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15诫子书》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15诫子书》课件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诫 子 书第1课时统编版 语文 七年级 上册1.了解诸葛亮及其作品,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积累名言警句。2.反复朗读,把握课文脉络,学会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重难点)学习目标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早年避乱隐居,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始出,后助刘备联吴抗曹,成三分天下之势。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他被拜为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心辅佐后主刘禅,数次北伐,最后病死于军中,谥(sh)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陆游称赞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作者简介助学资料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2、。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为了国家大事,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了这篇诫子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后来这封家书成为了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创作背景助学资料淡泊( b6 )致远( zh$ )淫慢( yn )励精( l )险躁( zo )穷庐( l )学习字词预习思考速 读课 文思考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思考2: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思考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思考问题预习思考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f):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有道德的

3、人。 行:德行。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身: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身养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古文探究精读课文开篇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静”“俭”。“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句子解读精读课文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宁静: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不淡泊名利就没办

4、法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古文探究精读课文运用双重否定句,强调“淡泊”“宁静”的重要性。不受世俗的影响,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所以“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前提。句子解读精读课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广:增长。志:志向,这里指立志。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来源于学习,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没办法成就学业。古文探究精读课文先正面后反面,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 要想增长才干必须学习,而学习必须“静”;要想“成学”必须立志,而“静”是“明志”的前提。由此可见,“静”是“学

5、”“ 才”“志”的前提。将明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句子解读精读课文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放松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古文探究精读课文从反面论述修身养性的重要性,突出“淫慢”“险躁”的危害,进而强调了“静”的作用。“躁”与“静”形成对比,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句子解读精读课文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

6、,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伤地困守在陋室里,(到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年华易逝,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否则必将碌碌无为,悔之晚矣。古文探究精读课文年与时驰(ch):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古文探究精读课文用庄重、慈爱的语调读出对儿子的谆谆教导之情。 本文朗读节奏划分示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7、,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朗读指导精读课文解答文言文阅读之阐述启示类题目的方法解答文言文阅读之阐述启示类题目有以下几种方法:1.从结果,找原因从事情的结果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从而确定“启示”的内容。2.析形象,知品行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品德,从而引出“启示”。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分析陈太丘、元方、友人的形象,我们可以得出“做人要守信”“做人要有礼”等启示。技法攻略3.看题目,定方向通过阅读题目,明确“启示”的方向范围。4.抓议论,明主旨抓住文中的议论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中心论点,从而引出“启示”。如狼一文的最后一段,作者发表议论,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我们从议论中可以得出“狼无论多狡诈都不是人的对手,终将被勇敢智慧的人战胜”的启示。技法攻略1.解释下列句中标红词语的含义。(1)静以修身( )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学无以广才( )(4)险躁则不能治性( )(5)遂成枯落(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明确志向增长才干修养性情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跟踪检测2翻译下列句子。(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