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

2、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是细胞结构或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以上细胞结构或细胞中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有机物B甲、乙两种结构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具有丙结构的生物比丁高等C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中不含甲、乙、丙D甲、乙、丙、丁在进行相应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下面的部位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噬菌体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以RNA为

3、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C溶酶体只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4在一种圆眼刚毛果蝇中存在某种致死现象,某科研小组将一对圆眼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发现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性状性别圆眼刚毛圆眼截毛棒眼刚毛棒眼截毛雄310105315100雌50021000A题述两对性状对应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在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6C在子代圆眼截毛雌果蝇中杂合子占1/2D继续将子代中的圆眼截毛果蝇进行杂交,后代雌果蝇中纯合子占3/45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代表磷酸,代表脱氧核

4、糖B人体内的核苷酸含8种,2种C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体现在、两方面D在噬菌体中共有5种6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生殖细胞中表达C女性的生殖细胞中都含有X染色体D男性的生殖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7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A选择活性较低的-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B先将淀粉酶与淀粉溶液混合再调节温度C可用碘液检测反应溶液中是否存在淀粉D各实验组的处理时间可以不同8(10分)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步骤基本过程试管A试管B13 mL淀粉溶液+-23 mL蔗糖溶液-+31

5、 mL淀粉酶溶液+437 保温15 min52 mL本尼迪特试剂+6热水浴23 min,观察红黄色沉淀+-(注:“”表示有,“”表示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种类B不能用蔗糖酶溶液替代淀粉酶溶液C本实验证明酶具有高效性D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替代本尼迪特试剂二、非选择题9(10分)烟草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双子叶植物,易受 TMV(烟草花叶病毒)感染而大幅度减产。绞股蓝细胞中含有抗TMV基因,能抵抗TMV感染。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烟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表示为了获取抗病毒基因,可从绞股蓝细胞中提取相应的RNA,在_酶的作用下获得cDNA片段。(2)

6、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图中的_(填序号),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_。(3)过程还需要再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方法是_。10(14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11(

7、14分)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请根据此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图说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性。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 (2)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的部位是_。当生长素浓度为D时,对根的生长有_(促进、抑制)作用。 (3)生长素在植物的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这称为_运输。 (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只属于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_) A赤霉素 B乙烯 C细胞分裂素 D-萘乙酸12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 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动物细胞内,与

8、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_。(2)图中的物质b是_,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_,物质c是_。若B、C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则B、C分别是_。(3)物质d是_。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答案解析】甲线粒体,乙叶绿体,丙细胞核,丁原核生物。【题目详解】甲线粒体,乙叶绿体,丙细胞核,丁原核生物均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有机物,A正确;甲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乙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都与能量转化有关,具有丙细胞核的是真核生物,比丁原核生物高等,B正确;甲、乙

9、、丙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不具有双层膜,丁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C错误;甲、乙、丙、丁均进行相关大分子物质的合成会产生水,甲有氧呼吸会消耗水,乙光合作用会消耗水,D正确。故选C。2、B【答案解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题目详解】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也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有尖端产生后向下端运输,促进胚芽鞘下端部位的生长,由于生长素

10、的分布不均,因此尖端下面的一段会发生弯曲。故选B。3、A【答案解析】1、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3、动物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题目详解】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A正确;无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是某些病毒,B错误;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

11、胞器,也能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C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CO2只来自有氧呼吸,因为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A。4、B【答案解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分析表格中的杂交后代:雄果蝇中圆眼棒眼=11,雌果蝇中全是圆眼,说明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与性别有关,属于伴性遗传,如果用B表示的话,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雄果蝇中刚毛截毛=

12、31,雌果蝇刚毛截毛=52,说明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存在纯合致死显性。如果用A表示的话,亲本基因型是Aa、Aa;考虑2对相对性状,亲本基因型是AaXBXb、AaXBY,致死基因型可能是AAXBXB或AAXBXb。【题目详解】A、由于雄蝇中的性状分离比是3131,可以写成(31)(11),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由分析可知,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的纯合体可能致死,B错误;C、子代圆眼截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XB,杂合子占1/2,C正确;D、子代中的圆眼截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杂交后代雌果蝇中

13、纯合体的比例是1/2+1/21/2=3/4,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多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的遗传规律及推测性状偏离比可能的原因,并进行概率计算。5、C【答案解析】分析示意图:、分别是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和两方面,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含有T;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有U,据此答题。【题目详解】由图可知,是磷酸,是脱氧核糖或核糖,A错误;人体内的核苷酸含有2种,是核糖和脱氧核糖,5种,是A、T、C、G、U,B错误;DNA和RNA

14、在核苷酸上不同主要体现在五碳糖和含氮碱基两个方面,C正确;噬菌体中的核酸只有DNA,为A、T、C、G,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以及主要特点难度中等,易错点是要理解核苷酸的组成以及DNA和RNA的区别。6、C【答案解析】1、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2、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3、X和Y为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会发生联会和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

15、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所以精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题目详解】A.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A错误;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不一定表达,比如决定色盲的基因不会再生殖细胞中表达,B错误;C.女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X染色体,C正确;D.男性的体细胞都含有Y染色体,但是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的易错选型A,错因在于对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理解不准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但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7、C【答案

16、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直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和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选择活性较低的-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造成所有反应速率都低,无法比较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应该是将淀粉酶与淀粉溶液分别保温后再混合,B错误;C、淀粉与碘液现蓝色,可以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剩余量,C正确;D

17、、处理时间在该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低温可以和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8、A【答案解析】实验用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来研究酶的专一性。本尼迪特试剂只适用于还原性糖(如葡萄糖)的鉴定,产生红黄色沉淀。【题目详解】A、实验用淀粉酶溶液催化淀粉和蔗糖溶液,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A正确;B、可用蔗糖酶溶液取代淀粉酶溶液,B错误;C、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遇本尼迪特试剂生成红黄色沉淀,而淀粉酶不能分解蔗糖,验证酶的专一性,没有证明酶的高效性,C错误;D、虽然碘碘化

18、钾溶液遇淀粉变蓝色,可检测淀粉是否分解,但蔗糖及蔗糖水解产物都不能与碘碘化钾溶液发生颜色反应,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分解,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答题关键在于理解实验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等。二、非选择题9、逆转录(反转录) 农杆菌转化法 用TMV感染烟草,观察烟草是否被感染(患病) 【答案解析】分析题图:过程表示目的基因(抗烟草花叶病毒基因)的获取,其中过程为逆转录;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重组Ti质粒)的构建;过程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Ti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烟草细胞);过程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烟草细胞

19、培养成完整植株,其中过程筛选出的是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烟草细胞。【题目详解】(1) 过程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催化。(2) 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重组Ti质粒)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过程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Ti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烟草细胞)。 (3) 在个体水平上鉴定抗烟草花叶病毒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后,是否赋予了烟草细胞抗病的特性,可进行抗病的接种实验,即用TMV感染烟草,观察烟草是否被感染(患病)。【答案点睛】解答本题需识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以题意信息和图示中呈现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

20、点,明辨图中各数字所示的过程,进而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10、2.2头/km2 2头/km2 乙种动物以甲种动物为食,丙种动物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 大于【答案解析】(1)550头/250km2=2.2头/km2,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度最快,即:(1000头/2)/250km2=2头/km2;(2)由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分析可知,当丙种动物增多时,捕食的乙种动物增多,导致乙种动物数量下降,乙种动物数量下降,捕食的甲种植物减少,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多。(3)依据能量传递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可推知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特征中的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对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11、两重 吲哚乙酸 根 抑制 极性 D 【答案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由图可知,根对生长素的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