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1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2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3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4页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T学习目居奸学习目标:.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藏文化运动质陆1背景(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2)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3)思想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诞生(1)诞生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

2、动的序幕。(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主要阵地:新青年。(4)活动基地:蔡元培任校长的北大。.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意义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o用考点却一深度点拨新文化运动前期各内容之间的关系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新道德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如下图

3、所示:嘘斯飞教材整理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背景新趣.斯熔(1)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开副寺二制(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表现五四运人物李大钊动前成就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 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五四运动后理论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组织出现了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实践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3影响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2)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一。思亭点按。一课中思考阅读

4、教材P74“学思之窗”,思考:这个宣言说明了什么?【提示】这个宣言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知识网络史论要旨.青年杂志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史料解读史料一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陈独秀复辟与尊孔史料结尾处的中心句:

5、“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说明孔道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史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敬告青年抓住史料中的关键词“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来归纳陈独秀主张培养的“六义”新青年【史料应用】(1)史料一中,陈独秀是如何看待孔教的?有何进步意义?【提示】看待:陈独秀认为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不适应当时的中国,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伍于时代的思

6、想欺骗人民,儒学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意义:对反对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有进步意义。(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之“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提示】“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史论拓展】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2)积极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3)局限性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绝对化倾向。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7、和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使儒家思想受到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打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他犯!一厮吟-“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场“激烈变革”是指()【导学号:71640027】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抓关根据题干中“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唤醒国家键及人民”“新知识分子”等关键信息可进行分析判断排易根据材料“采取共和体制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20误要唤醒国家及人民”信息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并没

8、有使中国建立共和体制,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国民革命不符合“哲学基础方面变革”,故D项不符合题意验结论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体制,但是还需要一场思想革命,把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符合“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的信息,故选C项【答案C0落实评价i.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A.青年杂志创刊B.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C蔡元培任北大校长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解析】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答案】A2.(2016北京会考)新文化运动前期倡导的思想是()A.变法维新B.民

9、主与科学C.物竞天择D.中体西用【答案】B3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的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导学号:71640028】A.创办青年杂志B.主张文学改良C提倡民主与科学D.发表狂人日记【解析】创办青年杂志和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是陈独秀,故A、C两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主义,掀起文学改良革命,故B项正确;发表狂人日记是鲁迅,故D项错误。【答案】B4新文化运动后期,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A.发现民主科学主张的不足B.新文化运动受到反动政府迫害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D.受西方侵华战争的冲

10、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所以C项正确。【答案】C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敬告青年材料二欲建设西洋式社会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知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