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望天门山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古诗大意。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我们祖国壮美的山河,大家看(课件配乐播放祖国各地山水的图片以及天门山图片)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

2、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3师抽答。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导生字的读音。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1.望天门山中描写了什么江和什么山?2.自由朗读,圈出诗中描绘的景物,边读边想象:古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古诗描绘了长江奔

3、涌,青山矗立,一只小船从远方驶来的画面。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朗读指导:这首诗气势磅礴,要读出雄浑开阔的意境,其中“中断”“至此”要重读;后两句要读出开阔的意境。读了诗的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读了诗题,我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望天门山的情景。5.从前两句你感受到长江的什么气势?6.一起解诗意:(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7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

4、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5教师:同学们,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指导书写“断、楚、至、孤、帆”。2背诵并默写古诗。板书设计: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气势磅礴 雄伟秀丽青山相对出 山水相映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孤帆日边来教学反思: 学生在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时,有一定的困难,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