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目前最深钻井不超过12km,是前苏联SG-3钻孔的钻钻探时的深度,但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2、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km。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km的物质到地球表层。 神奇的地球内部,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科学家是靠什么探测到地球内部的结构的?主要手段-对地震波的研究。1、地震波的概念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会发生的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纵波(P波)primary横波(S波) secondary 2、地震波的类型纵波、横波的特点差异横 波纵 波 振动

2、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左右摇晃)。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分 类特 点 传播速度传播介质共同点纵波横波快慢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2.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想一想:深度Km 图1.25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33km2900km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地震波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划分依据: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划分。横、纵波明显增加纵波突然下降,横波

3、完全消失地球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从里到外)地壳地幔外地核(液)内地核(固) 根据经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时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核 地壳 33km 2900km 地慢 图1.27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之外,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薄不一,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平均17千米。地幔,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核,分内核和外核, 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80千米地球磁场产生地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地 壳组成元素: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地 幔地壳上层

4、: 硅铝层(较轻)下层:硅镁层(较重)60-70KM33KM6KM均厚17KM高厚低薄地壳的厚度 规律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90033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1、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2、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可能呈固态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思考、探究: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火山喷发的物质温泉、热泉遥感技术其他改进钻探技术 岩石

5、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构成与人类关系最紧密的圈层。3、岩石圈内部圈层的特殊圈层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包围着地球,由 和 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气体悬浮物大气圈主要成分和作用主要成分作用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干洁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氧,二者占干洁空气容积的99。水

6、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的圈层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连续但不规则地表水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地球上的水冰川水 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淡水储量的0.3%,约为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生命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因此,生物圈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圈层。土壤形成的过程 成土主导因素:生物裸露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耕作土壤风化作用微生物低等植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耕作培育生土 熟土 肥土地球的外部圈层圈层 概 念 组 成 其 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主要成分是

7、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厚度20003000千米水圈由各种水体组成的外部圈层海洋水、陆地水和生物水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分布于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最活跃的圈层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1 4 2 3 请同学们将各外部圈层的名称填入下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地震波的分类及特征划分依据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特征、地理意义2个不连续面课堂小结1、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 )A.岩石圈以上的部分 B.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C.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D.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D学以致用2、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上地幔和下地幔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D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