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第一章 合理施肥的原则一、概念养分归还学说:1 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包括籽粒和茎杆必定从土壤中去走大量养分;2 如不正确地规还养分与土壤,地力必需会渐渐下降;3 就应当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和氮元素。最小养分律: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取各种养分,但是打算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肯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因而重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 即使连续增加其他养分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的产量。酬劳递减律: 从肯定土地所得到的酬劳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酬劳的增加却在渐渐削减。二、
2、1 影响水体富养分化的养分元素:氮和磷。合理施肥的根本原理:1 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酬劳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律合理施肥遵循的根本原则:1平衡施肥2 首先满足最小养分3肥料效益是指导施肥的又一根本原则。4理施肥必需考虑作物增产的综合因素。5 合理施肥必需从农业生态的大农业观点动身。1 打算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某种对作物需要来讲相对含量最少而非确定含量最少的养分。2 高作物产量而且还会降低施肥的经济效益。其次章 作物养分特性土壤养分与施肥一、概念趋肥性:根系能快速伸到土壤养分相对丰富的地方,以扩大吸取养分的范围,根系的这种特性称为趋肥性。植物养分的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取的某种养分能发挥最
3、大效能的时期养分临界期: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确实定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 应缺乏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个时期叫植物养分的临界期。二、1 施肥的两个关键时期是植物养分的最大效率期和养分临界期。养分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效应是正的相互作用效应没有相互作用效应负的相互作用效应。正的相互作用效应:当作物对两种养分同时施用的增产效应大于对每种养分单独施用的增产效应之和时, 就可以说这两种养分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的相互作用效应。没有相互作用效应:当作物对两种养分同时施用的增产效应等于对每种养分单独施用的增产效应之和时, 就可以说这两种养分之间没有相
4、互作用效应。负的相互作用效应:当作物对两种养分同时施用的增产效应小于对每种养分单独施用的增产效应之和时, 就可以说这两种养分之间具有负的相互作用效应。中量养分元素缺乏的缘由:1 了土壤与作物供求三间的冲突。2 随化学肥料品种转变,日益走向浓缩化和高效化。如化学N肥过去占统治地位NH SO被NH NOCa 、Mg、S、很少随化学32433肥料施入土壤。3 有机肥料用量日益削减,随有机肥料施入的中量元素削减。4 化学N 肥大量施用,在旱田施用胺态N,在硝化细菌作用下氧化成硝酸,几产生了生物酸性,这样使土壤中Ca、Mg 保护地严峻5 农药组成的转变。6 钾肥与镁肥存在着拮抗作用,随钾肥施用必定影响作
5、物对镁的吸取。简洁缺乏中量养分元素的土壤有白浆土、淋溶猛烈的酸性土、蔬菜地。如何依据根系的特征合理施肥?1依据作物根系密集层深度,合理施用基肥。须根系浅些,直根系深些。基肥深时有利于根系生长,但不能过深。2 依据作物不同生育期根系进展状况,适量施用种肥和追肥。 3 4 依据作物根系生长要求的土壤条件,合理轮作施肥。第三章 配方施肥一、概念配方施肥: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根底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 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1配方施肥的作用:1增产增收效益明显2 培肥地力保护生态3协调养分提高品质45有限肥源的合理安排调控养分、防治病害2 配方施
6、肥的分类 A 按科学根底分类1 肥料效应函数法2 测土施肥法3 农作物养分诊断法B 按定量平分类1 地力分级配方法2 目标产量配方法3 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配方法第四章 养分平衡法一、概念目标产量:指土壤测试地块预期应到达的产量,它应既符合高产土壤气候、栽培水公平条件,又应有肯定的 先进性。百公斤经济产量所需养重量:是指形成百公斤产品时该作物必需吸取的养重量。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取的养分占施入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养分平衡法:依据农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来计算实现目标或打算产量的施肥量。以地定产:依据农田土壤肥力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就叫“以地定产水量效能指数:在肯定
7、范围内15350m,每10毫米降水量生产的小麦公斤数。土壤供肥量:将不施养分区农作物所吸取的养重量作为土壤供肥量。二、1养分平衡法的五大参数:1 目标产量2农作物需肥量3 土壤供肥量4 肥料利用率5 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3 计算施肥量的方法:第六节内容2 确定目标产量的方法:1以地定产2 以水定产3以土壤有机质定产43 计算施肥量的方法:第六节内容第五章 土壤肥力指标法一、概念1 土壤肥力指标法(丰缺指标法),依据养分归还学说,将土壤中养分的丰缺状况与水平划分高中低分级指标, 用时间等。43二1土壤速效养分测定时常用的浸提剂A 速效氮水解氮可酸解和碱解两种浸提剂1 酸解用1N的H2SO 2碱解氮
8、用1.0mol/L NaOH溶液浸提土壤B 有效磷1 奥尔(Olsen法以0.5mol/aHp8.5溶液为432(Bray)(Bray)0.03mol/L 0.025mol/L23l 溶液;Bray以 003mol/L 0.1mol/Ll 溶液浸提土壤。迈赫里希(Mehlich)法: 以30.025mol/L 1/2H SO 0.05mol/l液为浸提剂故亦称双酸法C有效钾两局部的钾大多以相当浓度的中性盐类溶液来提取,如1mol/L c、0.5mol/La 、10%al 10%aN 的水溶液。我国目前1mol/L c(酸性土、中性土)0.5mol/La (石灰性土、碱性土),所浸提出的土壤有效
9、钾量与农作物吸钾量之间均有很高的相关性。2 吉林省主要地区土壤有效养分的校正系数:1 土壤氮素校正系数:中部地区为0.4-0.,东部为0.2-0.部为0.3-0.2 土壤速效磷校正系数:中部地区为1.,东部为1.,西部为2.3 土壤速效钾校正系数:中部0.450.450.45。第六章 土壤饱和吸附法一、概念磷酸吸取系数:土壤吸取磷的量换算成每100 克土所吸取的P2O5 的毫克数。目标值:X 0.2:它的含义是要使土壤溶液中始终保持0.2mg/kgP 的供磷强度的土壤吸磷量。标准浓度:可以充分满足很多植物对磷的需要的土壤溶液中始终保持的磷的浓度。标准需磷量:使土壤溶液中磷素到达标准浓度的供磷强
10、度的磷肥施用量。1Langmir吸附方程各参数意义Langmir方程式的指数形式: X=a Xm C/1+a CX单位土壤吸磷量ug-P/g C平衡后溶液中磷的浓度mg/kg a系数,反映到达平衡时吸附和解吸的相对速度。Xm最大吸磷量Pug/g磷肥指标的计算公式以及各参数的意义磷肥施用量=C0.15B-P S%C:磷肥指标B:土壤有效磷丰缺临界值mg/kg 0.15:由mg/kg 换算成土壤耕层重的系数P:土壤有效磷测定值mg/kgS%:磷肥中有效磷的含量BP 时,表示需要施肥;BP 表示不用施肥氮肥分期定量补差用肥法1mg/kg,0.15公斤,差多少补多少。第七章 微量元素肥料一、1 微肥肥
11、效特点:1 作物需要量少2 作物对其敏感3 肥料效应曲线呈尖峰状4 毒害确定微肥施肥量的方法:1 坐标法2 抛物线法3田间试验肥料效应函数法微肥的临界值:土壤有效B 0.8mg/kg3mg/kg。微肥施用过程中留意事项:1 微量元素肥料中亦有多量与少量之分。2 微量无素肥料大多表现有显的后效。3 结合诊断农作物养分失调病症进展有针对性的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典型微肥缺乏的病症第八章 土壤养肥状况系统争辩法 1 该方法主要特点考虑了土壤中11 种主要养分元素的吸附固定力量,及其对施入肥料的有效性的影响。2 3 深的土体内施肥的全都性。第九章 农作物养分诊断法一、概念养分诊断法:依据植物养分化学的理论
12、和争辩方法在农作物生长期对其植株的某一部位组织汁液进展速效 养分或植株组织全量养分的测定,再按丰缺临界值来推断农作物体内养分丰缺与否,以便打算是否需要施肥。DRIS 法:综合考虑养分元素之间的平衡状况和影响作物产量的诸因素,争辩土壤植株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施肥次序的一种诊断方法,它表达丰缺指标的不是养分的含量,而是某两个养分元素的比值。酶学诊断:很多元素是酶的组成或活化剂,所以当缺乏某种元素时,与该元素有关的酶的含量或活性就会 发生变化,测定其数量或活性可以推断这种元素丰缺状况。酶测定法能抑制;2 相关性好,有些酶的活性与元素的含量曲线根本是全都的,如碳酸酐酶活性与锌含量3 酶4 乏
13、的诊断。1测定过氧化物酶诊断铁养分2 测定硝酸复原酶诊断钼养分34 测定多酚氧化酶诊断铜养分5 6 作物体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养分呈正相关3DRIS法计算施肥次序的方法有哪些1指数法2 诊断图法第十章 肥料效应函数一、概念肥料效应函数:用来表示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方程式。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只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所增加的产出。边际利润:是增加单位肥料本钱所增加的施肥利润。边际本钱:是增施单位肥料的本钱,即肥料的价格Px二 肥料效应函数的模式A 直线方程式: y=b0+b1xy总产量 x施肥量 b0施肥前产量水平 b1系数值B 指数形式: 一米采利希方程式dy /dx=C(A-y)(2)y=A(1-1
14、0-cx) 式中,A 为增施某一养分可以到达的最高产量,y 为该养分为x 时的实际产量,C、C1为效应系数。(3)lgA-y= lgA-Cx假设土壤中有肯定量的有效磷养分b,3式中的x 项改写成x+b,于是有(4)lgA-y= lgA-Cx+b式中,b 的含义是土壤中含有相当于b 量肥料养重量的养分,与化学测定的土壤速效养分不同。二典型的指数方程克劳斯和耶斯对米氏方程提出了一个修正式,并把它称为典型的指数方程式:(5)y=y0+d(1-10-cx)式中:y0 为不施肥时的产量;d 为增加施肥量可能到达的最大增产量;x 为施肥量,c 为效应系数。假设与25式更适于田间,而2式则适用于水培试验。
15、三斯皮尔曼(Spillman)方程式(6)y =A(1-Rx)式中,y 为施用养重量x 时的作物产量;A 为最高产量;R 为每增加一个单位养分x 的增产量与前一单位养分的增产量之比,亦即x 的边际产量下降的比例。C 多项式:1、y= b0+b1xs+b2x2s2、y= b0+b1xs+b3x1sx2s+b4x12s+b5x22s3、y= b0+b1xs+b2x2s +b3x3s+b4x1sx2s+b5x1sx3s+b6x2sx3s+b7x12s+b8x22s+b9x3s4、y= b0+b1x+b2x2+b3x3其中式中y 为施肥量x 时的产量,b0 为不施肥时的产量,b1、b2、b3b9 为效
16、应系数,s=0.25、0.50、0.75、1一二次多项式1一元二次多项式7y= b0+b1x+x2式中0 表示不施肥时的产量1 表示开头阶段肥料对产量的长趋势,b2 表示肥料效应的曲线率及方向。典型的肥料效应曲线是抛物线,b0、b1 为正值,b2 为负值。28y=0+b1+b2x2+3x1+bx1+b522B1、b4 为养分x1 的主数应系数b2、b5 为养分x2 的主效应系数B3 为养分x1 与x2 的交互效应系数当 b3 0 时为正效应,b 0 时为负效应39y= 0+b1+b2+b3x+b4x1+b52x3+ 6x1+b712+b8x22+b9x32 系数的含义同二元二次多项式。二平方根
17、多项式1一元平方根多项式1y= 0+b1x0.+b2x式中系数b0、b1、b2 的意义与二次式中一样,有所差异的是曲线变化比二次式平缓。2二元平方根多项式1y= 0+b1x10.+b21+320.5+b4x+b5X10.5x2 0.5式中系数的意义同二元二次多项式中的系数3.三元平方根多项式y=b0+b1x1 0.5+b2x1+b3x2 0. 5+b4x2+b5x3 0. 5 +b6x3+b7x1 0. 5 x2 0. 5 +b8x1 0. 5 x30. 5 +b9x2 0. 5 x3 0. 5其中,b1、b2 x1 的主效应函数;b3、b4 x2 的主效应函数;b5、b6 x3 的主效应函数
18、;b7、b8、b9 分别为x1、x2,x2、x3,x1、x3 的交互效应系数。三12y= bb D y=b0+b1xy/=b0/+b1/x式中y为y1yyix为x1xxiy为yi+1. yi+ynx为xi+1xi+ xn 时的函数。I2至n-2)任一值,要排解xixi+1间互不相交的线对或b1b1的线对。第十一章 玉米养分与施肥一、玉米的养分特性:1 春玉米一生中有两个需氮顶峰期:第1 个顶峰期消灭在拨节至小喇叭口期,第2 个顶峰期在大喇叭口期至散粉期,且后者峰值高于前者。2 的吸取:生理拨节至小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中吸取钾素最快的时期,到达一生中的顶峰期。、玉米吸取养分在体内积存的特点:1
19、玉米对氮的积存:叶片、茎秆、雄穗的峰值是在散粉期;叶鞘、苞轴2 值消灭在小喇叭口期,其次个峰值消灭在灌浆期。叶鞘、茎秆、雄穗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茎秆的峰值在散粉期, 叶鞘、雄穗的峰值均在灌浆期;籽粒中磷素的积存与氮素一样,始终持续到完熟期。3 玉米对钾的积存:叶片、雄穗钾素积存量峰值消灭在散粉期,叶鞘、苞轴消灭在灌浆期,茎秆的钾素积存量则呈现由低到高上升趋势,籽 粒中钾素积存量则与茎秆相反,呈现由高到低的递减趋势整个生育期,茎秆的钾素积存量最高。3、玉米对氮磷钾的吸取特点:1玉米对氮的吸取: 植株从出苗至拨节期吸取氮素确定量少,但其相对含氮量在苗期是高的。拨节至小喇叭口期,植株吸取氮量快速增加,
20、吸取速度显著加快。春玉米一生中有两个需氮高 峰期:第1 个顶峰期消灭在拨节至小喇叭口期,第2 个顶峰期在大喇叭口期至散粉期,且后者峰值高于前者。春玉米生育期间对氮素的吸取量呈二次曲线变化氮素的吸取速度呈单峰曲线变化其峰值在出苗后 67d 左右时值大喇叭口期即玉米施氮肥的关键时期2 玉米对磷的吸取苗期虽然吸取量少但植株含磷量很高为0.7%左右。因而此期却是玉米需磷的敏感期。拨节期至小喇叭口期,消灭春玉米吸取磷素的第一个顶峰期, 大喇叭口到散粉期,吸取速度又快速上升,消灭吸磷量的其次个顶峰期。磷的吸取速度呈单峰曲线变化,其峰值在出苗 后78d 左右,时值散粉期。3钾素的吸取速度在前期比氮、磷快。生
21、理拨节至小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中吸取钾素最快的时期,到达一生中的顶峰期。钾的吸取速度在生育期间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在苗后50d 左右。4、玉米需肥养分诊断与施肥技术有哪些?玉米需肥养分诊断:1 外型诊断2组织养分诊断指标3 土壤养分诊断指标4综合诊断法玉米的施肥技术:玉米施肥要依据玉米的需肥规律,氮、磷、钾等养分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各地生产实践机敏把握。施用方法应把握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 穗肥为主,粒肥为辅等根本原则。第十二章 水稻的养分与施肥一概念分期效PE是指某一个生育阶段中水稻所吸取的单位重量养分所能增加的稻谷产量二、1
22、水稻土的养分特点:1 一般地说,水稻土肥力较旱田土壤好些。2 水稻土因水分充分,温度稍高,还有 CO有机酸等对土壤风化作用在肯定程度上加快因而释放养分较3 土壤中有机态氮磷的矿化作用快速4 5 6 淹水土壤条件,促使局部养分的有效度提高,磷酸铁转变磷酸亚铁,氧化态的铁、锰转变为复原态的铁锰化合物。2 水稻调酸技术:(1)调酸材料硝基腐殖酸:硝基腐殖酸为黑褐色粉状, pH3 50%和少量氮素,无腐蚀性,使用便利,3%4%pH 5 左右。pH 值达不到5%就会对稻苗根产生毒害作用,所以硝基腐殖酸不适于盐碱土调酸。硫酸是较抱负的调酸材料,调酸效果好,稻苗生长强健,本钱也低。特别是在盐碱地,它能快速地
23、大幅度 地降低床土pH 值,不会引起床土有害离子浓度上升而危害稻苗。所以,在盐碱地区广为利用,成为水稻育秧不行缺少的重要物质。多功能调制剂A、特点土壤调酸力量强。 养分齐全配比科学 具有很好的杀菌抗病作用。 用量少本钱低。 使用安全简便本品为固体粉状物,无毒、无蚀。BpH 的效果格外明显 调制剂对提高秧苗素养的作用明显 调制剂对防治立枯病的发生有很强的作用。C、类型:吉林农科院依据吉林省各地区土壤类型酸碱度的不同,研制出 E、U、O、W 四种型号床土调制剂,E 型适于东部土壤pH 6.8 以下地区;U 型适合pH 6.87.2 的地区;O 型适于pH 7.5 以下的中部地区;W 型适于西部盐碱性土壤。D、用量:在东部微酸性土壤上,原土pH 6.96.5 0.60.9 公斤E 型调制剂,床土pH 4.964.64 。在中部中性土壤上,原土pH 6.97.25 时,每百公斤床土参加O 型调制剂1.01.3 公斤,调制后床土pH 4.524.22。在西部碱性土壤上,原土pH 7.297.5 时,每百公W 1.52.0 pH 5.364.08。对于西部重盐碱地区,土壤pH 7.5 以上时,应采样测定pH 值后,适当增加酸剂用量再行推广使用,以确保使用效果,到达安全牢靠无误。调酸标准东部微酸性土壤稻区:田间旱育秧床土调整到pH5.05.5 盘育秧床pH4.55.5。中部黑钙土地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业园厂房建设项目全景分析报告
- 2024年化学陶瓷化学品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租房合同协议书安全协议
- 长治市语文试题及答案
- 纺织设计师职业指导试题及答案
- 出资转让协议书范本合同
- 和解合同协议书
- 私房购房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数字货币在金融监管科技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报告
- 狗餐厅合同协议书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 MOOC 国情分析与商业设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第十二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完美日记营销体系策略深度解析(深度解析完美日记崛起的驱动力)
- 动火许可证(模板)
- 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证明材料范文五篇
- 预拌混凝土运输单(正本)
- 江苏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 【学习课件】第七章天然气处理与轻烃回收
- Thermo Form 311 CO2培养箱中文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