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沈英甲单元任务: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文体知识1.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2.通讯的基本特点:真实性 时效性 具体性 文学性 评论性通讯的种类:按内容分: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按形式分: 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等。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

2、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国之耆老 天下无双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颁奖词2010年4月28日,北京百年讲堂,“首届中国心灵富豪榜”在此隆重发布。唯一的“首富榜”被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摘得。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

3、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 ,祖籍江西德安,出生于北平。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解题本文的标题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引用了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副标题(实题),交待了这篇人物通讯的主人公袁隆平。清晰明确,重点突出。 七律到韶山

4、 毛泽东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王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九五九年六月学习提示:通讯作者在记述新闻事实时,常常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时要注意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作者表达观点的方法。曾记否,到中流击水(事实)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1961年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主观评价(观点)1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2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客观叙述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客观叙述(事实)1964年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主观评价(观点)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客观叙述(事实)19

5、92年发表文章驳斥有关杂交稻的不实文章主观评价(观点)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担责任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客观叙述(事实)1986年以来,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突出贡献。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主观评价(观点)梦想是科学家的动力为国为民,胸怀天下小结工作态度学术品格道德操守理想志向 人物通讯很重要的一点是用细节让人物在读者心中活起来,对人物动作、语言等刻画,让人物站立起来。这篇文章中哪些细节你印象深刻,这些细节着力描绘了袁隆平怎样的形象?体现了人物哪些精神品质?细节描写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

6、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散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动作、神态描写,突出表现了袁隆平注重实践的作风、留心观察的习惯、善于发现的眼光、热爱科学的情怀。例:1.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突出地表现了一位即将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

7、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对科研的热忱、对名利的淡泊,塑造了一位俯首耕耘、时刻不辍的科学家形象。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2001 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1961 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株”的杂种第一代。1964 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1992 年袁隆平发表文章反驳贬斥杂交稻的文章。1986 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袁隆平的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1)本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条理清晰,重点突出。(2)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

8、形式活泼。小结 概括主旨 本文介绍了科学家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培育杂交稻,进一步选育“超级稻”的长期而艰难的历程,展现了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 袁隆平:一生追梦 (文/王立三) 只为一粒种子,一生不懈追梦。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溘然长逝。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少年立志,心怀天下。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选择田畴,终身守望。从发现第一棵雄性不育株开始,到巨人稻、海水稻、去镉稻的大面积种植,从湖南到海南,再到华北,走向世界,每一块奋力生长的稻田,都是他追梦的跑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