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望 岳【学习目标】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学习重点】理解诗句的基本内容,结合历史背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学习诗歌? 多读 第一招读出诗韵第二招感悟诗意、品味诗情如何学习诗歌?多思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字子美。世称“诗圣”,其诗是“诗史”。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有杜工部之称。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代表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2
2、9岁所作。共有三首,分别写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是第一首。(735)杜甫进京赶考,不想进士落第,随后(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一、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1)杜甫是_代大诗人,字_,他被称作_,其诗作被称作_,都收集在_。(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 、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
3、代的意义。2、给下列字词注音(1)岱宗夫如何岱( )(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 )(4)浑欲不胜簪簪(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造化钟神秀钟: (2)阴阳割昏晓阴: 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 ( 4)浑欲不胜簪浑:泰山的形象怎样呢?从齐到鲁都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 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 遥望云层叠起,不禁心中摇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眶几乎睁裂。 我一定要努力登上那高险的顶峰,站在山颠把那渺小的群峰眺望。也就更懂得孔子所說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道理了。理 解诗人“望”见了什么?谈谈你对诗的理解二、合作探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讨
4、论以下问题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望岳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方法指导: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3、说出自己望岳中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方法指导: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合作探究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体会意境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 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远望 地域广阔造化钟神秀,阴
5、阳割昏晓。 近望 景色秀美(虚) 山势高峻(实)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 壮观的气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俯望 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扣住“望”字,从不同角度来描绘泰山品读体会情感首联远望颔联近望 颈联细望尾联意愿赞美泰山雄伟壮观表达远大抱负 描写抒情 议论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望岳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方法指导: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 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既是诗人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
6、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强烈共鸣的原因。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3、说出自己望岳中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一样,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形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7、。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使全诗的意境格外的雄阔高昂。“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的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艺术特色: 1.多角度写景2.情景交融,富有气势 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旭日东升黑龙潭晚霞夕照雾凇景观云海玉盘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春望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
8、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只因为)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苦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头发早就百了,(因为忧国念家)变的越
9、来越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上簪子了。合作探究1.春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被毁坏到了无余人、无余物,忧国忧民移情于物,感时伤世思念家人叹息衰老合作探究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两种解释,一是触景生情,一是移情于物,并无本质区别。3、说出春望一诗中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国破山河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糊精基传感器制备及手性识别色氨酸对映体的研究
- 职业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得体会
- 考虑随机性的居民用电调度优化研究
- 高中语文《边城》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 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对成员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
- 2025年某某高校学生处多元化教育计划
- 2024-2025公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易错题】
- 糕点与面包艺术创作实习总结
- 2025年生产经营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 2025承包商入厂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解析答案
- 企业员工分红合同规定
- 2025年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题库与参考答案
- 食堂餐饮服务个性化与多样化考核试卷
- 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政策培训
- 表现技法(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潍坊学院
- 培训班脱口秀课件
- 2021围产期抑郁症筛查与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 《兔子坡》小学生阅读分享课课件
- 《风电施工流程》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电与磁》单元测试卷(原卷版)
- 沈阳市第二届“舒心传技 莘绅向阳”职业技能大赛技术工作文件-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