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乡土情结》课件1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乡土情结》课件1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土情结柯灵 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电影艺术家。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主要著作有儿童诗歌月亮姑娘、童话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说掠影集、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 乡土情结 本文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一、读准字音:魂牵梦萦(yng) 酒阑灯灺(xi)忐忑(tn t)不安 怯(qi)生生搭讪(shn) 悠邈(mio)崎岖(q q) 田塍(ch

2、ng) 三匝(z)侘傺(ch ch) 铩(sh)羽而归谪(zh)居 欷歔(x x)发轫(rn) 桑梓(z)蕞(zu)尔 翰苑(yun)濠(ho)水 啜(chu)泣 拾掇(duo) 连缀(zhu) 辍(chu)学寥(lio)落姓廖(lio )谬误(mi )杀戮( l )谛听 (d )缔造 ( d )根深蒂固( d )翘首(qio)翘起(qio)二、文本研读: 什么是“情结”? 本文即是对故园眷恋的情感。什么是“乡土情结”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种永不褪色的感情就是乡土情结。 文中开头引用古诗,有何作用?引起下文;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明

3、汤显祖洛阳秋风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唐 刘皂渡桑乾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崔 长干曲 文中第一节。该段提出话题,说明什么是“乡土情结

4、”。该段多处引用古诗,引导读者想像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及体现乡土之思的具体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 研读第二节: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文中它包括父母亲戚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四个方面。结尾的两个比喻形象说明了“童年的烙印”与自己不可分割的特点。研读第三节文中少年离家的两种情况分别指什么? 第三段从少年离家写起,写了两种情况: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前

5、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后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研读第四节年少离家后的各种可能的遭遇有哪些? 第四段紧接第三段按时间顺序写年少离家后的各种可能的遭遇:有的一无所有而回乡,有的流连在外;有的厌倦闯荡、锐气消尽,有的淡薄名利、渴慕归隐;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春风得意。 谈谈引用韦庄、孟浩然、项羽等诗文的作用。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写出了离乡闯荡的人怕归乡的心态;孟浩然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写出不得志后的思乡之情和少年豪情的磨灭;项羽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写出闯荡有成者得意归乡炫耀的迫切心情。归园田居 (其一)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

6、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墟里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菩萨蛮韦庄(五代词人)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一轮明月,洁白的双腕像凝满霜雪。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凡是到过江南的人都说江南的风光无限美好,离家远游的人只愿跟着江南一起苍老。春天的江水清沏澄碧胜过春天,这时躺在画船之中细听雨声悠然入眠。留别王侍御维孟浩然(唐

7、)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8、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南园李贺(唐)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文中的第五节好像和“乡土情结”关系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第五节写的是战争,放逐等灾难引发的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表面上不是乡土情结,实质是建立在乡土情结上的,并且是对乡土情结的超

9、越,表现了作者对仁人志士情怀的由衷赞颂。也就是说,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上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体现了乡土情结的新的时代内涵。研读第六节本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1. 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2. 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应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3. 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 深化。总结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什么是乡土情结。 第二部分(2-6):按人的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第三部分(7):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极富时代气息。1.显示了作者丰厚的文学底蕴,增强了 文章的可读性,生动性,是这篇文章文笔优美的一个突出表现.2.引用的古诗文在内容上恰到好处地为情感,主旨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