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开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重庆开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重庆开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重庆开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重庆开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重庆开州区八上期中生物试卷我国的西沙群岛有着连绵数千米的珊瑚礁,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下列选项中,不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作用的结构是 A蟒蛇体表的鳞片B乌龟的龟甲C蝉的外骨骼D猪的体毛下列哪种生物不是营寄生生活的 A蛔虫B猪肉绦虫C血吸虫D水螅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意义是 A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B因为蚯蚓通过体表吸收水分C维持蚯蚓体内水分的平衡D有利于蚯蚓自由蠕动袋鼠前肢短小,后肢强大,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A行走B爬行C跳跃D奔跑下列事例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金龟子受惊扰时

2、就缩起足假死不动B蚂蚁成群结队地将食物搬回蚁巢C一只工蜂发现了蜜源后,以“跳舞”的方式把蜜源的位置告诉同伴D小猩猩跟着大猩猩摇晃树枝,让枝头的果实掉落地上便于取食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其重要的行为特征是 A从不单独觅食、活动B往往有许多只在一起活动C一个群体中具有各个年龄阶段的动物个体D群体的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鱿鱼、鲸鱼、海马、娃娃鱼、鳄鱼、甲鱼、带鱼、这几种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有 A 1 种B 2 种C 3 种D 4 种蛇、青蛙一到冬天就不见了踪影,这是因为它们 A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B找不到食物C无法呼吸D害怕天敌躲起来了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哺

3、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A哺乳动物B节肢动物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如图为哺乳动物牙齿的结构,据图可以判断两类动物的食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肉食动物,为草食动物B、均为肉食动物C为草食动物,为肉食动物D、均为草食动物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培养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C实验叶片和滤纸叶片应当一样大D最好先将其饿一段时间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A环境因素B后天“学习”所得C遗传物质D亲代训练下列生物行为属于先天

4、性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B蜘蛛结网C牛犁地D鹦鹉学舌如图是鱼鳃的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1) 鱼的身体呈 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2)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鱼鳃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是:鳃由很多细的鳃丝组成,鳃丝中含有丰富的 。(3) 鱼呼吸时,水由口进入,流经鳃,最后从 的后缘流出;流出鳃的水与流人鳃的水相比,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是: 含量减少, 含量增多。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 在图乙中,关节腔内有 ,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2) 在图甲中,数字是 肌,在图丙中,它所处的状态是 (选填“收缩”或“舒张”)。(3) 人体有很多关节,请写出人体上肢一个关节的名称 。

5、根据鸟体内部分结构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鸟体表覆羽,前肢变 ,生有大型羽毛,适于飞行;鸟身上最发达的肌肉是 ,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2) 鸟的呼吸器官是 ,还 辅助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3) 鸟的体温高而恒定,是恒温动物。除鸟以外,属于恒温动物的还有动物界中的 动物。蝗虫是一种有害的昆虫,在体表有气门,体内有气管。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弄清楚气门在蝗虫身体的什么部位,是在头部还是在胸腹部?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用到的材料、用具有:两支盛满清水的试管和两只大小一样的活蝗虫。下面是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请你帮着完成。(1) 你的假设是: 。(2) 实验步骤把一只

6、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在一支试管的清水中。把另一只蝗虫的 浸没在另一支试管的清水中。(3) 5 分钟后观察两只蝗虫的状态。i 请预测实验结果:胸腹部浸入水中的蝗虫 。ii 你得出的结论是 。iii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答案1. 【答案】A【解析】珊瑚虫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两胚层,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属腔肠动物。故选A。2. 【答案】D【解析】陆生动物指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其中几乎都是呼吸空气的动物,地下动物中,有些是靠呼吸孔隙水中的溶解氧而生存的微小动物,亦属陆生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而呼吸空气、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身体的支撑和运动、保护卵等等有关的结构都很发达。为了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陆

7、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蝉等昆虫的外骼、蟒蛇、龟等爬行动物的鳞片,而猪的体毛不能起到防止体內水分散失作用。3. 【答案】D【解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生物。题干中的蛔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属于寄生虫;水螅生活在缓流、清澈、且富含水草的溪流中,营自由生活。故选择D选项。4. 【答案】A【解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昰空气中的氧气。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润的棉球轻擦蚯蚓身体的表面,其目的是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因此,“在观察蚯蚓运

8、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意义是“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故选A。5. 【答案】C【解析】动物通过运动,能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袋鼠生活在澳大利亚广阔的草原,袋鼠的前肢短小,后肢发达,强键而有力,适于跳跃。6. 【答案】D【解析】A选项,B选项,C选项金龟子受惊扰时就缩起足假死不动、蚂蚁成群结队地将食物搬回蚁巢、一只工蜂发现了蜜源后,以“跳舞”的方式把蜜源的位置告诉同伴,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ABC错误;D选项:小猩猩跟着大猩猩

9、摇晃树枝,让枝头的果实掉落地上便于取食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的是小猩猩跟着大猩猩摇晃树枝,让枝头的果实掉落地上便于取食,故D正确。7. 【答案】D【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故选D。8. 【答案】B【解析】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属于软体动物;鯨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鳄鱼、甲鱼,体表有甲,用肺呼吸,陆上

10、产卵,因此属于爬行动物;海马、带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鰭游泳,因此属于鱼类,故B正确;故选B。9. 【答案】A【解析】蛇属于爬行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寒冷冬季,外界环境的温度很低,蛇、青蛙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避免冻伤冻死,有冬眠现象。因此在寒冷的冬天,蛇、青蛙等动物却难觅踪影。这个现象说明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10. 【答案】D11. 【答案】B【解析】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 100 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的 2312. 【答案】C【解析】草食性动物,牙齿有臼齿和门齿

11、的分化,无犬齿;门齿开头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图中的牙齿为门齿和臼齿,是草食性动物,图中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是肉食性动物,C正确。故选择C选项。13. 【答案】B14. 【答案】C【解析】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遗传物质。故选C。15. 【答案】B【解析】A选项,C选项,D选项:老马识途、牛犁地、鹦鹉学舌,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故ACD错误;B选项:蜘蛛结网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B正确。16. 【答

12、案】(1) 流线(2) 毛细血管(3) 鳃盖;氧气;二氧化碳【解析】(1) 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2)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鳃丝又多又细,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颜色为鲜红色。(3) 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17. 【答案】(1) 滑液;关节囊(2) 肱二头;舒张(3) 肘关节或腕关节或肩关节【解析】(1) 在图乙中,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囊及其内韧带

13、把关节头和关节窝牢固地联系在一起,使关节更加牢固。(2) 图甲中,是肱二头肌,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图丙为伸肘动作,肱二头肌舒张。(3) 人体上肢的关节有肘关节、腕关节、肩关节等。18. 【答案】(1) 翼;胸肌(2) 3;肺;2;气囊(3) 哺乳【解析】(1) 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鸟体表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利于空中飞行。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突骨,龙突骨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2) 鸟类的呼吸器官是 3 肺,用 2 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3) 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19. 【答案】(1) 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2) 头部(3) i 死亡ii 蝗虫的呼吸不在头部,而在胸腹部iii 气管【解析】(1) 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气门在蝗虫什么部位。作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