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测试卷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测试卷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2、交回。一、积累1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为幸福乡的农民建造并设计了新型阳光大棚。将“建造”和“设计”调换位置。B学生每天花上大约两小时左右的时间玩手机会影响学习。删去“大约”或者“左右”。C阅读小说时,我们要注意体会它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丰富细腻的情感。将“体会”改为“梳理”。D梵高在绘画中经常使用一种鲜明的黄色,被视为他的“艺术签名”之一。在“被视为”前加“这种黄色”。2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孔乙己 鲁迅 朝花夕拾B变色龙 契诃夫 契诃夫小说选C鱼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 告子上D屈原 郭沫若 屈原3对下面应用文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征稿启事为丰富萌芽文
3、学社社刊小草的内容,特向全校学生征集下列稿件:烛光赞歌、青春吟诵、心灵抒怀、学海拾贝、诗路花语、开心乐园、天马行空等。来稿要求思想健康,内容新颖,感情真切,文字简洁生动,文体不限,篇幅800字以上,诗歌14行以上。为方便审校,来稿请用A4纸打印,题目下方注明班级和姓名。2015年3月25日A启事名称“征稿启事”应写在首行正中。B正文应交代投稿的地点,如“稿件请投萌芽文学社信箱”。C正文下面应写上“此致”“祝全校同学学习进步!”之类的祝颂语。D日期上方应署名启事单位“萌芽文学社小草编辑部”。4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 )是曲折的情节,(
4、 )是鲜活的人物,( )是多样的表现手法,都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它们( )像一部部生活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A不管 还 或 还B不仅 还 或 还C不管 还 或 就D不仅 还 或 就5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_,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_,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可怜夜半虚前席,_。(李商隐贾生)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诗句是:_,_。6判断题。简爱在做家庭教师期间,意外地获得了她的叔叔的遗产,她最终
5、把五万英镑的遗产与她的表哥和两个表姐分了。(_)“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宋江在浔阳楼写的反诗。(_)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张侦探给洗劫了。 (_)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6、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小大之狱 狱:_望其旗靡 靡: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请你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8阅读下面两篇文言
7、文,完成下面小题。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会吴人寇弋阳、江夏,略户口,诏遣侍臣移书诘祜不追讨之意。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使者不能诘。祜寝疾,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谥曰成。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
8、,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祜(h):羊祜,曾坐镇襄阳,魏晋时期大臣,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陆抗: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杜预: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帝素服哭之:_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_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B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4羊祜是一个有信誉的人,从选文中陆抗的表现“_”可看出。5选文中的羊祜和出师表中的诸葛
9、亮同为襄阳名人,受人爱戴,从文中划线句对羊祜的 描写可看出,那么从出师表一文中,你认为诸葛亮受人爱戴的原因是什么?9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雍氏之役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仲,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仲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公
10、仲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仲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雍氏之役:楚国攻打韩国雍氏。周君:西周国君,当时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公仲:姓公仲,名侈。昭应:楚国将领。节:古代出使外国的凭证。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氏罢于兵 罢:通“疲”,疲惫B寡人请以国听 听:听从C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 益:增加D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卒:士兵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A
11、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B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C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D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代对周君承诺:不仅能避免韩国在周的征兵征粮,而且还能帮周君得到高都。B昭应一个月内拿下雍氏的建议,一开始未被楚王采纳,是因为楚国处境困窘。C苏代认为如果楚国知道韩国向西周征兵征粮,楚国定会下定决心攻克雍氏。D公仲觉得把高都给西周,西周与韩修好,使秦与西周断交,这确实对韩国有利。4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10非文学作品阅读20
12、19年3月见字如来出版。该书收录了四十六篇说文解字,每一篇都有一段“得胜头回”,说的是作家生命里与字相逢的风景、际遇,后文便是关于汉字的形、音、义与词组的说解、甚至延伸变化。值见字如来出版,澎湃新闻专访了张大春。澎湃新闻:您找的字大概要具备哪些特点,是否字形字义在演变中有较为明确可辨等特点?张大春:这个没有,单个字出现在这本书里是没有认知顺序或教学阶段的。每一期写什么字,我要先跟杂志主编商量,比如这一期专题是“魔术师”,那我就会写“魔”字。换言之给我任何一个汉字,我都可以想办法写这个字。澎湃新闻:具体的写作中,比如要写某一个字,怎么去形成一篇文章?张大春:首先你当然要知道怎么查工具书,但是你也
13、要在平常生活中有一些知识积淀,那些积淀应该是来自于你对这个字非比寻常的解释有些印象。比如说“牙”这个字,它表面上看就是我们嘴里的器官,另外它还有“中介”的意思,市集交易的经纪人自唐、宋起便称为牙人、牙侩、牙郎,以中介生意为业的商行就是“牙行”,这就牵涉到这个字的序列。所以我们平常多多少少可以累积一些对一个字不常用的解释,或不常用的意义,我们要有一些好奇心。澎湃新闻:构成你的知识体系是小时候家里教育的耳濡目染还是后来的学习?因为现在我们接受的大多数的教育,并不会太多关注一个字诸多不常用的衍生意义。张大春:我觉得一代一代人对文字的追求往往是它固定的意义,或者说是大家都使用的意义,一个是从众,一个是
14、从俗。我年纪越大越会发现,过去以为跟它很熟的字不一定是真的熟悉。有的时候一个字在一千年前是那个解释,到八百年前是另一个解释,到三五百年以前又换了一个解释,这个中间的流变其实就是文化,就是文化的累积,不论哪个对哪个错,或者哪个比较早哪个比较晚,都是文化的痕迹。我们说文化,主要内涵就是在这上面。澎湃新闻:今人写作一本“说文解字”应该本着哪一种解读,是更该追溯它产生之初的字形以及在历史中的演变和准确含义,还是更侧重它易于理解的一种解读?张大春:学术研究或对文章字词意义的解释,有时太重视它的正确性了,但它的广泛性可能更应该重视。许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最大宗地处理那么多汉字,而且每个汉字都运用了高度的想象
15、力。举个例子,掉东西的“掉”,我们今天说掉东西就是掉下去了,其实掉是摇的意思。右边的“卓”是旗子的意思,手摇旗子就是“掉”。以前有人给苏东坡出了个题,要求用最简单的几个字表达这句话:有一头鳄鱼跑到河边把一只老虎拽下河里,淹死之后吃掉了。苏东坡十个字就解决了:“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十个字感觉像诗句,而且有声律的美感,掉字就是取“摇摆”的意思,掉是摇的意思就是许慎猜出来的。澎湃新闻:所以哪怕并不是用严谨的文字学阐释字义,而是加入了很多个人解读与猜测,你觉得也是可以的?张大春:我们接受某一个文字的解释是要有理据的,有时候你没有办法找到那么多材料去验证,所以你只能去解释,那个解释你也不能说符合了
16、某个字形就是对的,不符合就是错的。在我看来文字学接近一半都是猜谜,猜谜很有趣的,不要担心它的对错。因为在文字学里,对和错是游动的,有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样解释是千古不易的,但两年以后就有新材料告诉你错了。我倒觉得,利用对字符的好奇所形成的种种想象,开发对世界的认知情趣和好奇心,是一种好的能力。澎湃新闻:你怎么看现在的很多古装影视剧里的场景设定及台词?张大春:我们现代人写历史小说用比较极端的意义来讲,那就是绝对的虚构。有多少材料都不是历史现场,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在设计古人对白的时候要更谨慎,只要这个语词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我就不会用。讲究字词的来历,主要的目的是还原一个比较类似的历史场景,比如我看琅琊
17、榜,里面出现一句话“我不过是誉王利用的一颗砝码”,“砝码”是西方传输进来的。得胜头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1(全景扫瞄)联系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字如来46个字的选择主要以每期杂志的专题为主,并不刻意按一定的认知顺序。B金文“牙”字形像牙齿上下交错之形,“中介”是“牙”字的引申解释。C见字如来封面设计简洁,正下方的文字是对书名“见字如来”形象地诠释。D张大春认为文字学的一半是猜谜,但他又认为,设计古人对白需要谨慎,那个时代还没出现的词语就不能在历史小说或古装影视剧中。2(显微审视)小文写“即”“既”两字,经常混
18、淆。请你根据张大春先生对“掉”字本义的分析方法,帮助小文区别“即”“既”两字。宋体篆文即装满食物的器皿跪坐在器皿前面的人既装满食物的器皿吃饱后,掉头嘴背着面前餐桌的人3(回眸辨别)根据(见书)和(听言)内容,完成下面对话。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追踪H7N9禽流感H7N9禽流感已导致更多的人染病和死亡。尽管今天人类对H7N9禽流感认识还不充分,但不断公布的研究和防治禽流感的结果正在解开H7N9禽流感的神秘面纱。流感还是禽流感?对于H7N9禽流感,一些专业人员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应当称为甲型H7N9流感,而非禽流感。原因在于,流感是人畜共患病,而且现在H7N9禽流感病毒早就不是只感染禽类,而是
19、感染到人并造成人的死亡。流感病毒的宿主很广泛,从禽类(家禽、候鸟等)、哺乳动物(蝙蝠、马、猫、狗、老虎等)到人类,都可以染上流感病毒。例如,2009年墨西哥甲型H1N1病毒既可以感染猪和禽类,也可以感染人。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在人、禽类中检测到了H7N9病毒,说明这种病毒不只是感染人,也感染禽类,说不定以后也会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如猪、马等。将H7N9禽流感改为甲型H7N9流感也来源于过去人们抗御流感的经验和教训。2009年3月,墨西哥爆发了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向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时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这一指称造成当地对猪肉消费的减少,而且世界各地都禁止输入墨西哥的猪肉
20、,对该国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后来研究发现,人感染猪流感并非是从猪直接感染人,而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研究人员在新发现的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中找到了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这种流感称为甲型H1N1流感。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畜、禽流感病毒相互交流产生的致病性更强、致病范围更广的新型流感。当时的甲型H1N1流感导致全球约18000人死亡。基于这些原因,一些专业人员认为,把今天的H7N9禽流感改为甲型H7N9流感,也更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控制所副所长舒跃龙认为,现在还未发现H7N9禽流感在人际间传播,所以H7N9禽流感还只是一个禽类
21、疾病。H7N9病毒的来源目前H7N9禽流感病毒来源,研究人员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来源于禽类和野鸟;一种认为是来自哺乳动物。中国科学院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认为,此次H7N9禽流感病毒可能溯源于中国和韩国的禽类。研究人员对病毒基因片段的比对研究显示,在H7N9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中,H7片段源于浙江鸭群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的研究则表明,浙江鸭群中病毒N9片段与韩国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同源。同时,H7N9病毒的其余6个基因片段来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研究人员发现H9N2禽流感病毒来源于中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鸡群。因此,研究人员初步认为,H7N9病毒的
22、基因重配具体过程可能是,韩国野鸟在自然迁徙过程中与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鸭群、鸡群自身带有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组而产生。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吉林)对重点地区带毒样本监测发现,超过6成的H7N9病毒来源是鸡,其次在鸭、鸽子和环境中也检测出了H7N9病毒。而且,从活禽交易市场的家禽中检出H7N9病毒的概率较高。此外,新的研究发现,H7N9病毒在HA基因上有一个点突变。这个点位的变化使得H7N9病毒与人的上皮细胞,特别是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的能力增强了。这可能是H7N9病毒比H5N1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一个原因。尽管有很多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结果认定H7N9病毒来自禽类,但也还是有研究人员提出H7N9病毒可能
23、来自哺乳动物。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罗恩福彻仔细研究了中国卫生机构公布的H7N9病毒的基因序列后认为,H7N9病毒是由另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重组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病毒,具备一直从禽类传播给哺乳动物病毒的特征,它的基因变异有助于这种病毒附着到人的呼吸道细胞上,不过,这种病毒实在是一点儿不像禽类病毒,倒像是哺乳动物病毒。链接一:根据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1月,我国内地已有17个省市报告H7N9型禽流感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共192人感染发病,79人死亡。今年疫情的高发地点散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统计显示,今年H7N9疫情病死率超过40%,疾控专家认为这与
24、错过最佳隔离、治疗时间有关。不过,对这个数字,钟南山认为:“因为目前总体患病人群数量无法统计,证实的病例一般属于重症,不见得就有这么高的致死率。”链接二:H7N9病毒是一种流感病毒之间的重配病毒。病毒外壳是H7N9,内部6个基因片段来源于另一流感病毒H9N9,这是有两到三种禽流感病毒重组产生的新型病毒。流感病毒的重组和重配是非常容易发生的。流感病毒是核糖核酸(RNA)病毒,内部核心由单链核糖核酸及核蛋白组成。根据核蛋白的抗原性可分为甲、乙、丙三型,每型又可分为不同亚型。其中甲型既可感染人、禽类,也可感染其他哺乳动物。现在已发现甲型流感病毒有17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不同亚型之间的基因可以随
25、意“杂交”,因而会生成无数甲型流感病毒,并造成人和禽类或动物患病。但H7N9病毒即便出现比较多的人感染病例,仍不代表流行性疾病即将暴发。H5N1流感已经传播了16年,现在也还没有变成在哺乳动物中间传播的病毒。链接三:专家指出,面对H7N9病毒,民众不要恐慌,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摘自网络,有删改)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专业研究人员都认为,将H7N9禽流感改称为甲型H7N9流感更科学。B人感染猪流感因人直接从猪感染病毒,再出现人与人之间病毒传播
26、而得名。C2017年资料显示,H7N9病毒有高致死率,人感染此病毒后死亡率超过40%。D甲型流感病毒的重配是非常容易的,HA亚型和NA亚型的重组具有随机性。2下列对2013年“H7N9病毒来源”的陈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认为,此次H7N9病毒可能来源于中国长三角地区和韩国的禽类。B重点地区带毒样本监测发现,H7N9病毒主要来源于鸡,但不排除其它禽类来源。C研究表明,浙江鸭群禽流感病毒的某些基因片段与韩国野鸟的禽流感病毒来源相同。D福彻认为,H7N9病毒的基因重组特征,显示H7N9病毒来源于哺乳动物。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买卖、宰杀活禽的从业人
27、员感染H7N9病毒的概率比较高。BH7N9病毒发生的基因突变,导致其更容易感染人。CH7N9一旦出现较多的人感染病例,表明即将暴发流行性疾病。D妥善处理食物,将肉类煮熟煮透,能有效预防H7N9病毒的传播、感染。4研究人员主张将H7N9禽流感改称为甲型H7N9流感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针对H7N9病毒,人们在生活中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预防(三点即可);并根据H7N9流感疫情,向国家卫生防疫部门提两条应对建议。三、应用12班级诗会上,有同学分别朗诵了王安石和李煜的一首词,请根据要求答题。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烧水恣行
28、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千戈?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请根据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A满江红 B如梦令 C破阵子 D南乡子甲:_ 乙:_有同学根据王安石词内容做了一副上联,请根据李煜词内容写出下联。上联:四百年帝业回头往事一梦下联:_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按要求写作文。一位同学说:“毕业就是到达,我喜欢到达时的放松。”一位同学说:“毕业就是出发,我喜欢出发时的新奇。”是啊人生没有终点,追求永不停止。出发是为了到达,到达就
29、意味着出发。请以“出发与到达”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拟题自,再写作;2文体自选不少于6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姓名地名等相关信息。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积累1、C【答案解析】A项,修改正确;B项,修改正确;C项,修改不正确。应为:阅读小说时,我们要注意梳理它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体会丰富细腻的情感。;D项,修改正确。【答案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
30、判断。2、A【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A.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朝花夕拾。故答案为A。3、C【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应用文的书写。这则应用文在格式方面的错误有:标题没有居中,落款没有署名。内容上的错误有:正文没有交代投稿的地点。C:“此致”“祝全校同学学习进步!”之类的祝颂语在征稿启事中是不需要的。故选C。4、C【答案解析】要求学生结合段落内容分析关联词语。结合“是曲折的情节”、“是鲜活的人物”、“是多样的表现手法”三者是并列的关系。故前三空应填“不管还或”,可以排除BD两项。“像一部部生活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与前面句子的关系是转折关系。“就”
31、比“还”合适。故选C。5、(1)山河千古在 (2)选贤与能 (3)雪拥蓝关马不前 (4)不问苍生问鬼神 (5)尚思为国戍轮台 (6)老骥伏枥 (7)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答案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测试卷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蓝”“戍”“骥”“枥”等字词的书写。6、(1)( ) (2)( ) (3)() 【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1)简爱在做小学教员期间,意外地获得了她的叔叔的遗产,不是“在做
32、家庭教师期间”;她最终把“两万英镑”的遗产与她的表哥和两个表姐分了,不是“五万”。(2)正确。(3)是被“孙侦探”给洗劫了,不是“张侦探”。据此可判断。二、阅读7、1 (1)指诉讼事件 (2)倒下 2(1)祭祀用的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枯竭)了。3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为下文写鲁庄公的目光短浅作铺垫;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显示了曹刿的自信)。4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
33、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本题中“狱”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指“诉讼事件”。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注意以下关键词:牺牲玉帛(b):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再:第二次。三:第三次。3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作用的理解。曹刿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
34、了曹刿的自信。为下文写鲁庄公的种种表现作铺垫。据此作答。4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由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概括出:政治上要取信于民这一先决条件;由文末曹刿的分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可概括出:要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答案点睛】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
35、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到
36、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
37、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8、1 穿衣服 把 2D3看见石碑的人没有不落泪的,杜预便把石碑命名为堕泪碑。4“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或“抗曰:羊祜岂鸩人者!”5侧面,诸葛亮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后主的职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感恩图报的精神品质受人爱戴。(或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淡泊名利的志趣值得人们爱戴。)【答案解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服”:穿衣服。所以千万不要以
38、今释古。而“以”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判断错误的答案为D。改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此题要注意标志性的句首语气词“若夫”。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莫”:没有,没有人。“因”:于是,便。“名”:命名。4文言文
39、要点信息的提取。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表现羊祜有信誉的可提取陆抗的一句“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或“抗曰:羊祜岂鸩人者!”作为答案。5一问,考查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划线语句,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确定答案的前提和基础。“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南州人在赶集的日子听到羊祜的死讯,没有不痛哭的,关门歇业,街巷里哭声一片。所以这是对羊祜的侧面描写。二问,可分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40、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答案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文: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垒,双方使者来往沟通。陆抗称赞羊祜德高望重,即使乐毅、诸葛亮也不能超过。陆抗曾经患病,羊祜送了一副药给他,陆抗毫无疑心地服用了。许多人劝陆抗不要服这服药,陆抗说:“羊
41、祜怎么会用毒药害人呢?”吴人入侵弋阳、江夏,掠夺人口,下诏派遣侍臣传文书责问羊祜不追击讨伐的原因。羊祜说:“江夏距襄阳八百里,等到得知敌兵来犯,敌兵已经离去好几天了。步兵赶去,怎么能救得了呢!调动军队来避免责备,恐怕不合适吧。”派去的侍臣不能责问。 羊祜生病卧床,于是推举杜预代替自己,不久去世,时年五十八岁。皇帝穿素服为他哭泣,很悲哀。南州人在赶集的日子听到羊祜的死讯,没有不痛哭的,关门歇业,街巷里哭声一片。吴国守卫边境的将士也为他哭泣。羊祜为人清廉俭朴,衾被衣服都很简朴,得到的俸禄,全都资助了族人,赏赐了军士,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留下遗嘱不许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材中。皇上赐给离城十里以外靠近皇陵
42、的葬地一顷,谥曰“成”。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游览休息的地方树立石碑建造庙宇,每年按时祭祀。看见石碑的人没有不落泪的,杜预便把石碑命名为堕泪碑。9、1D2C3B4这样,相国就是在用一个破烂(贫困)的高都,换得(或得到)一个完整的西周,为什么不给呢?【答案解析】1D楚卒不拔雍氏而去。卒:最终。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仓库空虚,没有力量固守域池。假如我军乘韩国粮食不足时
43、,率兵攻打韩国的雍氏,那么不用一个月就可以占领雍氏了。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C. 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3B“昭应一个月内拿下雍氏的建议”错误,如今楚国围雍氏已有五个月,可是仍然没能攻下,这也证明楚国已疲惫不堪。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是”:这样。“以”:用。“弊”:贫困。“得”:得到。【答案点睛】参考翻译楚国攻打韩国的雍氏,韩国向西周调兵征粮,周天子感到十分烦恼,跟苏代商量。苏代说:“王不必
44、烦恼,臣不但能能使韩国不向西周调兵征粮,还能让王得到韩国的高都。”周王听了这话,非常高兴的说:“如果贤卿能为寡人解难,那么以后寡人的国事都听从贤卿的意见。”于是苏代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说:“难道相国没有听说楚国的计划吗?楚将昭应曾对楚怀王说:韩国因连年争战,兵疲马困,仓库空虚,没有力量固守域池。假如我军乘韩国粮食不足时,率兵攻打韩国的雍氏,那么不用一个月就可以占领雍氏了。如今楚国围雍氏已有五个月,可是仍然没能攻下,这也证明楚国已疲惫不堪,而楚王现在也开始怀疑昭应的说法。现在相国竟然向西调兵征粮,这不是明明告诉楚国,韩国已经精疲力竭了,昭应知道以后,一定会请楚王增兵包围瘫氏,雍氏就守不住了。
45、”公仲侈说:“好。可是我派的使者已经出发了。”苏代说:“相国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西周呢?”公仲侈听后愤怒地说:“我停止向西周征兵征粮,这已经很对得起西周了,为什么还要送给西周高都呢?”苏代说:“假如您能把高都送给西周,那么西周会屈从于韩国,并有往来(再次修好),秦国知道以后,必然大为震怒,不仅会焚毁西周的符节,而且还会新绝使臣的来往。这样,相国就是在用一个破烂(贫圈)的高都,换得一个完整的西周,为什么不给呢?公仲侈说:“好吧。”于是公仲侈就果断决定不向周征兵征粮,并把高都送给了西周。楚军最终没能攻下雍氏,只好离去。10、1D2示例:即是由“”和“”两个部分组成。“”在篆文表示装满食物的器皿,“”
46、在篆文中表示跪坐在器皿前面的人,“即”本义为靠近食物,就餐,即”字表示靠近,有“就、便”的意思;“既是由“”和“旡”两个部分组成。“”在篆文中表示装满食物的器皿,“旡”在篆文中表示吃饱饭后,掉过头,嘴背着面前餐桌的人,“既”字 “既”本义为吃饱打嗝,转身离席, “既”字表示离开,有“已经”的意思。3示例:因为见字如来这本书虽然对46个汉字进行了说文解字,但它在对每一个字进行解说前,都有一段引子,说的是作家生命里与该字相逢的风景、际遇,然后才是对有关于该字的形、音、义与词组的说解延伸。解说过程中,作者更多倾向于对一个字某些不同寻常的解释或关注一个字诸多不常用的衍生意义,感受文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
47、化内涵。这种叙述自己生命经历中的故事的方式,比较具有个人情感的独特体验,是属于散文的叙述方式。且该书的文字解说编排顺序并不按一定的要求,只是按某一期杂志的主题要求进行选字叙写。而工具书的编排无论是内容还是排序,都有规范性、权威性、科学性的要求,所以,见字如来属于散文集而不是工具书。【答案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选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ABC三项正确。D项内容“张大春认为文字学的一半是猜谜”与文本内容“在我看来文字学接近一半都是猜谜,猜谜很有趣的,不要担心它的对错。”不相符。2要求学生结合“掉”字本义的分析方法。根据小贴士的内容按照两个字的构成要素“”在篆文表示装满食物的器皿;“”在篆文中表
48、示跪坐在器皿前面的人;“旡”在篆文中表示吃饱饭后,掉过头,嘴背着面前餐桌的人。分别写出“即”“既”的本义和引申义即可。3要求学生根据对见字如来的介绍“该书收录了四十六篇说文解字,每一篇都有一段得胜头回”,说的是作家生命里与字相逢的风景、际遇,后文便是关于汉字的形、音、义与词组的说解、甚至延伸变化。”“具体的写作中,比如要写某一个字,怎么去形成一篇文章?”分析见字如来是一本散文集的原因即可。11、1D2D3C4H7N9病毒不仅感染了禽类,而且感染了人类并造成人的死亡,以后还有可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过去抗御流感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在对H7N9病毒来源和传播未定论之前,不应该称为“禽流感”,以免造
49、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5措施:(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2)生禽、畜肉和鸡蛋一定要煮熟煮透;(3)室内勤通风透气;(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5)发生发烧、头痛、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尽快到医院就诊,不要错过最佳隔离、治疗时间。建议:(1)关闭疫区禽类市场,宰杀染疫禽类;(2)及时通报疫情,公开信息;(3)做好病人的隔离和治疗工作。【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A项错误,只是部分专业研究人员都认为,将H7N9禽流感改称为甲型H7N9流感更科学,而非所有专业人员都这样认为;B项错误,人感染猪流感并非
50、是从猪直接感染人,而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C项错误,今年H7N9疫情病死率超过40%,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有关。钟南山认为:目前H7N9总体患病人群数量无法统计,证实的病例一般属于重症,不见得就有这么高的致死率。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研读文章内容可知,D项表述错误,H7N9病毒是由另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重组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病毒,具备一直从禽类传播给哺乳动物病毒的特征,这种病毒看起来很像哺乳动物病毒。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总结归纳说明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语言,然后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做出回答。C项表述错误,H7N9病毒虽然出现比较多的人感染病例,仍不代表流行性疾病即将暴发,因为只有在哺乳动物中间传播的病毒才能形成流行性疾病,而H7N9病毒并未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4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文章,根据第(2)段“认为应当称为甲型H7N9流感,而非禽流感。原因在于,流感是人畜共患病,而且现在H7N9禽流感病毒早就不是只感染禽类,而是感染到人并造成人的死亡”,第(4)段“将H7N9禽流感改为甲型H7N9流感也来源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行政招聘试题及答案
- 动画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业电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商务英语定价策略试题及答案
- 多样测试大学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庭空间的灵活性与家具设计的关系考核试题及答案
- 乐理观点与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职业素养提升2025年试题及答案
- 人民城市管理试题及答案
- 大学化学2025年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
- 小儿杂病(中医儿科学课件)
- GB/T 19228.1-2003不锈钢卡压式管件
- 职业体验活动记录表
- 卫生统计学-回归与相关
- 德国政治制度简介课件
- 古诗《江上渔者》讲课稿课件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理月报1期
-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协议1010审计
- DBJ04∕T 258-2016 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 七年级地理下双向细目表
- 企业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