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同步训练_第1页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同步训练_第2页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同步训练_第3页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同步训练_第4页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同步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同步训练登录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玻璃、冰、铝都是晶体 B蜡和冰都是晶体C松香、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 D海波和铜都是非晶体【答案】C【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体是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体是非晶体【解答】解:A、铝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玻璃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故A错;B、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故B错;C、松香、

2、玻璃、沥青都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故C正确;D、海波和铜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故D错故选C2(2017七上乐清期中)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所有固定装置均省略),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答案】C【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1)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冰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的条件是: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由题意可分析这两条件是否满足来确定选项。(2)热量发生传的条件是物质间存在温差。【解答】冰是晶体由一定的熔化温度,且熔化时温度保持

3、不变,所以题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烧杯中的物质是冰水混合物,处于熔化过程中,此时温度为熔点,0,试管中的碎冰块的温度也是0,达到了熔点,但由于试管内的物体温度与烧杯中的温度相同,热量不会发生传递,所以试管中的冰块只达到了熔点,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熔化,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3如图是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的一个探究实验,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迅速被“冻”在冰棍上,这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答案】B【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明确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是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凝固形成的【

4、解答】解: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造成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故选B4长春市南湖公园四季风景怡人,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涉及到凝固现象的是()A春天,积雪消融 B夏天,雾绕丛林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湖面【答案】D【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根据液化的定义来一一判断【解答】解:A、积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水结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D正确故选D5(2017七上乐清期中)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

5、程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0D物质在AB段比CD段比热大【答案】C【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1)晶体熔化时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吸热。冰是晶体熔点为0,达到熔点后继续吸热,开始由固态变成液态,出现固液混合物,全部熔化后成液态且温度逐渐升高。(2)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温度由-40到100,水的状态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熔化和沸腾,其中熔化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3)液态时水的比热最大。【解答】A图像中的DE

6、段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时温度为100是水沸腾的过程,A错误;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由分析可知,AB、CD水的温度升高水在吸热,BC是熔化,DE是沸腾,水也在吸热,B错误;C水的凝固点是0,由图线可知水的凝固点是0,C正确;D物质在AB段比CD段比热大,水在液态时的比热是最大的,D错误。故答案为:C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A BC D【答案】A【知识点】凝固与

7、凝固现象【解析】【分析】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解答】解:由于墙内混入非晶体材料,所以它在凝固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固液共存的状态,它的温度会持续下降A是非晶体凝固图象,B是非晶体熔化图象,C是晶体熔化图象,D是晶体凝固图象故选A7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答案】D【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由物质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结合所给选

8、项分析物态变化【解答】解: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合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A不符合题意;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合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B不符合题意;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C不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D8如图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所应用的原理是()A水凝固时放热 B水汽化时吸热C水的比热容大 D水蒸气凝华时放热【答案】A【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解答】解:冬天贮菜时,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桶里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过程中,水会放出热量

9、,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从而避免蔬菜被冻坏故选A9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晶体熔化时不吸热,所以温度不变C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也在升高,一定吸热D晶体、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是不变的【答案】C【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需要吸收热量;固体分为两大类: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解答】解:A、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C、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此选项正确;D、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10、晶体熔化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升高此选项错误故选C10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B晶体和非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C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D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答案】C【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解答】解:A、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B错误;C、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故C正确;D、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

11、量,温度逐渐升高,故D错误故选C11实验室中小锐同学在做物质熔化的实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示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为晶体;当对物体进行加热到8min时,此时物体乙处于 状态()A甲、液态 B乙、固态C甲、固液共存 D乙、固液共存【答案】D【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在熔化时保持熔点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由图可知:乙物体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乙为晶体;物体乙从第5分钟到第12分钟的温度保持在80不变,这个温度就是乙物体的熔点,说明乙物体是晶体,此过程乙物体处于固液混合状态故选:D二、填空题12国外研制出一

12、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该物质会由于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而 (填“放”或“吸”)热,从而让人倍感温暖【答案】凝固;放【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很快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物质凝固时放热,所以人感到温暖【解答】解: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能在温度降低时凝固,温度上升时熔化,由于凝固放热,熔化吸热,因此这种微胶囊做成的衣服能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穿上它,在温度下降时自动向人体供热,温度上升时又自动向人体吸热,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故答案为:凝固; 放1

13、3雾凇美景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雾凇是由雾 而成,附于树枝上的白色松散的冰晶雾凇形成时会导致周围环境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凝华;升高【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解答】解: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现象,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在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所以在雾凇形成过程中,周围环境的温度会升高故答案为:凝华;升高14小明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他将一块豆腐放入冷冻室内,一两天后普通的豆腐就变成“冻豆腐”了与普通豆腐相比:“冻豆腐”的体

14、积变大了解冻后切开,观察到“冻豆腐”内部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内的水在冷冻室遇冷先 成冰块,解冻后冰块又 成水造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答案】凝固;熔化【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首先要弄清豆腐产生“小孔”的原因,再根据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来进行判断【解答】解:豆腐有很多水分,放入冰箱水受冷就会凝固,水凝固时体积要变大;拿出来,凝固的小冰晶要熔化,体积减小,所以冻豆腐上有很多小孔故答案为:凝固;熔化15如图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答案】晶体;80【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

15、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解答】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80故答案为:晶体;8016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 (选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或“相同的”)【答案】凝固;由高到低【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物体由液态变为

16、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点指的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是晶体溶液凝固时的温度,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一样的【解答】解: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逐渐的变为各种矿石,这种物态变化叫凝固;在岩浆流动的过程中,岩浆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先凝固的说明凝固点高,熔点高;后凝固的说明凝固点低,熔点低故答案为:凝固;由高到低三、实验探究题17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规律是 ;冰的熔化共用了 min,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答案】(1)温度计和钟表(2)

17、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8;固液共存状态【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解析】【分析】(1)探究冰熔化时,由图象知要记录时间和温度两个物理量,从这两个物理量的测量工具进行分析(2)晶体的熔化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高于熔点时是液态,低于熔点时是固态,等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1)由图象知,实验要记录温度和时间,测量工具需要温度计和钟表(2)由图象知,冰在第2min开始熔化,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冰在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结束,熔化持续了8min冰在第6min处于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状态故答案为:(1)温度计和钟表;(

18、2)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8;固液共存状态18(2016七上嘉兴期末)在做晶体的熔化实验时,小明提出“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混合物的温度,并观察其状态,实验记录如下: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6 8状态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液固 液固 液固 液固 固 固(1)以测温时间为横坐标,混合物的温度为纵坐标,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 (

19、选填“有”或“没有”)关系。(3)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能将水和酒精分离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C该实验所用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D只要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降为6【答案】(1)根据表格中数据确定点的坐标,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2)有(3)B、C【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解析】【分析】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即为此混合物的凝固点,晶体凝固的条件有两个: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两者缺一不可酒精的凝固点是-117,给水中加入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使水不至于凝固【解答】(2)给水中加入适量的酒精,这是因为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的凝固点比水

20、低,可以降低混合液的凝固点,由此可以得出晶体的熔点与晶体的纯净度有关;(3)A、由数据得:水中混有酒精的话,水的凝固点也会发生变化,故不可分离,错误;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降低,正确;C、观察表中的数据可知,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6,故该混合物的凝固点是-6,正确;D、加入酒精后凝固点的高低取决于酒精的多少,错误;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 1 / 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 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玻璃、冰、铝都是晶体 B蜡和冰都是晶体C松香、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 D海波和铜都是非晶体2

21、(2017七上乐清期中)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所有固定装置均省略),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3如图是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的一个探究实验,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迅速被“冻”在冰棍上,这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4长春市南湖公园四季风景怡人,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涉及到凝固现象的是()A春天,积雪消融 B夏天,雾绕丛林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湖面5(2017七上乐清期中)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

22、的过程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0D物质在AB段比CD段比热大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A BC D7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

23、,夜深露重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8如图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所应用的原理是()A水凝固时放热 B水汽化时吸热C水的比热容大 D水蒸气凝华时放热9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晶体熔化时不吸热,所以温度不变C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也在升高,一定吸热D晶体、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是不变的10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B晶体和非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C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D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1实验室中小锐同学在做物质熔化的实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示数

24、,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为晶体;当对物体进行加热到8min时,此时物体乙处于 状态()A甲、液态 B乙、固态C甲、固液共存 D乙、固液共存二、填空题12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该物质会由于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而 (填“放”或“吸”)热,从而让人倍感温暖13雾凇美景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雾凇是由雾 而成,附于树枝上的白色松散的冰晶雾凇形成时会导致周围环境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4小明

25、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他将一块豆腐放入冷冻室内,一两天后普通的豆腐就变成“冻豆腐”了与普通豆腐相比:“冻豆腐”的体积变大了解冻后切开,观察到“冻豆腐”内部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内的水在冷冻室遇冷先 成冰块,解冻后冰块又 成水造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5如图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16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火山周围形成

26、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 (选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或“相同的”)三、实验探究题17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规律是 ;冰的熔化共用了 min,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18(2016七上嘉兴期末)在做晶体的熔化实验时,小明提出“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混合物的温度,并观察其状态,实验记录如下:时间(分钟) 0 2 4 6 8 1

27、0 12 14 16 18 20 22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6 8状态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液固 液固 液固 液固 固 固(1)以测温时间为横坐标,混合物的温度为纵坐标,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 (选填“有”或“没有”)关系。(3)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能将水和酒精分离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C该实验所用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D只要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降为6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体是晶体,没

28、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体是非晶体【解答】解:A、铝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玻璃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故A错;B、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故B错;C、松香、玻璃、沥青都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故C正确;D、海波和铜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故D错故选C2【答案】C【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1)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冰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的条件是: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由题意可分析这两条件是否满足来确定选项。(2)热量发生传的条件是物质间存在温差。【解答】冰是晶体由一定的熔化温度,且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题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烧

29、杯中的物质是冰水混合物,处于熔化过程中,此时温度为熔点,0,试管中的碎冰块的温度也是0,达到了熔点,但由于试管内的物体温度与烧杯中的温度相同,热量不会发生传递,所以试管中的冰块只达到了熔点,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熔化,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3【答案】B【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明确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是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凝固形成的【解答】解: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造成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故选B4【答案】D【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根据液化的定义来一

30、一判断【解答】解:A、积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水结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D正确故选D5【答案】C【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1)晶体熔化时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吸热。冰是晶体熔点为0,达到熔点后继续吸热,开始由固态变成液态,出现固液混合物,全部熔化后成液态且温度逐渐升高。(2)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温度由-40到100,水的状态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熔化和沸腾,其中熔化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3)液态时水的比热最大。【解答】A图像

31、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时温度为100是水沸腾的过程,A错误;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由分析可知,AB、CD水的温度升高水在吸热,BC是熔化,DE是沸腾,水也在吸热,B错误;C水的凝固点是0,由图线可知水的凝固点是0,C正确;D物质在AB段比CD段比热大,水在液态时的比热是最大的,D错误。故答案为:C6【答案】A【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解答】解:由于墙内混入非晶体材料,所以它在凝固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固液共存的状态,它的温度会持续下降A是非晶体凝固图象

32、,B是非晶体熔化图象,C是晶体熔化图象,D是晶体凝固图象故选A7【答案】D【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由物质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结合所给选项分析物态变化【解答】解: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合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A不符合题意;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合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B不符合题意;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C不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D8【答案】A【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解答】解:冬天贮菜时,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桶里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过程

33、中,水会放出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从而避免蔬菜被冻坏故选A9【答案】C【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需要吸收热量;固体分为两大类: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解答】解:A、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C、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此选项正确;D、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熔化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升高此选项错误故选C10【答案】C【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

34、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解答】解:A、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B错误;C、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故C正确;D、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故D错误故选C11【答案】D【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解析】【分析】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在熔化时保持熔点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由图可知:乙物体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乙为晶体;物体乙从第5分钟到第12分钟的温度保持在80不变,这个温度就是乙物体的熔点,说明乙物体是晶体,此过程乙物体

35、处于固液混合状态故选:D12【答案】凝固;放【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很快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物质凝固时放热,所以人感到温暖【解答】解: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能在温度降低时凝固,温度上升时熔化,由于凝固放热,熔化吸热,因此这种微胶囊做成的衣服能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穿上它,在温度下降时自动向人体供热,温度上升时又自动向人体吸热,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故答案为:凝固; 放13【答案】凝华;升高【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解答】解: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现象,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在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所以在雾凇形成过程中,周围环境的温度会升高故答案为:凝华;升高14【答案】凝固;熔化【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解析】【分析】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