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免疫组库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 ALL-MRD 的研究进展【摘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儿童恶性肿瘤性疾病的首位,尽管儿童ALL治疗已 取得很大进展,但复发仍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白血病的微小残留病(MRD)状态是复发的根 源。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定期MRD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目前临床上通过实时 定量PCR、流式细胞术和原位荧光杂交等技术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但是这些技 术都有各自的局限,导致一定程度的漏检或假阳性。免疫组库高通量测序技术(IR-SEQ)的 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能够更加全面地检测MRD。本文将对IR-SEQ技术在检测ALL-MRD中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
2、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免疫组库;高通量测序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儿童所有恶性肿瘤性疾病中占 据首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每年约有1.5-2万名新发儿童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占80%左右,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发病高峰年龄为34岁,是严重 威胁小儿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增高,人们对儿童白血病经过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 测综合分析(MICM分型)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进行了精确的诊断和分型、分层治疗使得儿 童 ALL 的诊疗水平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但仍有20%30%患
3、儿在缓解后复发1-3,这与体 内仍存在形态学无法检测的残留白血病细胞,即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定期MRD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 意义。目前用于临床评估MRD的技术包括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实时定量 PCR (real-time quant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Q-PCR)和原位荧光杂交等技术4, 但是这些技术都有各自的局限,导致一定程度的漏检或假阳性,也都无法监测治疗过程中病 人整体的免疫系统重建情况。免疫组库测序
4、技术(immune repertoires sequencing, IR-SEQ) 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能够更加全面地检测MRD,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1 免疫组库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介绍1.1 高通量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第二代测序技术,又被称为“下一代 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二代测序技术具有很高的通量,能够同时并 行检测几十万到几百万的DNA分子6, 7,能够用来对进行基因组水平的转录组或者基因组 的分析。二代测序一般采用连接酶或者聚合酶,一般是同步化三磷酸核苷酸的洗
5、脱和同步化 的荧光检测方法相结合,采用边合成边测序的方法,输出短的连续性的DNA片段序列。根 据测序原理和技术的不同,主要的技术平台包括以下几种:Roche/454 FLX、Illumina Hiseq系 列和ABI SOLID系列。其中,应用做广泛的,仍然是Hiseq系列。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其前身是solexa测序技术,依靠其专利核心技术DNA簇”和可逆性 末端终结”技术,能够实现样本制备的自动化和高通量的碱基大规模平行测序。主要的步骤是 1)将待测的DNA制备成一定大小的DNA片段的文库,在片段的两端加上接头;2)将模板 DNA加到芯片上,进行桥式扩增,形成DNA簇;3)
6、进行边合成边测序。边合成边测序的核 心的原理是,在合成新的DNA互补链时,加入改造后的DNA聚合酶和带有荧光标记的4种 dNTP,这些dNTP是可逆性终止子”,其3端带有化学修饰的部分,未切除掉该修饰时,不 能连接下一个碱基,能够保证每轮反应只连接一个核苷酸。在掺入单个碱基后,用激光扫描 整个芯片,读取每条模板序列所聚合上的核苷酸种类,之后切除掉末端修饰,掺入下一个碱 基,这样,统计每个循环的碱基种类,就得到了所测DNA片段的信息。目前,Hiseq测序技术的序列读长已经可以达到2x250bp,其读长受到多种影响荧光信号的 因素影响,例如荧光标记的不完全的切除。总的来说,Illumina His
7、eq系列具有通量较高、准 确率较高、成本较低、所需要样本量少、简单快速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测序平台。1.2 免疫组库技术免疫组库(immune repertoire, IR)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点,某个样本的免疫系统中所有 有功能的的T细胞和B细胞的总和,即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细胞的总和。免疫组库测序 技术(immune repertoires sequencing, IR-SEQ)是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免疫系统中B细 胞和T细胞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技术,因此,免疫组库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仍是BCR和TCR 的CDR区。由于BCR基因组成的V和J基因种类非常多,因此,需要采用多重PCR的方法
8、对 其进行扩增和捕获。其原理是在B细胞表面受体的V基因和J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多重PCR 引物,通过多重PCR技术扩增B细胞表面受体的互补决定区CDR3区域,用高通量测序的方 法,对大量B细胞的CDR3区进行检测和识别,以此来研究免疫系统中复杂多样的B细胞和 T细胞。2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用于MRD检测早在HTS技术出现之前,就有很多通过检测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 究,应用较早还是RQ-PCR的技术。M Bruggemann等的研究发现92%的T-ALL中存在克隆性 的TRB基因重排,为TRB基因重排作为T-ALL微小残留病检测的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8。T Flohr等人同样利用R
9、Q-PCR的技术,对儿童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IHG基因和TCR的重排 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B细胞类型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83%的病人样本能够检测 到IGH基因的重排9,除此之外,Michael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他们也是采用RQ-PCR的 方法,在43个B-ALL样品中,有37个样本检测到了 V-J的重排,有4个样本检测到了 D-J的 不完全重排10,这为后面的高通量测序方法提供了依据。3高通量免疫组库测序技术用于MRD检测HTS使测定复杂的适应性免疫分子成为可能,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应运而生,并展示了巨大的 优势。该技术分别在T/B细胞受体的V基因和J (或C)基因区设计引物,PCR扩
10、增富集代表 T/B细胞多样性的CDR3区域,然后分析测序得到的数十万条T/B细胞受体序列的多样性情况 11-13。 2009 年, Boyd 等用 Immu-Seq 的方法在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如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患者的外周血中找到克隆性增殖的抗体重链基因(IGH),第一次证明了用免疫组库高通量 测序的方法检测MRD的可能性11。2012,Harlan Robins实验室首先将免疫组库高通量测序 技术用于T-ALL MRD的检测,发现免疫组库高通量测序方法的敏感性要高于流式细胞术,在 白血病残留细胞的水平低于10-5时仍然可以检测到,而流式细胞术只能检测10-4以上的残 留14。随后,免疫组
11、库高通量测序也被 Malek Faham 等人应用于 B-ALL MRD 检测的研究中, 将ASO-PCR,流式细胞术和高通量检测技术做了对比,三种方式的检测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 性,并且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检测到更多的致病克隆15, 16。同时,他 们也用同样的方法验证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基因的二次重排的假说,即致病的B细胞在 完成V-D-J基因的重排后,又将原来的V基因用一个新的V基因替换掉,进化出新的致病克 隆,使得白血病细胞的基因和表型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会导致传统RQ-RCR无法检测到残 留的白血病克隆。除了在检测MRD方面的应用外,免疫组库测序技术也被用来检测免疫重
12、建的过程。Aaron C.Logan等人,用高通量免疫组库测序技术来检测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 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人的免疫重建的过程,他们从诊断时一直检测到550天以上, 发现在诊断时,病人的IGH基因图中中几乎全部是白血病克隆基因,在治疗后56天的时候 白血病克隆的比例已经降低,但仍然存在,治疗后180天,白血病克隆完全消失, 365天的 时候病人的 IGH 基因图谱和健康人已经完全一样,预示着其免疫系统已经完全恢复17;并 且可以通过检测到的白血病细胞残留情况预测预后效果,预测结果与临床结果一致18。综上所述,用免疫组库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微小残留疾病,具有以下优点:无需针对患者设
13、 计特异PCR引物或探针,节省人力、时间等;操作简便,利于标准化,通量高,稳定性好; 灵敏度高,可达到10-5 数量级以上;检测整个抗原受体基因组变化情况,不会因为白细胞表 面抗原表达的变化或白血病细胞的进化而漏检;动态监控患者免疫系统的变化情况及重建情 况,提示预后效果。参考文献:Kwiecihska K, Balwierz W, Moryl-Bujakowska A, et al.Long-term observation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nd high leukocytosis treated accordi
14、ng to modified “New Yore” protocols(1987-2003)J.Przeql Lek, 2010, 67(6):350-354.Schrappe M, Valsecchi MG, Bartram CR, et al.Late MRD response determines relapse risk overall and in subsets of childhood T-cell ALL:results of the AIEOP-BFM-ALL 2000 studyJ.Blood, 2011, 118:2077-2084.Athale UH, Gibson P
15、J, Bradley NM, et al.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and Childhood Leukemia : Standard of Care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Pediatric Oncology Group of Ontario MRD Working GroupJ.Pediatr Blood Cancer.2016.63(6):973-82.Batia Stark, Smadar Avigad, Drorit Luria, et al.Bone Marrow Minimal Disseminated Disease (MDD
16、)and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in Childhood T-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 Stage III,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FC)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PCR)J.Pediatrc Blood Cancer, 2009, 52:20-25.Schuster SC.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ransforms todays biologyJ.Nature methods,
17、2008, 5(1):16-18.Kotrova M, Muzikova K, Mejstrikova E, et al.The predictive strength of nextgenerationsequencing MRD detection for relapse compared with current methods in childhood ALLJ.Blood.2015.126(8):1045-1047.刘莉扬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3, 19 (16): 2971- 2973.Bruggemann M, van der Velden VH
18、, Raff T, et al.Rearranged T-cell receptor beta genes represent powerful targets for quantifica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childhood and adult T-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Leukemia, 2004, 18: 709-719.Flohr T, Schrauder A, Cazzaniga G, et al.Minimal residual disease-directed risk str
19、atification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alysis of immunoglobulin and T-cell receptor gene rearrangem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trial AIEOP-BFM ALL 2000 for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Leukemia, 2008, 22: 771-782.Brisco MJ, Latham S, Sutton R, et al.Determining the reper
20、toire of IGH gene rearrangements to develop molecular markers for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J Mol Diagn, 2009, 11: 194-200.Boyd SD, Marshall EL, Merker JD, et al.Measurement and clinical monitoring of human lymphocyte clonality by massively parallel VDJ pyro
21、sequencingJ.Sci Transl Med, 2009, 1: 12-23.Warren EH, Matsen FAt, Chou J, et al.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of B- and T-lymphocyte antigen receptors in hematologyJ.Blood, 2013, 122: 19-22.Logan AC, Vashi N, Faham M, et al.Immunoglobulin and T Cell Receptor Gene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Quantifies
22、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ndPredicts Post-Transplantation Relapse and SurvivalJ.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2014,doi: 10.1016/j.bbmt.2014.04.018.Wu D, Sherwood A, Fromm JR, et al.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detects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acute T lymphoblastic leukemiaJ.Sci Transl Med,2012,4:134-163.Faham M,Zheng J, Moorhead M,et al.Deep-sequenc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运协议书范本
- 中通快递仓库培训体系
- 无租租车协议书
- 【课件】探讨现代企业培训与员工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人自愿离婚协议书
- 《婴幼儿早期教育》课件
- 专有技术合作协议与技术转让条款说明
- 农村牧场畜群托管及护理协议
- 配送劳务分包合同协议
- 退休合同聘用合同协议
- GB/T 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 《民法》全册精讲课件
- 小学语文五年级知识竞赛课件
-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 模板
- 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基础知识入门级培训课件
-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 草皮铺种施工方案
- 中医养生穴位保健按摩课件
- 回旋镖运动轨迹的模拟
- (完整)高血压病历以及全套临床病历
-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氢氧化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