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_第1页
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_第2页
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颠峰时期。这一时期的金银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造型别致、 纹样丰富多彩,而且制作也极为精美,代表了中国古代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笔者根据多年研究 心得,就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地域纹饰特色等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唐时期出现仿生金银器唐代的金银器皿从种类上来说,可分为饮食器、日用器、装饰器、宗教器具、金银货币几 大类,每一器类的形制都多种多样。唐代的金银器装饰纹样以动物纹和植物纹为主,动物纹饰姿 态多样、劲健有力,植物纹则显得多彩多姿、富丽堂皇。反映社会生活的狩猎、梳妆、乐舞等题 材也大量涌现出来。唐代金银器的工艺也极其复杂、精致,已广泛使用锤击、浇铸、焊

2、接、切削、 抛光、铆结、錾刻、镂空、镶嵌等工艺。唐代金银器皿的艺术设计是生活化的。其功能是以实用 为主,实用和审美相互融合。造型和结构上体现出合理的功能性和先进的科学性,装饰上在保留 金银本色的前提下,通过丰富多样的装饰纹样和装饰手法充分展现了金银之美。唐代金银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初唐时期(公元618-683年),金银器的数量比较少、 种类比较单纯,器形和纹饰具有明显的西域、西亚一带风格。盛唐时期(公元684-755年),金 银器的种类逐渐增多,制作工艺逐渐简化,无论器物的形制还是纹样,外来因素逐渐减少甚至消 失。主要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的铜器、陶瓷器、漆器的器形。与此同时,器物的纹饰由琐碎

3、、纤 细转向繁缛绚丽,外来纹样逐渐失去独立的地位,而与中国传统装饰图案融为一体,使金银器的 装饰更趋完美、成熟。中唐时期(公元756-820年),金银器的种类主要为饮食器具,但数量较 少,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仿生器物的出现。晚唐时期(公元821-907年),金银器的种类 繁多、数量巨大,纹饰中宗教色彩浓厚,还出现了儒家经典中的人物故事图案。饶州是唐代最大的银矿产地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产贡银的府州有关内道一州、河内道二州府、河东道一州、 山南道一州、江南东道五州、江南西道十州、剑南道一州、岭南道四十七州。除关内道、河内道、 河东道三地在北方外,其余诸道均在南方。新唐书食货志也载:当时全国共

4、有银矿35处, 分布于28个州(府)。但多在南方。又云:凡银铜铁锡之冶一百六十八,陕、宣、润、饶、衢、 信五州,银冶五十八,铜冶九十六,铁山五,锡山二,铅山四。除陕州外,其余五州均在南方, 其中江南西道饶州德兴场(今德兴县银山)是唐代最大的银矿产地。饶州,唐代属江南西道管辖, 其地相当于今江西省东北部的上饶地区及景德镇地区,州治在今江西省鄱阳县城。太平寰宇记 江南西道饶州德兴县载:本饶州乐平之地,有银山,出银及铜。总章二年(669年)邓远上列取 银之利。初唐时,民间采银较多。上元二年(675年)因置场监,令百姓任便采取,官司什二税 之。其场即以邓公为名。每岁出银达十余万两。从以上可知,唐代的银

5、矿经营分为两大系统, 即官府开采与私人开采,两种方式互为补充。政府允许民间开采银矿,从税收中获益,促进了银 矿业的开采。唐代皇家曾垄断金银器制作八世纪中叶以前,金银器的制作由处于北方地区的中央政府和皇室作坊垄断,产地以长安 (今陕西西安)、洛阳(今河南洛阳)为中心,代表着正统风格。唐代中央官府的金银器作坊设 于长安,主要有初唐时期设置的少府监掌冶署、少府监中尚署直接管辖的金银作坊院和晚唐时期 设置的文思院三处。唐代的中央官府金银作坊院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系统。器物的生产过程有严格的流程。唐代金银工匠是专门的职业。掌冶署、金银作坊院等唐代前期中央官府管理的官营作坊,掌握着 许多专业金银工匠。同时

6、为了保证金银器的制作质量,唐代制定了在中央监控下实行教授、培养 后备人才的制度,新唐书百官志所记包括培养金银器工匠在内的钿镂之工,要学习四年 后通过严格考核方能成为正式工匠。官府工匠短缺时,工匠的后代可优先被选择继承父业。身怀 绝技的工匠,往往世代相传,一直为官府服务,官府作坊保证了特殊技术的传授和提高。在均田 制下的唐代前期,官府手工业作坊的工匠主要由各地招集而来,人数众多,生产规模大,生产原 料主要由地方进贡。各地从事金银器制造的能工巧匠,几乎是强制性的被征调到中央官府,集中 在一起进行各种精美器物的制造,客观上提供了工匠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在官府制 作金银器,原材料充足,工具、

7、生产条件等不计成本,不受限制,可全心全意地进行创作,从而 使产品数量和质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八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土地国家所有制的解体,徭役上的纳资 代役更为普遍。安史之乱以后,由于中央政府权力的日益削弱,藩镇割据导致的地方势力坐大, 官府作坊的工匠身份相对自由等,致使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城市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最终波及到金 银器等国家严密控制的手工业行业领域。手工业与商业联系紧密,在唐代中后期经济重心东移南 迁的社会大背景下,加之金银原材料产地、供应等较多依赖南方的客观条件,初唐时期由中央政 府和皇室垄断的金银制造业被打破,朝廷开始允许由地方官府甚至私人制造金银器,再通过赋

8、税、 宣索和进奉的方式将产品收缴。于是,出现了中央官府作坊和地方官府作坊、私人作坊共同制作 金银器的局面。地方官府和私人金银手工业一旦兴起,皇室和中央政府就无法像以前一样紧密控 制产品的流向和工艺。近乎百花齐放的唐代金银器制造,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北方金银器有异域特色在金银器装饰纹样的社会审美取向上,唐代前期与唐代后期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的 根源在于随着时代的不同、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也有着极大的差别。社 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影响着人们生活器具装饰风格的变化。盛唐至中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 要转型时期,宫廷文化逐渐转向世俗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南方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古 代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我国的文化体系自西周时代起即已有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之分。中原文化的特点属于 刚健质朴、热烈奔放的外向型文化。南方文化的特点则主要趋向于追求精巧华丽、纤细飘逸的内 向型风格。在金银器的艺术风格上,北方金银器的艺术风格是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深受中西亚古代波 斯帝国(今伊朗)金银器艺术风格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装饰纹样大多与游猎、征战、骑射或对 外交往等相关,又深受皇家特征影响,风格或古朴庄重、或富贵华丽,大多具有浓郁的异域特色。 南方金银器的艺术风格,尽管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与中西亚一带金银器风格的影响,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