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重庆一中陈国君_第1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重庆一中陈国君_第2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重庆一中陈国君_第3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重庆一中陈国君_第4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重庆一中陈国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一环节:开场白、引课“神秘礼物”【师】来到美丽的南宁,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的学生们也很激动,嘱托我一定要带来他们诚挚的问候,以及他们精心准备的神秘礼物。(举起盒子展示一下)这里面是什么呢?它与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有着密切联系,等会儿我们再一起分享!【课件】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师】现在,先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师】然后,来看一看之前布置给大家的课前预习内容,(课件投影:116页看到第4题)这里就是课本上曾经出现过的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或途径。相信大家也都找到了吧?【课件】【师】那你们觉得这些方法都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

2、碳吗?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说的同时写板书)【板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引导语】来,先看第一种,哪位同学来说说。 1.不纯,且CO2含量太低。 (追问:你们知道主要含有什么气体吗?)非常好,请坐。第二种呢?2.不便于收集,且含较多杂质 (追问:有没有和它是相同因素的?)(若未答出时引导语:蜡烛燃烧时除了产生二氧化碳,还有什么呢?并且在空气中燃烧还会混有氮气,所以也不太适合-不纯,(并且在空气中燃烧还会混有氮气,燃烧产生的气体也不便于收集)3.同样,木炭的燃烧也是如此,所以也不适合。 4.再看看这种方法呢?有没有同学想到?为什么?大家注意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什么?-高温啊,所以条件比较苛刻较难满足,

3、也不适用。非常好,请坐。5. 咦,上述方法都不太合适哦,再来看看最后两种,我先为大家演示一下,请注意观察、对比二者的现象。(实验演示,摄像头)这里是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和块状的大理石,现在同时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稀盐酸。【师】你们觉得选哪一种制取二氧化碳呢? 为什么不选这个?-(速率太快)如果实验室只提供碳酸钠和盐酸,有没有办法制得二氧化碳呢?我们一会再来讨论。第二环节: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师】实际上,正是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实验室通常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手指一下课件)大理石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为碳酸钙,盐酸的主要成分是HCl (出现课件)。它们发生的反

4、应是CaCO3和HCl,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板书】 CaCO3+2HCl= CaCl2+H2O +CO2第三环节:探究1. 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师】这就是实验室制取CO2最常用的反应原理。(同时板书:一、反应原理)确定了反应原理,就需要考虑实验装置了,那么,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我们通过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探究一下。(出课件,手指一下课件)这副图大家都很熟悉吧,这就是我们学习过的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它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呢?请大家联系这幅装置图,认真阅读课本113页的探究第一项(手指一下课件),再结合1

5、14页已完成表格中氧气的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投影上的问题。请大家注意:我们先自主看书,思考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学生看书时板书)【板书】二、装置的确定【课件】探究1: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温故: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制取装置2.知新:阅读课本113页的探究第1项。3.解惑:结合114页表格中氧气的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选择酒精灯的原因;选择试管并略向下倾斜的理由。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该装置还可做出怎样改变?说出原因。(追问这两个问题,开始没投影出来)

6、你怎么判断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第四环节 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关内容,分析装置不同之处,设计制取CO2的装置【师】好,请大家停止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什么选取这套装置,相信大家现在一定豁然开朗了。 我们就来看一看下面几个问题,哪组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师】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哪组同学来回答一下?【师】(追问)你怎么判断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大家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哦。再汇总一下,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过渡】相当不错,看来大家都已经明确了设计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课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考虑因素: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收集装置

7、考虑因素:气体的密度;是否溶于水、与水反应。【师】有了这样的基础,相信大家也一定能设计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就请同学们按照投影上的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温馨提示:先要比较114页表格中的内容,分析制取CO2和O2装置有什么不同,然后,选择所提供的仪器模型拼出制取CO2装置图,用图钉将它们钉在泡沫板上。这就是我完成的制取氧气装置,大家可以参照一下。(慢 模板展示)给大家5分钟时间,每组完成后,就可以到台前领取你们期待已久的礼物了。Are you ready?-go【课件】探究2.设计制取CO2的装置小组合作1完善并比较课本114页两表中的内容,思考制取CO2和O2装置的不同之处。2从课本114

8、页图中选择仪器设计制取CO2的装置,并用所提供的模型呈现在展板上,用图钉固定。一会儿,将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分组、拼图板;教师巡视、指导。一定先指导出两组简易装置)【师】请大家停止手中的活动。现在,分享一下我们的成果。【课件】 成果展示找一找:装置在仪器的连接上是否存在错误 比一比:装置在仪器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师】首先,大家来找茬,这些装置在仪器的连接上是否存在错误,若有,请指出。(找明显错误的图分析,若未有,可提前自行准备典型错误图,“再来考考大家的眼力和分析能力,这有几幅图有何不妥之处,为什么?-非常好,眼神很犀利、思维很紧密”)【引导语】大家注意这组装置,药品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可以从

9、几个出口逸出?【师】所以一定要将长颈漏斗末端伸到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这里逸出。【引导语】比较这两组有无明显的不同?大家注意导管的长度。【若未伸到集气瓶底部】这样会使瓶内的空气不易排尽。所以导管要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若导管伸入容器瓶过长】这样会使产生的气体不易导出。所以导管略出橡皮塞即可。请这几个小组一定记得回去改进完善。【过渡语】余下这几组虽各不相同,但都可成功的制取收集到二氧化碳。就再来比较一下,它们在仪器的选择上有何不同之处,很明显,发生装置选取了3种不同的反应容器,大家觉得,它们之间可否相互替换吗?(出现课件,反应容器仪器图)(若生答可以)只要注意选择大小匹配的橡皮塞。(若生答不可以)

10、不可以吗?3种容器只是容量不同,会影响气体的制取吗?所以只需要选择大小匹配的橡皮塞即可替换。即可根据制取气体的量灵活选用反应容器。【师】那么,这几组实际为一类装置,再来看看它们与其它组有什么不同,来,谁发现了?(若生答长颈漏斗)长颈漏斗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生:添加液体)因此可连续制取气体。(若生答便于添加)便于添加液体是因为使用了哪种仪器?【师】你还能举出一种可以替代长颈漏斗的仪器吗?(若未答出)可联想下生活中的用品-注射器-非常好,联系到了生活用品。(若答出)真是不错,还有其他选择吗?还有没有同学想到其它的仪器?(若未答出)这里再为大家介绍一种仪器,(若答出)高中的知识都知道,很不简单啊,这

11、就是高中会学习的分液漏斗(实物展示)可通过这里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师】大家觉得,如果用注射器或分液漏斗替代长颈漏斗,装置将具有怎样的优点?-(生:控制速率)没错,通过控制液体的流速和用量,从而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和产生气体的量。第五环节:知识迁移和拓展【过渡语】那如果我们考虑仪器的相互替代,用上述仪器到底可装配出多少套发生装置呢?大家真是太厉害了,设计、改进出了这么多组各具特点的装置。看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确定,对大家来讲,已经So easy了!那就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前面两个遗留问题,现在能否得到解决了?【课件】问题1:如果提供碳酸钠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你打算选取下列的哪组发生装置?问题

12、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非常剧烈,最好选取下列的哪组发生装置? 【师】首先,回想刚刚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如何选择?(生答:D) 很好,我们都知道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也能用来实验室制取氧气,此时最好选取哪一套?可见,制取同一种气体可选择不同的反应原理,采用不同的装置。【师】还有没有其它别具一格的装置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所得到的神秘礼物。这些都是重庆的同学们利用生活废旧用品设计完成的制取气体装置。(幻灯片展示每个装置以及每组成员照片)【师】每套装置还都配有一个小卡片,除了留有制作小组的联系方式外,还有写给你们的一段话,结合我们刚刚的成果,一起来分享一下。【师】先看看,哪个小

13、组的礼物与这组装置特点相近。(手拿长颈漏斗那套装置的模板)来,展示一下,这位同学念一念你们的卡片,念出感情哦。(同时用摄像头展示实物)【生】我们自制的长颈漏斗很不错吧,我们的发生装置可以利用它随时添加液体药品,你们能帮我们继续完成收集装置吗?亲,记得要环保哦。【师】呵呵,期待你们完美的合作。有没有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呢?来,再念念你们的(同时用摄像头展示实物)【生】我们的装置很厉害吧,只要你关上调速开关,注射器往外拉,观察到输液管上较粗的那一段变瘪,就说明这套装置不漏气。相信你们也能设计出别具创新的装置,远方的我们期待着你的设计,加油加油呦。【师】嗯,一定不要让他们失望哦。 还有没有其它特点

14、的装置。(同时用摄像头展示控制发生停止的装置实物)【生】我们的装置相当厉害呦,带孔小药瓶装入固体药品,胶水瓶装入液体药品,通过拉动铜丝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哟。【师】看来,创意真的是无止境啊。其它小组的礼物,大家课后继续分享。不过,我觉得大家收获到的礼物,不仅仅是这一套套自制装置,也是来自重庆同学们的一份美好友谊,更是对同学们勇于创新的一份期待和启示! 第六环节:演示实验操作【过度语】现在,(手指着板书)我们已经确定了原理,设计出了装置,可谓万事俱备,下面就来进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这里,我将选用课本上所提供的这一套装置(摄像头-装置),真人版全程展现制取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记住我的操作

15、,下次课你们将去实验室亲身体验。(板书)【板书】三、操作【边讲边演示】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易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大家都很熟悉,而该装置如何检查气密性呢?(实物展示、停顿)可采用“加水法”,先用弹簧夹将胶皮管加紧,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为了便于大家观察,我在水中加入了几滴红墨水。看到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用水润洗一下锥形瓶,只操作不说)然后,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注意块状固体,要用镊子将其放置容器口,使之缓缓滑落到底部,再塞紧橡皮塞,将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打开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注意液面一定要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现在,开始收集。

16、【师】而如何知道二氧化碳是否已集满呢?-(生: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到瓶口。)这是根据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生: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呀,我们是要根据被收集的气体性质,设计出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验满方法。(若答石灰水:石灰水也有明显现象,但方便于验满吗?)(将火柴划燃伸到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满,同时能否证明该瓶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呢?那该如何检验呢?-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将石灰水加入瓶中振荡)明显的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从而验证了所得气体就是二氧化碳。请大家注意对比,验满是燃着木条伸到瓶口,而检验是抓住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板书】验满:燃着木条伸到瓶口检验:澄清石灰水第七环节:实验室里制取

17、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过渡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制取,但我们所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一瓶二氧化碳,也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从中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哪位同学来试着说一说?其它同学还有没有补充?)让我们一起来总结、归纳一下。(引导语根据总结图依次组织)制取一种气体,首先选择恰当的反应原理,然后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而收集装置的选择要根据所收集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是否与水反应。最后,就要依据气体的性质,来选择简便的验满方法。这就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第八环节:结尾【师】最后,给大家布置4个课后小作业:【课件】 课后作业1. 思考交流:思考这些礼物的优点或可改进之处,可以联系重庆的同学们进行交流。2. 设计分享:各小组选用生活用品自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