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对策探究21.31_第1页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对策探究21.31_第2页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对策探究21.31_第3页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对策探究21.31_第4页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对策探究21.3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HYPERLINK l _Toc22271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对策探究2 HYPERLINK l _Toc8975 摘要2 HYPERLINK l _Toc14359 一、文献综述2 HYPERLINK l _Toc32585 (一)学前教育2 HYPERLINK l _Toc1713 1、学前教育的概念2 HYPERLINK l _Toc4843 2、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2 HYPERLINK l _Toc6809 3、学前教育领域中对于男性的研究现状3 HYPERLINK l _Toc873 1、专业认同的概念3 HYPERLINK l _Toc31386 2、专业认

2、同的研究现状3 HYPERLINK l _Toc11414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4 HYPERLINK l _Toc2725 1、问题的提出4 HYPERLINK l _Toc9312 2、选题的意义5 HYPERLINK l _Toc19371 1、研究的假设5 HYPERLINK l _Toc1987 2、研究被试的选取5 HYPERLINK l _Toc20289 3、研究方法5 HYPERLINK l _Toc4196 4、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6 HYPERLINK l _Toc9553 三、研究结果6 HYPERLINK l _Toc16377 (一)学前专业学生性别的比较分析6

3、HYPERLINK l _Toc31846 (二)学前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总体情况6 HYPERLINK l _Toc6113 (三)学前男生专业认同差异显著的LSD检验7 HYPERLINK l _Toc12634 四、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8 HYPERLINK l _Toc18081 (一)客观因素8 HYPERLINK l _Toc12652 1、社会传统观念8 HYPERLINK l _Toc16924 2、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不合理9 HYPERLINK l _Toc27143 (二)主观因素9 HYPERLINK l _Toc15556 1、学生自身心理原因9 HYPE

4、RLINK l _Toc7106 2、就业倾向与意愿9 HYPERLINK l _Toc5398 五、增强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的对策10 HYPERLINK l _Toc21090 (一)政府10 HYPERLINK l _Toc6678 1、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让教育变活10 HYPERLINK l _Toc4578 2、改变社会传统观念,进一步提高男幼师的社会地位10 HYPERLINK l _Toc5299 (二)学校10 HYPERLINK l _Toc2257 1、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10 HYPERLINK l _Toc17716 2、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

5、涯设计,找准自己的定位11 HYPERLINK l _Toc23172 3、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11 HYPERLINK l _Toc15643 (三)个人11 HYPERLINK l _Toc26604 1、客观地对待社会舆论11 HYPERLINK l _Toc298 2、调整自己的心态,发挥自己的优势11 HYPERLINK l _Toc29714 注释:12 HYPERLINK l _Toc31841 参考文献:12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对策探究摘要 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领域存在很大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大多数男性都不愿意选择该专业或从事与该专业有

6、关的工作,这就导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师资的空缺与性别失调,学龄儿童也因此得不到完整的教育。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每个幼儿园至少要配备一个男教师。由此可见,鼓励男性进入幼儿教育领域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文献的分析整理以及发放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专业认同感较低,由此分析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来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希望能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认同;对策 一、文献综述(一)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的概念在我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

7、奠基阶段。学前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是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学专业的下位专业之一,其主要培养能够从事06岁幼儿的保育、教育及研究其生长发育及教育规律的专门人才,从职业的角度而言即“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研究者”。2、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学前教育理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萌芽。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有对学前教育的三种观点,分别为学前社会公育观、学前教育目的观以及学前教育方式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论中也提出了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段的设想。 在中国,陶行知提出要对儿童实施六大解放:解放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陈鹤琴认为,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谬误,

8、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儿童的各种本能都通成人一色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的小些罢了。而在西方,夸美纽斯提出普及教育,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从婴儿到成年的不同年龄对象;卢梭认为,人的天赋都是善良的,如果顺任天性发展,罪恶就可以消灭,教育就是要使儿童归于自然,从而形成了教育史上的自然主义教育。福禄贝尔对学前教育也有自己的五个设想:万物是由神而来,神是万物之源;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阶段特点,并使儿童获得和谐的发展;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儿童内在的自我活动和自动的态度;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是宗教内容,是所有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尊重儿童自由,重视游戏价值,使用恩物。而皮亚杰也从认知的

9、角度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智力是一种认知结构,并把认知结构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他觉得影响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的因素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对物质环境的经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在活动中经过自我调节所不断取得的主客观的平衡。3、学前教育领域中对于男性的研究现状 1949年建国以后,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才刚刚开始。1994年,早期教育第12期刊登了杨海男阿姨,我的职业一文,对男教师问题给予了关注。2003年,李德斌1在从中外幼儿教育的发展看男性与幼儿教育一文中肯定了男教师对幼儿个性发展、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2004年,李玉秋2在论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男教师的迫切性一文中,论述了男教师加

10、入幼教行列的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2006年,徐志国3在男幼师的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的矛盾中,介绍了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配置状况、职业优势,分析了男教师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009年,钟铧4在男幼师培养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中谈到,男幼师的培养工作必须考虑男生的性别特征、专业思想、就业理想、学习环境、心理压力及社会对男教师的专业要求等。(二)专业认同1、专业认同的概念 认同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而在现下,认同是一个心理学名称,它是指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认同大致

11、可以分为三类,社会认同、自我认同以及专业认同。专业认同指是否喜欢所学专业,依据所学专业选择职业,认可专业和职业的社会价值,感到自己能够在专业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自愿接受专业和职业规范并承诺将这一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国外的专业认同多数是指职业认同,心理学家尼米认为,职业认同是职业人的自我概念,是在长期从事某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人们对其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等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对此,笔者总结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是个体对幼教专业合理的认识、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内部心理机制。52、专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对专

12、业认同的研究基本上都归于职业认同。薄艳玲6在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中提出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的6个维度:即教师职业认知、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意志、教师职业期望、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行为倾向,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即为这几个维度的综合。王鑫强,张大均7等人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中采用静态的角度来考察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界定为师范生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和目前自身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将职业认同分为职业效能、职业意志、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价值四个维度。而赵宏玉、张燕8等人在编制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从外在价值认同、内在价值认同和意志行为认同三个维度编制初始问卷。其中

13、,外在价值认同是指对教师职业外在特点的认同;内在价值认同是指对教师职业内部特点的认同;意志行为认同是指在内、外在价值认同的驱动下表现出的行为倾向。豪特雷诺德斯9的研究强调学生经历的重要性,大学生的经历是形成教师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认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以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研究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如张婷婷10等人做了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82.5%的学生在毕业后不愿从事儿童早期教育工作,95%的学生认为学前专业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78%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职业不能够实现人生价值。在薪资方面,学生普遍认为“待遇一般”或“工资比较低”。这说明

14、此研究调查的学前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不高。二、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一)研究问题的提出1、问题的提出社会在与时俱进,教育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的热点问题。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每个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得比较多的只是小学教育以及初中高中的教育,家长们往往在乎的是小孩要上好的小学和重点中学,对幼儿园却不做要求。在教育研究中,关于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这些都导致学前教育领域诸多问题的出现。学前教育阶段是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阶段,是人们在除了父母的教育之外接触的第一种教育,它甚至对人的一生都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对于自己

15、的认知都是来源于这个阶段,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需要重视学前领域的发展与提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集中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以及能力上。中专幼师的模式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然而,在一个高要求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对幼师的培养却不够重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层出不穷,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基本上是一些应对考试的知识,对以后的就业帮助不大。所以每年的毕业季,好多学前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不仅如此,在当下的社会,男性往往不愿意学习学前专业或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就算是已经在此专业学习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基本上持没兴趣和

16、无所谓的态度,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低。这就导致无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是已经在幼儿园任教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女性,男性可谓是凤毛麟角。然而,我们国家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十二五”规划尤其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每个幼儿园至少配备一个男教师的要求。在幼儿园清一色女教师的环境氛围中,对孩子的发展无疑是有弊端的。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他们都需要完整的教育,也就是既需要学习女教师的温和、亲切、耐心,也需要学习男教师的刚强、果断、勇敢,在这一点上,女教师是怎么模仿男性都没有用的。在长期缺乏男教师的情况下,甚至会有一些男孩被“女性化”,这对其一生的性格都是有影响的。当今的学前教育领域,越

17、来越需要男性的加入,他们会像一股清泉,给国家的教育事业带来活力和生机,也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天地。2、选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丰富了对专业认同的研究。随着大学生的逐年增多,大学的专业设置也是越来越密集。对专业认同做的研究很多,但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这一特殊群体所做的研究却微乎其微。本研究将为以后的学者在研究这一领域时提供一些借鉴。(2)实践意义学校层面上会更加重视对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充分考虑到男生的性别特点,并对该专业男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减少他们的迷茫、焦虑与不适,让该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学生个人层面上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价值,缓解心理压

18、力,增强专业认同感 。(二)研究假设的确立1、研究的假设(1)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较低,并且显著低于女生;(2)男生的认同感在不同年级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3)报考志愿方面,男生在三种志愿选择上也存在显著差异。(4)录取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研究被试的选取本研究选取大一到大四4个年级学前教育专业的12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93人,男生33人。 3、研究方法(1)文献法阅读文献是做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阅读大量有关学前教育专业的文献以及查阅网上有关此类研究的信息,细致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现状。(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问卷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

19、业认同调查问卷,共有33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即选A记5分,选B记4分,选C记3分,选D记2分,选E记1分。该问卷把所有题目分为专业定位、专业教育、专业前景三个维度,按顺序分别对应112题,1323题,2433题。效度检验:在最终确定问卷之前,查阅大量相关资料,问卷基本可以反映所测内容,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中在平均分上的信度为0.936,在专业定位维度上信度为0.887,在专业学习维度上信度为0.832,在专业前景维度上信度为0.869。4、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个案,以专业中男生这个特殊群体为对象,通过分析文献和问卷的方法,揭示学前专业男生当前专业认同感的现状。通过对现

20、状的探讨与反思,从主、客观角度指出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的一些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学校、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能够增强该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感,使更多的男性师资进入到幼儿教育领域,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增添一份活力。三、研究结果(一)学前专业学生性别的比较分析为考察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与女生专业认同的比较情况,将参与的126名该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及其各因子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 表1 男女性别比较分析认同感专业定位专业学习专业前景男104.319.2836.488.1535.976.0131.96.74女116.914.7443.346.3739.355.1534

21、.25.07t-3.42*-4.39*-3.10*-1.84由表1中的t值可以看出,男、女生在认同感、专业定位、专业学习上都是存在显著差异的,男生专业认同感显著低于女生。在专业前景方面,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表1所反映的结果也证实了文中的第一个假设,说明学前教育专业男、女生的专业认同感存在显著差异。(二)学前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总体情况 表2 学前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总体情况认同感专业定位专业学习专业前景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F103.6729.2493.509.71107.3320.02110.8016.021.3338.3312.1631.382.7238.119.2138.006.481.443

22、4.839.3334.502.6236.446.4337.405.740.4130.508.4627.636.0932.786.1235.405.282.38志愿第一志愿103.1014.8737.007.7835.503.6930.605.87第二或第三志愿调剂F111.3120.8590.2914.163.36*39.068.5329.863.493.66*37.696.7232.716.241.7934.566.4927.716.583.16录取方式正常录取降分录取t106.0719.6392.0011.581.3937.148.5031.752.502.68*36.346.0633.2

23、55.680.9632.596.7027.005.481.59由表2可以看出,认同感总分方面:年级上,大四大三大一大二;志愿上,第二或第三志愿第一志愿调剂;录取方式上,正常录取降分录取。由表中年级志愿分别对应的F值以及录取方式对应的t值,可以知道,认同感在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志愿方面,在认同感总分和专业定位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专业学习与专业前景上差异不显著,在录取方式上,只有专业定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它的都不显著。(三)学前男生专业认同差异显著的LSD检验 表3认同感以及专业定位在志愿上差异显著的LSD检验第一志愿 第二或第三志愿 调剂认同感 第一志愿1 第二或第三志愿0.2671 调剂0.

24、159 0.0151专业定位 第一志愿1 第二或第三志愿0.5031 调剂0.0640.0111由表3可以看出:在认同感均值上,第一志愿与第二或第三志愿以及调剂之间差异都不显著,第二或第三志愿与调剂之间差异显著,并且认同感高低排名为:第二或第三志愿第一志愿调剂;在专业定位上,第一志愿与第二或第三志愿以及调剂之间差异都不显著,第二或第三志愿与调剂之间差异显著,并且认同感高低排名为:第二或第三志愿第一志愿调剂。对于认同感排名为第二或第三志愿第一志愿调剂这个结果,笔者感到有些困惑,按常理来说应该是第一志愿被录取的男生的专业认同感最高。为了解开心中的困惑,笔者又做了三个小的访谈,看看从中能不能找到答案

25、。第一个访谈的对象是第一志愿被学前专业录取的一个男生。从与他的对话中,如“哈哈,比较无奈,当时考的分数不太理想,本来想再来一年的,可是怕第二年还是考不好,所以就报了个分数要求不高的专业,当时对这个专业没什么了解,也谈不上有什么兴趣”我得知,他本人当时将学前专业填在第一志愿纯属是无奈,因为高考分数不理想,他只能选择自己从未想过、毫无了解的学前专业,为的是不会有录取风险,有一个大学可以就读。而当真正进入这个专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对该专业没有兴趣,知识的学习枯燥乏味,而且班里只有两个男生,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只能“相依为命”。他说如果有别的选择就肯定不会选择学前专业,他认为这是适合女生的专业。第二个访

26、谈的对象是第三志愿被录取的一个男生,从他口述中如“还好啊,至少我的学业成绩还算理想,而且这个专业的男生以后找工作相对容易一点”和“还不错,有的课程安排得可能不是很合理,但是我觉得还是要认真学习,毕竟以后在工作中还是有可能用到,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嘛”我知道,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拿了两次二等奖学金。他说虽然之前从未想过学习这个专业,把学前专业放在第三志愿,不是首选,但是真的学习了这个专业,发现该专业的男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吃香,而且他觉得无论什么专业,学习都是重要的,不能对专业有偏见。最后一个访谈的对象是第一志愿被录取的一个男生,他说自己原本就是因为喜欢小孩子、对这个专业感兴趣才把它放在第一志愿

27、的,可是真地学了之后发现,课程没啥意思,班里全是女生,自己找不到存在感。他还说,如果早知道学前专业的氛围是这样,他肯定不会选这个专业的,现在想想还真后悔。从与这三个学前专业男生的谈话中,我对之前的疑惑找到了一些可以解释的原因。对出现第一志愿反而没有第二或第三志愿认同感高的状况,我总结了几点原因:一是第一志愿被录取的男生可能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想保守一点上一个大学,所以选择了分数线要求不高的学前专业,可学习了之后发现自己对该专业提不起兴趣,所以专业认同感不高;二是这些第一志愿被录取的男生可能之前对该专业有点兴趣,可是学习了之后发现与自己的期望有落差,所以对该专业的认同感不高;三是对于第二或第三

28、志愿被录取的学生,虽然学前专业不是他们的首选,可是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是重要的,而且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男幼师,所以他们只要有从事幼教行业的意愿,工作还是很好找的,所以对这些男生来说,学前教育专反而是一个很不错的专业,他们的认同感随之上升。四、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一)客观因素1、社会传统观念中国的旧思想根深蒂固,总认为男性就应该在外面干大事业,要撑起家里的一片天,而女性只需要做一个贤妻良母就好。久而久之,教育孩子自然而然地成了女性的事,而这种性别角色的要求也让女性乐于从事和教育孩子有关的工作,所以不论是大学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是幼儿园里的教师,都是以女性居

29、多。而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少数男性也陆续地进入到了学前教育领域,社会上继而出现这样那样的指指点点,“没出息”、“男保姆”这样的词屡见不鲜。而且在基本上清一色是女教师的幼儿园里,男性就成了弱势群体,他们感到孤独、失望,没有同伴,找不到存在感与价值感,这些都让男教师背负着很大的压力。2、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不合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由于招收的多数为女生,每个班只有两三个男生,甚至有的只有一个,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的都是符合女生需要的。形体、美术、舞蹈、钢琴这些课程的设置确实能让女生受益匪浅,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并且在未来的幼教工作中也能做到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可是相对于男生而言

30、,这些课程的设置一点也没有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和能力范围,特别是在上形体和舞蹈这样的课程时,男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只有别扭与压抑。在培养方式上,学校体现的也是女性化的特点,女性用语、女性动作、女性神态等,这些都让男生极其不适应和不舒服,更别说学习了。除此之外,很多高校强调的往往都是专业理论知识,真正实践的少之又少,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一点帮助也没有。在大学里虽然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却只是作为一门公共课,粗略地一带而过,并不能让学生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这也是使得学前专业男生面临就业时感到无所适从的原因之一。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专业认同感低是毋庸置疑的。(二)主观因素1、学生自身心理原因 由于学校

31、专业课程的设置不符合男生性别的需要,因此男生的学业成绩基本都落后于女生,班级里的重要职位也基本上是由女生担任,这就会使男生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男生还会担心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让他们焦虑、痛苦。在女生众多的班级里,男生和女生的交往很少,只要班级里有活动,基本上都是女生组织,男生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乐意参加,而是把自己锁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 ,时间长了就会变得孤僻。虽然男生也有很多优于女生的地方,比如说自主独立性强、刚毅果断、抽象逻辑思维好,可是男生在那样的环境下是不会意识到自身的优势的,他们对专业的兴趣会越来越少,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也会越来越低。2、就业倾向与意愿 很多男

32、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都不愿意从事幼教工作,与其他专业如计算机、工程类的同学相比,他们觉得很没面子,说起自己的专业觉得有点丢人。他们更愿意从事大部分人认为适合男生的工作。尽管现在很需要男幼师,男幼师很吃香,但男生如果没有从事这个行业的意愿,那也是无用的。这也导致为什么当今社会急缺男幼师,提高男幼师的工资待遇,可还是难以达到每个幼儿园至少有一个男幼师的要求。五、增强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的对策(一)政府1、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让教育变活罗伯特.欧文斯提出过教育改革的三种策略:经验合理策略,即细致深入地对改革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制定出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权力强制策略,即用权力来强制实施改革方案;规范

33、教育策略,即把所有参与到改革中的人和组织的能力都提高。这三种策略中,第三种是最适合人的发展并且最深入人心的,可是在过去的改革历程中,我国却仅仅重视前两种策略的实施,使得教育越来越死,没有活力。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可循,而且这种规律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违背它只会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政府应该大力推行规范教育策略,重视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充分考虑人自身的特点,让教育变活。2、改变社会传统观念,进一步提高男幼师的社会地位幼师不是人们想的那样只是带孩子,它是一份专业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教育孩子也不再只是女性的事,幼儿园“娘子军”的局面亟待打破,需要更多的男性师资加入到这个行列。在教育方面,男教

34、师比女教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坚毅和勇敢的品质都是孩子所需要和缺少的。男性进入幼儿园工作无论是对学前领域还是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十分幸运和必要的事。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把学前教育列入到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之内,增加幼儿教师的编制。努力将幼教行业在人们心目中建立一个崇高的形象,进一步提高幼师、男幼师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有存在感和价值感,并全身心地投身于幼教行业。(二)学校1、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兼顾男女生的共同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培养体系。在课程安排上要考虑到男性的性别特点,征求他们的意见,开设一些体育、计算机、武术之类的课程,让男生有所发展和提升

35、。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不再只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让他们有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有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老师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没有系统学习过这个专业的知识,那教的效果显而易见。学校在进行专业教师选拔时,一定要把好关,以防非本专业的人应聘进来。待教师选拔过后,一定要为这些教师提供一个好的研究环境,让他们之间加强合作与团结,从而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团队更强更大,那学生在上课的听讲与学习中也会更加投入。2、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找准自己的定位职业生涯规划课应作为一门必修课,并且男生还要有专门的老师来指导他们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样会大大减少男生的迷茫与困

36、惑。他们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可以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从而在以后的找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帮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让他们知道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以及不可估量的前途,并且让他们早有思想准备,能够知道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培养自己哪方面的品质以及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挑战、如何应对等诸如此类的问题。3、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由于身处一个特殊的环境,男生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矛盾和苦恼,这就需要学校的老师适时地对这些男生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找他们谈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如果发现学生有困难也可以及时地进行帮助。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男

37、生处于一个闭锁的状态,改变他们内心压抑痛苦的状况。(三)个人1、客观地对待社会舆论“走自己路,让别人说去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不被别人理解,可能受到别人的指点,可那又怎么样呢,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理解我们。学前专业的男生不必理会那些闲言碎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当今时代在发展、在改变,要摒弃那种男老师特别是男幼师没出息的说法,按自己的人生规划过自己的生活。2、调整自己的心态,发挥自己的优势正确认识幼教职业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自己的使命感,认识到自己的加入对幼教领域的意义。改变自己对学前专业无所谓或讨厌的态度,满怀希望和激情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把自己阳刚的一面带到幼

38、儿园这个充满天使与笑声的地方,并且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在以后的工作中充满动力与活力,为学前教育领域添光添彩。注释:1 李德彬. 从中外幼儿教育的发展看男性与幼儿教育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3, (22).2 李玉秋. 论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男教师的迫切性J. 台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6(2):75-78. DOI:10.3969/j.issn.1672-3708.2004.02.018.3 徐志国. 男幼师的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的矛盾J. 学前教育研究, 2006, (5):55-57. DOI:10.3969/j.issn.1007-8169.2006.05.017.

39、4 钟铧. 男幼师培养要“以生为本”“因性施教”J. 安康学院学报, 2009, 21(2):114-116. DOI:10.3969/j.issn.1674-0092.2009.02.037.5 梁万生. 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DOI:10.7666/d.y2193536.6 薄艳玲. 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08.7 王鑫强, 曾丽红, 张大均等. 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6(5):152-157. DOI:10.3969/j.issn.1673-9841.2010.

40、05.033.8 赵宏玉, 兰彦婷, 张晓辉等.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 10(2):143-148.9 Holt-Reynolds D. The Dialogues of Teacher Education: Entering and Influencing Preservice Teachers Internal Conversations. Research Report 91-4.J. Elementary Secondary Education, 1991.10 张婷婷, 王明丽, 戴馨琪. 高校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J. 华章,

41、 2013, (1). DOI:10.3969/j.issn.1009-5489.2013.01.167.参考文献:1 王剑兰. 经济欠发达地区幼教师资的现状与对策J. 学前教育研究, 2004, (3):51-53. DOI:10.3969/j.issn.1007-8169.2004.03.018.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3.3 许晓晖, 韩佳伶, 严钰.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特点J. 幼兒教育:教育科學, 2008, 2008(3):29-33. DOI:10.3969/j.issn.1004-4604-B.2008.03.009.4 丁洁. 幼儿教

42、师职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DOI:10.7666/d.y1478692.5 魏淑华.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 西南大学, 2008. DOI:10.7666/d.y1422969.6 张田, 孙卉.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 科教文汇旬刊, 2008, (10):40-40. DOI:10.3969/j.issn.1672-7894.2008.28.031.7 潘敏, 铁岭师专. 男教师的教育优势及弱点分析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65-67. DOI:10.3969/j.issn.1008-3898.2002.01.025.8 叶飞.

43、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性别压力探究J. 学前教育研究, 2006, (6):50-52. DOI:10.3969/j.issn.1007-8169.2006.06.016.9 张焕荣. 学前教育专业男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J. 科教文汇, 2010, (28):9-10. DOI:10.3969/j.issn.1672-7894.2010.28.006.10于晓梅.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80-82.11黄希庭,徐凤妹.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27-134.1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5-71;145-157.13 史晓波. 男幼儿教师专业认同的个案叙事研究D. 西南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