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行为学习理论人格心理学课件(6)1特点: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2.从后天学习的角度探讨人格的形成机制;3.研究方法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采用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2第一节、行为主义学习论的兴起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发现巴甫洛夫(1849-1936)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实验发现3经典性条件作用是怎样发生的?4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刺激(US) 肉末 生理 分泌唾液 反应(UR) 心理 焦虑(想吃) 中性刺激(NS/CS)铃声 US+ NS/CS条件反应(CR) 分泌唾液 5经典性条件作用发生的原因1.时间接近(亚里斯多德);2.相倚性(Robert)。 相倚性:一种行为或事件依赖于
2、另一种事件的 发生或刺激的出现(CS对US的预测)。 实验员+肉末6条件反射学说也称信号系统学说一切信号物作为非条件的刺激信号所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由具有抽象概括性质的言语信号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7二 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发现?主要观点:大多数行为都可以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描述。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实验:猫笼;结论:试验(尝试-错误)刺激-反应联结。8学习的原则(桑代克)准备律: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一个人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连接;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
3、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如果跟随着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9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主要特征比较关键的关系学生的行为事件发生的顺序举例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CS&US之间不自觉的,行为是CS或US引发CR建立前:NS US URCR建立后: CS CR教师:挥手+请安静学生:安静;教师:请安静学生:安静。操作行为&结果自觉的,结果导致行为发生概率的增减操作行为:强化-行为增加操作行为:强化-行为减少强化:安静-表扬,安静保持;惩罚:吵闹-剥夺休息,安静保持。10三 华生的行为主义观1 强调研究行为。“心理学必须抛弃所有意识方面的时机似乎已经到来了,它不再需要以为
4、它是把精神状态当作观察的对象而自欺欺人了。”11华生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一个由我自己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无论他们祖宗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我保证能把他们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或强盗。122 小阿尔伯特和小白鼠的实验Bang!132.小阿尔伯特和小白鼠的实验143 系统脱敏法钟斯(1924) 3岁彼特15第二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一、斯金纳生平 (19041990)沃尔登第二超越自由与尊严16二、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人类行为的学习学习(一)定义(行为主义) 学习是行为反应概率的变化。 (二)有机体的行为分类
5、: 1.应答性反应; 2.操作性反应。 二者区别:1.应答性反应:刺激在反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操作性反应:强化在反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7二、强化与强化的原理 强化: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叫做强化。 1.强化是针对行为反应而然; 2.强化物并不一定是令人愉快的刺激 。强化理论: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这就是强化理论,也叫做行为修正理论。 18(一)建立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原则 1.任何反应若有强化刺激随后呈现,都会具有重复出现的倾向。2.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任何刺激物。 19 (二) 强化的类型1 强化物:增加操作
6、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的一种刺激。正强化物:在操作行为出现后给予,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的刺激(奖励);负强化物:在操作行为出现后停止或者移开的不愉快的刺激。2 强化正强化:在操作条件作用过程中,通过对操作反应的积极的强化来增强反应。负强化:操作反应做出之后,立即去除厌恶刺激以便增强反应的操作性条件作用。20 惩罚惩罚:某种行为出现后所采取的具有减少该反应再次出现的概率的措施。正惩罚:呈现厌恶性或令人不愉快的刺激。负惩罚:移除愉快的刺激。2122(三)强化物的来源 一级强化物:不需要学习也起强化作用的刺激。 如:水、食物等生理需要的物品。二级强化物:开始不具有强化作用,但后来由于经常与其他强化
7、物联系在一起而具有了强化作用的刺激物。 如:财富、名望、地位、分数、表扬等。 23(四)强化的安排1.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1)连续强化:指动物每按一次杠杆都无例外地给与一次强化。 (2)间歇强化:指按照一定的间隔实施强化。2.强化程序的基本类型: (1)比率程序 (2)间隔程序固定比率间隔程序 可变比率间隔程序固定时距强化程序 可变时距强化程序24(五)行为的消退、自然恢复、类化、分化1 行为的消退:得不到强化时,行为反应会逐渐消失 2 自然恢复:一个已经消退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可能会在没有再一次强化学习之后重新出现。 3 类化:指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
8、起反应。 4 分化 :对刺激的差异的不同反应。25三、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行为塑造:实验者根据一个最终目标,给一系列不断向这个目标靠拢的行为提供强化,最后使实验对象形成一个新的或复杂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斯金纳的鸽子实验,矫正: 行为训练, 行为疗法等。26四、刺激和行为的关系 (1) 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2) 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3) 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4) 及时反馈;(5) 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27第三节 多拉德、米勒的刺激-反应论(一)多拉德,约翰(19001980) (二)尼尔米勒(1909 ) 28一、学习的四个
9、要素1、内驱力 2、线索 3、反应4、强化29二、社会学习与模仿模仿的三种表现形式1 相同行为2 仿同-依附行为3 翻版行为 30三、精神现象与学习 (一)恐惧一种获得性的内驱力 1948,米勒:获得性恐惧实验。 证明: 1.恐惧是可以学会的; 2.恐惧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驱力。 (二)语言和二级泛化 一级泛化:建立在刺激之间物理特征的相似性之上 的泛化; 二级泛化:建立在言语符号的基础之上的 。31(三)冲突 优势动机: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往往存在着一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使人难以取舍,或称为动机冲突. 接近-接近冲突1. 冲突的种类 回避-回避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 双重接近-回避
10、冲突 32 2. 移置作用: 当某一内驱力降低或受挫时,它不会自行消失,而是或者被压抑,或者以伪装的形式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包括替代与升华。 米勒1948年,老鼠攻击实验。 3. 挫折与攻击: 挫折:目的性行为遭受阻碍时的一种伴随状态; 攻击:是指以伤害某一有机体为反应目标的行为。 决定挫折引起攻击行为的因素: A 支配目的行为的内驱力水平; B 挫折的完整性,目的行为是部分受阻还是整体受阻。 C 较小挫折的累计作用。33四、潜意识、神经症与精神治疗 五、童年时代的四个关键训练期 1.喂食情境 2.排泄训练 3.早期性教育 4.激怒-焦虑冲突 34第四节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一、行为预测理论:
11、一种行为的可能性是与之相联的强化事件的价值以及强化事件发生概率的函数。 公式:BPx,s1,Ra=f(Ex,Ra.s1&Rva,s1) BP行为潜势; E预期; Rv强化的效价。 心理情景对某一行为的发生率的预测一定要与特定 的心理情境密切相关。35二、控制点理论“控制点”,即内外控制的类化预期。习得性无助36 三、适应不良与行为改变(一)适应不良的典型的原因和类型 1.低预期-高效价(单恋); 2.冲突(勤奋与贪玩); 3.缺乏能力; 4.不适当的最低目标水平; 5.无法区辨。 (二)行为治疗的框架 从个体的强化效价和行为预期入手, 改变认知因素和情境因素。37第五节 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2、1班图拉传略(1925 -)38一、 观察学习(一)观察学习的概念 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的某种行为。 特点: 1. 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 2.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学习。 39(二)经典实验研究(三)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 (四)替代强化 (五)榜样行为的呈现方式身教言传 1.提供模式行为; 2.提供对模式行为的言语指令或描述。40(六)观察学习的过程 411.注意过程注意过程:指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引起注意的行为: A 具有一定特色的行为模式; B 经常能够接触到的榜样行为; C 观察学习者自身的内在兴趣与需要也是引 起注意对象的重要因素。 422.保持过程概念:是指
13、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 记忆保持是第二种成分。为了重演模特的行为,个人必须把信息编码成长期记忆。 433.动作再现过程: 指个体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4.强化和动机过程 指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44二、自我效能感概念:指个体知觉到的应付具体情境的能力。作用: 1.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动机、行为和情绪唤醒; 2.人们作出的自我效能判断依赖于具体任务和情境。 45三、行为的适应与治疗 46一、概念 行为治疗(条件反射治疗),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们的异常或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第六节 行为主义疗法471.机体的行为决定了个人发展
14、中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生活的其他方面;2.人格的发展是由环境和个人经验决定的;3.个人差异来源于不同的经验;4.二元论的观点在人类行为的发展预测和控制中没有任何科学意义;5.人格发展基本是由环境以及个体内部产生的刺激决定的。二、理论基础48共同点:1.只对当前问题进行;2.以特殊的行为为治疗目标;3.治疗技术一般都以实验为基础;4.根据求助者本人情况及问题采用适当的行为治疗技术。三、行为疗法的技术491、概念:又称交互抑制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焦虑或恐怖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或恐怖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恐怖反应的目的。(一)系统脱敏法501)放松训练;2)建立恐
15、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3)分级脱敏练习。2、系统脱敏法治疗三步骤513、社交恐怖症恐怖情景由弱到强排列表等级恐怖情景12345678进商场购物坐公交车与陌生人面对面就坐与陌生人说话与异性交际当众讲话被人注意参加宴请主持会议52 4、练习: 某女,28岁。幼年亲眼看见一小孩被狗咬伤并流了血,因此对狗非常恐惧。最近发现邻居家养了一条大狗,而且居住的小区里养狗的人多了起来,非常害怕。每天早上和傍晚均不敢出门,因为这两个时间中养狗的人常常出来遛狗。平时在家里听见狗叫即感心跳加速、紧张;出门时远远看到狗即感紧张、害怕,要赶快回家才会安心;如果没有思想准备在距离自己只有几步远的地方看到狗,则极度恐惧,心悸、
16、出汗、颤抖。一次上楼时邻居家的狗从楼上迎面跑下来,吓得几乎瘫倒。如果看到狗的主人和狗在一起,害怕程度稍减;如果看到狗的主人用链子牵着狗,害怕程度会更小些。自感对狗的恐惧日益增加,而且这种恐惧对生活影响很大。 53(1) 如应用系统脱敏法治疗,如何建立恐惧等级(可以假设其恐怖等级程度); (2) 如何按照想象系统脱敏的步骤进行治疗。请按照行为治疗观点完成:541、概念:在治疗已开始就让求治者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的情境细节,或使用录像、幻灯片的放映恐惧情景,加深求助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求治者采取闭眼、哭喊等逃避行为。反复呈现恐怖情境,求助者担心的灾
17、难并没有发生,心理障碍消除。(二)满灌疗法(暴露疗法或冲击疗法)551.确定主要治疗目标;2.向求治者讲明治疗的意义、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治疗期间布置家庭作用,反复练习;4.帮助求治者进行治疗;5.学会系统肌肉放松训练方法,做好治疗的思想准备。2、满灌疗法的步骤56Page 4113、案例示范571.厌恶疗法2.模仿学习疗法3.强化疗法4.放松疗法5.思维阻断疗法(三)其他行为主义疗法58第六章 人本与人格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兴起五个中心论点(美国:沙弗): 1.人本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现象学倾向,强调人的主观体验。 2.坚持人类本质的统一与完善; 3.提倡人的自由与自主倾向; 4.反对还
18、原论,主张按照意识的本来面貌来看待意识体验; 5.人格发展的可能性无限,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超越自我。 59第二节 马斯洛的人格心理学观点马斯洛生平(19081970):60一、需要层次论 完善的动机理论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想:1个人是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2要充分理解人类动机,必须着重研究结果, 而不是研究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61二、五种基本的需要 62三、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一)三条原则 :1.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伪满足。2.人类需要与个体生长发展密切相关。3.人类需要的高低与个体生存有关。 63(二)高级需要的特点:1.高级需要是一种在进化上发展较迟
19、的产物;2.高级需要是个体发育过程较迟的产物;3.越是高级的需要,对于维持纯粹的生存也就越不迫切;4.生活在高级需要的水平上,意味着更大的生物效能,更长的寿命,更少的疾病,更好的睡眠等;5.高级需要不容易被察觉,容易由于暗示、模仿、获错误的信念与习惯而与其他需要混淆;6.如果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得到满足,人们往往认为高级需要的满足更有价值;7.高级需要的满足有更多的前提条件;8.需要层次越高,社会价值越大,自私成分越少。 64三个基本假设、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
20、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65(三) 需要满足的基本先决条件 1.良好的环境条件; 2.社会因素。(四)马斯洛理论的不足之处66二、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能够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弱点,努力去改进它们。比普通人恩更少受文化规范和习俗的约束,受自己的做人原则支配。以一种怀着极大兴趣甚至是带有敬畏的方式探究世界。只有很少的朋友,但友谊深厚而有益。具有富有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具有高峰体验。三、人的本质 67四、 马斯洛的几个人格心理学概念1.约拿情结(圣经故事);2.存在性需求;3.高峰体验:通常指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
21、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体验到“此时此地”以及真实而统一地存在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超越与神圣。68五、总结1.研究充分发挥作用的健康人,是一种超越;2.既强调人的潜能,又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3.提出了人了生活中存在着对真理、善良、美好事物的追求,有积极意义;4.从人类现有的文化看,大多数文化都和高峰体验类似。5.实验初步获得证明该理论的证据。 69第三节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 (Rogers1902?)70一、 理论基础和假设(一)哲学基础一种现象学的探讨途径(二)理论假设 1自我实现的倾向 2积极自我看待的需要 3. 价值的条件 二、罗杰斯理论的核心建构自我 71三、 正常人格发展和
22、活动(一)机能完善者的特征1 经验的开放2 协调的自我3 机体估价过程4 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5. 与同时和睦相处 72(一) 机能完善者的形成 1 对经验日益开放 2 越来越重视存在的经验 3 对自己机体的信赖不断加强73(二) 政治上的新人1.诚恳而具有开放性;2.对物质享受和物质报酬很冷漠;3.关心他人,可望帮助他人,为社会作贡献;4.信任自己的体验,不信任外界权威;5.能充分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就是变化,永远处在发展状况中,期望改变不合理的政治状况和社会制度。 74 四、 自我实现的障碍 (一) 威胁的经验; (二) 防御过程; (三) 心理调整; (四) 过程的瓦解与崩溃; (五) 重
23、新整合。 75五、患者中心疗法(一) 人格改变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二) 患者中心疗法的过程(三) 患者中心治疗的结果(四) 患者中心疗法的新发展76 第四节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人格 77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一、存在先于本质存在:1、是人的存在;2、是具体的、个别的人的存在;3、是指孤独的个体与他自身的关系,即自我感。4、是孤独的个人的非理性体验。78存在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两种可能:选择成为自己;选择不成为自己。79二、存在时偶然的、荒诞的1、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理由的;2、存在是不确定的。80三、自由和选择人有绝对的自由;人的存在与选择以及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分不开。81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同点:相互理解不同点: 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影响评价与造价咨询合同
- 业务持续性协议
- 现场美食制作协议
- 在线微课堂中介合同
- 山林转让合同集合(19篇)
- 模具厂入股合同协议
- 欠薪赔偿协议书范本
- 商业项目转让合同协议
- 快餐包月协议书模板
- 周星驰签约协议书模板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
- MOOC 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图
- 智能健身镜行业分析及案例
- 中联HIS系统挂号收费 操 作 说 明
- HI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 螺栓加工工序卡(共7页)
- 《焦虑症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