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_第1页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_第2页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_第3页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_第4页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文言翻译总体原则: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指译文的准确无误。2.“达”:指译文的通顺畅达。3.“雅”:指译文的优美自然。 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 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文言翻译总体原则: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指译文文言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词义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在译文语言的组织上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的,概括

2、地说,可以简称为“对、换、调、留、增、删”六字诀。翻译方法文言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文言翻译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学会两相结合,做到字字落实。翻译方法翻译步骤 审p124 切 连 誊文言翻译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方法翻译步骤 审p 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翻译方法译文: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 引军而济,背水为垒。1、对 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有译文:贤能之人,财物多了就会削弱他们的意 志;愚蠢之人,财物多了就会增加他们 的过失。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解说:财财物愚愚蠢 过过失损

3、削弱 益增加译文:贤能之人,财物多了就会削弱他们的意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人不涉难,则智不明。译文: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解说:“涉”、“难”、“智”、“明”就可以 分别译成“经历”“磨难”“智慧”、 “明达”。人不涉难,则智不明。译文: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解说 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一类词,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翻译方法译文:(老者)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取鞋子。” 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2、换 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解说:厉振奋逐追击 “意气益厉”里的“厉”,可联系成语“再接再厉”中的“厉”,是奋勉、激励的意

4、思; “乘胜逐北”中的“北”,可联系课文过秦论“追亡逐北”中的“北”,是“溃败的军队”的意思。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019年天津卷)译文:精神更加振奋,乘着胜利追击败兵。解说:厉振奋逐追击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01解说:“残”可经三次转换,残伤残伤害 受伤害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2019年江西卷)译文: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 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 (失去惩罚犯罪的威慑力量)。解说:“残”可经三次转换,残伤残伤害为国之要,在于刑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官号、谥号、庙号、年号、特殊称谓、特

5、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度量衡等一些名称,既可保留,也可折合。3、留(原词保留):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粱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翻译下段中的划线句子:(04年辽宁卷) 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 译文:于是就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保全荆州 城就一定授予他本州刺史(一职)。 解说:

6、“铁券”“本州刺史” 是专用名词,译 时可直接保留在原句中。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翻译下段中的划线4、补(增补法):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4、补(增补法):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乃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者数十人与议。译文:便召集郡中被乡里人信任的长者老人数十 人,跟(他们)一同商议。乃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者数十人与议。译文:便召集郡中被乡里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隐处穷泽,身自耕

7、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曾未逾岁,去译文: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 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 的有百余家。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译文: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 孟尝字伯周译文: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 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 的有百余家。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分析:前句中“穷泽”的前

8、面省略了介词“于”, 后句中“就”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翻译时需补上。译文: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 孟尝字伯周 一些特殊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译时大多要调整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此外,由介词“于”、“以”等组成的介宾短语,译时一般调为状语。5、调(调整语序): 一些特殊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5、调(调整语序解说: “以女”是介宾短语做动词“字”的补语,译时要调语序为“以女字(之)”,翻译为“把女儿嫁给他”。 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2019年山东卷) 译文:认为他

9、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解说: 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201 时关中大饥,征税民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png棰,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d 。译文: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 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解说:“不少”后省略了介词“于”。“于诸 州”属于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调到 “不少”的前面。 时关中大饥,征税民间谷食,以供军费。或译文:只有王罴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不识吾子奚以知之?(2019年广东卷) 解说:“奚以”是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译时 调语序为“以奚”即“凭什么”。译文:不

10、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不识吾子奚以知之?(201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译文: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啊!解说: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是主语, “甚善矣”是谓语,翻译时应调整顺序,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译文: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啊!解说: 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译文: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解说:“不吾予”为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代词 宾语“吾”放到动词“予”后面。译为 “不肯给我”。调: 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译文: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分析: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必须将 “何”回归其位。赵国何求而不得也。(2019年高考天津卷)译文:在赵国

11、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分析: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必须将赵国何求而不得也。(2分析:此句为定语后置。“故为兵者”为“农” 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 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吴履,字德基,兰溪人。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2019年高考安徽春招)译文: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 百姓十分恐慌。分析:此句为定语后置。“故为兵者”为“农”吴履,字德基,兰溪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译文:良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 天的路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 的走。解说:“一”译为“一次”,“十”译为

12、“十 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面。调: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译文:良马跳跃一次于是秦王不悦,为一击缶。译文: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 了一下瓦罐。解说:“一”译为“一下”,放到“击”的后面调:于是秦王不悦,为一击缶。译文: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 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是”,以及一些音衬助词、偏义复词的一方等。翻译方法译文:(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遣送我回娘家。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6、删 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

13、汉语没有类似用法7、套(句式套译):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很常见,遇此情况可以套用基本的语言形式翻译。7、套(句式套译):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分析:此句属于典型的“者也”且含有 “所以”形式的判断句,因而可以套用 “是用来的”形式。1.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译文:而且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用来 养老的。(又:表意思更进一层。惠:敬辞) 分析:此句属于典型的“者也”且含有1.贤而多财,则损2.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

14、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019年高考天津卷)分析:此句为以“者也”作标志的因果判断 句。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成“是” 的格式。译文: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 王对斗剑的喜好。 2.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2019年高考3.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

15、向过之 ,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 ,又何请焉?”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 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纺:系。 3.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注范氏富,盍已乎?3.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 ,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 ,又何请焉?”分析:此句中“盍乎”属于典型的疑问句,且 含有“盍”字,应翻译为“何不呢?”译文: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

16、呢?范氏富,盍已乎?3.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分3.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 ,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 ,又何请焉?”译文: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分析:实词“执”本义是拘捕 、捉拿,在该句中可 以译做“ 抓”。谓语动词后宾语省略现象。“执”与“纺”之 后要补出“之”,即“董叔”。3.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译文:范献子把(董4.徐绩字元功,宣州南陵人。蔡京惭不能对,绩亦终不复用。以疾卒,年七十九。绩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2019年江苏卷)分析:“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