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乡村建设现状的调研-以覃塘区樟木乡为例_第1页
关于生态乡村建设现状的调研-以覃塘区樟木乡为例_第2页
关于生态乡村建设现状的调研-以覃塘区樟木乡为例_第3页
关于生态乡村建设现状的调研-以覃塘区樟木乡为例_第4页
关于生态乡村建设现状的调研-以覃塘区樟木乡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5关于生态乡村建设现状的调研 以贵港市覃塘区樟木乡为例 调查地点: 贵港市覃塘区樟木乡 调查人员:莫海意 工程1342班 罗静茹 国商1421班 成文时间:2015年8月1日一、调查的时间、地点及内容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们于2015年7月21日至2015年8月20日在樟木乡政府挂职期间对樟木乡生态乡村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针对樟木乡生态乡村建设,我们对樟木乡农村生态乡村建设与广大农民进行了深入的入户调查与交谈。听取大量的有关生态乡村建设的意见与建议。二、调查方法及目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走访交流、实地考察的方法,掌握樟木乡群众对生态乡村建设的看法与理解,了解樟木乡在发展过

2、程中生态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群众反响较大的问题。对樟木乡生态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三、调查结果(一)区域概况樟木乡地处贵港城区以北52公里,隶属贵港市覃塘区,距覃塘区政府驻地29公里,是贵港、南宁、来宾三市交界地,全乡总面积249平方公里,辖25个村(居)委,128个自然屯,369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8.7万人,95%以上人口属于壮族,少数民族风情风貌浓郁。粮食作物以稻谷、玉米、花生、豆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木薯、猫豆等,是贵港的主要产蔗区之一。2014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2

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583元。2014年打造了显滕村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邓保村、卢村两个市级玉米高产核心示范区。2012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届“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发展了顶竹杠、射弩、板鞋、大象拔河、抛绣球等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二)区域特点一是交通便利。樟木乡地处贵港、南宁、来宾三市交界,近年来整合“一事一议”、扶贫等项目,共投资资金1296多万元,建成56条总长38.25公里的道路,村村通已全部完成,与邻近接壤乡镇水泥路全部通达,境内长15公里的樟木黄练水泥路直通南梧公路,山北来宾五山乡公路往东可达209国道,沿樟木沙村水泥路可直通宾阳县和吉镇,以圩镇为中心,呈

4、放射形的6条公路向周边各乡镇延伸。便利的交通使樟木乡成为覃塘区西北部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中转站。二是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7.39万亩,其中水田3.88万亩,旱地11.53万亩,山林面积16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48%。近年来,樟木乡积极开展土地平整治理项目,完成“以小并大”土地流转4700多亩,大力推进石漠化治理项目,显著提升了耕地质量。三是气候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樟木乡具有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年平均气温21.5-22,年降雨量为1100-1374毫米,素有“天然温室”之誉。适宜发展蔬菜、芒果、香蕉、火龙果、黄皮等亚热带果蔬和名特优畜牧水产品,现形成以优质粮、水果、蔬菜、

5、甘蔗、猫豆、玉米、木薯等产业为主的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四是农业科技开发力量雄厚。2014年樟木乡打造了邓保、卢村两个市级玉米高产示范区,面积达21014亩,有效推进优势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引进新技术两项,新品种5个。创建了面积达4700多亩的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五是旅游资源底蕴丰厚。已初具景区雏形的古风岩风景区位于樟木圩镇南面,景区有始建于乾隆年间末期,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的北帝庙;有一个长约800多米幽雅独特的岩溶洞穴,一个民族文化广场及几座环抱相连的山峦。同时,弄波水库、五联水库、风侯岩、逢容水库、凌动水库等秀美风景坐落于樟木乡,山水相映,风光秀丽。六是民族地域文化鲜明,樟木

6、乡95%以上人口属于壮族,是壮族的聚居地,文化气氛浓厚。樟木乡人文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近年来努力打造“壮族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充分弘扬壮族民间特色文化,顶竹杠、射弩、板鞋、抢花炮、大象拔河、抛绣球等各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蓬勃发展,壮族山歌和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继而宣传樟木,打造樟木品牌。发展定位 (1)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就是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要求,依托樟木乡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攫取邓保、卢村两个市级高产玉米示范区,显滕“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先进经验,全力打造邓保村、良古村等村第二批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抓紧推进以“小块并大块”土地流转,

7、引进龙头企业、农业种植大户,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以种植传统经济作物为主,同时挖掘和鼓励种植集观赏、旅游、具有经济效益的品种,以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率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美化和景观带规划建设,从而辐射带动生态林保护区、沿线旅游景区等规划建设,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对外开放建设等,推动形成具有村庄美丽化、田园风景化、产业集群化、技术标准化、产品生态化、环境开放化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2)建设山区小城镇特色乡村旅游景区。契合开展清洁乡村、退耕还林、绿满八桂、生态乡村,以樟木圩镇为中心,对圩镇改造升级,继续打造和完善古

8、风岩风景区、民族文化广场,突出景区红色教育、岩洞风貌、道教文化特色,着重体现壮族文化元素,发展樟树连片种植,街道、村道、屯路两边樟树绿化美化种植,美化亮化樟木街道,打造民族一条街;以市级生态乡村示范点邓保村上邓屯为基点,建设休闲娱乐村落,圩镇至上邓屯沿线连片种植旅游观光经济作物,草莓采摘基地、有机蔬菜种植采摘基地;结合中周村本地特色饮食文化,建设民族特色饮食一条街,供应樟木乡特产,各色小吃和餐饮;充分开发沙水村云水寺甘沙水库水上娱乐项目、悠闲垂钓;打造那柳村韦柳屯壮族特色村落,观赏和体验传统舞龙舞狮、山歌对唱、壮族戏曲、顶竹杠、射弩、板鞋、抢花炮、大象拔河、抛绣球等壮族特色民族文化;充分挖掘沙

9、村革命文化(五山战场),开发红色教育旅游,同时结合当地实际,连片种植黄皮、芒果等经济树种;以李塘村李村屯为试点,打造楼顶种菜窗台育花门前种树的“微田园”美化建设模式,继而发动全乡范围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种下果树,村屯沟渠水塘种下莲藕,打造村屯生态“微田园”,缓冲村屯房屋错落无致的视觉效果 (3)建设生态林保护区。依托12万亩的生态林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发挥退耕还林、绿满八桂、生态乡村的定位标准,按照石漠化生态修复地区的功能定位,坚持以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率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美化和景观带规划建设,在保护原有的生态林条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结合本乡实际,鼓励村民在门前屋后、庭院

10、、村屯道路种植芒果、黄皮、玉兰、樟树等树种,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规划建设连片经济果树林,增加农民收入,凭借优越的山林资源,引进养殖专业户开发山羊等品种的养殖,努力促进产业与生态相融合,打造具有壮族民俗风情特色的绿色生态林保护区。(四)存在主要问题一是村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资金不足。目前樟木乡村屯道路硬化率为25%左右,村屯篮球场、文化室建设为20%,清洁乡村设施薄弱,生活污水治理还是“空白”。二是在全力推进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中,一方面是农民普遍要求进行土地平整,建设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建设主体难落实,工作开展仍有一些难度。三是樟木乡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乡内

11、进驻的企业少,自有税源极少,生态乡村建设资金极少和群众基础不足。四是生态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融合,产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正在探索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专业种植大户、农场主的引进还不足,缺少科技创新鼓励、产业扶持、金融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五是行政面积大,地域广,自然村屯分布较散,实施“三化”建设连片规划难度大,投入资金量大,效果不明显,难以形成规模声势和显著效果。六是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倡导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在挖掘村庄自然、人文历史和产业元素上不有待加强。(五)对樟木乡生态乡村建设的意见一是清洁乡村方面。应继续深入推进清洁乡村活动,建立健全保洁长效机制,使乡村环境卫生面貌

12、发生根本转变,巩固提升清洁乡村活动成效。重点做好保洁费的收缴和保洁员队伍的管理,修建和完善村屯垃圾池,配备良好的垃圾转运车辆和专职清运人员,确保垃圾的及时清运,推广实施农田无害化生产技术等重点项目。二是生态乡村方面。重点实施“三化”示范点(村屯)建设10个。一般“村屯绿化”示范点52个,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沟渠清淤联通工程和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建设、村际联网道路、通自然村(屯)道路建设、屯内道路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改善农村道路设施条件。三是产业发展方面。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因村制宜发展乡村经济。重点抓好显滕、邓保、良古等3个“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邓保、卢村

13、两个市级玉米高产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以“小块并大块”土地流转,推进大旗村、黄道村、凌动村石漠化治理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壮大特色产业,辐射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乡村建设注入持久活力。同时抓好生态与产业融合,继续做好生态林保护,大力发展水果、黑山羊养殖、甘蔗、玉米、猫豆种养殖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壮族民族风情旅游产业。四是乡村旅游方面。加快古风岩风景区的规划设计,突出景区宏摄教育、岩洞风貌、道教文化三大特色,逐步打造特色壮乡山景;抓紧洽谈元金村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利用元金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打造集休闲、观光、娱乐、

14、体验和特色餐饮为一体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规划建设邓保村上邓屯“三化”示范点,打造休闲娱乐、观光、宜居村落;以李塘村李村屯为试点,打造楼顶种菜窗台育花门前种树的“微田园”美化建设模式,继而发动全乡范围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种下果树,村屯沟渠水塘种下莲藕,打造村屯生态“微田园”,缓冲村屯房屋错落无致的视觉效果;深入挖掘中周村民族特色饮食一条街,沙水村云水寺甘沙水库水上娱乐项目、悠闲垂钓,那柳村韦柳屯壮族特色文化村落,沙村果树种植、红色文化旅游,打造一条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风景带。五是文体建设方面。打造凌动村遗址、沙村五山战场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挖掘和传承壮族山歌、戏剧、顶竹杠、射弩、板鞋、抢

15、花炮、大象拔河、抛绣球等具有壮族文化历史的文体活动,建设各个村屯体育场、文化室。附件一:关于樟木乡生态乡村建设的调查问卷附件二:关于樟木乡生态乡村建设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附件一关于樟木乡生态乡村建设的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广西财经学院学生。为了解社会主义和谐建设进程中关于生态乡村建设的情况,因而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此次问卷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请您放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完成问卷。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1、您的性别 男 女2、您的年龄 1525岁 2535岁 3545岁 45岁以上您的学历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其他您对生态乡村建设的概念了解吗? 完全不了解 听过但不清楚 有一定了解 非常了解

16、5、请问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生态乡村建设这一概念的 报刊杂志 广播电视 网络 其他你认为生态乡村建设主要是谁的责任 居民 企业 政府 媒体你认为生态乡村的建设对于新农村的发展是否重要 非常重要 重要 一般重要 无关重要8、您认为樟木乡的生态乡村建设该以哪些方面为重?(多选) 道路建设 清洁乡村 产业发展 文体建设 乡村旅游 公共设施完善 其他9、你认为当前生态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有哪些(多选) 村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生态乡村建设资金极少和群众基础不足 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行政面积大,地域广,自然村屯分布较散 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其他11.你认为建设生态乡村的建设对于促进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哪些(多选)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以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您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