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赏绝世妙文记承天寺夜游,走近苏轼 攀枝花市第三十一中小学校:廖崇亮教学目标:语言建构:1.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思维能力提升:2.学习本文精妙的构思和用词。 审美创造:3.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景物描写表达心声的方法。文化传承:4.掌握月、竹柏的象征意义,解读苏轼的心声,走进苏轼的内心。教学重点:学会通过对文本的质疑和细节的品读,发现并赏析文章的妙处。教学难点:理解苏轼借明月、竹柏表达的心声。 教学设想:在朗读、复习感知的基础上,用质疑、启发、讲授、对比的方法,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教法学法: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讲练法。教学课时:1课时一:学通全文,旧识知多少导入:同学们对记承

2、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的内容已经很熟悉了。今天啊,老师就来跟同学们上一堂对它的赏析课。在揭开它的美妙面纱之前,老师要先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本课的重要文言词语和翻译积累掌握的怎么样。1.解释下列红色字.词的含义。(开火车)解( )衣 遂至承天寺( ) 但少闲人( ) 相与步于中庭( ) 未寝( ) 念无与为乐( ) 欣然起行( )盖竹柏影( ) 翻译下列两个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熟悉课文:齐读课文二:思人物.时间.地点之妙.大学者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第16章里写到:(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

3、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林语堂苏东坡传解释:这话的意思是苏轼在被贬谪到黄州期间,写出了四篇绝世妙文。他还半开玩笑说,苏轼的仇家们因为对他的才华羡慕嫉妒恨,所以把他关进了监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一赏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绝世妙文。妙人苏轼、张怀民苏轼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根据导学案上的材料一二做出自己的判断。明确:全才 大神好官 太耿直 太较真 仕途坎坷 太敢说 政治廉洁 乐观豁达结合材料一和二来看咱们苏轼大神完全就是个妙人儿啊。疑惑: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苏轼尤擅墨竹,难道他对竹子情有独钟?2.

4、苏轼为何选择张怀民一起夜游而不是其他人?提示:注释是怎么介绍张怀民的啊?这个张怀民是个很特别的人?明确:苏轼的朋友,也贬官在黄州张怀民也是因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被贬到黄州的。3.张怀民既不是当时的大官,也不是名人,所以史料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从导学案上有关介绍他的少量材料当中你们得到了哪些关于他的信息?明确:小官、官职很低、心胸坦然、乐观,豁达、有过人自制力、品格清高超逸、寄情于山水也是个妙人儿啊。我几乎都要怀疑,王安石是有意把张怀民贬到黄州来安慰陪伴苏轼的。小结:苏轼和张怀民二人遭遇相同,处境相似,志趣相投,还同病相怜,于是很快就成了人生知己。4.他们二人有没有辜负“知己”二字啊?(从哪里可

5、以看出二人没有辜负知己二字?)明确: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仅用一个“亦”字就充分说明了他们二人是心意相通的知己,不愧是大神啊。这就是苏轼会独独找张怀民夜游的原因了。(二)时间之妙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个如此精确的时间都有些什么作用啊?明确: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为下文写月色做了铺垫;照应了题目中的“夜游”;元丰二年,告诉世人自己已经被贬到黄州四年。(哇)十个字居然有这么多,这么大的作用,妙吧?!(三)地点之妙1.苏轼和张怀民这两个有闲情雅致的妙人选择了承天寺夜游,仅仅是因为张怀民住在那里吗?明确:苏轼很信佛:他到黄州后一直都住在承天寺旁边,他还有个好朋友叫佛印,就是个僧人。2.同学

6、们还可以从我们去寺庙通常是做什么入手来思考。明确:祈福,许愿,还愿,去求菩萨保佑就是说寺庙有寄托愿望、慰藉心灵的作用。看来,承天寺确实是个很妙的地方。 这两个妙人选择了一个很妙的地方夜游,他们该不会是有什么难言的心声希望菩萨保佑实现吧?小结:这两人的夜游可谓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似乎可以确定他们会看到一些很妙的夜景了。三.赏月景.心声之妙月景之美妙苏轼跟张怀民看到了什么样的夜景?看谁先找出文中写夜景的句子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正侧面相结合:如 竹柏影)我们之前说他们会看到很妙的夜景,那这夜景到底妙在哪里?明确:写出了月光的清澈,而且整个画面有一种朦胧美。引导方

7、法一:景色由景物构成、景物有何特点引导方法二:用月夜图展示这句话的内容图片能更直观的传达美感。(可请学生描述)这月下夜景可真美妙啊。笔法之精妙1.整句话其实都是在写月。可是有一个“月”字吗?明确:没有。月光如水虽说不是苏轼原创的,但苏轼这句话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2.老师手痒,觉得自己可能会比苏轼写的好,所以我把苏轼的这句话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我改的更简洁了。你们觉得怎么样?方法:比较两个句子,首先找出不同的地方,再进行比较。明确:原句中的“盖”,是大概是的意思,表推测。因为是晚上,肯定看不清楚,所以用表推测的“盖”更真实。如果把“盖”解释成“

8、原来是”有什么作用?方法:反复读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正常语速、慢速,快速)明确:表肯定 恍然大悟 发现的惊喜小结:看来,苏轼和张怀民这夜游不仅满怀欣喜,还跌宕起伏啊。所以整句写景的句子,苏轼用精妙的笔法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澄澈,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心情的变化。赏析了“盖”的两种解释和妙处,你们觉得把“盖”解释成“大概是”还是“原来是”好?心声表达之巧妙“大概是”晚上看不清;真实“原来是”不管苏轼看没看清楚,他都会认定那是竹柏影。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刚才我们读出“原来是”是表肯定的。为什么苏轼就那么肯定是竹柏的影子,就不会是其他植物的影子吗?(从竹柏的品质特征上进行探讨)同学们

9、讨论3分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这一天正好是冬至前后。按自然规律来看,那天晚上的月光肯定不会真的皎洁澄澈到让苏轼看清那是竹柏的影子。他们又没有随身携带手机,除非哪里还有一轮明月?明确:心中有轮明月、竹子是虚心、坦荡、高节、坚贞的象征,苏轼特别喜欢竹子,觉得自己跟竹子很像;而柏树则是坚韧、不屈的象征,苏轼也觉得自己像柏树一样坚韧不屈。同时,柏树其实对苏轼而言,还有另一种含义。3还记得苏轼是因为什么被贬到黄州的吗?明确:“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苏轼当年是因被人举报诬陷诗里面有反对新法的字词,所以被关在了御史台,因御史台里面遍植柏树,又称“”。柏树上常有栖息筑巢,于是又称为“乌台”,因此当年的案子

10、最终被称为“乌台诗案”。苏轼在那个种满了柏树的乌台里坐了103天的牢,天天都会面对柏树,夸张一点说,可能是柏树化成灰他都认识。所以对苏轼来说,见到柏树就会想到之前的那场具有屈辱性质的牢狱之灾;于普通人而言,坐牢且是一件极其无聊且备受煎熬的事情,那对有志有才还是被诬陷的苏轼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柏树对苏轼而言,还代表着屈辱和煎熬。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苏轼要借明月、竹柏表达什么心声呢?明确:皇上,我被诬陷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虽远离朝堂,但我心中有明月,所以对您和朝廷的心依然像明月一样光明澄澈,没有一丝改变;我的为人像竹子一样坚贞、坦荡 ,没有一点私心;像柏树一样坚韧不屈。虽然

11、柏树对我来说代表着屈辱,但是更多的是无聊和煎熬啊。因此,我特别的希望:能重新得到实质性的任用。怎么样,苏轼这心声表达的够巧妙吧。四:总结全文 拓展创意1.至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总结这篇80余字的文章:两个妙人(苏轼和张怀民)在一个很妙的夜晚(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到一个很玄妙的地方(承天寺)夜游,看到了一处奇妙的月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精妙的笔法(无一字写月,无一字不写月)借美妙的事物(明月、竹柏)巧妙的表达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心声(希望得到实质性的任用)。这就是绝世妙文记承天寺夜游。2.读课文读出文言味道和品出了“妙”的愉悦心情。3.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了文

12、中重要字词句的含义;探寻了文章的“妙”处。(时间妙、地点秒、人妙,景色妙、写法妙、心声表达的很巧妙。)4.同学们课后,可以在这三个作业中选择两个来完成。课外收集描写月色的诗词并背诵;课外阅读苏轼的诗文游白水书付过。写一段你想对苏轼说的话。板书设计:图文结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整节课在设计上环环相扣,让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在体验中生成了理解。体验理解的过程虽然磕磕绊绊,但是还是较顺利的与苏轼进行了对话,走进了苏轼的心灵深处。除此之外,学生们也通过这堂课感受到了深入探究文本的乐趣和必要性,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目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本堂课给学生种下了发现、探究、思考反常的种子,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个人认为本节课的课堂设计是成功的。不足的是:1.文言朗读指导不应该只有拉长音,还应该有轻读和重读。2.或许是我准备不是特别充分,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还不够简练,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3.这堂课内容设计有点满,所以有些地方没有给够学生思考,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引导,让学生失去了主导性。同时,因为深入探究文本本身很难,所以我讲的过多,让学生失去了部分思考探索的机会,所以建议把复习的环节去掉,直接赏析“妙”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