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散文“形象概括分析题”跟踪检测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散文“形象概括分析题”跟踪检测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散文“形象概括分析题”跟踪检测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散文“形象概括分析题”跟踪检测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散文“形象概括分析题”跟踪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散文“形象概括分析题”跟踪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铁 锅 槐梁衡一棵上百年的老槐树长在一口铁锅里,这好像绝不可能,但确实如此。去年十一月底,我在河南商丘寻找人文古树,看了几棵汉柏宋槐都不理想,大家气喘吁吁地坐下来吃午饭。当地一位朋友突然一拍脑袋说:“怎么忘了铁锅槐呢!”放下筷子,我们便冒着小雨赶到七十公里外的白云寺,拜访了这个锅与槐的奇妙组合。白云寺初创于唐贞观年间,曾是与少林、白马、相国等寺齐名的中原古寺,但现在香火不旺。我们去时,寺里凄风苦雨,只有几个僧人袖手看门,一个小和尚系着围裙在伙房里淘米,后院及两厢都是零乱的砖瓦木料。进门后的右手

2、处就是我们要拜访的铁锅槐,现在已是这个寺的镇寺之宝。只见一圈石栏杆中躺着一口直径两米多的大铁锅,锅里挺立着一棵有三层楼高、两抱之粗的古槐。锅沿有三指厚,铁锅在雨水的润泽下闪闪发光,像是一个套在树根上的项圈。锅已半埋土中,树的主根早已穿透锅底,深扎地下,而侧根蜿蜒屈结,满满当当,将铁锅挤满撑破后又翻出锅外垂铺在地,像一大块不规则的钟乳石,或是一摊刚冷却了的岩浆。我看着这满锅的老根,只觉得这是一锅正在慢慢烹煮着的时间。虽是深秋,这古槐仍枝叶繁茂,覆盖着半亩大的地面。而整棵树身向西边倾斜,巍巍然如一座比萨斜塔,有一种饱经沧桑的厚重与庄严。为了给僧人和香客备饭,寺里常有超大的铁锅。这口两米的大锅还不算

3、最大,我见过一口更大的,洗锅时要放下一个梯子,才能将人送到锅底。大锅往往是一个寺院兴旺的标志。白云寺在康熙时达到鼎盛,常住僧人千余人。史载1687年寺里的佛定和尚为舍粥济贫,造铁锅两口,十九年后一口铁锅经长年的火烤水煮生了裂纹,就被几个小和尚抬着放到寺的一角。春去秋来,寺院盛而又衰,这口铁锅也渐渐被人淡忘。沙尘淤满锅底,荒草爬上了墙角,淹没了铁锅。这时一只喜鹊衔着一粒槐籽从天上飞过,它俯下身子,看到这片草,就落下来歇脚,槐籽落在铁锅里。想这铁锅离开灶台被弃墙角已经数十年,烈日严霜,凄风苦雨,它早已心灰意冷,奄奄待毙。忽然有一只小手轻轻地抓挠着它冰凉的身子,一丝微弱的声音响在耳旁若有似无地呼唤。

4、原来是那粒槐籽经水浸土育,已经开始发芽生根。这口铁锅一下打了个寒噤,从梦中惊醒,忙将这个幼小的生命搂在怀里。那雪白的细根穿过厚厚的积土吮吸着锅沿上的雨滴,像是在替它擦拭眼角的泪花,而嫩绿的树苗已有尺许之高,正努力探出锅外,好奇地张望着庙宇、蓝天、白云。槐树一天天长大,当它已经高过院墙,可以俯视外面的世界时,才发现这个世界上的槐树全是长在土地里,只有它被小心地托着,抱着,长在一口铁锅里,不觉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好比一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甚至还身有残疾的母亲,在贫病交加中抚育着一个伟岸的英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它怎么能不痛感身世飘零而加倍努力,一定要活出个样子呢?铁锅槐无疑是大自然的杰作,就算你有

5、一百个聪明的头脑也想象不出这样的作品。万物有缘,槐树本是一种最普通的树种,数百年来在山地平原、房前屋后不知有槐几多,而长在铁锅里的唯此一棵;铁锅本是一种最普通的炊具,千家万户用来烧水煮饭的铁锅不知几多,但用来栽树而且长成大树的也只有这一个。再说,就算这锅与树前世有缘,那结合之后的数百年岁月,水火兵燹,雷劈电击,畜啃人砍,寺院塌毁,它们又携手逃过了多少劫难才有今天的正果?物竞天择,自然筛选,这是铁的定律。在无尽的岁月长河中,无数个偶然机缘的组合,就造就了奇迹,就诞生了天才。人类虽然愈来愈聪明,但还是逃不出自然的手心。不见我们办了多少音乐学院,却常会输给一个牧羊女或打工汉的歌喉;办了多少文学院,而

6、大作家总是长在校园外。皇室为培养接班人,从选妃子、找奶妈到定太子、配师傅,结果接班人大多不如从草莽中杀出来的开国之主。假如现在有谁出巨资请你再复制一组铁锅槐,恐怕没人敢接这个活。铁锅槐虽是天工之物,但它修行于古寺之中,早已融进人的智慧和佛的灵性。在悬崖之上,在大河之岸,树抱石之类的奇树不知多少,而现在这棵古槐抱着的却是一口铁锅,是一锅人间烟火。这是信念的守望,是伟大的天人之合。你只要看那锅里劲结的树根,就知道它们有多大的定力。槐树咬定铁锅,将它凿穿、撑裂、抱紧、融合,铁锅则仰着身子吃力地挺举着大树,不顾自己已经被压裂,被深深地挤进了泥土,直至最后再也分不清是锅抱槐还是槐抱锅。这是心的力量,不信

7、世上事不成,不信有缘不结果。它们就这样晨钟暮鼓,相濡以沫,在古寺残阳中不知送走了多少寂寞。山挡不住风,树挡不住云,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挡不住生命的降生。而一个生命一旦降生,就会本能地捍卫生的权利,坚强地活下去!临出寺门时已暮云四合,我又回望了一下这棵铁锅槐,经秋雨打湿的树身更显出沉稳的铁青,铁锅槐斜伸着的身子像一支要射向云空的利箭。而根部那一圈翻卷着的闪亮的锅沿则如一把拉满弦的弓,引而待发。我忽然觉得,伫立在面前的是一个面壁的达摩,是另一个版本的罗丹雕塑思想者。世人多爱盆景,喜其能于尺寸之间盈缩天地,吐纳岁月。而古今中外,到哪里去寻找铁锅槐这样一个天地所生、照古烁今的盆景呢?(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

8、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在描写铁锅槐的成长时,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铁锅和槐树人的情感,体现了铁锅给予槐树的呵护和槐树对铁锅的感恩。B文章第六段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铁锅槐的生长的内容,又为下文写铁锅槐给人的哲思与启迪做了铺垫。C文章在写铁锅槐是大自然的杰作时,使用了现实社会中的例子进行对比,说明人类即便再聪明,也无法与自然抗衡的道理。D本文用词简洁、鲜活,语言富有韵味,如对铁锅槐成长历程的描写中,在句式上长短句结合,以长句为主,间有短句。解析:选C“使用了现实社会中的例子进行对比”错,这里没有使用对比,只是列举现实中的例子。2.概括铁锅槐的形

9、象特征。(6分)答:_解析:解答本题的主要信息点在第三段,由“有三层楼高、两抱之粗”,可概括得出答案第点;由“树的主根早已穿透锅底,深扎地下,而侧根蜿蜒屈结,满满当当”,可概括得出答案第点;由“有一种饱经沧桑的厚重与庄严”,可概括得出答案第点。参考答案:高大茁壮,有三层楼高,两抱之粗;(2分)生命力旺盛,侧根蜿蜒屈结,枝繁叶茂;(2分)饱经沧桑,充满厚重与庄严。(2分)3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我忽然觉得,伫立在面前的是一个面壁的达摩,是另一个版本的罗丹雕塑思想者”的含意。(6分)答:_解析:分析句子的含意,通常要与全文的主旨相联系。这句话出现在原文倒数第二段,作者发表了对铁锅槐的感悟之后,即将离开

10、时回望铁锅槐,感觉铁锅槐“是一个面壁的达摩”“是另一个版本的罗丹雕塑思想者”,这里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其含意与作者前面所发的感悟有关,即与本文的主旨有关。据此分析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面壁的达摩”“另一个版本的罗丹雕塑思想者”用隐喻的手法写铁锅槐带给人的启迪。锅与槐的结合告诉了人们心的力量、坚守信念的力量。大自然塑造了铁锅槐,它饱经沧桑,是生命的见证,引人思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老屋父亲李翰父亲走了以后,老家临街的两间平房,屋顶也披离下来。毕竟有三十多年房龄,风雨侵蚀,那些桁条、椽木,也渐渐走到生命的尽头。父亲买下这块宅基地的时候,也就是两间白灰小瓦的平房,年深日久,破

11、破烂烂。父亲看中的,主要是屋后的一大片荒山。读书人似乎都有个“陶渊明情结”,父亲是19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那个年代算是高知了。有一方自家的天地,既给子孙留下恒产,又可以种种花草,养些鸡鸭,闲暇时安静地读书喝茶这块地,最宜作他的归田计。父亲胼手胝足,前前后后差不多忙活了六七年,起了两层砖混小楼,搭建了两间平房。原宅高耸的古砖院墙,青铁皮的实木大门,都还保留着,整体看起来,颇有几分气象。父亲又种上竹子、香樟、蜡梅,以及桃、杏、梨、枇杷等果树,沿着屋基脚,则栽种了一簇簇月季。每年春天,都是从竹外的杏花开始。粉薄的花瓣,透射着阳光或露水,蜜蜂也忙碌起来,小狗绕树追逐它毛绒绒的短尾。杏花败,桃花开,一

12、场雨后,竹笋悄悄钻出地表,香椿在枝头探出新芽。我们用长长的竹篙,绑上铁丝钩,咔嚓,咔嚓,香椿芽一爿爿掉下来,青莹润泽。弟弟从鸡窝里摸出几枚刚下的鸡蛋,母亲捏着鸡蛋,在锅沿上一磕,两指一掰,鸡蛋便在油锅里滋滋作响。煎到五分熟,加入香椿芽,一股说不出的清香,立刻从厨房弥漫开来。春暮夏初,月季绕着屋角绽放,熏得人犯困,天渐渐热起来。街坊有位退休的房老师,总来我们家纳凉。他写得一手好书法,还能作诗。他一边写,一边哼唱着,都写好了,再摇头晃脑,用他那枞阳腔从头到尾高声吟诵一遍。父亲很喜欢和房老师往来。一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楹联至今还挂在家里。房老师90年代中期去世,父亲很是伤感。大概也就是那时

13、,父亲开始学写古诗。王力的古代汉语第三册介绍格律诗写作,有关平仄、声韵的书页,因经常翻阅,纸张尤为暗黑。渐渐有一些诗友来往,父亲必引进家里,听人家夸他的院子,称赏着彼此的诗作。大学一二年级,经常收到父亲的家书,慰勉学业。那些信文乎文乎的,我仿佛能看到他写信时陶醉的神情。后来读到围城里方遁翁写日记,不禁莞尔。读研时,我遇到生活中的种种困扰,还是习惯回老家休整,在那里汲取力量和信心。推开老宅厚重的铁皮木门,见到父亲坐在窗前,桌子上的酽茶升腾着热气,立时觉得笃定、安宁。父亲见到我,眼睛便会亮起来,整个人也松弛、舒展开来,似乎屋子一下子变暖和了。我自离家读书,每次回来都待不了几天。父母守护着老屋,在我

14、们看不到的时光里慢慢变老。2014年6月24日,周二的凌晨,母亲打来电话,父亲走了。我的山塌了。他走得静悄悄的,除了亲戚与生前友好,除了庭前垂头饮泣的吊兰,没有人关注到他的离去,也没有人来分割我的悲伤。父亲的离去,让我明白,原来我最在意的,是他的欣慰与骄傲,那才是我获得存在感的根本。中年伤于哀乐,因凋零之场景,将不断上演。这是生命的残酷,也是生命的仁慈。那边的世界,积攒着此生最珍贵的情感,有我们最爱的人,当我们临近谢幕,将不会孤独和恐惧。此生亦可恋,是我们又做了父亲、母亲,在人间播种了下一轮的爱。除了一掷乾坤的大人物,万千众生都是一样的琐碎、平凡,父母与子女,是我们在尘世扑腾的最大动力。这五年

15、里,长长短短,也写了不少文字,却不曾为父亲正经写过一篇。近来始渐渐明白,既然以文学为主业,父母儿女、兄弟姐妹,村口的阿牛与邻家的小芳,那些川流不息流淌在时空中,却消失于历史的芸芸众生,才是我应该去关注、书写与研究的小城的高楼络绎拔起,道路越来越宽,老一辈的痕迹被日渐吞噬,仿佛我的父亲,还有同时代众多离开的人,不曾生活在这里。不过,没有关系。历史所遗忘的,都收纳在文学的容器里。更确定的,是老屋还倔强地站在那里,被高楼环绕,而仍未湮灭。便宜门4号,晚上一合眼,我就能梦到。即便有一天,这一切都消失了,“父亲”作为一个文学的共名,也将以近似的形象和温度,在天下儿女的心中永生。写于己亥清明前。(本文刊于

16、2019年4月5日文汇报笔会,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对父亲的追忆深情诚挚,借围城中迂腐可笑的“方遁翁”形象,写出父亲可亲可爱的一面。B“我的山塌了”一句,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时的悲痛之情。C文章采用倒叙手法,通过点点滴滴的回忆,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赞颂、感激和深切的怀念。D文章以小见大,描写窄小老屋的四季变迁,串起童年的回忆,寄托对父亲的哀思,表达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解析:选DD项,“描写窄小老屋的四季变迁,串起童年的回忆”错,文中只写了春夏,没写其他季节,也没有串起童年的回忆。5情到深处,如何描写都动人。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答:_参考答案:前一句运用环境描写,烘托父亲的稳重、慈祥,表现父亲给予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