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谈创造性思维》同步作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第1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谈创造性思维》同步作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第2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谈创造性思维》同步作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第3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谈创造性思维》同步作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第4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谈创造性思维》同步作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谈创造性思维同步作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 1.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_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A.放弃探求缺乏 B.抛弃探求缺欠 C.抛弃探究缺乏 D.放弃探究缺欠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跑鞋来说,舒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跑鞋制造商也是绞尽脑汁,重点考虑消费者双脚的感受。 B.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锲而不舍就

2、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C.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D.你也不看看实际情况,就轻而易举地下结论,这样做不好啊。 3.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_。_,_。_。_。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麻烦的是 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B.C.D.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

3、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字。 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_。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可以肯定地说,_。 5.阅读下面的材料,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字。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

4、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厚积薄发,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毋庸讳言,中国

5、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粲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2)读了上面的文字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一段话。(不超过50字) 7.学校组织“课堂远离手机,促进身心健康”主题教

6、育活动,邀请你参与其中。请仔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欣赏漫画孔夫子讲学(作者:王春生)。 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手机导致近视、“搜题”软件成为答卷神器等新闻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滥用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这是新时代全国首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而立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1)材料一中的这幅漫画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请你简要指出该作品获奖的原因(不超过70字)。 (

7、2)阅读材料二,你将在“课堂远离手机,促进身心健康”的主题班会上向同学们阐述课堂远离手机的益处,请简要列出两条。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有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字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

8、,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1)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

9、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2)第3段说认为自己不具有创造力和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的人,由于不同的态度和想法,产生了不同的表现。请分别说说两者的不同表现。 (3)第4段中说“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请你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独立判断 【西班牙】圣地亚哥.拉蒙一卡哈尔 杰出的研究者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既兼容并包,又有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他们不会迷信前人和自己的导师已经做出的定论,而是细心观察、敢于提问。天才人物如哈维(他纠正了盖伦的解剖学理论)、哥白尼、开普勒、牛顿、惠更斯(他完全推翻了古代天文学的观点)等人无疑都是卓越的思想家。最重要的是,他们

10、都是野心勃勃、严格谨慎的个人主义者,拥有非凡而大胆的批判洞察力。性格驯服恭顺的人里面可能会出圣人,但很少出现学者。我相信,过分尊重传统、固执地因循科学陈规的人,不是懒于思考,就是希望借此掩盖自己的错误。 一头扎进书本却长久保持沉默的人最为不幸。对书中内容的极度崇拜把他本人的个性吸干殆尽,像乌云一样遮蔽他的理解力,使其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未经证明的假设、无视亟待用真理辨明的问题。 我敢肯定,在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错误与不足之处的。过度推崇,就像所有情绪化的想法一样,阻碍人们做出客观的评判。如果我们在阅读深思一番之后感到精疲力竭,那就休息几天,然后带着一颗冷静的脑袋和沉着的判断力

11、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浙渐地,书中的缺点和薄弱环节便会清晰可见,貌似精妙的设想也失去往日的权威。我们不再受到原书风格魅力的影响,简而言之,我们产生了自己的理解。大家不会再去做盲目的崇拜者,相反变成一位评判该书的法官。真正的研究工作始于此刻,通过逐一考察和评判每一个细节,更为合理的设想将取代原作者的假设。分析法相当于一架显徵镜,将研究对象放大,像展示挂毯上的粗糙之处一样揭示它们的瑕疵。当我们清楚地发现刺绣上的做作之处和设计缺陷时,错误的观念自然消失。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时代已有太多的偶像被赶下王座,大多的幻觉被打破或者遗忘,所以没必要强调什么批判力和怀疑精神。当然,过去比现在更用得着这些东西,但

12、是,旧习惯总难根除许多杰出人物的学生还是经常不惜耗费精力与才华捍卫老师的错误,而不是运用它们解决新的问题。还应该注意的是,在这个流行肆意指责、价值观频繁转换的时代,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学校中校规独断专行的现象时有发生。即使是最有创造精神的个体也遭到了压制,还有正在成熟的原创思想也被扼杀。而据我们所知,有许多聪明热情的知识分子成为“杰出人物”的学生,这可以说是他们的不幸。尤其值得在此一提的是,这些善良、懂得感恩的学生,虽知道如何寻找真理,却由于害怕分走导师的名誉而不敢行动。然而所谓名气迟早会被那些不怎么讲究谦逊之道的对手推翻,因为它们建立在错误之上。 杰出研究者的温顺的随员们(他们容易动摇、懒散

13、而且坚持错误)的任务永远都是取悦天才并为他们的错误鼓掌。智力平庸的人乐于仅凭动动嘴巴就博得天才们的欢心,因此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常与错误而不是真理为伍了,因为前者非常容易获得,而追求后者则需面对严酷的考验。 (选自致青年学者: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生忠告,有删改)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从全文来看,作者为什么认为“性格驯服恭顺的人里面”很少出现学者?请概括理由。 (3)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分析法相当于一架显微镜,将研究对象放大,像展示挂毯上的粗糙之处一样揭示它们的瑕疵。(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智力平庸的人乐于仅凭动动嘴巴就博得天才们的欢心,因此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常与错误

14、而不是真理为伍了,因为前者非常容易获得,而追求后者则需面对严酷的考验。(这里的“前者”和“后者”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4)结合下面这句名言,为本文补写一个结尾,总结全文。(60字左右) 我怀疑,所以我存在。(法)笛卡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放弃”指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抛弃”指扔掉不要。根据语境,应该是表达坚持探求的意思,所以应选“放弃”。“探求”指探索追求。“探究”指探索研究;探寻追究。联系语境,选“探求”更恰当。“缺乏”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缺欠”指缺少。根据语境,所选词语应是“富有”的反义词,选“缺

15、乏”更恰当。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B项,不合语境,“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C项,望文生义,“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D项,搭配不当,“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不能说“轻而易举地下结论”。A项,使用正确。“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3.答案:B 解析:前文先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然后用“事实上”一转,先退一步说,在某种数学问题中这种思维模式正确(),是过渡,接着说生活中大部分事物的答案多种多样,则进一步阐释了生活中事物多种多样的道理。故项正确。 4.答案:就皱眉存疑(或“

16、想着否定”)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或“创新必然带来争议”) 解析:第处,根据上下文可知横线处应填写有争议后人们的表现,且这一表现是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的。第处,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根据上文“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可知横线处应填体现创新和争议关系的句子,如“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 5.答案: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解析:“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解答这类题可按照以下步骤:分析材料,找出句子主干;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地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归纳相同信息,删除重复或多余信息

17、;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恰当使用代词、过渡性语句等;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涵盖重要信息。报据以上方法,语段可压缩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6.答案:(1)后来居上;舍近求远;(2)【示例】掌握核心技术,锤炼工匠精神,对于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每个国人、每个企业都把创新作为追求的目标,那么,终有一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解析:(1)本题考查积累成语和短语的能力。第一处,联系前面的“弯道超车”可知此处可填“后来居上”。第二处,根据“去国外抢购”可知此处可填“舍近求远”。

18、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答题时,围绕我们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会促进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表述即可。 7.答案:(1)示例一:该作品反映了学生上课看手机的不良现象,借用孔夫子上课收手机这一题材,角度新颖独特,既有幽默性又有讽刺性,能够引起人们对这种不良现象的深思。 示例二:该作品聚焦学生上课看手机这一社会通弊,借古讽今,角度独特,引人思考,是一幅艺术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的漫画作品。 (2)能够更好地保护视力,有效预防近视;能够避免网络不良内容侵害乃至沉迷于网络,促进身心健康;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维护课堂纪律,提高学习效率。(答出其中两条即可) 解析:(1)考查对

19、漫画寓意的理解。这幅漫画的名称是“孔夫子讲学”,画面的主要内容是在孔夫子讲学的过程中,下面的一群学生都在玩手机,孔夫子让子路收一下手机。这幅漫画讽刺了当今学生上课看手机不听讲的不良现象,借古讽今,角度新颖独特,充满了幽默性和讽刺性,能够让人警醒。(2)关于学生课堂远离手机的益处,从身心健康的角度看,可以更好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可以避免不良内容侵害乃至沉迷于网络,促进身心健康。从学习的角度看,可以集中精力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维护纪律的角度看,可以很好地维护课堂纪律,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净化学习环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8.答案:(1)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20、。 (2)认为自己不具有创造力的人进行自我压制。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的人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3)【示例】伽利略从教堂里挂灯链条的摆动中,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梳理短文内容,找到第4段“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阅读所给文段,根据作者所举的例子,抓住关键语句“自我压制”“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来理解分析。 (3)本题考查思维拓展的能力。作答时,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比如瓦特受烧开的水的水蒸气把壶盖顶开的启发,改良了蒸汽机。 9.答案:(1)杰出的研究者需要有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 (2)他们与天才相比,缺乏大胆的批判洞察力;他们过分尊重传统、固执地因循科学陈规;他们容易动摇、懒散而且坚持错误。 (3)运用比喻论证,将分析法比作显微镜,将揭示书中瑕疵的过程比作展示挂毯粗糙之处,形象生动地证明了使用分析法读书吋是通过逐一考察和评判每一个细节,获得更为合理的设想。 “前者”指取悦天才,博得天才们的欢心;“后者”指与真理为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