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末整理复习难点知识习题_第1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末整理复习难点知识习题_第2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末整理复习难点知识习题_第3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末整理复习难点知识习题_第4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末整理复习难点知识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页码 19 / NUMPAGES 总页数 19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期末整理复习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 姓名:_ 【拼音词组】1. 看拼音,写词语。chun shu xi b chng sh dn sh kun ku gn dng p tao zhung jia 2. 看拼音写词语。fu z kun qi rn rn y lio yu q xun zhun ku bi z ho 3. 看拼音,写词语。f rng d yn jn nng qn lo xing fng ji pu k long wi ch gng wi dio qin 4. 看拼音,写词语。ji sho gu ju li

2、zu xng f shu xio fng shu jn zh z s lin ji yn x 5. 看拼音写词语。 bn j y dun pi lin z u to po ch hun xn ku k zi w t k tng 【补全词语】6.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腾(_)驾(_) (_)(_)斑斓 天(_)无(_)(_)折(_)落 茹(_)饮(_) (_)(_)若狂7.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_)顾(_)盼 空空(_)(_) 局(_)不安1.三个词语中,有一个是AABC式结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 _;有一个含有一组反义词,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2.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3、_8. 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_)声(_)沸 (_)耳(_)聋 (_)声(_)语 (_)(_)无声 (_)云(_)雾 (_)机(_)算 三(_)六(_) 刀(_)不(_)1.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_。2.比喻了不起的本领,_这个词语让我想到了孙悟空、二郎神和哪吒等人物。9. 把词语补充完整。无(_)无(_) 屏(_)凝(_) 生气(_)(_)(_)(_)可亲 (_)(_)多端 枝(_)花(_)10.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山(_)地(_) 人(_)人(_) (_)天(_)地人(_)鼎(_) 风(_)浪(_) (_)头(_)进1._2._【形近字词】11. 辨字组

4、词。漆(_) 饼(_) 辉(_) 穗(_) 膝(_) 瓶(_) 挥(_) 惠(_) 12. 比一比,组词语。涂(_)茸(_)绣(_)霞(_)潇(_)徐(_)耸(_)锈(_)假(_)萧(_)13. 形近字组词。匠_剪_跨_垫_桅_巨_煎_垮_势_跪_14. 比一比,再组词。赛(_) 码(_) 徽(_) 妨(_) 塞(_) 妈(_) 微(_) 纺(_) 祈(_) 铅(_) 晋(_) 尸(_) 折(_) 沿(_) 普(_) 户(_) 15. 比一比,组词语。纪(_) 改(_) 核(_) 善(_) 益(_) 记(_) 政(_) 该(_) 恙(_) 溢(_) 【句子训练】16. 请按要求改写句子。1.几

5、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缩句)_2.日全食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十点一刻左右。(修改病句)_3.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_4.喂,世纪广场怎么走?(改成礼貌用语)_5.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仿写句子)_17. 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美丽富饶的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_2长城是我见过的最伟大、最壮观的建筑_3张青是这家网店的主人。_4他是这个鞋匠唯一的儿子_18. 根据提示,完成练习。1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换种说法,使语气更强烈)_2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

6、活?(换种说法,意思不变)_3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京剧表演。(修改病句)_4星星在夜幕中闪闪发光。(把事物当人来写)_5照例子,根据语境,写出你要说的话。例子: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1)学校要举行古诗词比赛,平时不善言辞的小刚主动报名,你有点不相信地说:“_” (2)小红随手把果皮扔在了公园的草地上,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_”19. 按要求写句子。1画眉在枝头欢快地叫。(缩写句子到最短)_2向导抱走了出来侦察的那只幼龟。(改成“被”字句)_3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深深感受了我。(修改病句)_4小学生必须多读多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修改病

7、句)_20. 按要求完成句子。1从南方赶来的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缩句)_2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改为转述句)_3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建了美丽的世界。(修改病句)_【古诗阅读】21. 读古诗,完成下面的题。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2解释下面的词语。翁媪:_ 亡赖:_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之情。22. 阅读理解。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zng)迹(j),浮萍一道开。注释:艇:轻便的船。解:懂得。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

8、的读音。撑(zhng chng)艇(tng tng)采(chi ci)藏(cng zng)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_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A.胆大B.愚笨C.天真D.活泼23. 课内阅读。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1诗中的“绿”实际指的是( )A.绿颜色。B.绿色的墨水瓶。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2风、雨、水、阳光都不是绿的,作者写它们是绿的是为了_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绿得出奇”中“出奇”的意思是“惊奇”。(_)

9、(2)“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写出了绿色的丰富。(_)4作者说春天的世界“到处是绿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24. 古诗赏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人_。2解释词语:题:_缘:_不识: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

10、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25. 阅读理解。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通过读诗我知道这首是代的作品。这首时主要描写了季,作者到家来看花的情景。2在花园里,“我”不仅看到,还看到。真令人赏心悦目。就在我陶醉在这花开蝶舞的美景中时,又听到。这情这景怎不让人流连忘返呀!【阅读理解】26. 课外阅读。做成好事一个罕见症患儿,病情突然恶化,需要立即手术。没有钱,就无法手术,孩子( ),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经当地报纸报道后,有好心人开始为孩子捐款,但是,这些零散的捐款根本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其实,还有一个大家都不愿提及而又不

11、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那就是,即使筹够了孩子的手术和治疗费用,也可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钱花了,孩子却没救回来,人财两空。因为孩子的病非常罕见,治愈率很低。这时候,一位陌生的中年男人,看到报纸后,一下子送来了救命的20万元。孩子被及时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很成功,孩子得救了。当地报纸找到并采访了这位好心的中年人。记者问了他一个问题:“患儿的病情很罕见,治疗的成功率其实很低,很多人对要不要帮助这个孩子,其实是( )的。毕竟,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大家还是希望能尽量把善心和善款用在刀刃上。你为什么会( )地捐助20万元?”中年人说:“我没有想太多,因为孩子的病等不得,所以我就马上捐了。现在,孩

12、子的命救下来了,在我看来,我是做成了一件好事,我很欣慰;如果手术没成功,孩子没能保住,那只是我的好事最终没能成功,但我做的,仍然是好事,我不会因此而后悔。”有些好事做了,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没能成功; 。在他看来,这就是他所做的好事之间唯一的区别。而每做一件好事,无论结果如何,所带来的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是一样的。好事做成了,当然( )。如果没能成功,做了,就是好事。1给加点字标注读音。2解释词语的意思:杯水车薪:_3把下面的四字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A毫不犹豫 B尽善尽美 C命悬一线 D心存疑虑4给文中横线部分选择合适的一句话( )。A还有些好事,不但做了,而且成功了。B还有些好事,我

13、直接不做。5中年男子为什么明明知道孩子的病不一定能治好,还要一下子捐助那么多钱呢?_6你赞同男子的说法和做法吗?说说理由。_7说说你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_27. 课外阅读。盲童的画在色彩缤纷的少年儿童画展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极其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雪白的纸上,用画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间小屋,小屋前有 淙(cng)淙的流水,好像还有一棵树。寥(lio)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设想一下孩子拿起画笔时的心情吧:她画一个太阳,那美丽的太阳露出火红的脸,射出炽(ch)热的光芒,照在每个人的身上;她画一棵树,葱绿的颜色,上面栖(qi)息着无数的鸟,唱出悦耳的歌

14、曲;她画一条小溪,那青色的溪流,她曾用手指触摸过,有一阵清凉的感觉;她画一间小屋,这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这是多么美好的情境啊!可是,她心灵上的色彩,她感觉上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她只能画出这样一幅简单的画。就是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对于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来说,能够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从这没有色彩的画面上,人们已经看到她心灵上的色彩;在这线条极其简单的构图上,人们还听到并感受到了她所感觉到的声音。谁走过这幅画前,都会觉得这幅画蕴藏着的美丽生命正在祖国温馨的阳光和花丛中生长着;一颗坚强的、不 畏困难的心在向我 们微笑。这盲童的画上原来也有丰富的色彩啊!何况,看这幅画的人们

15、更愿意为它添上各种鲜艳的颜色呢!1盲童的画有什么特点?_2走过盲童画前的人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_3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是( )A盲童的画上应该有丰富的色彩,盲童画不上去,看画的人会给它加上去 的。B盲童虽然看不到颜色,但她对世界有美好的想象,有丰富的感受,她的画反映了她心灵上的美好感受,表 达了她坚强的意志。看画的人能理解盲童的心灵,并受到感动。28. 阅读理解。观潮(节选)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6、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 )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回忆全文,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_的顺序来写的。2在第段中的( )里填上正确的词语。3在朗读画“_”的句子时,要读出人们_的心情。4课文第段中画“”的句子从_和_两个方面写出潮水的水势之大,来势之猛。5从写法这个角度,对第段画“”的句子做批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6这篇文章主要写大潮,但第段却写了“人声鼎沸”“人群沸腾”,这样写的作用是:_。29.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鸟趣几年前,家里的糯

17、米生了虫子,在阳台上晾晒时,发现常有麻雀啄食,怯生生的,甚是有趣。从那以后,我便有意在阳台的水泥台上撒下一些米,玻璃杯里装满水。几年来,不管酷暑寒冬,一群群的麻雀成了每天必然“光临”的朋友了。每到4月上旬,雏鸟来了,由母鸟带着,一只母鸟带着两三只小雏鸟,母鸟啄了食物嘴对嘴地喂,不辞辛苦地履行母亲的职责。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受伤的鸟,一条腿已经折断,伤残的肢体连皮耷拉着,只能用一条腿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用爪子紧紧抓住电线,摇摇晃晃好不容易才使身体保持平衡。我为它的生存担忧了,此后,我大约有半个月未见它的踪影,我想,它肯定是死了,心中不免有些怅然。在一个雨雾蒙蒙的天气里,天空一片灰暗,突然我眼睛一亮,

18、我又看见那只伤鸟了。它的羽毛淋得透湿,停在电话线上仔细整理羽毛,抖搂水珠。更使我吃惊的是,它的伤腿居然“康复”了,像一个伤病人拄着拐棍,一颠一颠地跳跃。我庆幸它战胜伤残活下来了。还有一只老麻雀,它伤了翅膀,一个翅膀拖挂到地上,起飞蛮费劲,几经磨炼,伤翅硬朗起来,又能振翅高飞了我常感叹,这些小生灵,它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它们为了生存,顽强地活着,真是令人感动。1面对那只受伤的鸟儿,“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反映这一情绪变化的词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_)(_)(_)(_)2作者发现麻雀在阳台上吃虫子时“_”的样子,觉得“甚是有趣”;又把感

19、动于“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的小生灵能“_地活着”视为另一种“鸟趣”。3仔细阅读短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4你积累了哪些含有鸟名的成语和古诗句?写在下面短横线上。(1)含有鸟名的成语:_、_(2)含有鸟名的诗句_30. 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羊吃草的启示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候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能使它们分心似的。它们把嘴贴在草上,鼻翼(y)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

20、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di)地咀嚼(j ju)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没有消化的草茎、草根,这时又被送入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羊吃草实在有趣,要是每个小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呀!我们的学校不正像这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吗?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是否像羊吃草一样专心致志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土香草”和嫩芽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怠慢的精神,同学们做到没有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茎”“草根”,同学们是否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zu)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小羊吃草一样,那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聚精会神:_(2)一丝不苟:_(3)不厌其烦:_2(内容探究)用文中的句子解释羊吃草过后的“翻草”现象。_3(尝试提问)结合全文,尝试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回答。问题:_回答:_4(理解含义)作者把“我们”的学校比作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