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示范课件_第1页
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示范课件_第2页
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示范课件_第3页
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示范课件_第4页
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示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示范课件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示范课件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题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题【题型起源】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开创了这道题型之先河。此后,2021届实行新高考地区纷纷效仿这一题型。目前,这一新题型代表了一种命题方向,有一定的训练价值。【题型起源】【学习目标】1、通过典题与熟题回顾,总结句子表达效果类题目的答题角度。2、能够熟练运用总结的答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学习目标】(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卷语文试题)原句: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

2、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1)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2)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3)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

3、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卷语文试题)(1)从强调的重【题型模式】1.给出一文段,在文段中以波浪线形式画出一句话来,我们称之为“原句”。2.题目就这句话进行改写,改写的句子语义基本相同,我们称之为“改句”。3.然后就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要求多是“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题号在19或20。5.题型为主观题。6.分值为4分。得分点有两到三个,多的也有四个。评分方式多为2+2;也有1+1+2(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或1+1+1+1。【题型模式】1.给出一文段,在文段中以波浪线形式画出一句话 【解题模式】问

4、题:“原句VS改句”,原句表达效果为什么更好?思路:第一步:找不同。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步:定范围。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读透原句,找出其本身之美:体味原句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表达内容有什么内涵;确定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也就是踩准得分点。第三步:析效果。根据针对原文之美整合答案,答出原文的妙处。总结的答题角度,注意:1、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应放在整段文字甚至整篇文章中来衡量,好的句子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者使文章增色不少。2、一般不答改后的句子有什么不好,最多分析完原文的妙处后,加一句“改写后的句子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解题模式】【解题

5、钥匙】【解题钥匙】一、倒装句 原句与改句相比,句子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在句子内部结构上会有变化,多为倒装句,起强调突出作用。这类题目的倒装类型有两种:(1)将定语、状语等修改成份独立出来,单独形成一个个小分句。典型例目例1: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倒装效果分析:“心满意足地”作状语,原句把状语扣出来,放到后面,单独成为两个小分句,“又心满”“又意足”。这样的表达方式起强调作用,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一、倒装句倒装效果分析:“心满意足地”作状语,原句把状语扣出例2:原句: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

6、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改句: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倒装效果分析:原句将修饰语(定语)独立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姿态、动作特点。例2:原句: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2)在句意不变的前提下,句子的主语是可以变换的,这也是变换句式的一种方法技巧。在主语不同的情况下,就要分析原句所突出的主语(主体)为什么更合适语境。典型例目例3.原句: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嚣的西北风。改句: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倒装效果分析:从句式看,原句使用倒装,强调了冬天屋里的温暖让作者无比眷

7、恋。(2)在句意不变的前提下,句子的主语是可以变换的,这也是变换例4.原句:雨季来临,夹竹桃在一夜之间,将颓废之美写到了极致。而构树这小小的满枝头的绿叶,依然青翠。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很多时候,草木只是草木,相视只是相视。时光带走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现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改句: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被我们发现。倒装效果分析:根据上文“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相视只是相视”的内容,这里应该强调“我们”主动“发现”;改句强调的是“草木”被动“发现”,不合语境。例4.原句:雨季来临,夹竹桃在一夜

8、之间,将颓废之美写到了极致二、长短句 倒装句中的修饰成分单独成句,就是化长为短。还有一些句子,把句子内容分开来说,形成一个个小分句子,也是代长为短。短句的效果:强调作用,突出感情表达;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与原文语体风格一致;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具有节奏感;用语形象,极富画面感,表现力强。典型例目例5.原句:城里人走出家门,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漫步山间,徜徉林中,看轻风曼舞,赏柚花盛开。柚花从花开到花谢,花期虽不长,可它总能让人沉醉。改句:大家一个接一个,走在山间的小道上和柚树林中。我们任轻风抚摸,看着眼前

9、盛开的柚花,顿时就陶醉了。长短句效果分析: 句式上:原文句式整齐,采用对偶修辞,更有气势; 音韵上:原句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感,更朗朗上口; 意境上:用语形象,极富画面感,表现力强。二、长短句长短句效果分析: 例6.原句:那山是太奇绝了,但缺路,少矿,又不能种粮食。改句:那缺路少矿又不能种庄稼的山是太奇绝了。长短句效果分析:语体的风格不同:原句为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改写后的句子为长句,在气势语气上不如原句。例6.原句:那山是太奇绝了,但缺路,少矿,又不能种粮食。长短三、特殊句式 这里所说的特殊句,是指变陈述句为反问句、感叹句或排比句,改变平淡的表达,增强表达效果。反问句语气较为强烈,表

10、意较为肯定;感叹句表达感情更为强烈;排比句有气势,有力度,表达感情也比较强烈充分。典型例目例7.原句:美丽的江南水乡啊,你是那样的唯美,那样的妩媚,那样的令人神往!改句:江南水乡,十分美丽和妩媚,令人向往。特殊句式效果分析:原文是感叹句,情感表达效果好;原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江南的赞美之情;原句使用了第二人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读来倍感亲切。(少一个要点扣1分,答出3点得满分)三、特殊句式特殊句式效果分析:四、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用法来增加表达效果是写作的需要。修辞考查是重要考点,不仅语用题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鉴赏也会涉及到。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

11、设问、对比、对偶、通感等。先要找准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句子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表达效果。典型例目例8.原句: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改句:此时北京下的雨会把槐花打落,满街雨水流淌,槐花芬芳。修辞效果分析:原文把槐花比作雨,“下槐花雨”更有形象的美感。原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流淌得芬芬芳芳”兼有视觉的美感和气味的愉悦感。原文运用了叠音词“芬芬芳芳”,更有音韵美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日子都流淌”,比喻化抽象为具体,表述更生动形象。四、修辞手法修辞效果分析:五、词语分析 改句多会删去、压缩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对原句的分析可以从这些省去的词语入手,分析词语

12、的内涵以及其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词语有动词、形容词、关联词等。不同词语,不同对待,不同分析。典型例目例9.原句: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改句:在紫禁城空旷浩大的空间中,雨点慢慢地降落,从天而降。词语效果分析:(1)原文中“或许”是一种主观感受,增添了可能性。(2)原文中的“慢动作”凸显了雨点降落的姿态,与空间的宏大有关。(3)原文运用比喻,将雨点比喻成伞兵,生动形象。五、词语分析词语效果分析:例10.原句:他们匍匐又起来,跳起再蹲下;他们往左边歪,他们往右边歪;他们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歪,不停地狂喊,直搅得这一片天地山海轰鸣,烟尘蒸腾!改句:他们起来再蹲

13、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这一片天地山海呈现轰鸣、烟尘蒸腾的景象!词语效果分析:“匍匐、跳、蹲、搅”这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的描绘了黄河口的人们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状态,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左边歪、右边歪”重复,强调了人们舞动鼓槌时的动态美;“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人们动作的连续,渲染了黄河口锣鼓的威力,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与黄河一路奔波,浩浩汤汤奔流入海的壮观景致相一致;短句的使用,使得此处韵律感非常强,读起来有气势,朗朗上口。如果换成修改后的语段,则不能突出这几个方面的效果,所以修改的语段不如原文表达效果好。例10.原句:他们匍匐又起来,跳起再蹲下;他们往左

14、边歪,他们六、语体(语言风格) 改句多平淡,原句的语体风格与原文相一致,更合语境。从口头语和书面语、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多变、语气节奏等方面思考,与上下文体和谐一致。典型例目例11.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语体效果分析: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六、语体(语言风格)语体效果分析:六、语体(语言风格)例12.昆明气候好,秋来无一点萧瑟之感,只是百物似乎更老熟深沉了一些

15、。早晚稍凉,半夜读书写字须加一件衣服。白天太阳照着,温暖平和,完全像一个稍稍删改过-番的春天。经过了雨季,。波斯菊开犹未尽,绮丽如昔。美人蕉站了好,远看猩红一片,旧像开着花。饭能像一顿饭那样开出,破旧的藤箱里还有一件毛衣,就允许人们对未来做一点梦。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昆明七八年,都只是一群游子,谁也没有想到在这里落地生根。改句:饭后课余,各人搬一把椅子在屋前小草坪上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语体效果分析:原句多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与原文语体风格一致。六、语体(语言风格)语体效果分析:原句多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七、结构安排 可以把原句放到整个文段中,从前文、

16、后文的衔接紧密度(承前启后)来审查,原句内容表达更恰当,更合语境;可以根据句子的位置,断定其内容表达更合文段结构安排。还可以从句子的内部结构顺序的逻辑性角度思考。典型例目例13.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结构效果分析: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七、结构安排例14.原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

17、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梧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地梧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20.画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种更好一些?简述理由

18、。(5分)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例14.原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例14.20.画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种更好一些?简述理由。(5分)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句内结构效果分析:(示例一)第一种更好。前面“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意思是梧桐叶落尽不是一下子的现象,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一种表达从已是深秋,再到叶干、籽熟

19、,才大批落叶,符合文意。第二种表达先说落叶,再说过程,不恰当。例14.20.画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种更例14.20.画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种更好一些?简述理由。(5分)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句内结构效果分析:(示例二)第二种更好。全段描述的是“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落叶早)”,修改后的句子先强调梧桐落叶,延续前面“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的话题,语义紧密;后用三个分句“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语言简练,节奏从容,一气呵成,将情

20、感表达得更充分更深沉。(做出选择1分,理由陈述4分,理由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个是“我的印象”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与后文不搭,应改成“据我的印象”;第二处是后面的部分缺少逻辑关系,可以改成第一种,强调“梧桐才大批地落叶”的结果,前面三句“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表示时间;也可以改成第二种,强调“梧桐大批地落叶”时,“树叶”和“梧桐籽”的状态。言之成理即可。)例14.20.画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种更例15.原句: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能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改句:身体的

21、所有温暖仿佛都要被漫入骨髓的冰凉抽去。上下文结构效果分析:原句“浸入骨髓的冰凉”作主语,与前句“天很冷很冷”相照应,陈述主体一致;与下句“留下”搭配。例15.原句: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能 【课堂总结】一、倒装句(1)将定语、状语等倒装。(2)在主语不同的情况下,就要分析原句所突出的主语(主体)为什么更合适语境。二、长短句的效果:三、特殊句式:是指变陈述句为反问句、感叹句或排比句。四、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设问、对比、对偶、通感等五、词语分析:词语有动词、形容词、关联词等。六、语体(语言风格):口头语和书面语、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多变、语气节奏

22、等方面思考,与上下文体和谐一致。七、结构安排:可以把原句放到整个文段中,从前文、后文的衔接紧密度(承前启后)来审查;可以根据句子的位置,断定其内容表达更合文段结构安排;还可以从句子的内部结构顺序的逻辑性角度思考。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1、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2、修辞手法:找出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手法的效果、好处。3、改变语序:起强调、突出作用。注意观察题干中哪一部分与原文有变化,变化的部分往往就是作者强调的重点。4、语体特点: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书面语庄重严谨。(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体)5、精妙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

23、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6、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7、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等。8、表达效果:可从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除了答个别的,要答出对整个段落的效果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课堂总结】课堂探究案课堂探究案1、(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原句: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强调的内容不同:原句运用了反问修辞手法,将肯定的意思用反问的

24、形式表达出来,加强了语气(1分),强调城市里的人们不在意炊烟,激发了读者对炊烟的怀念之情(1分)。两句突出的主语不同:改句突出的是生活在乡村的人们(1分),原句突出的对象指的是生活在城里的人们,与上文陈述对象一致。(1分)【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修辞及表达效果,陈述主体的不同。1、(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强调的内容不2.(20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

25、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又充满温情,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严厉而又古板的家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文中句子表达效果更好?(4分)强调的内容不同:改句为普通的常式句,比较平淡;原句将“严厉而又古板”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挂钟的铁面无私。与下文衔接关系:原句结尾“严厉而又古板”与下文的转折“充满温情”衔接照应得更紧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2.(20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

26、起点质量检测3、(百师联盟 2021 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新高考卷)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与泪、幸福与烦忧。”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句式结构不同:改句是一个单句,结构简单,“笑与泪”与“幸福与烦忧”有重复之感;原句为整句,与整个文

27、段整齐句式相吻合,前后搭配也更合理。强调内容不同:改句重点落在“人人都有”;原句将“生命与生活”“笑与泪、幸福与烦忧”对举,更能强调“苦和乐并存”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引人深思。语气节奏不同:改句语气平淡,节奏感不强;原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与文段风格一致。(每条2分,答出任意两条即可)【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句式结构,强调内容,语气节奏、语言风格与语境相符。3、(百师联盟 2021 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新高考卷)生命的4.(2021届最新语文模拟卷)啊!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怀着强烈的感情

28、,把它看作命根子,把它当成哺育自己的母亲。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剥削阶级只知道掠夺它用来压榨劳动者,劳动者才对它感情深厚。”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原文有大量修饰成分,表达意思更完整充分。原文运用比喻修辞,更形象地写出了劳动者对土地的感情。原文情感充沛,与抒情性语境更为符合。(4分,答出两点各1分,答出第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修饰语的效果,修辞手法,感情表达与语境相符。4.(2021届最新语文模拟卷)啊!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5.(江苏省百校2021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它的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枝却那样红,叶却那样

29、绿。因为有这些优点,它在严酷的环境里照样能茁壮地生长。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它把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却长出了红色的枝条与绿色的叶子。”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枝”“叶”两个短句句式工整,节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三个分句,一长两短,错落有致,句式灵活;盐碱土的白与枝叶的红绿对比鲜明,突出沙枣的勃勃生机。【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句式长短句效果不同;强调重点不同(原句强调颜色)5.(江苏省百校2021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它的根扎在白色的课后巩固案课后巩固案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

30、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典例导引】(2020山东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末,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斜射,那片青黑便多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做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

31、儿,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原文: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参考答案: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图表和

32、文字,完成1820题。车在蔚蓝的天空下行驶,夏初的葳蕤袒露在阔野上,故乡大地一派生机。看呵,绿树含烟,鸥鸟翩翩;田畴如毯,麦浪绵绵。目力所及, !往田垄深处走去,小麦的清香和着土地的芬芳沁人心脾。极目远眺,一块块麦田密如缄毡,棋盘般整齐,像是心灵手巧的裁缝修剪过一样。微风吹过,麦叶沙沙作响,麦浪起起伏伏,绸缎般绵延向远方。身前身后,一株株青绿色的麦秆,叶片修长挺拔;一粒粒鼓胀饱满的麦粒,密密匝匝,结成小穗。每穗有多少颗麦粒就有多少根麦芒,像战士紧握的钢枪。而此时最容易让人遗忘的是那些不起眼的麦花。 ,麦花极简约、板朴素,它们摒弃了花瓣,没有明艳的色彩,只是袒露着雄蕊和雌蕊,半悬半挂在麦穗上,翘首期盼“风煤”的撮合,将“良缘”化为金黄的丰收。布谷布谷在一阵清脆的布谷声中,我缓过神来。哦,望着眼前这片哺育我长大的土地,我恍然想到,这布谷鸟啼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