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212014年小麦国审(初审)品种一、初审通过品种目录(一)小麦品种序号品种名称品种来源育种者淮麦33烟农19郑麦99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未来081淮麦18宿99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3丰德存麦号周麦16郑麦366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4豫麦158核不育轮回群体中选择漯河市农业科学院5存麦8号周麦24周麦22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6瑞华520郑州891/黔丰号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7明麦2号淮麦7/鲁麦4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8博农号博农63/郑麦03/C(rench good quaiy tgrai)焦作市博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同舟缘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天民98R
2、81/百农64/偃展410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1邯麦6号邯5267邯464邯郸市农业科学院11鑫麦29953/鲁麦23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12阳光818漯麦号新麦8/漯麦号漯河市阳光种业有限公司3山农2695矮2/N2山东农业大学4运旱15烟361/临139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5洛旱5晋麦47/豫麦2号洛阳农林科学院6农大5181农大3097/轮选87中国农业大学17轮选169京冬8号/轮选987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8津农7号95789/801/c/长丰3/辽春1号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9沈免2137沈免6/252/铁春1号/3/辽春10沈阳农业大学
3、20克春9号克9F-33/九三949178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1宁2038K95/大赖草中间材料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二)油菜品种序号品种名称品种来源育种者1庆油1号010802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2圣光1281621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联农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渝南油683南A683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楚油杂699H6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5德徽油5022A988安徽国盛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丰油0号2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7惠油杂21532829R湖北天下农有限责任公司陕油29S319咸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9荣华油10号H16Y7陕西荣华农业科
4、技有限公司二、初审通过品种简介(一)小麦品种品种名称:淮麦3申请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种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烟农1/郑麦991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8天,与对照周麦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宽长,叶色青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中等。株高8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紧凑,旗叶宽,上冲,叶色深绿,茎秆蜡质重,穗层整齐。穗近长方形,穗长码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亩穗数38.7万穗,穗粒数36.粒
5、,千粒重3.2克;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高感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3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78,硬度指数655,面粉湿面筋含量33%,沉降值354毫升,吸水率57。5%,面团稳定时间4。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E。U,延伸性179毫米,拉伸面积61平方厘米。产量表现:0112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1.3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4.7;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071千克,比周麦18增产9。9%.0132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5.千克,比周麦18号增产6。%.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
6、亩基本苗12万18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品种名称:未来088申请者: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淮麦18/宿9908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9天,比对照周麦8晚熟1天。幼苗匍匐,长势偏弱,叶片宽短,叶色浓绿色,冬季抗寒性中等。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偏低。春季起身晚,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较好。株高81厘米,茎秆细,茎秆
7、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穗小,细长。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亩穗数40。万,穗粒数34。粒,千粒重38.克;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中感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49%,硬度指数48,面粉湿面筋含量35。1,沉降值328毫升,吸水率5。7,面团稳定时间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4.,延伸性171毫米,拉伸面积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1101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35%;01221年度续试,平均
8、亩产48千克,比周麦增产5。. 201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3。3千克,比周麦18号增产.7。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万2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品种名称:丰德存麦5号申请者: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周麦16/郑麦366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8天,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较壮,叶片窄长直立,
9、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耐高温能力中等,熟相较好。株高6厘米,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中等。株型稍松散,旗叶宽短,外卷,上冲,穗层整齐,穗下节短。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中等。亩穗数38.1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3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01%,硬度指数6.5,面粉湿面筋含量34.%,沉降值49。5毫升,吸水率58%,面团稳定时间5.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
10、75E。U,延伸性17毫米,拉伸面积71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千克,比对照周麦18减产;2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千克,比周麦1减产2.4%。201320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6千克,比周麦18号增产24。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旬,亩基本苗1万1万苗,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纹枯病,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倒春寒易发地区慎用。品种名
11、称:豫麦15申请者: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核不育轮回群体中选择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天,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细卷,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较多,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较好。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好。株高0厘米,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较好。株型稍松散,旗叶窄长,上冲,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偏高。亩穗数36.万穗,穗粒数34粒,千粒重5.1克;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
12、99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52,硬度指数43。5,面粉湿面筋含量1。6,沉降值395毫升,吸水率55,面团稳定时间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6E,延伸性142毫米,拉伸面积84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2千克,比对照周麦1增产2.6%;01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0.2千克,比周麦增产5。 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8。千克,比周麦8号增产.。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2万20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
13、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品种名称:存麦8号申请者: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育种者: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品种来源:周麦2周麦22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6天,与对照品种周麦8熟期相当。幼苗匍匐,苗势壮,叶片窄短,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较快,耐倒春寒耐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中等,熟相较好。株高6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叶同层,穗层整齐。穗长方形,穗码较密,短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
14、率中等。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41粒,千粒重4克;抗病性鉴定,条锈病近免疫,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45%,硬度指数60,面粉湿面筋含量2。1%,沉降值5毫升,吸水率52.2,面团稳定时间11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96。U,延伸性131毫米,拉伸面积103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产量表现:201220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7.7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2;23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8千克,比周麦18增产。6%。 0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5。3千克,比周麦18号增产
15、3.5%。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2万20万,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品种名称:瑞华麦520申请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种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来源:郑州8/黔丰1号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7天,比对照周麦1早熟天.幼苗匍匐,苗势壮,叶片窄卷曲,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迟,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
16、一般,熟相一般.株高87厘米,茎秆蜡质重,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一般。株型稍松散,旗叶窄长上冲,穗层厚。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黑胚率较低。亩穗数42.2万穗,穗粒数3。粒,千粒重40.2克;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5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5%,硬度指数65.5,面粉湿面筋含量34%,沉降值33。7毫升,吸水率5。2,面团稳定时间6。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3E.U,延伸性144毫米,拉伸面积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千克,比对照周麦1
17、增产.2;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5.8千克,比周麦增产. 2022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73千克,比周麦1增产5。7.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月上中旬,亩基本苗万万,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品种名称:明麦2号申请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种者: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淮麦18鲁麦14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7天,比对照偃展411晚熟0。5天。
18、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壮,叶窄长卷曲,冬季抗寒性中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中等,熟相好。株高7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中等。株型松散,旗叶窄长下披,叶黄绿色,穗下节长,茎秆蜡质较重,穗层不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好,黑胚率中等。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3。9粒,千粒重8。6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1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5%,硬度指数65,面粉湿面筋含量3。,沉降值.7毫升,吸水率5.3,面团稳定时间。7分钟,最大抗延
19、阻力182E.U,延伸性7毫米,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产量表现:012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5千克,比对照偃展40增产.%;12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6.0千克,比偃展10增产。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千克,比偃展411增产6.9%。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亩基本苗8万24万,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和南阳市除外)、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品种名称:博农6号申请者:焦作市
20、博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同舟缘种子科技有限公司育种者:焦作市博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同舟缘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博农63/郑麦903REITA(fnhgood ualt whiegrain)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强筋品种,全生育期28天,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晚熟天。幼苗直立,苗势壮,叶片短直立,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一般。株高7厘米,茎秆弹性较差,抗倒性较差.株型较紧凑,旗叶较宽,略披,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穗码较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
21、率较低.亩穗数42。万穗,穗粒数2。1粒,千粒重克.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硬度指数.5,面粉湿面筋含量1.,沉降值39.毫升,吸水率55。3%,面团稳定时间8.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00EU,延伸性15毫米,拉伸面积7平方厘米。产量表现:0112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3千克,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2.%;2020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6。5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4。6%。 2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千克,比偃展410增产5.5。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
22、10月中下旬,亩基本苗万20万,注意防治叶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倒春寒易发地区慎用。品种名称:天民18申请者: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1/百农64/偃展4110特征特性:弱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8天,与对照偃展410熟期相当。幼苗直立,长势一般,叶宽短挺,叶色黄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春季两极分化速度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后期
23、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较好。株高70厘米,茎秆粗,抗倒性较好。株型偏松散,旗叶宽长、上冲,长相清秀,穗下节长,穗层厚,穗大码稀,穗匀。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粉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较低。亩成穗数42.8万穗,穗粒数3.5粒,千粒重。5克。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和白粉病,高感纹枯病和赤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1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3。,硬度指数46.5,面粉湿面筋含量37,沉降值2。4毫升,吸水率。4,面团稳定时间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1E.U,延伸性66毫米,拉伸面积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3。8
24、千克,比对照偃展411增产3.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67千克,比偃展410增产46.2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7千克,比偃展4110增产5.5%。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亩基本苗18万24万,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纹枯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倒春寒易发区慎用。品种名称:邯麦1号申请者: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育种者: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邯5267/邯464特征特性:半冬性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49天,与对照品种良
25、星9相当。幼苗半匍匐,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亩成穗较多。后期耐高温,植株转色较早,落黄较好。株高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旗叶较长,叶片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小穗排列较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7.2万穗,穗粒数35.1粒,千粒重36。8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级别1级,抗寒性好。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高感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9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硬度指数,面粉湿面筋含量3,沉降值32.6毫升,吸水率5。6,面团稳定时间2.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3E.U,延伸性194毫
26、米,拉伸面积45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0.3千克,比对照良星9增产.8;2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9.千克,比良星99增产.3。2013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16千克,比良星9增产6.3。栽培技术要点: 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播种,亩基本苗1万万;拔节孕穗肥可适当推迟,高水肥地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高水肥地块种植。品种名称:鑫麦96申请者: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
27、品种来源:93503/鲁麦2特征特性:半冬性晚熟品种,平均全生育期43天,与对照良星9相当。幼苗偏直立,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偏弱,成穗率较高,亩穗数适中。不耐高温,落黄一般。株高78厘米,茎秆粗壮,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旗叶较上冲,叶色较深,株间透光性好,穗层整齐。穗近长方形,小穗排列紧密,结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25万穗,穗粒数37.7粒,千粒重39。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级别1级,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4.9,硬度指数68,面粉湿面筋
28、含量3.%,沉降值49毫升,吸水率60%,面团稳定时间.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63.,延伸性158毫米,拉伸面积6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12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6千克,比对照良星9增产3.4%;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6千克,比良星9增产5.5%.2012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75千克,比良星9增产7.5。栽培技术要点: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播种,亩基本苗15万0万;拔节孕穗肥亩施尿素0千克;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高水肥
29、地块种植。品种名称:阳光818申请者:漯河市阳光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漯河市阳光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漯麦4号/新麦/漯麦号特征特性:半冬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36天,比对照洛旱7号早熟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较宽,苗期生长势强,分蘖力较弱,成穗率较高,成穗数中等。春季起身较早,两极分化较快,抽穗早。落黄一般.株高7厘米,抗倒性好。株型半紧凑,旗叶半披,茎秆、叶色灰绿,穗层整齐。长方形穗,小穗排列紧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数穗32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1。2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4级,抗旱性较弱。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和黄矮病,高感白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
30、容重773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9,硬度指数,面粉湿面筋含量19%,沉降值422毫升,吸水率5.,面团稳定时间8.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5E。U,延伸性12毫米,拉伸面积8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产量表现:20112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7.千克,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2。5;0122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14.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1。%.20132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3.7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3%。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7万24万苗;注意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预防穗发芽。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
31、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西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肥地种植。品种名称:山农26申请者:山东农业大学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品种来源:9501矮/2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强筋品种,全生育期241天,与对照洛旱号相当。幼苗半直立,生长健壮,分蘖力较差,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返青起身较晚,两极分化较快.株高82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叶片长,茎叶蜡质较厚,熟相一般。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黑胚率较低。亩穗数3.2万穗,穗粒数308粒,千粒重3.0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4级,抗旱性较弱;抗病性鉴定,高感白粉病,中感
32、黄矮病,慢条锈病、叶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克升,蛋白质含量15.%,硬度指数5。6,面粉湿面筋含量36,沉降值99毫升,吸水率588,面团稳定时间17分钟,最大拉伸阻力671E.U,延伸性毫米产量表现: 20800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8千克,比对照洛旱2号减产3。7%;201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73千克,比洛旱7号减产3。2.21220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2。8千克,比洛旱7号增产8.3%。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月上中旬,亩基本苗20万苗,播种前施足底肥,拔节前后结合雨天亩施尿素15千克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
33、审。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西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东旱肥地种植。品种名称:运旱15申请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种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品种来源:烟361/临19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42天,比对照晋麦47号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生长势中等,分蘖力强,抗寒性较好,成穗数较多,熟相好。株高8厘米,抗倒性一般。株型紧凑,叶片绿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一般。亩穗数37.8万穗、穗粒数8。4粒、千粒重37.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和黄矮病,高感叶锈病和白粉病;品质混
34、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硬度指数.5,面粉湿面筋含量34.3%,沉降值404毫升,吸水率5。4%,面团稳定时间9。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13EU,延伸性169毫米,拉伸面积7平方厘米。产量表现:011201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63.3千克,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3。%;022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83.2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6.8%。2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5。千克,比晋麦7增产5.6.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下旬至月上旬,亩播量912千克、基本苗24万32万;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预防穗发芽.初审
35、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陕西省宝鸡、咸阳和铜川,河南省西部、河北省沧州及甘肃省天水旱薄地种植.品种名称:洛旱5申请者:洛阳农林科学院育种者:洛阳农林科学院品种来源:晋麦/豫麦2号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44天,与对照晋麦47号相当。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较弱,分蘖力一般,成穗率高。春季两极分化快。抗冻性一般,熟相好。株高0厘米,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旗叶平展,叶片深绿色,穗层整齐。穗纺锤形,小穗排列紧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8。5万穗、穗粒数0.粒、千粒重33.5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
36、级,抗旱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7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硬度指数47。0,面粉湿面筋含量5。,沉降值33。7毫升,吸水率5。9,面团稳定时间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5EU,延伸性12毫升,拉伸面积38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201120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6千克,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46;0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71。9千克,比晋麦4号增产2.6。2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7.1千克,比晋麦47号增产6.2%.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月下旬至10月上旬,亩播量912千克、基本
37、苗2万35万;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预防穗发芽。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陕西省宝鸡、咸阳和铜川,河南省西北部、河北省沧州及甘肃省天水旱薄地种植。品种名称:农大511申请者:中国农业大学育种者:中国农业大学品种来源:农大3/轮选987特征特性:冬性品种,全生育期53天,与对照中麦75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8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亩穗数44万穗、穗粒数9.4粒、千粒重430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克/升,
38、蛋白质含量(干基)含量1。0,硬度指数.5,面粉湿面筋含量3.3,沉降值2.1毫升,吸水率590,面团稳定时间2。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1U,延伸性133毫米,拉伸面积215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012013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1千克,比对照中麦5增产9。5%;2132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千克,比中麦75增产15%。201320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7.千克,比中麦17增产9.%。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25日至10月5日,亩基本苗20万5万;注意防治白粉病、叶锈病和蚜虫;成熟后及时收获,预防穗发芽.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
39、初审.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冬麦区中等以上肥力水地种植,也适宜新疆阿拉尔冬麦区种植。品种名称:轮选169申请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京冬号轮选987特征特性: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55天,比对照中麦5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72厘米。抗倒性较好,试验中个别试点发生小面积轻度倒伏.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亩穗数3。2万穗、穗粒数3.粒、千粒重40.6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9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4
40、,硬度指数64.5,面粉湿面筋含量33。0%,沉降值29。4毫升,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3。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0E.,延伸性44毫米,拉伸面积8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101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2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增产8.3;212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178千克,比中麦175增产6.4。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千克,比中麦175增产6。1。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8日至0月8日,亩基本苗0万25万;注意防治锈病,成熟后及时收获。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
41、西省北部冬麦区中等以上肥力水地种植,也适宜新疆阿拉尔冬麦区种植。品种名称:津农号申请者: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育种者: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品种来源:99578/91/sb/长丰/辽春10号特征特性:冬性强筋品种,全生育期256天,比对照中麦1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偏低,分蘖成穗率中等。株高73厘米.抗倒性较好,试验中个别试点发生小面积轻度倒伏。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亩穗数3.6万穗、穗粒数2。 粒、千粒重434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高抗叶锈病,慢条锈病,高感白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克/升,蛋白质(干
42、基)含量15。87,硬度指数6,面粉湿面筋含量3。,沉降值479毫升,吸水率7。1,面团稳定时间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36。,延伸性16毫米,拉伸面积132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千克,比对照中麦175减产2。8%;20123年续试,平均亩产35。0千克,比中麦15增产0.5%。2013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1千克,比中麦175减产1.7。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28日至10月5日,亩播量12。51千克、基本苗2万3万苗;注意防治蚜虫和白粉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
43、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冬麦区中等以上肥力水地种植,也适宜新疆阿拉尔冬麦区种植。品种名称:沈免13申请者:沈阳农业大学育种者:沈阳农业大学品种来源:沈免96L52/铁春号/3/辽春10号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1天,与对照辽春17号相当.幼苗直立。株高76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适中。穗纺锤形,长芒,红壳,红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9万穗、穗粒数30.2粒、千粒重30。2克;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19 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7.0%,硬度指数66.,面粉湿面筋含量352,沉降值63.5毫升,吸水率5.6%,面团稳定
44、时间104分钟,最大拉伸阻力75 U,延伸性8毫米,拉伸面积0平方厘米。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产量表现:201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0千克,比对照辽春17号增产5%;202年续试,平均亩产350千克,比辽春7号增产5。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9.8千克,比辽春7号增产3。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及时浇灌,亩基本苗40万2万苗;注意防治蚜虫和白粉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东北春麦区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和通辽地区、辽宁省、吉林省种植,也适宜天津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坝下作春麦种植。品种名称:克春9号申请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
45、院育种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品种来源:克F2-333/九三99178特征特性:春性晚熟品种,全生育期90天,与对照垦九10号相当.幼苗直立,分蘖力强,繁茂性好。株高10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好。抗旱性较好,耐湿性好,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角质。亩穗数42.万穗、穗粒数32.5粒、千粒重37。1克;抗病性鉴定,中感赤霉病和根腐病,高感白粉病,慢叶锈病,秆锈病免疫;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05%,硬度指数67,面粉湿面筋含量1,沉降值46毫升,吸水率630,面团稳定时间6分钟,最大拉伸阻力235E。,延伸性19毫米,拉伸面积62平方厘米。产
46、量表现:011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08千克,比对照垦九10号增产.;201年续试,平均亩产307。9千克,比垦九1号增产13.6。2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千克,比垦九10号增产12.4。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亩基本苗4万,秋深施肥或春分层施肥,药剂拌种,三叶期压青苗,注意防治白粉病,成熟及时收获。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地区种植。品种名称:宁038申请者: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育种者: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T5-3/大赖草中间材料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12天
47、,与对照宁春4号相当。幼苗直立,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中等.株高83厘米,抗倒性一般,成熟落黄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较饱满.亩穗数4.8万亩、穗粒数31.6粒、千粒重48.1克;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和黄矮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0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94%,硬度指数65.9,面粉湿面筋含量293%,沉降值2毫升,吸水率5.8,面团稳定时间。9分钟,最大拉伸阻力374E。U,延伸性16毫米,拉伸面积8.7平方厘米。产量表现:011年参加西北春麦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1.1千克,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2。7%;22年续试,平均亩产4
48、44千克,比宁春4号增产5.。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7.8千克,比对照增产0.1。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一般2月底至月初播种,亩播量.25千克、基本苗46万2万;注意旺苗控水,防止植株过高倒伏;及时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宁夏黄灌区,内蒙古中西部灌区,青海省西宁、海西,甘肃省武威、酒泉,新疆伊犁、乌鲁木齐、博乐、塔城水地种植.(二)油菜品种品种名称:庆油1号申请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091002特征特性:甘蓝型化学诱导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天,比对照南油2号早熟1天。幼苗直立,叶浅绿
49、色,叶缘锯齿状,裂叶34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黄色、覆瓦状重叠排列;籽粒黑色。株高20.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4。1个,每角粒数19。9粒,千粒重386克.菌核病发病率。4,病情指数2.1,病毒病发病率0。11%,病情指数0.6,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1。9,芥酸含量.15,饼粕硫苷含量20。91微摩尔/克.产量表现:211201年度参加长江上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8.1千克,比对照南油12号增产74%; 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07.千克,比南油2号增产0.;两年平均亩产18。0千克,比对照增产9。2; 201201
5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3千克,比南油12号增产18.6。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9月20日播种,10月下旬移栽;直播月上旬播种.2。亩种植密度,移栽800株、直播1500株以上。3.氮、磷、钾能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适时追施开盘肥和蕾苔肥;及时中耕除草;特别注意施用硼肥,亩用硼砂1.千克作基肥沟施,或者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苔期、花期根外追施。4。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安康冬油菜区种植.品种名称:圣光128申请者: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联农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育种者: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联农种业
51、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6A621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温度敏感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12天,与对照南油12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浅锯齿,裂叶23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中等,侧叠状。株高1902厘米,中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61.7个,每角粒数18。4粒,千粒重3.42克。菌核病发病率3.8%,病情指数1。5,病毒病发病率0。27,病情指数0,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0.04,芥酸含量0.0,饼粕硫苷含量262微摩尔/克。产量表现:21221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2。0
52、千克,比对照南油12号增产8; 20120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01.4千克,比对照增产.5%;两年平均亩产017千克,比对照增产.7%. 2132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4千克,比南油1号增产1。2%。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9月1日至2日播种,1月中下旬移栽;直播9月20日至10月10日播种。亩种植密度,移栽60800株、直播0000株以上。3。有机肥作底肥,亩施纯氮5千克以上;氮、磷、钾肥按:.:0。9比例配合施用,苗肥重、苔肥轻,花期看苗根外补肥;特别注意施用硼肥,亩用硼砂1千克作基肥,或者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苔期、花期根外追施。4。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
53、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安康冬油菜区种植。品种名称:渝南油6申请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育种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南6R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16天,与对照南油相当。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波状,裂叶3对,有缺刻,叶面有蜡粉,刺毛多;花瓣黄色、覆瓦状重叠排列;籽粒褐色。株高8。1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7。4个,每角粒数18。粒,千粒重3.8克。菌核病发病率10.4%,病情指数659,病毒病发病率54%,病情指数.3,低感菌核病;抗倒性中等;籽粒含油量42.
54、68%,芥酸含量010,饼粕硫苷含量207微摩尔/克。产量表现:011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06。4千克,比对照南油12号增产96; 201301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2。1千克,比对照增产15。%;两年平均亩产204.2千克,比对照增产12.5。 13201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2千克,比南油12号增产1.0。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一般月上、中旬播种,苗龄035天,直播月上旬播种。2 亩种植密度,移栽600-8000株,直播100001000株。3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硼配合施用:一般亩施纯氮1-13千克、纯磷710千克、纯钾810千克、硼砂07初
55、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安康冬油菜区种植.品种名称:楚油杂申请者: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种者: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9A6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8天,比对照中油杂号早熟1天.叶深绿色,叶片较大,叶柄较短,34对对生裂叶,叶缘锯齿状,花瓣深黄色,瓦状重叠排列,籽粒圆形、黑色。株高8。6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6。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6。9个,每角粒数21。粒,千粒重.9克.菌核病发病率11。08%,病情指数6。9,病毒病发病率2。0,病情指数0。71,中感菌核病。抗倒性强。籽粒含
56、油量189,芥酸含量0.,饼粕硫苷含量21.62微摩尔/克。 产量表现:201-20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6千克,比对照增产76%;20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19。2千克,比对照增产。1。两年平均亩产16千克,比对照增产7.9;1-2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8.3千克,比对照华油杂12号增产2。9。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种,苗龄35天;直播1 月上、中旬播种,亩播种量0。20。25千克。2。亩种植密度,移栽60000株,直播5003000株亩。3.播前施足底肥,冬前施好追肥,一般底施氮磷钾复合肥0千克、硼肥1千克;越冬期亩追施复合肥1
57、0千克。4。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注意防冻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湖北、湖南、江西等菌核病轻发冬油菜区种植.品种名称:德徽油0申请者:安徽国盛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育种者:安徽国盛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22A98-8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6天,比对照中油杂2号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叶深绿色,叶柄较短,裂叶对,叶缘锯齿状,花瓣黄色、覆瓦状重叠排列。角果斜生,籽粒黑色、圆形。株高1。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48个,每角粒数20.2粒,千粒重3。49克。菌核病发病率7.6%,病情指数.46,病毒病
58、发病率115,病情指数07,中感菌核病,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1.70%,芥酸含量0。0%,饼粕硫苷含量2.58微摩尔/克。产量表现:1101年度参加长江中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5.5千克,比对照增产。8;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9千克,比对照增产。1;两年平均亩产189。2千克,比对照增产6。9。32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1。9千克,比对照华油杂12号增产5。0%。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月上中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直播10月上中旬播种,亩播种量。20.2千克。亩种植密度,移栽000800株、直播200030000株。3.亩施复合肥3千克作底肥、1千克作追肥,
59、底肥加施硼肥千克.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湖北、湖南、江西等菌核病轻发冬油菜区种植。品种名称:丰油0号申请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种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2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胞质不育三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19天,比对照中油杂2号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锯齿状,裂叶-5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黄色、覆瓦状重叠排列;籽粒黑褐色。株高14。6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29.5个,每角粒数0粒,千粒重37克。菌核病发病率5。32,病情指数
60、2。98,病毒病发病率。04,病情指数0。,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芥酸含量。40,饼粕硫苷含量2125微摩尔/克。产量表现:201120年度参加长江中游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5千克,比对照增产7。;20220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173千克,比对照增产6.7%,两年平均亩产91。千克,比对照增产7.。132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75千克,比对照华油杂号增产4%。栽培技术要点:长江中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月中旬移栽;直播9月下旬至0月上旬播种。2 亩种植密度,移栽80000株;直播18000株。3重施底肥,亩施复合肥4050千克左右,硼砂1.5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拆除别墅房屋协议书
- 房产代持委托协议书
- 店铺投资出资协议书
- 国际化存储芯片晶圆切割及配套服务采购协议
- 高层酒店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安装工程合同
- 深度融合中西教育理念的国际学校合作办学合同
- 小区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租赁与智能社区环境监测服务协议
- 网络游戏虚拟道具设计版权与电竞赛事独家合作补充协议
- 地铁电气安装与运营维护服务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玄沁泡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建筑规范学习培训课件
- 洗衣员工合同协议书
- 终止采购合同协议书
- 【课件】+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机械答辩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解读课件
- 电站运行考试题及答案
- 下肢动脉疾病PAD课件
- 【MOOC】数值天气预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 大学英语视听导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屋面及防水工程工程量计算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