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二中2022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否则不得分)1发育是指()A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B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过程C由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过程D由童年时期发育到正常成人的过程2人类的下列疾病中,都是由于营养缺乏而引起的一组是()A贫血、佝偻病、地方性甲状腺肿B流感、呆小症、近视C糖尿病、坏血病、夜盲症D侏儒症、骨质疏松症、巨人症3下列关于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泌的消化液能乳化脂肪B能初步消化蛋白质C分泌的消化液是胰岛素D是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4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2、)A水、糖类、蛋白质B水、无机盐、维生素C糖类、脂肪、蛋白质D糖类、脂肪、维生素5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6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B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C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D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心房7如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B吸气时,胸廓缩小C呼气时,肺容积扩张D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8心脏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一次
3、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下列对心脏的工作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左右心房均收缩B乙图心房和心室均收缩C丙乙甲表示一次心跳D丙图表示左右心室收缩9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图乙是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象,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B湿纱布的作用是维持鱼的体温C是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D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放入废物缸内10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不同是()葡萄糖大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氧的含量降低尿素的含量降低氧的含量增加。ABCD11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
4、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上形成物像B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内C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D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1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B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激素的调节C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膝跳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13下列腺体的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的是()A唾液腺B肝脏C胃腺D肾上腺14下列结构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ABCD15甲乙两位18岁的女子,身高均是60c
5、m,甲成为了电影演员,乙却智力迟钝,两个女子都是由于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那么甲乙分别缺少的激素是()A性激素、生长激素B生长素、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生长素二、非选择题(20分)16(5分)如图是直接参与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活动的各器官关系图,请完成下列问题。(1)D系统形成尿的过程主要包括 作用。(2)C系统是循环系统,动力器官是 。(3)皮肤排出汗,B系统通过过程排出二氧化碳,D系统通过过程排出尿,从生理学角度来看。都叫 。(4)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活动的A、B、C、D系统及皮肤,之所以能协调统一密切配合,主要是受到 的调节,同时也受到 的影响。17(5分)某
6、兴趣小组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两小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将馒头碎屑A与2毫升唾液放入甲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B与2毫升清水放入乙试管中充分搅拌(如图)。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10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1)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 (填“甲”或“乙”)试管中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对 具有消化作用。(2)乙试管在实验中起 作用。(3)实验中37左右的水温模拟了人体 中的温度。(4)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 。18(5分)“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中国“最美警察
7、”李英江的不懈追求。下面是他工作中的寻常一幕,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2 的曲度可以调节,在4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 形成视觉。(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3)“请出示您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4 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图丙是这个反射的反射弧。若切断图丙中的c,刺激a则会出现的现象是 A.无感觉、有反射B.有感觉、无反射C.有感觉
8、、有反射D.无感觉、无反射19(5分)实验探究题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在A缸、B缸中各加入500mL池塘水,分别饲养10只蝌蚪A缸隔天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5mg,持续5次,B缸不加甲状腺激素,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两只缸都是每两天换一部分池塘水,每天喂几粒饭或少许熟蛋黄粉和少许切碎的菜叶实验结果如表:实验要素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A缸47260.7B缸59371.3根据实验步骤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2)实验中A缸和
9、B缸的规格、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的是 ;(3)A、B两缸中蝌蚪数量不能少于10只,是为了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择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甲状腺切除,其它条件应与 缸相同(填“A”或“B”)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否则不得分)1发育是指()A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B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过程C由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过程D由童年时期发育到正常成人的过程【分析】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10、。发育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由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过程。【解答】解: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发育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由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过程。B、C不全面,D不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发育的概念。2人类的下列疾病中,都是由于营养缺乏而引起的一组是()A贫血、佝偻病、地方性甲状腺肿B流感、呆小症、近视C糖尿病、坏血病、夜盲症D侏儒症、骨质疏松症、巨人症【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一旦
11、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解答】解:A、贫血是缺铁造成的,佝偻病是缺钙和维生素D造成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缺碘造成的,A符合题意;B、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近视是用眼不规范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C、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D、侏儒症和巨人症分别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和过多造成的,骨质疏松症是缺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的疾病的病因,结合题意,灵活答题。3下列关于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泌的消化液能乳化脂肪B能初步消化蛋白质C分
12、泌的消化液是胰岛素D是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分析】观图可知: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小肠,解答即可。【解答】解:A、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正确;B、胃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B正确;C、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是胰液,C错误;D、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时注意联系图示。4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A水、糖类、蛋白质B水、无机盐、维生素C糖类、脂肪、蛋白质D糖类、脂肪、维生素【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
13、各具有一定的作用,从它们的作用方面考虑此题可解。【解答】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其中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废物和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结合题意,即可解答。5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
14、胞构成,这有利于()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如图所示:【解答】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在此处,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选:B。【点评】此题
15、考查了肺泡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6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B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C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D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心房【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解答】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
16、毛细血管静脉心房。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图来分析解答问题。7如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B吸气时,胸廓缩小C呼气时,肺容积扩张D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分析】图示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当膈肌由状态甲向状态乙转换时,胸腔容积缩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反之,当膈肌由状态乙向状态甲转换时,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A、当膈肌从甲到乙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
17、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A正确;B、吸气时,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胸廓增大,B错误;C、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C错误;D、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呼吸运动的呼气过程:呼吸肌舒张,气体从肺内排出;吸气过程:呼吸肌收缩,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8心脏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下列对心脏的工作描述
18、正确的是()A甲图左右心房均收缩B乙图心房和心室均收缩C丙乙甲表示一次心跳D丙图表示左右心室收缩【分析】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解答】解:A、当心脏处于图甲状态时,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同时静脉中的血液也流向心房,心房和心室均舒张。A错误;B、乙图表示心室收缩,心房舒张,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B错误;C、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如图中丙乙甲。C正确;D、如图丙,
19、当左右心房收缩时,左右心室舒张,血液会被压入心室。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心脏的工作原理的认识,特别注意瓣膜的特点,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可结合心脏结构图和血液循环图来理解记忆。9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图乙是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象,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B湿纱布的作用是维持鱼的体温C是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D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放入废物缸内【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
20、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解答】解:A、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是毛细血管。A正确;B、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以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B错误;C、由分析可知: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C错误;D、实验后应将小鱼放回它的生活环境。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操作能力,对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的概念理解,是中档题。10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不同是()葡萄糖大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氧的含量降低尿
21、素的含量降低氧的含量增加。ABCD【分析】该题考查了肾静脉和肾动脉血液成分的差异,可以从尿的形成以及肾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解:肾脏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把氧气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给了组织细胞,因此氧气和葡萄糖的含量会降低。而尿素等废物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素浓度降低,肾静脉是人体中尿素含量最低的血管。故选:B。【点评】肾脏是人体的清洁器官,血液流经肾脏之后,尿素等废物含量大大降低,同时也会消耗营养物质和氧。11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上形成物像B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
22、在d内C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D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分析】观图可知:是角膜、是晶状体、是玻璃体、是视网膜、是视神经;a是鼓膜、b是听小骨、c是半规管、d是耳蜗,解答即可。【解答】解:A、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A正确;B、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耳蜗内,B正确;C、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错误;D、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
23、痛,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视觉和听觉的形成的理解认识,是考查重点,常结合眼球和耳的结构图出题,有一定综合性。1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B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激素的调节C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膝跳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分析】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辅以激素调节。【解答】解:A、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
24、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A正确;B、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B错误;C、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口服起不到作用,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C正确;D、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关于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13下列腺体的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的是()A唾液腺B肝脏C胃腺D肾上腺【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激素的概念,可结合内、外分泌腺来分析。【解答】解:人体有许多腺体,有的腺体有导管,分
25、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如汗腺、皮脂腺、唾液腺、肝脏、胃腺等;有的腺体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胰岛、卵巢、睾丸、肾上腺等。激素是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故选:D。【点评】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时常出现,注意掌握,难度不大。14下列结构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ABCD【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解答】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
26、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15甲乙两位18岁的女子,身高均是60cm,甲成为了电影演员,乙却智力迟钝,两个女子都是由于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那么甲乙分别缺少的激素是()A性激素、生长激素B生长素、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生长素【分析】人体内的几种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如下表所示:激素症状生长激素幼年时分泌过少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幼年时分泌过少呆小症成年后分泌过多甲亢成年后身体内碘合成不
27、足大脖子病胰岛素分泌较少时胰岛素【解答】解:人体的生长与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人体生长迟缓,身材会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称为侏儒症;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因此,甲乙两位18岁的女子,身高均是60cm,甲成为了电影演员,乙却智力迟钝,说明甲乙两人分泌不足的激素分别应该是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故选:B。【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呆小症和侏儒症的身材都很矮小,但侏儒症患者智力正常,也具有生殖能力
28、;而呆小症患者则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二、非选择题(20分)16(5分)如图是直接参与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活动的各器官关系图,请完成下列问题。(1)D系统形成尿的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C系统是循环系统,动力器官是心脏。(3)皮肤排出汗,B系统通过过程排出二氧化碳,D系统通过过程排出尿,从生理学角度来看。都叫排泄。(4)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活动的A、B、C、D系统及皮肤,之所以能协调统一密切配合,主要是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分析】图示中,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分别涉及到消化吸收、人体的
29、神经调节、激素调节、排遗、排泄等人体的生理过程【解答】解:(1)D代表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是人体排泄的主要途径,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C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血液在这个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动力由心脏提供,即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3)排泄有三条途径:人体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通过D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的排出是由B呼吸系统来完成的,同时也排出了少量水分;出汗也是一种排泄方式,可排出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皮肤排汗,B呼吸系统通过过程排出二氧化碳,D泌尿系统通过过程排尿,从生理学角度来看
30、,都叫做排泄。(4)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故答案为:(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2)心脏;(3)排泄;(4)神经系统; 激素调节。【点评】解题的关键需要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17(5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两小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将馒头碎屑A与2毫升唾液放入甲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B与2毫升清水放入乙试管中充分搅拌(如图)。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
31、温水中。10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1)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甲(填“甲”或“乙”)试管中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2)乙试管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3)实验中37左右的水温模拟了人体口腔中的温度。(4)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分析该同学的实验设置可知:甲、乙两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解答】解:(1)滴加碘液后甲、乙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甲试管不变蓝,原因是甲试管中有
32、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了;乙试管变蓝色,原因是乙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没有被分解。(2)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因此该同学设置的对照实验中,乙试管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3)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人体的体温,因此在实验中用37左右的水对试管进行水浴是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4)淀粉首先被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再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进入小肠的消化液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但是胆汁内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肠液、胰液里面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
33、进行最终消化。所以,在消化道中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唾液、胰液、肠液。故答案为:(1)甲;淀粉(2)对照(3)口腔(4)唾液、肠液、胰液。【点评】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18(5分)“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中国“最美警察”李英江的不懈追求。下面是他工作中的寻常一幕,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2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4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或大脑皮层或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复杂(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34、(3)“请出示您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4耳蜗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图丙是这个反射的反射弧。若切断图丙中的c,刺激a则会出现的现象是 A.无感觉、有反射B.有感觉、无反射C.有感觉、有反射D.无感觉、无反射【分析】图甲中1角膜,2晶状体,3玻璃体,4视网膜,5视神经。图乙中1鼓膜,2听小骨,3半规管,4耳蜗。图丙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e脊髓白质、f神经中抠、c传出神经、d效应器。【解答】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4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2)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是对手势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复杂反射(条件反射)。(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级丙酮回收技术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商品期货投资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高清安防监控摄像头远程调试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高精度质量传感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脑力疲劳对古典式摔跤单招考试专项能力的影响及恢复方式效果
-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凤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单元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纳米材料和掺杂半导体强场高次谐波的特性和调控
- 过渡金属锰离子掺杂钙钛矿纳米晶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 电力行业员工培训与设备维护计划
- 国际语文教育合作计划
- 2025展览馆装饰工程合同范本
- 2019-2025年房地产经纪协理之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上半年发展对象题库(含答案)
- 大连银行招聘笔试真题2024
- 输血管理制度
- 信息必刷卷04(广东省卷专用)2025年中考数学(原卷版)
- 膝关节韧带损伤护理查房
- GB/T 21196.2-2025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第2部分:试样破损的测定
-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石河子大学
- 重庆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