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历史教学论杨金平(61718)6518102学习架构:一、理论学习:讲授与自学相结合二、教学实践:课堂指导与自我实践 1、自我试讲训练 2、中学课堂观摩 3、外请中学老师交流 4、中学课堂试讲(实习)主要参考书:夏子贤、吴幼雄中学历史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赵克礼历史教学论,陕西师大出版社,2003聂幼梨中学历史教育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朱光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论学科概说 一 、中学历史教学论学科的建立与发展1、历史教育和历史课程 原始社会-春秋时期-南朝-唐宋
2、明-清末-民国-新中国2、我国历史教学论学科创立与发展1926年何炳松翻译美国Henry Johnson的历史教学法;1955年章恒、于同魁翻译苏联卡尔曹夫的中学苏联历史教学法概论苏联教学法专家普希金的影响中学历史课堂有统一要求1982年,我国学者编写出版的第一本中学历史教学论教科书中学历史教学法二、中学历史教学论的学科性质1、不同观点 边缘学科?艺术学科? 历史学科?教育学科?2、应用教育科学范畴的分支学科 研究中学历史教育政策、方针、目标、措施和方法等。 历史学家 历史教育家 历史教学家三、中学历史教学论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 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全过程,具体包括:A、中学历史教学
3、的目的B、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C、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D、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E、中学历史教学的设备和手段2、研究任务 通过对中学历史教育过程的研究,揭示中学历史教学的规律,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党和国家所规定的教育目标。四、中学历史教学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文献研究法3、测验法4、调查法5、统计法6、图表法7、历史研究法8、比较法9、分析和综合法10、归纳和演绎法11、实验法12、个案研究法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程概说 第一节 历史课程的设置一、我国历史课程设置的演变(朱汉国) 1、南朝至唐、宋、明的历史课程 南朝的宋文帝在京师设
4、玄、儒、文、史四个专科学校,历史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历史课程占很大分量;宋朝书院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列为必学课程;明朝国子监设史学课程; 2、清末的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1901年清朝“新政”,设新式学堂,制定新的学制。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有关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章程规定,但没有真正实施。 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开始,也标志着历史课程在新式学校中正式开设,将“中外史学”改为“历史”,使“历史”成为一门正式的独立课程。3、民国时期(19121949)历史课程设置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912年1月,
5、教育部规定中学学制四年,第一年学本国史,第二年本国史、东洋史,第三年西洋史,第四年补习世界近代史,每周3课时,后来第一、二年减为2课时;1913年3月公布中学校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年学本国史(上古、中古、近古),第二年本国史(近代、现代),第三年东亚各国史、西洋史,第四年西洋史,每周2课时。B、北洋军阀时期 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确立了中小学“六三三学制”,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都开设历史课。初级中学历史课属社会科,每周8课时,8学分,具有综合课程性质,高中将文化史列为必修课,6学分,把本国史(6学分)、西洋近代史(4学分)列为文科选修课。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多次改革,但实行螺旋式课
6、程,既有分科课程的历史课,也有综合性历史社会课,为新课程改革了提供宝贵经验。4、新中国的课程设置的变化 1950年课程改革:先中后外,螺旋上升,初一至高三设置本国史和外国史,高二还增加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1953年课程改革:学习苏联,先外后中,中外历史各半,直线式编排; 1956年课程改革:直线式编排改为螺旋式编排 1959年课程改革:否定苏联经验,压缩课程,高中只开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用辩论课、现场课、访问课等代替正规的课堂课程,教材杂乱,大量引用语录等; 1963年课程改革:初中开中国历史课,高中开世界历史课,高中还开设历史文献选修课; 1978年课程改革:五三二学制,初二、初三和高一
7、开设历史课程,中国古代史(初二)、近代史(初三上)、现代史(初三下)世界历史(高一) 1981年改革:高中二三年级开历史选修课 1986年改革: 19921996的历史课程设置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正式实施,其规定初中一、二年级开设中国历史,初一每周2课时,初二每周3课时,后来又改为2课时,初三开设世界历史,每周2课时;高中阶段,高一开设世界近现代史,高二开设中国近现代史,每周都是2课时,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每周6课时。 19962002的历史课程设置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实验用)实施,规定高一开设中国近现代史(必修课),每周3课时,高二
8、文科限定选修世界近现代史,每周2课时,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每周3课时,高一开设中国文化史和高二开设世界文化史为任意选修课 2002年正式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公布,其规定高一开设中国近现代史(必修课),每周3课时,高二开始世界近现代史,每周2课时,高三开中国古代史,每周2.5课时(高二、高三历史为选修课)二、国外的中学历史课程设置1、美国 历史属于“社会学科”这一门综合性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知识的教学是分层次地贯穿于各个年级的,而且和其他社会科学有紧密联系2、英国 中学教学独立设置历史学科3、日本 二战前历史课是独立设置的,二战后合并到社会科里4、俄罗斯5、启示A、学校的历史课程
9、没有绝对固定的模式,改革与创新是生命力所在;B、历史课程的编制既要根据历史学科,又要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要;C、历史课程的设计应该具有开放性,都要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问题;D、学校历史课程要根据本国国情进行编制;三、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一)背景 1、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同时,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 2、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
10、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第二节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1988年国家教委制定和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经过1992、2000、2002年三次修订形成正式文本。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论述和提出了历史教学的作用与功能、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教材教法、教学评估等。 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经过2000、2002两次修订,形成全国统一实行的教学大纲
11、。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阐述了历史学及历史教学的功能、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二、历史新课程标准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颁布。 分前言(说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重点变化的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2、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也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主要是课程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必修课分为历史()、历史()、历史()三个模块,包括25个专题,选修课为6个学习模块。3、新课标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的比较 A、对历史课
12、程性质的阐述不同 学科论(专业化、成人化强)与课程论 B、内容标准不一样 C、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变化 课程标准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同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4、历史新课标的特点A、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B、尝试构建新的中学历史课程知识体系C、突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D、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E、倡导探究式学习F、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5、历史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使用(1)教学中使用新课标的意义 A、用新课程标准来统一和衡量由审定制产生的多种版本的教科书; B、了解和把握新课程中阐
13、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把握中学历史教学的新变化,最终实现教育目标;(2)教师使用新课标要注意事项 A、从整体上把握基本思想 B、认真研读和分析内容 C、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D、在实践中灵活运用6、新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和任务(1)目标和任务设定的依据A、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要体现学科性质与功能C、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D、要根据一定的国情(2)目标和任务的内容 A、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历史知识包括具体知识和理论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1、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 2、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关键; 3、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
14、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 B、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教学观念的转变; 3、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三层含义: 1、认识历史的方法,涉及认识历史时的思维操作的具体方式,是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并进而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要求; 2、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实际运作,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历史学习问题的能力要求; 3、理论、立场、观点的掌握与运用,涉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历史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是历史学习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表现。C、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的内容: 1、历史意识 2、国家意识 3、民族意识 4、国
15、际意识 5、社会意识 6、公民意识思想教育的原则:1、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2、要体现时代精神;3、要史论结合和联系实际;4、要形式多样,方法多样,渠道多样;5、要有感情和理智的结合;6、要适应和符合学生的实际;7、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D、价值观的培养内容包括: 1、价值观念 2、道德观念 3、人格取向(3)课程标准在目标上的突破1、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层次性原则;2、课程目标表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3、突出体验性目标;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材概说一、中学历史教材的概念1、狭义的历史教材:专指历史教科书2、广义的历史教材: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二、中学历史教材的分
16、类1、文字类历史教材(1)历史教科书:最基本、最常用的历史教材,它更具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讲义、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学习指导书等(3)各种历史文献资料(4)与历史相关的其他作品2、音像类历史教材如历史图片、图表、地图、录音、录像等资料3、实物类历史教材如钱币、票据、服装、仿制品等三、历史教材的作用1、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中间桥梁2、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导向作用四、中学历史教材的采用制度1、国定制2、审定制3、认定制4、选定制五、历史教科书的使用(一)教师应把握的方面1、要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2、要全面理解教科书的内容3、要把握教科书中的重点、难点4、以教科书为依托,设计
17、教学方案(二)应处理好几个关系1、处理好大字与小字的关系2、处理好课文学习与课堂活动的关系3、处理好书中文字与图片的关系4、处理好课文与补充资料的关系5、处理好课文学习与作业练习的关系6、处理好教师运用教科书与学生运用教科书的关系六、新课标下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一)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1、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2、提倡参与和探究(二)构建全新的内容体系1、别具一格的内容框架2、突出重点,大跨度、跳跃式的内容呈现模式(三)新颖的教科书结构1、图文并茂的版面设计2、多元化的栏目设计七、教师用历史教学参考书(一)教参的作用1、对教材的分析帮助教师提高备课和讲课的水平2、教学建议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3、提供的资料有助于教师了解历史和理解教材4、提供的相关范例教师可以借鉴或得到启发5、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教参1、要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研究教参2、使用时应结合具体实际3、充分利用教参提供的资源和信息4、利用和参考教参进行教案编写和教学活动设计5、对教材中的材料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6、要创造性地运用教参内容总结中学历史教学论。研究中学历史教育政策、方针、目标、措施和方法等。1、南朝至唐、宋、明的历史课程。宋朝书院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列为必学课程。2、清末的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货灯具合同范例
- 公司合并后劳动合同范例
- 低价转让库房合同范例
- 住宿老师合同范例
- 企业外包研发合同范例
- 企业购买材料合同范例
- 入户核酸采样合同范例
- 上打利息合同范例
- 不锈钢合同范例
- 企业工厂用工合同范例
- 《风电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常见病用药指导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保密法律法规
- 智慧社区平台运营方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1-国开(NMG)-参考资料
-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手册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高标准农田设计实施方案(技术标)
- 苹果酒的家庭做法-苹果酒的效果和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