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hometown.电脑作业英文学院1305班黄嘉琪. 20130100186_第1页
my hometown.电脑作业英文学院1305班黄嘉琪. 20130100186_第2页
my hometown.电脑作业英文学院1305班黄嘉琪. 20130100186_第3页
my hometown.电脑作业英文学院1305班黄嘉琪. 20130100186_第4页
my hometown.电脑作业英文学院1305班黄嘉琪. 2013010018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y Hometown1About 东莞基本概述自然地理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城市夜景政治经济2基本概述东莞市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 -11415,北纬2239-2309。最东端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凤岗镇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沙田镇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中堂镇潢涌村大坦小组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东莞市东接惠州市惠城区和惠阳区,南抵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西挨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和萝岗区,北达增城市和博罗县。 3自然地理地形地貌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

2、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 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东莞控东江和广州水道

3、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4气候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996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最暖为 1998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1996年, 年平均气温为22.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1999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日照时数充足,199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 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

4、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1997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19962000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1997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1996年,只有1547.4毫米。自然地理56水力资源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博罗县、惠州市惠城区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镇新开河口,有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镇有

5、企石河流入。至石龙镇分出东江南支流后,东江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增城市的支流汇流,经石碣镇、高埗镇、中堂镇、麻涌镇的大盛村注入狮子洋;东江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峡口社区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峡口以下有三支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东向西汇,入流经石碣镇、莞城街道、道滘镇、厚街镇、沙田镇于泗盛注入狮子洋。东江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为东江三角洲的河网区。矿产资源市内已知矿产有类19种,矿床点66处。其中金属矿产类8种,矿床点34处: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属矿产23处(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非金属

6、矿产类11种3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动植物资源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一般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种,水果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

7、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7历史文化历史发展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夏朝时,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越之地。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当时增城治下。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东莞相传因地处广州东面(今东南面)及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清朝,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8文化艺术 东莞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广州方言演唱的粤曲、粤剧在东莞有悠久历史,它是本土民间音乐吸融中原文化,并借鉴西方

8、演奏技巧的产物,现为当地民间流传最广的地方音乐和戏剧,东莞素有粤曲、粤剧之乡的美誉,东莞的开放程度有中国的阿姆斯特丹之称,中国曲艺之乡、东莞木鱼歌、东莞木偶戏。 9南国红豆粤剧戏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艺术之一。粤剧在东莞同样深受群众的喜爱,著名粤剧大老倌卢启光等广东粤剧名家常到东莞城乡登台演唱和传艺。长安镇业余粤剧团还于2002年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大型粤剧思源。作客东莞,可不要错过一睹“南国红豆”风采的机会。赛龙舟东莞龙舟队曾多次在本地、香港、澳门及加拿大、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夺得金杯。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五,石龙及水乡各镇街连续举行一系

9、列龙舟比赛,成为东莞一景。客家山歌东莞清溪、樟木头等镇的客家人唱山歌早就有名,每逢节日,经常举行各类山歌表演或比赛,热闹非凡。荔枝节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正值桂味、糯米糍等优质荔枝成熟季节。东莞各镇街均以佳果迎接四方来宾,举行欢庆活动,共庆丰收,共聚友谊。10舞狮舞狮(龙、麒麟、凤) 东莞民间以动物造型的舞蹈丰富多彩,有龙舞、凤舞、狮子舞、麒麟舞和貔貅舞特别是狮子舞,技术精湛,演技非凡,扬威四海,长安镇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狮之乡”。每年元宵节,全市数百台醒狮、金龙、彩凤、麒麟参加大型群狮贺元宵活动,城内万人空巷。11东坑“卖身节”“翻身节”“泼水节”这是一个从明代起随时代变迁不断演变而来的

10、有趣民间节日。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东坑及附近生活极度贫苦的农民就聚集在东坑村的大榕树下,等候大户人家雇佣耕田、打工、雇主看中谁,就用水泼湿被雇者的衣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民间的“卖身节”。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富裕,“卖身节”就逐渐演变成为庆贺美好生活的“翻身节”和“泼水节”。卖身节?12卖身节13城市夜景市中心广场14东莞中心广场是集行政办公、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整个广场南北最长1400多米,东西最宽250多米,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中间以主干道鸿福路分为行政广场与文化广场。其中,北面行政广场12万平方米,南面文化广场17.5万平方米,同时还包括周围的

11、公园绿地。中心广场于2003年4月份投标,5月份开工建设,仅用7个多月就基本完成了建设任务,2004年1月18日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 15东莞市图书馆 东莞图书馆新馆位于新城市中心广场内,是东莞文化标志性建筑设施之一。总建筑面积为44654平方米,投资1.73亿元,是一个集文献借阅、信息咨询、培训教育、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新馆的建筑俯视效果形成“I”、“E”两个字母,集中体现图书馆作为高科技“e时代”信息中心的整体特征;建筑形象简洁而有力,蕴含着“知识就是力量”的深刻文化内涵。 1617行政区划截至2012年5月1日,东莞市辖32个镇(街道);其中包括4个街道(莞城街道、南

12、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28个镇(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长安镇、 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中堂镇、高埗镇、樟木头镇、大岭山镇、望牛墩镇)。 东莞市区由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组成;中共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人民政府驻东莞市南城街道胜和社区鸿福路99号。2010年东莞市常住人口为823万人,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18人口2010年东莞市户籍人口为181.7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为411.5万人,常住人口为822.02万人。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计,东莞市普查人口中,汉族人口62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