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年级下册语文《最后的辉煌》教案设计_第1页
小学年级下册语文《最后的辉煌》教案设计_第2页
小学年级下册语文《最后的辉煌》教案设计_第3页
小学年级下册语文《最后的辉煌》教案设计_第4页
小学年级下册语文《最后的辉煌》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年级下册语文最后的辉煌教案设计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最后的辉煌教案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读懂课文,弄清“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之间的联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能力训练点l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诺贝尔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教育学生学习诺贝尔的爱国情感以及对全世界、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对和平的热爱。(四)美育渗透点诺贝尔将自己的巨大财富贡献给全人类,引导学生体会其心灵之美。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课外,鼓励学生搜集资料阅读

2、以了解诺贝尔本人;课外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并通过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二)学生学法自学、自悟、讨论、交流。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理解“最后的辉煌”的意思,体会诺贝尔对祖国、对世界、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二)难点了解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及其两件事之间的联系。(三)解决办法通过自学、感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及感情朗读突破重、难点。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学、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五、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诺贝尔的故事和图片,都有谁带来了?(教师鼓励搜集资料的同学,请他们介绍自已搜集到的资料,也可

3、通过实物投影将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教师总结并导入:那么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又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揭示课题并板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2小组内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1)拿不准的字音和生词提出来请其他组同学帮助或教师指导。(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先请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1)“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2)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诺贝尔的?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议答。(1)“最后的辉煌”指的是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

4、将他的巨额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课文写了诺贝尔两件事。一是写诺贝尔是伟大的发明家和举世闻名的企业家,拥有巨额的财产;二是写诺贝尔临终之际将所有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做为医学教育事业及奖励基金。这两件事之间是因果关系。正因为诺贝尔创造了将近二百万英磅的财产,才为晚年的捐助创造了条件。(学生汇报时,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其他小组补充。)4你觉得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1)学生默读勾画理解。(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学生采用读句子、抓词语、谈理解的方法汇报交流,彼此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4)指导朗读。朗读时重点指导学生

5、抓句子,以体会诺贝尔对事业的执着以及对祖国、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四)学生质疑,谈感受学了课文,你有什么启发?(学生谈感受后,教师总结。)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挑山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10个生字。2.能给课文划分段落,写出段落大意。能力目标能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思想内容。思品目标体会挑山工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攀登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要达到目标就要踏踏实实、永不停步地去努力。教学重点:体会挑山工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攀登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要达到目标就要踏踏实实、永不停步地去努力。教学难点:体会挑山工朴素的话语所蕴含的哲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引入课文今天我们学习2

6、1课,(板书:挑山工)大家齐读课题。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挑山工”是做什么的人呢?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能通过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挑山工留给你怎样的印象?(2)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三、交流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试着写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2课时一、课题质疑,导入课文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挑山工。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你脑海中挑山工的样子吗?二、细读课文,感受理解(一)课文哪一段写了

7、这幅画面呢?(最后一个自然段)谁能读给大家听听?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再认真地读读书中的文字,你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二)引导自学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画批符号把自己体会深的句子画下来。自学批注后,可主动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三)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随机指导1.引导学生体会“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1)我们先来看看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谁来读一读。(2)帮助学生理解“折尺形”路线教师拿出折尺进行演示,使学生理解什么叫折尺形路线。思考讨论:折尺形线路给挑山工带来哪些方便与困难。(方便:东西不碰台阶,节省力气。困难:路程比游人长一倍。)师:在长期

8、的登山生活中,挑山工们找到了这样一种行走的最佳路线-折尺行路线,这样既避免了直上撞到货物,又保护了自己的膝盖,还节省了力气。这样的一种路线的选择,其实正是我们劳动人民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的闪光!一起来看看他们登山的情景。(播放课件)(3)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大家注意了没有?用了感叹号,你能从这个感叹号读懂什么?体会着读一读。2.引导学生体会“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1)读读相关的段落,举例说说怎么就不比游人慢。(2)从作者与挑山工的攀谈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3)读出自己的体会。3. 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1)孩子们,挑山工肩挑重物,路程又长,与游人相比,

9、挑山工登山速度一定比不上游人吧?(不是)那是为什么呢?挑山工又是怎样把这个谜揭开的呢?找出挑山工的话,认真地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挑山工和游人登山有什么不同?抓住“一个劲儿”体会:挑担登山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炎热,疲劳,饥饿,所挑重物因为捆绑不牢的滑脱等等情况,会随时侵扰并影响他们的速度。想象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呢?他说的话里包蕴着怎样的哲理?(2)有感情地读读挑山工说的话。(四)孩子们,让我们再回到课文的第七段,想想,课文最后的这个“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小结:原来这个“它”表面看是指这幅画,其实更指的是挑山工身上那种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坚

10、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师:冯骥才爷爷需要这样的精神,我们需要吗?把这幅画也挂在我们的心里吧!三、结合画面,动笔升华请你为课文中的这幅图画题诗或题词。四、课后作业写出读这篇课文的感受并练习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挑山工教学反思挑山工是一篇篇幅相对比较长的课文,又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我课堂重点解决三个问题:(1)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他为什么这样登山?(2)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为什么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3)“我”为什么需要这幅画?这些问题既是教学的难点又是教学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方式有:1、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想,理解句子的意思;2、采用分小组讨论,互相启发,然后在全

11、班交流;3、范读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这样避免了逐段讲读、条分缕析的支解式教学方式,节省了很多时间。事实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错的,学习情绪也很好。理解课文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紧紧抓住“作者需要它什么?”进行理解,理解深刻叙述理由也很有条理。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当别人的理解对自己有所启示时,同样会毫不迟疑的举手参与补充。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思考,使得大家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十分明确的摆在大家的面前了。在最后总结概括时学生用词准确无误,使整个学习的过程非常完整。把课堂上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需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想到自己的学习需要这种心中

12、有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想到很多成功人士就因为具有了这种心中有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中国的邓亚萍、杨震宁、外国的爱迪生、居里夫人等,学生用他们的语言表达出了对这些人的尊敬,也真切的了解到了这种精神的重要性。教师的小结给整篇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课堂上给学生创造的学习氛围不够轻松,让学生学得不够放松,课堂有些拘谨。2、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读的机会有些窄,只注重齐读,没有读的充分。3、课堂教学有些流于形式,教案思想太过严重。第一篇:(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海豚救人教案设计8 海豚救人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2、朗读

13、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在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危险时,警察叔叔会救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叔叔会救人。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在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些动物会救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救人的文章。2、学生齐读课题。3、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1)海

14、豚怎样救人?(2)想知道海豚救人的故事。(3)海豚为什么会救人?(4)想知道海豚是怎样的一种动物?4、过渡:课文的阅读提示中也提到了同学们想知道的一些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检查读书情况(抽一小组读一个自然段)。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4、你们打算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记者采访、当介绍员、朗读、汇报资料、介绍小报等)5、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三、检查自学情况。1、刚才哪个小组的同学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学习课文的?出示幻灯。(一组)

15、(汇报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会救人。师生评价)2、我听说有的小组在课前合作办了一些小报,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两组)(介绍两份小报,师生评价,贴在黑板上)3、听了这两个小组同学的介绍,你们想看看这些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吗?(播放录像)刚才有一个小组是用介绍员向游客介绍的形式来学习的,下面我们就请他们结合这段录像给我们介绍,好不好?(一组)(师生评价)4、海豚这么棒,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海豚呢?请你们上台把这些词语板书出来。(7、8个学生)5、感情朗读58自然段。(播放录像)四、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幻灯出示句子,学生说出所用的表达方式)2、小组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

16、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3、提问交流。(举例叙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五、总结、扩展。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故事、习性、种类)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想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六、作业设计七、教学反思板书设计:24海豚救人海豚: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1966年一艘韩国海船1972年南非一位姑娘1992年两名海员 海豚救人的原因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下册 8海豚救人教案 语文S版8*海豚救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3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3受到爱护动

17、物、保护动物的教育。二、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教法与学法讲授法、朗读法、练习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呢!板书课题:海豚救人二、整体感知课文自由读课文

18、,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三、自学课文1想想海豚是怎样救人的?2想想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3讨论后指名回答。四、学习、交流表达方法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2小组互相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六、知识扩展你还对海豚有哪些了解呢?在班上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8*海豚救人海豚: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1966年一艘韩国海船1972年南非一位姑娘1992年两名海员海豚救人的原因: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教学反思:第三篇:海豚救人教案海豚救人教学设计制作人:新兴小学教师王俊锋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 3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能概括海豚救人的故事 4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学习重难点重点:能让学生独立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