍藏着_是的,母亲的启蒙之恩怎能忘记?以后的日子里,只要看见那一轮明月,作者仍会在心中呐喊:“(生齐读

14、最后一小节)改人称:配乐读:感谢您,亲爱的母亲,您虽然不识字,感谢您,亲爱的母亲” 以诗歌形式出现。岁月无情,母亲会老去,我也会老去,很多东西会在岁月的长河里消失。然而,母亲在月夜里为“我”吟唱的民歌童谣,却永远鲜活在“我”的记忆里,一声声啊一句句,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歌声再度响起)母亲为我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用智慧启迪我的想象,让我飞向诗歌的王国,我怎能忘记母亲那深深的爱,那浓浓的情,那美妙的月光启蒙啊!(四)作业设计,延伸课堂(二选一)1、在我们南通的土地上,也有很多优美动听民歌童谣。课后搜集一些,小组合作整理成手抄报,体会家乡文化的魅力。2、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启蒙教育或体现母

15、爱的情节,选一两个写一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月光启蒙教案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3.受到热爱母亲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1.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2.受到热爱母亲的思想教育。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一课大家和老师一道伴着柔和的月光走进了作者童年时的篱笆小院(出示课文插图),看着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些什么?或是想说点什么?母亲是怎样在月光下为作者启蒙的?2.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

16、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座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中听一听从这小院中传出的动听的歌声。(板书:月光启蒙)二.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1.书上哪句话描绘了这美妙的月色?2.投影幻灯片: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3.为什么说是“最美的时辰”?(月夜美)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投影歌谣)生读,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如银的月光撒满了农家小院,真美啊!谁还想读?4. 师:除了月夜美,还有什么美?(歌谣美)那就把这些歌谣找出来,读一读如果我是孙友田,我还会跟着哼起这些歌谣呢?你们想读吗?(生读,打拍)5.师:

17、月夜是美的,母亲唱的歌谣是美的,再读读课文,还有什么美?(嗓音美)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6.仔细读读,不要放过每个字,有没有词语让你有所感悟?(1)吟唱:轻轻地唱。(2)芳香:气味很香。指歌声特别动听,能陶醉人。这动听的歌声就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芳香一样,让我们陶醉,我们仿佛来到一个开满鲜花的大花园。(3)是什么“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妈妈的歌声)“三月的和风”是什么季节的风?它和其他季节的风感觉一样吗?(轻轻的、暖暖的、舒服)7.指导有感情朗读:咱们班哪位同学的嗓音很甜美,请她给咱们读一读。/你的朗读

18、让我们的教室飘满了芳香的音韵。8.投影幻灯片: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师:同学们,作者童年时的家庭其实是非常贫困的,你看:“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所以,“我”只能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是我却感觉到我的童年是非常美妙的,那是因为黄河的故道“长歌谣”,“长五谷”“长歌谣”里的两个“长”意思一样吗?指名说(产生歌谣)是啊。故道产生了那么多的歌谣,我的外婆会唱,我的父亲会唱,我的母亲也会唱,他们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而如今,母亲又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母亲用歌谣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那我究竟明白了什么呢?(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

19、爱,对亲人的爱)三.学习4至8自然段1.过渡:母亲用歌声让我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开始懂得要爱什么,要喜欢什么,这就是得到了启蒙的教育。请同学们再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让我受到了启蒙的教育。2.学生自由读课文。3.交流。唱童谣(1)投影童谣幻灯片(2)逐一朗读,边读边打节拍(3)这些童谣当中都有小狗、小猫、小老鼠之类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是小孩子再熟悉不过的了,自然会引起我的兴趣和联想。还有什么地方让我受到了启蒙的教育。讲故事:母亲讲了哪些故事呢?她还会讲哪些神话故事呢?(盘古开天辟地、八仙过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吴刚伐桂)师:这些故事你们

20、都听过,你们听了故事懂得了什么呢?这也就是母亲讲故事给孩子听的目的。她要让孩子懂得爱什么、恨什么,懂得做人的道理。母亲用这些故事,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她真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讲的那些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猜谜语(1)分角色朗读猜谜语的段落(2)猜谜活动,又一次使我的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使我懂得怎样用联想和想象去猜谜,这又是一种启蒙。四.学习第9自然段是啊,夏夜的月光下,母亲“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获益匪浅,我满怀深情的写道(投影:“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21、”)生朗读问:母亲不识字,她怎能成为作者小时侯的启蒙老师呢?(在作者童年夏夜母亲美好的声音中,作者不知不觉懂得了要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对生活要充满想象,从而使作者逐渐走上文学道路,做正直、有为的人。)生深情朗读文章最后一小节。过渡:同学们,通过细细地品味,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勤劳、聪明、疼我爱我、一个令我骄傲、令我自豪的母亲!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我个子高了,母亲的脊背却弯了;我长大了,母亲却老了;当我成了一名颇有声望的诗人时,而我那亲爱的母亲呢(原文: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多想唤醒母亲的记忆,让她知道:当年,母亲是我的骄傲;现在,我能让母亲为我而感到自豪。然而:A 、现在的母亲满头白发,深深的皱纹刻在她的额上。 可曾经B、现在的母亲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可曾经C、现在的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可曾经微风吹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