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_第1页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_第2页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_第3页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_第4页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继续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射。当放射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便能对人体产生损害。自从人类利用核物质以来,人为(核爆炸)核污染事故已发生不少。二十多年前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是最严重的核污染事故,其危害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据白俄罗斯政府1997年公布的资料,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在事故发生初期,白俄罗斯大部分公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核辐射,大约6000km2的土地无法使用,400多个居民点成为无人区,政府不得不关闭了600多所学校、300多个企业和54个大型农业联合体。 到目前为止,还有200多

2、万人生活在核污染区,其中包括48万儿童。核事故给白俄罗斯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白俄罗斯32个财政年的总和,政府为了消除危害,每年拨款要占整个国家预算的2025%。白俄罗斯儿童甲状腺癌、白血病的数量迅速增加,新生儿生理残疾者剧增。白俄罗斯儿童甲状腺癌的比率,在发生核事故前为1:200万,与其他国家相差无几。但到1994年为1:1万,上升了200倍,某些地区甚至高达1:1000,上升2000倍。1997年,白俄罗斯卫生部门对距切尔诺贝利约400km处的一所学校的数百名学生进行体检。几乎没有一个是健康的,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椐专家估计,完全消除事故影响需要800年的时间,将

3、经过整整40代人。物理性污染分类放射性污染物(radioactive contaminant):天然放射性污染物和人工放射性污染物杂物(foreign material):食品杂物污染存在偶然性,近年来,我国的食品杂物污染事件呈现增多趋势。内 容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一)放射性核素(二)食品中的电离辐射源(三)环境中人为放射性核素向食品中的转移(四)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五)食品的放射防护二、食品的杂物污染及其预防(一)食品的杂物污染(二)食品杂物污染的预防(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一)放射性核素核素(nuclide)是指具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质子数相

4、同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位置上,互为同位素(isotope)。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放射性衰变(radiation decay):放射性核素自发的放出射线并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单位是贝可(Bq)放射性核素的核数目或活度衰减到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作核素的半衰期(half life)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 life):自身衰变其数量和活动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 life):药物在生物体内仅由于代谢或排泄

5、而使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时间有效半衰期(effective half life) :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由于自身衰变和机体代谢的共同作用使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时间放射性衰变的类型衰变:原子核自发的放射出粒子(氦原子核)的过程。射线带正电荷,电离能力强,质量大,射程短,穿透力差。衰变:原子核自发的放射出电子或正电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转变过程,包括-衰变、+衰变和轨道电子俘获。-衰变的射线是高速电子流,与射线相比,它带电量少,电离能力小,穿透力强。衰变:发生衰变和衰变后的子核可能会处于激发态,会放出射线,释放能量,跃迁到低能态或基态。射线是高能光子,不带电荷,穿透物质的能力最强。(二)食品中的天

6、然辐射源大气层外的宇宙射线:3H(氚)、7Be(铍)、14C(碳)和22Na(钠)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铀)系和232Th(钍)系的各级子代放射性核素及40K(钾),其中,人体内照射的主要核素是氡食品中的天然辐射源:40K(钾)、226Ra(镭)、210Po(钋)(三)环境中人为放射性核素向食品中的转移来源: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时产生的大量放射性物质核工业生产中的采矿、冶炼、燃料精致、浓缩、反应堆组件生产和核燃料再处理等过程使用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科研、生产和医疗单位排放的废水意外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核素泄露。英国温茨盖尔原子反应堆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三)环境中人为放射性核素向食品

7、中的转移1向植物性食品的转移2向动物性食品的转移3向水生生物体内转移浓集系数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浓度/水中放射性核素浓度。 (四)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1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外照射:人体暴露于放射性污染的环境(主要指大气环境),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称为外照射。射线、X射线等穿透能力强的射线外照射的生物学效应强。内照射:进入了机体的放射性核素作用于人体内部,辐射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称为内照射。内照射的效应以射程短、电离强的、射线作用为主。内照射常以局部损害为主,呈进行性的发展和症状迁延。确定性效应:存在剂量阈值,超过此阈值,效应即出现,且危害十分严重。有害效应包括放射性白内障、血液系统疾病、放射性不育症、全身放射性损伤、皮肤的电离效应以及对寿命的影响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无关,不存在剂量阈值,照射的剂量越大,效应的发生率越高。人体辐射致癌最敏感的组织是甲状腺和骨髓,常见的辐射癌症为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肺癌。2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食品中放射性核素以天然放射性核素为主,人的有效剂量很低,达不到确定生物学效应的阈值。主要是低剂量长期内照射引起的随机性生物学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伤和致癌、致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