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学生版_第1页
新高考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学生版_第2页
新高考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学生版_第3页
新高考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学生版_第4页
新高考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新题型语用修辞专题对点16练(学生版)1.20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 2.2021届广东省新高考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群红上衣红裤子的人,就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一样的耀眼炫红。后面的拥着大鼓,前面的手拿铜镲。( );铜镲闪间,似高天亮起的闪电。雷,闪,雷,闪,雷闪、雷闪、雷闪!一只只甩起的重头鼓槌,一片片拍天的金黄镲片鼓槌和花镲变换起花样,一两百人的阵容,起伏推涌,推涌起伏。让人想到一次次洪峰冲击,一座座堤坝高垒,一排排人墙坚持。领舞的女子忍不住,从高台上跳下, 跳入这波涛中,波涛更加亢奋了。从小就见识过漫漫大水、以前担惊受怕的这群汉

2、子、这群婆娘,把自己变成了涛,化作了浪。大雁列阵而过,台风要来了,后面还有霜雪,还有冰凌。( ),他们站在这坚固的黄河大堤上,看着滔滔涌涌的黄浪,就像看着十万亩小麦浩荡的景象。威风锣鼓仍然在响,众志所趋的气势,和黄河,和野荷,和苇丛,和如林的抽油机涌在一起。女声的尖嗓,男声的粗吼,同锣鼓铜镲混在一起。那是痛快的迸发,是放浪的欢畅。你看呐,随着鼓、随着镲、随着吼叫,他们匍匐又起来,跳起再蹲下;他们往左边歪,他们往右边歪;他们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歪,不停地狂喊,直搅得这一片天地山海轰鸣,烟尘蒸腾!入海口一片苍茫,从天上飞驰而下的黄河,浩浩汤汤,又流到了天上。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

3、他们起来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这一片天地山海呈现轰鸣、烟尘蒸腾的景象!”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广东省高研会2018级高三第一次阶段性学习效率检测调研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平顺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她贫困得异常富有。平顺富有的恰是从前造成贫困的那些奇绝之山。从前,美是不能当饭吃的,也不能换钱。当年湖南张家界就曾是个美得绝伦却穷得吃不上饭的例证。那时,张家界的穷和美也都是因为山。那山是太奇绝了,但缺路,少矿,又不能种粮食,那奇绝之美就只有藏在深闺人未识了。到了平顺才明白,八百里太行山从中原大地拔地而起,就是起自山西的平顺。乘汽

4、车一进平顺的大山,车在弯弯转转的山路上逐渐上升,但见计程器数字不断增加,却不见前进的距离怎么长。当车顺山路拐了几个山谷,奇异的景象便接连出现了:那连绵的几乎发乌的山,渐渐地变成了鱼鳞状,遍体均匀地长出无数白色鱼鳞似的那是秃山上等距离凿出的石坑垒成了石堰,再从很远处担来泥土填进坑里,栽上小树苗。平顺许多山都是这样绿起来的。与南方的山比,那绿看上去简直微不足道,但那可是挥铁锤钢钎,一下下凿山石注血汗,把一座一座石头山染绿的啊!在石头上植满树,可不光是为了好看养眼,更是为了省出土地来种谷子听听民间艺人演唱的谷子好吧,词儿是去世多年的大作家赵树理写的,他在平顺三里湾村深入生活十多年,用的全是农民话:“

5、谷子好,谷子好,又有糠,又有草,喂猪喂驴喂骡马,好多社里离不了谷子好,谷子好,可惜近来种得少,不说咱们不重视,还说谷子产量小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4.广州市六区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给病人打针。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这天我又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

6、想起煤气灶上的事。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我的病人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病人走

7、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文段画横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 5.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九月调研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a)梧桐叶大,易受风。(b)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c)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梧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d)梧桐落叶早,但

8、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地梧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所谓“磨墨”其实是在砚台,上注了水,用粗纤维的叶柄来回磨蹭,把砚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可以写字了而已。不过我们都很喜欢用梧桐叶柄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字来特别的好。一到梧桐落叶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

9、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感情。这是“俺们的秋天”。 19.文中语言形象生动,没有使用的修辞是(3分)( )A.引用 B.比喻 C.设问 D.比拟 6.山东省2021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老刘的茶摊,是一个撑起来的简易木架子。茶,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着,有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黄金芽”。我端着杯子细细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一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摇去。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微有点苦。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出家

10、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这样的日子很简单,但侍弄那么多株茶树,也够他忙的。日子散散淡淡,一晃,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和老刘在微信上聊天。正聊着,老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原来,他连接视频,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青壶、白壶错落有致,沿龙池之畔排列着一片茶壶雕塑群,据老刘说,足足有一百多个。“我们村子现在都以茶为生。以前只种茶卖茶,现在变了,我们还要建设茶叶主题的旅游景点呢。”视频里,老刘开心笑着,一脸的阳光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茶,分别用塑料袋、罐子、小竹簸箕装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 分) 7.河北省20

11、21届高三联合测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那多不赞劲,多美!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水草间颤动,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姿态,捻起一根竟像没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微微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她们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真是值得歌咏的。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叙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迎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爱热闹的少年们携着他们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双

12、双的东洋彩纸灯,带着话匣子,船心里用软垫铺着,也开向无人迹处去享他们的野福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见叶子掉知道是秋,看见叶子绿知道是春;天冷了装炉子,天热了拆炉子;脱下棉袍,换上夹袍, ,穿上单袍:不过如此罢了。 ,地下泥土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忙着哪,这样那样事情多着,谁耐烦管星星的移转,花草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同时我们抱怨我们的生活,苦痛,烦闷,拘束,枯燥,谁肯承认做人是快乐?谁不多少间咒诅人生?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比喻、夸张 B. 拟人、比喻、排比C. 对偶、借代、排比 D. 对偶

13、、借代、夸张 8.湖北省襄阳五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站在雪山之上,“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我就站在天底下,我就凌驾于尘世之上。云真低啊,_,可我舍不得伸手相扰。看她们自由自在,旁若无人地生活。恍惚间,我就迷失在那云里。平时行色匆匆,赶着地铁追逐客户,贴着地面卑微行走,从来不会抬头看看云,偶尔在小阳台收衣服时匆匆一瞥,只看见那云黑着脸,脚步混乱,行色匆匆,也在赶地铁吗?即便是脚步慢了些,出场的背景也总是混混沌沌,她在高楼背后躲躲闪闪,眉眼低垂。我竟然会把两种迥异的风格混搭起来!我应该是最天才的设计师。眼前藏地的云,我就固执地觉得她是万历年间苏州小

14、巷的哑女。她不取悦谁,在自己的天空从容寂静,自在独行。她当窗梳妆,她织素裁衣,她洗手做羹汤。她没看我,我却在寻找目光;_,我却应声驻足。她独行在杏花春雨江南的青石街道,躲在油纸伞下安静欢喜。她浅浅一笑,我便觉得心上的冰碴子扑簌簌地往下落,落成千年初雨。她终于看向我,清澈见底,一眼万年。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选项是(3分)A.对偶、设问、引用 B.排比、对偶、反语C.比喻、借代、通感 D.比喻、通感、比拟 9.黄冈市2020年高三年级9月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制陶人老李头总是忙碌的,从不停下手中的活和客人说话。四爷是小镇唯一有文人气度的人,着青衫,留长鬓,度方

15、步。他总是在制陶人面前冲最好的珍藏,让制陶人艳羡不已,多了对壶的留念和感知,有了不舍和爱惜。往往此时,两个人是不谈茶的,茶,都用来品了,他们说的更多的是儿时的记忆,那些美好和他们嘴边的胡须一样,都发白了,谈起来,还津津有味,笑声找不到一丝掩盖。老,盖不住浓浓的茶味。两个人的茶世界除了两把木椅和一张桌子外别无他物,他们的唇边世界比天还大,春天的恩赐,都装在这小小的陶壶里,不知倒出了他们多少心事。两位老人都是懂壶的:四爷是沏茶高手,铁观音到了他手里,就被他赋子了更多的诗意;老李头自不必说,那壶出自他手,每一个气孔都是熟悉的。两个人,一壶茶,陶,在茶水外细数春秋。茶,是陶壶里最大的隐士。我喜欢他们喝

16、茶的样子,陶壶是他们中立的智者,茶碗成了游走的侠。人老了,茶是新鲜的,回忆是新鲜的,甚至,还有童年的趣事,几十年的事都就着茶,灌进肚子里。陶醉,人怎能不醉?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四爷是小镇唯一着青衫、留长髯、踱方步的有文人气度的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10.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届高三10月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村里有一幢老屋,门楣上四个大字:“旭日东升”村里的老屋,家家都会在门楣上写几个字:旭日东升、奔向四化、抬头见喜、鸟语花香一幢一

17、幢看过去,好看极了。有的房子,虽半边坍塌,里头的木结构仍然完整,要废弃掉,多可惜。“旭日东升”是村里最老的建筑,十年前,房子里的两位百岁老人去世,此后无人居住,房子就破败下来。为了重修这栋房子,工人保留了房屋外观原貌,把原来石墙的每块石头都编了号,一块块拆下,做完加固和修补后,再按编号一块块垒回去。牛思贤走过“旭日东升”前,看见矮矮的石头围墙里面有个小院子,落地玻璃窗里是个小茶室,茶室里放着一张沙发,客人来了,坐在那里喝茶,能沐浴一身的明媚阳光。如果是下雨天就更好了,茶室外面有一丛芭蕉,雨点啪嗒啪嗒打在芭蕉叶上,好一幅听雨图。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牛思贤已经不羡慕那些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学了,很多同

18、学看到他发的白云村的照片,反而开始羡慕起他的生活。那天,我和牛思贤、老支书一起喝茶。正是六月的雨季,远处群山笼着一层雨雾白纱,几只白鹭在田野间起落蹁跹。屋檐水从瓦背上淌下来,哗啦啦,哗啦啦。 19.借代具有相关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借代进行简要分析。(4 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屋檐水哗啦啦地从瓦背上淌下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 分) 11.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古镇这棵名叫“龙爪”的大榕树,已有八百多年的寿数,其高、其宽、其粗、其壮、其繁茂、其绵绵瓜瓞之状简直不再是一棵树,而

19、已经是一座城堡。此时此刻,大群大群的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妇女、老人、孩子,闲坐着聊天、打牌、择菜、嬉戏龙爪榕对他们而言,也已不是一棵树,而是乡村,是家园,是父母双亲,是丈夫妻子,是儿子闺女,是厨房的灶火,是锅里的食物,是阳光雨露,是水和空气,还是远祖的气息 19.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格,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修辞进行分析。(4分) 12.2020.10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联合命题高三阶段性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青的青翠,黄的金贵。在希望的田野上,玉米从破土出芽到拔节吐穗,模样昂扬,气质清新,颇得庄稼人的喜爱。 是平原地带那成千上万亩的阵势,宛如一望无际的海洋。庄稼

20、人爱玉米,玉米却从不骄傲。 ,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生,是非常好养活的“硬核”庄稼。播种其间,一两场雨水过后,田里就会齐刷刷地露出青嫩的小脸。食指中指那么长的两片小芽,虽不如豆苗那般壮实,却也清清爽爽,浑身张扬着灵气。待到一簇簇的幼苗抱团共生,越长越密,间苗就摆上了重要日程。有经验的庄稼人这时候会教导你:“舍不得苗,抱不到瓢。”小时候理解不了其中的 ,帮着大人到地里间苗,总下不了狠心。一墩苗三四棵,棵棵都长得喜人。倘若 的还好选择,但长得齐整的往往就无从下手。间苗后的玉米,一天一个样。六七月份雨水多、光线足,一场雨水后,玉米就能蹿出几节高。夜晚走到地头,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舞动,墨绿色的波涛此

21、起彼伏,“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此起彼伏的是墨绿色的庄稼,让人陶醉的是咔咔的拔节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13.新高考广东省茂名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孟良固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安葬于此的2865名烈士,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他们原本是一个个

22、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来这里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减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

23、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19.文段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着烈士陵园,陪伴着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14.新高考全国卷2021届高三摸底考试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分)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

24、不会疲惫得像一只腻了太阳的猫么?一头戴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_甲_。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惚惚的,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不远处窗帘后一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在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_乙_,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

25、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B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C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D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15.百师联盟新高考卷2021

26、届一轮复习联考(二)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 18 20 题。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的景象,但一定能在散发着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的建筑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置身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 “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 “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每一处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先人的

27、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18.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划线处冒号作用相同的项是(3 分)A.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人民才能得幸福,国家才会更富强。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D.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他

28、就是这么个直性子。19.“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作家引用诗文的常用方法,本文最后一句中是怎样通过引用唐诗来体现 “似与不似”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 分)20.有人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历史在文化遗产中留下历史的记忆、先人的足迹、民族精神的基因。”你是否同意这种修改?请阐明理由。(4 分) 16.湖北省黄石市六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乡情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伴着我一同前行。山,隔不断_甲 水,剪不断。在城市住久了,思念故乡的心越发殷殷的了,这一叠重重的乡情该怎样寄托呢?哦,托给那一脉幽幽的月光吧那湿漉漉_乙 晶莹莹的月光,会翻过山岭,跨

29、过河流,穿过翳密的林薮,把我一缕缕厚甸甸的情思,一个个鲜润润的吻,一声声热乎乎的问候,给我的小河,给白杨林,给梨园,给场院,给每一朵野花,给每一根小草_丙_ 啊,给我那像按在平原上一枚图钉大小的乡村。而今,又是月到中秋了。月,对城市来说,实在太吝啬了。即便这中秋之夜,那月光也是慵慵的,倦倦的,只在遥远的天国微微睨着。我的思绪也像鸟儿一样,乘着这缥缥缈缈的月光飞去了,飞过迷蒙的烟水,飞进故乡那如诗如画的月色里瓜棚月夜,那是孩子心目中最动人的一幅画了!我们常常结群打伙地去偷瓜,在月色里演出一幕幕喜剧、闹剧和恶作剧来。看瓜的是隔壁家的一位大爷_丁 个瘦瘦的老头儿,我们都叫他鳖三爷。19.下列对文中使

30、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喻 双关 比拟 B.比喻 双关 排比C.比喻 比拟 借代 D.比喻 比拟 排比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把我的情思、吻、问候,给我的小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2021一轮高考新题型语用修辞专题对点练(学生版)参考答案 1.20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19句中将白发比作明丽的雪线,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头发和雪线的形状相似,白发和白雪色泽相似。(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2.2021届广东省新高考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19. “匍匐、跳、蹲、搅”这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的描绘了黄河

31、口的人们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状态,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左边歪、右边歪”重复,强调了人们舞动鼓槌时的动态美;“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人们动作的连续,渲染了黄河口锣鼓的威力,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与黄河一路奔波,浩浩汤汤奔流入海的壮观景致相一致;短句的使用,使得此处韵律感非常强,读起来有气势,朗朗上口。如果换成修改后的语段,则不能突出这几个方面的效果,所以修改的语段不如原文表达效果好。 3.广东省高研会2018级高三第一次阶段性学习效率检测调研卷 19.句中把栽种小树的石坑比作白色鱼鳞,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形状相似。远望时石坑在形状上颇似鱼鳞。数量相似。山上的石坑数量颇多,颇似

32、鱼身上密密麻麻的鱼鳞。颜色相似。开挖的石坑,远眺时颜色泛白,与白色鱼鳞甚是相似。(4分)4.广州市六区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分析拟人的能力。参考答案:“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针头被赋予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因粗心煮软了针头对病人造成伤害(针头变得特别软,插不进皮肤,令皮肤血迹斑斑),让读者感到针头就像“我”的朋友一样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满分,意思对即可。)5.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九月调研试卷 19. D(“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为引用;“如一小马蹄”为比喻;“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

33、!”为设问。)6.山东省2021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 20. (4分)原文用排比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原文句子文学色彩更鲜明,更符合整个文段语境;原文从多个角度铺排,气势更盛;原文句意更清晰。(答出任意一点给 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7.河北省2021届高三联合测评(一) 18. B(排比,“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星星的移转,花草的消长,风云的变幻”;比喻,“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拟人“槐花香在水面上叙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反问、比喻,“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谁肯承认做人是快乐?谁不多少间咒诅人生?”)8.湖北省襄阳五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18.D(3分)(无对偶、设问、借代、反语)9.黄冈市2020年高三年级9月质量检测 19.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陶”人格化,并且明写“陶”实写人,表现出人物历经沧桑之后的从容和淡定(2分)。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茶”喻人,表达出悠游于生活的自在与惬意(2分)。20.在内容上突出的重点不同:原句重点落在“着青衫,留长髯,踱方步”的外在衣着和神态上;改句重点落在“有文人气度的人”上。在句式选择上特点和效果不同:原句为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改句为长句,表意虽然严密,但读起来比较拗口。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表达效果有差别:原句运用了排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