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62练)【含答案】_第1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62练)【含答案】_第2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62练)【含答案】_第3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62练)【含答案】_第4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62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62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远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树了。 ?它的主干比碾盘还要粗壮。枝盘曲着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铁打铜铸的英雄气,树上所有的叶子都葱绿、晶亮,它们密密簇簇,横拓出去,遮盖了村落前大半个稻场;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不仅有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更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这棵大树后面,是一栋江南常见的白墙青瓦的古民居,一种四水归堂的泥砖建筑这是当年毛泽东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时的旧居。虽然战争是残酷的, 。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

2、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式的画面。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的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到家?B“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么的爱你。还有你,我的儿!”C你买这本吧这本比那本好。 D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

3、。”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各补写一个恰当的语句,使与上下文文意贯通,句式协调辞一致,不超过15个字。(4分) 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中国儒学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国考古学与中国儒学的交叉学科,是对儒学研究的必要补充。中国儒学考古的研究对象是儒学相关的遗迹、遗物等,例如孔子肖像、孔子及其弟子的事迹图、曲阜鲁城及各种文化遗物、孔庙、书院等都是研究重点。儒学考古对元代祭孔礼器的发现也颇有助益。包头市曾出土一件西周风格的元代青铜豆,器内刻有“雪堂总统置古铜祭器,奉施古丰宣圣庙内,永远供养

4、”字样。宣圣庙又称孔庙,是由于元代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原因。用佛教禅师监管孔庙,反映了元代对儒学的态度及当时佛儒之间的关系。 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7月12日,“美丽中国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朗诵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有诗坛名家,也有来自田间地头的田园诗人,大家在这里吟诵诗词,交流经验,谈文论道,旨在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和朗诵,品味诗意地名的情怀,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光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此次诗词创作朗诵会中承担起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二、

5、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和皮日休悼鹤魏 朴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风林月动疑留魄,沙岛香愁似蕴情。雪骨夜封苍藓冷,练衣寒在碧塘轻。人间飞去犹堪恨,况是泉台远玉京。【注】魏朴和皮日休是好友,皮日休因自己的鹤死去而作诗悼念,本诗为魏朴作的应和诗节选。杳冥:上天之意。灵化:死。封:聚土筑坟。练衣:白色布衣。泉台:也就是泉下、地下、泉路,墓穴的意思。玉京:指天上。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人因丧鹤而心生怨尤,内心情绪不可抑制,于是叩问苍天,起笔不凡。B“风林、月动、沙岛、香愁”渲染出鹤的生活环境,使人如入恍惚凄凉迷离之境。C尾联写鹤从人间飞走但是

6、没有升仙,而是葬于黄泉,可谓言虽尽而恨不已了。D魏朴虽然是代友人抒发哀悼鹤亡之情,但景似真见,情如实感,哀婉而动人。7这首诗的颈联虚写,将鹤之精神和诗人之情感尽数表现出来。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离骚中屈原针对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准则、竞相取悦于人的现象,坚定表明自己选择的句子是“_,_”。(2)俗语中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指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氓中“_,_”两句的意境就与之相似。(3)荀子在劝学中论证学习需要用心专一时,以蟹为例反面论证,指出“_”却“_”,是用心浮躁、不专心的缘故。【综合训练】四、现代文

7、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为求将文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在汉代时,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故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已尤为珍贵。但是这一类文献在北宋以前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的出现才得到较大改观。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能受到学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金石之学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另一方面,金石之学有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的

8、学者所推重。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而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清代学者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上有不少建树,而石刻方面则着力更多,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但此时期被作为研究对象的青铜器等古器物及相当一部分石刻,仍然是零散出土的,且多数未知共存的器物。同时,对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始终未能理清,对铭文虽有考证,亦由于未有科学的古文字学理论且囿于传统史观,故进展不大,且研究的路径与结论始

9、终未能摆脱“证经”之套路。金石学作为一门属于特定历史阶段、有特定内涵的学问,基本止步于20世纪初,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即中国古代青铜器(及各种古器物)、金文与古代石刻的研究,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辛亥革命前后,伴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学术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进,特别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925年王国维发表古史新证,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央研究院”发掘殷墟开始,中国青铜器研究即从旧金石学范畴进入了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考古类

10、型学被应用于青铜器研究。与此同时,石刻研究亦渐纳入现代考古学与史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提高成为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新发展的重要条件。(选自2016年7月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化传统,为将文字资料永久保存而将其刻于石上或铸于青铜器上。“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而“石”则是指石刻而且是指石刻文字。B金石之学可以证经补史,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而且金石之学得实证研究色彩,也很受当时的学者们推重。C清朝时期,始终未能理清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也没有科学的古文

11、字学理论,又受到传统史观的局限,因而金石学研究进展不大。D王国维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郭沫若借鉴考古学的类型学,提出了青铜器研究的“标准器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较之简帛,青铜器铭文和石刻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在汉代时,保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所以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显得特别珍贵。B在北宋以前,青铜器及其铭文以及石刻文字等文献资料还并不是很受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直到北宋间金石学出现后,这种状况才得到较大改观。C清代学者在金石学研究中,对石刻方面投入精力更多,研究成果亦更加系统化。但此时青铜器等古器

12、物仍是零散出土的,且多属未知共存的器物,研究进展不大。D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入中国,尤其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金石学因与小学密切相关,被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B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20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提高使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了新的发展。C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殷墟的发掘,预示着中国青铜器研究从旧金石学范畴进入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石刻研究也逐渐被纳入现代考古学和史学

13、的研究范畴。D金石学作为一门学问,属于特定历史阶段,具有特定内涵,在20世纪初已经停滞不前,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余若水先生传(清)张岱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初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若水虽成进士,而家甚贫,敝庐三楹,与风雨鸟鼠共之。其旁僦田二亩,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

14、亦无怨色。长吏多其义,因共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绍守道沈静澜,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因直前托视疾,入门窥见若水卧绳床上,床上漏下穿,又有桯无脚,四角悉支败瓦。闻客入,欲起逾垣。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遮之,曰:“若水!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自料福薄,不堪谐世,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今诸公赫然见过,将共张之,是使我避名以求名,非所愿也。”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客有壶箪,取之以进,为勉行二觞,强之亦不再举。客语及世事,俯若无闻

15、。即间有问答,晴雨而已。日欲晡,辞客而退。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岁庚戌,无疾而终。身无长物,友人醵钱以殓。有遗命葬于原隐之丁斗垄。外史曰:人臣称委质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激愤而殉,以明节也。义卫志,智卫身,托农圃之弃迹,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矣。然其节概为人所难及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农圃,扼腕终身,呜呼,若水可以为难矣! (选自琅嬛文集卷之四,有删改)注僦:租。桯:床前的小桌。共张:又作“供张”,设帐张乐,盛礼款待。班荆:布草而坐。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客皆班荆/主人墙

16、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B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C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D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首创者是汉武帝刘彻。B避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专指对逝去的尊长不直呼或书其名,如文中的“讳煌”。C廷试,即殿试,是科举

17、制度中最高一级的。殿试第一名为状元。D癸未,乙丑,是时间名词,采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余若水刚踏入仕途,担任宝应知县,但他品性孤傲,不屈从于权贵,刚上任一个月,就辞官回家,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B余若水亲自带着家人耕种,艰难度日,妻子儿女安然自在,没有怨恨之情。死后,家中一贫如洗,朋友们凑钱为他办了丧事。C余若水清高安贫,朋友们一起来看望他,见了面,只谈论天气,不谈当时社会上的事。朋友救助钱和米,他也再三推辞。D张岱运用细节描写,把余若水刻画得神情毕现,并对其节操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映了他身为清初汉族文人的复杂心态。7把文中画横

18、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长吏多其义,因共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4分)(2)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遮之。(4分)8余若水“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第262练)【基础训练】1D.(文中破折号作用是补充说明。A项引出下文。B项是语句的中断或间隔。C项是解释原因。)2改句缺少关联词语,显得平铺直叙。原句“不仅更”体现递进关系,

19、强调“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 原文以“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与上文衔接,话题一致,自然恰当。(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示例)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4缺少介词,在“儒学相关的遗迹”前加“与”;主客颠倒,应该是“元代祭孔礼器的发现”对“儒学考古”也颇有助益。句式杂糅,“是由于的原因”可改为“是由于”。用词不当,将“监管”改为“管理”。5 7月12日,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其旨在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光明日报为此次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做出了贡献。6答案:C“鹤从人间飞走但是没有升仙”错误,“人间飞去”即指鹤升仙,诗人是说鹤就算是升仙都让人怅恨,更何况是命丧黄泉呢,更是让人悲伤不已。7答案:这两句写灵鹤已亡,诗人展开想象,想到灵鹤埋骨于苍苔之下的黑暗之中该是怎样的寒冷,夜深人静之时,仿佛见到灵鹤练衣轻舞于寒塘之上。(简要答出想象内容亦可)“雪骨”“练衣”以形写神,突出灵鹤高洁脱俗的风神。暗夜、冷苔、寒塘,景语即情语,以景写出诗人内心因灵鹤之亡而生的哀悼痛惜、凄婉之感。8(1)宁溘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