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部编教科书的一大特色, 其目的是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单元的语文园地设置了“快乐读书吧”版块,具体要求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从阅读内容上看,本身也非常贴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这个人文主题, 是自然与科技相结合。这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一定的比例,体裁也比较多样,比如:一年级上的影子和比尾巴是科普类儿歌,一年级下册小壁

2、虎借尾巴和棉花姑娘等是科普类童话,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是科普类韵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是科普知识短文,三年级上册花钟和蜜蜂是叙事性科普文,四年级的蟋蟀的住宅、呼风唤雨新世纪、飞向蓝天的恐龙和五年级的鲸和松鼠,六年级的草虫的村落是科学散文。科普类文章贯穿了整个小学六年,其主要目的有四:一、让学生从小沐浴着科学知识的光辉;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三、让学生逐渐习得科学知识的表达方式;四、实现科普读物的“快乐阅读”。而“快乐读书吧”的设置就是为了积极引导学生读书,拓展阅读量,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 让学生不再有枯燥之感,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有基本的文体知识,激发他们阅读各种类型读物的

3、兴趣,从而真正地实现快乐读书。本单元学生要读的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说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更有助于以上四个目标的达成。这个单元属于第二学段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小品文、科普和科幻作品,发现、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运用口头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探究。并及时整理出自己的问题,记下自己的奇思妙想,能通过口头和图文结合的方式,有重点、有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与同学分享。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在读书时渗透方法和指导,建议学生在遇到不懂的科学术语时可以借助相关媒介查询资 料,而这一条非常好的落实了本单元的阅读语文要素:“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针对的就

4、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试着去解决问题。这一阅读训练要素是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凝结,涉及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方面面,因此它并不是凭空出现在这个单元的, 在这之前,统编教材都做了足够的铺垫,才水到渠成的在此单元中提出这一阅读训练要素。教学目标:1.了解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和具体要求,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2.阅读交流具体科普文章,引导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按照兴趣以某本科普作品的阅读组成小组(46 人一组) 开展课外阅读,做好个人的阅读记录,进行交流分享。在交流课上,能与同学交流阅读科普作

5、品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或谈谈阅读该部科普作品的收获、体会等等;或展示编撰的科学小知识集,介绍编撰的有关情况和集子中有关的科学知识等等;或介绍小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情况, 推介喜欢科普作品,讲讲自己读到的科普小故事,谈谈科普作品对自己的启迪分享读书的快乐。教学重点:1.能够借助以往所学阅读方法进行整本书共读。2.与同学分享交流阅读体会。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2.初步感知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并渗透阅读方法。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演讲(我最推荐的一本书)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相信一说起它的名字,你一定不陌生。看到这个

6、书名,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问题吗?二、初步感知,走近作者1.米伊林是谁?哪位同学对他有了解?2.老师也查找了一些关于米伊林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哪位同学想给大家读一下?(课件出示作者资料)伊林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欢做科学实验,而且他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他一生写下了许多的科普作品。堪称是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他的作品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并且对中国现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3.通过对米伊林的了解,你是否对阅读这本书的期待又增添了几分呢?三、浅观封面,深析目录你看,书封面上的不同位置呈现了许多信息,拿到一本新书时我们可以从封面上获得哪些收获呢?谁想到前面来和同学们分享?预设

7、1: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预设 2:插图和封底名人推荐语感谢大家条理清晰的介绍,相信今后同学们在拿到一本新书时,仔细读读看,相信一定从封面上获到不少关键信息!目录中呈现的其实是一个个站名,米伊林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的旅行,目录就是我们的旅游指南手册,从自来水龙头出发到炉子再到餐桌和炉灶、然后又去往厨房锅架、碗柜、和衣柜。目录是整本书内容的高度浓缩,因此同学们在捧起一本新书的时候不妨翻开一下目录,看看从中会有哪些收获。米伊林在这本书中针对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老师从中选取了几个来考考聪明的你。1.穿 3 件衬衣暖,还是穿一件衬衣 3 倍厚的衣服暖?2.有没有用空气筑成的墙壁?

8、3.为什么水不会燃烧?4.为什么面包心里都是小孔?5.为什么啤酒会咝咝作响,并且起泡沫?怎么样,同学们,这些问题你都有答案了么?是不是觉得它们其实看似挺简单,想要回答却不是那么容易呢?四、回归方法,解决问题那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预设 1:我们读书时可以边读边思考,遇到不太明白的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解决。预设 2:在书上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课下与同学们交流。预设 3:还可以问老师,问家长,向他们寻求帮助。同学们能结合我们上课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老师为你们点赞!四、浅析文字,知晓特色亲爱的同学们,那你对哪个“旅行站点”比较感兴趣呢? 在你读这本

9、书时不妨也开动脑筋,看看你能从中提出怎样的问题。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科普作品,但它更是一本导游手册,它是米伊林“在屋子里边走边写”的一本书。它们中有的是科学成就的通俗讲解,比如在第三站“餐桌和炉灶”中的这一小节,他让我们明白了科学家们从不同食物中发现了维生素,并且通过科学技术从不同的食物中把它们提炼出来,从而让我们身体的变得更加健康!有的是生产部门参观记,比如说他在第四站“厨房锅架”中的这一小节, 米伊林又变身成了一个制作陶罐的工人,带领我们参观黏土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一只陶罐的。还有的是短篇小说,比如说他在第六站“衣柜”中描述“镜子的历史”时就用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将镜子是如何慢慢普及讲得绘声绘色。

10、你是否发现了在“快乐读书吧”中就为我们呈现了从这本书里截取的一个小片段。快来读读看吧!这其实就是十万个为什么正文的第一页,米伊林在书的一开始就化身成了我们的朋友,用活泼轻松的语言和诙谐幽默的语气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尽管本书作为一本科普读物,但是并不让我们觉得科学是那么遥不可及。恰恰相反,科学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米伊林在书的开始就想告诉我们:嘿,朋友, 不要紧张,放轻松地来读这本小书吧!五、对比阅读,赏析特色相比起一般的科普文,像我们刚学完的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你读起来有什么感受呢?相信和你一样,科普类的文章很多同学一读就直挠头, 因为语言科学严谨,结构相对

11、单一,趣味性不如其他的文体形式。可是这一点,在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你不需要担心,同样是解释一个科学原理,让我们来看看米伊林是如何描述的吧。哪位同学想为大家读一读?你瞧,看似枯燥的问题米伊林却用诗一般的语言把“铁为何会生锈”这一化学反应深入浅出给我们解释清楚了。与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他的讲述生动有趣,让我们读起来津津有味。他给内容施了什么“魔法”呢?老师还选取了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六、回顾方法,加深体会不动笔墨不读书,圈圈批注写感受,会让你的阅读更有深度。做批注的读书方法发现了米伊林在文字中所施的魔法,类似这样的文字魔法还潜藏在这本书中的各个角落,你在细细品读时可不要忽略他们呀!

12、可以在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这种做批注的读书方法,我们四年级上册就学过了。还记得有哪些吗?米伊林变身成了和同学们一样的孩童,把好奇的眼光停留在屋里的各个角落。难怪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在人民日报上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这样 16 个字来概括伊林作品的写作特点。相信通过这几段文字的分享,你是否和高士其爷爷有同样的感受。认为它“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不仅如此,与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在这本书中,米伊林并没有使用大段大段复杂的文字描述,为我们揭示各种科学道理,而是用尽量简洁、明了的语言与我们娓娓道来,也正因为这个特点更增加了这本书的可读性。同学们,那当我们遇到

13、其他“科普类”书籍时,还可以怎么去阅读呢?看看课本上的小贴士还给我们推荐了哪些好方法?1.“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这时要运用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2.“读完后还可以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的确如此,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写于 1927 年的,如今九十多年过去了,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着,今天我们再读他的作品,可能会找到一些不足之处。关于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借助书籍、网络去搜寻它的最新动态。在米伊林的带领下我们大胆去探寻近在咫尺的但却谜一样的地方我们的屋子!难怪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他有着简明扼要地描述复杂现象和奥妙事物的罕

14、见才能。”七、回归作者同学们,米伊林的这种罕见才能与他从小就酷爱读书, 喜欢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他的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说是几代人的科学启蒙书籍。他的许多科普作品对我国的科普创作影响巨大。1961 年,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诞生了,书名就是借用了伊林的标题。其中一位名叫叶永烈的作家是这套书中撰写篇目最多的,当时他不过是一名北京大学大二的学生。他坦言道,自己小时候就是读着米伊林的科学故事长大的。(PPT 再次呈现米伊林资料)现在,伊林又把这本小书送给了大家,希望它也能陪伴你长大,并以此开启你探究科学世界的大门!八、拓展阅读课后,刘老师还推荐同学们阅读其他优秀的科普作品。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高士

15、其的灰尘的旅行以及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这本书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也就是爷爷的爷爷哪里来。相信你一定会被科学的神奇世界深深吸引!下课,同学们再见!九、板书设计十万个为什么请教他人 查阅资料 联系上下文十万个为什么课后反思成功之处:一、感知语言特色。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紧扣本单元人文主题“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和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利用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问答形式”的特殊之处,引导学生发现这本书的写作特点。十万个为什么用文学语言将奇妙复杂的事物以“屋内旅行记” 的形式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活泼有趣。接着补充名家对作品的评论,加深学生对作品表达特色的理解。二、

16、交流阅读方法,答疑解惑。在交流中,当发现学生遇到了因为“科技术语”不理解而阻碍阅读的情况时,顺势引导第二单元学习过的遇到不懂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让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的阅读中。三、推荐阅读显智慧。比较阅读中外的十万个为什么,从表达和内容上比较异同点,不露痕迹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和推动, 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这一本走向这一类, 真情切意地引导推荐阅读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不足之处:“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教材中新加入的一部分内容, 其实是将课外阅读纳入到教材中来。新教材力图做到“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如何更有效地促进课外阅读, 将更多优秀的书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这是“快乐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