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近义词比较等方法理解词语: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密、严格。 2.学习按事情进展先后顺序分段,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解词: 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 抽噎支吾收敛 (2)近义词辨析: 衰弱脆弱 支持坚持 严肃严厉 严峻严格严密
2、3.跳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 )的事;按事情进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4.勾画文中老班长的言行、神态,思考批注,老班长是一个( )的人。 5.“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 ). 6.给文章重新命题。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掌握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注意指导学生从词义范围大小、词语搭配进行近义词辨析。 3.行文思路 (1)交待故事背境,老班长外貌。 (2)老班长钓鱼给我们吃,自己吃草根,咽鱼骨头。 (3)老班长饿死在草地边上。 (4)深化中心,抒发感情。 二、指导学生归纳事例,抓住事例及老班长言行、神态深读深悟,体
3、会人物品质。 1.吃草根、咽鱼骨头。(语言、动作、神态) 2.记住指导员的话。(语言) 3.分工。(语言、神态) 4.命令我喝鱼汤。(语言、神态) 5.临死前不忘把食物留给“我们”吃。(语言)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三、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深化中心。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光辉思想。 练习提纲 1.选词填空(衰弱、脆弱、坚持、支持、严肃、严厉、严峻、严格、严密) (1)小梁身体(),性格()。 (2)他的病很重,不休息会()不住的。 (3)他表情(),()地批评道:“这次战斗的形势十分(),侦察班要()注视敌人的动向,每
4、个战士都要作好一切战斗准备”。 2.阅读迁移练习:同步阅读148页。 (1)课文写了一件( )事,赞扬了老红军( )的品质。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5、】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合作沟通 1、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读后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畅谈初读后的感受,学生会谈到会被班长为革命,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品质感动。这样能及时释放学生心中的感动,又能根据学情来展开下面的教学。 三、品读体验 1、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
6、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2、品读重点句: 从外貌体会中心: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反映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舞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
7、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 说出内心感受,为
8、什么让你感动? (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有半点忧。) 指导朗读。 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为病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
9、二楚。) 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指导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3、品味金色 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
10、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2)、深情朗读中心句。 4、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现在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 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纳倒叙方法进行叙述。 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
11、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同学们练习后复述。 课堂作业:请同学们找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仔细读一读吧 四、巩固延伸 1、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2、课后实践活动: 3、可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等。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 长满红锈忠于革命、舍已为人 闪着光芒!的崇高品质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能有感情朗读描写老班长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精神,从而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12、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 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2、齐读生字、新词。 3、说说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默读课文并思考: 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反馈。 三、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含义 1、齐读。 2、质疑: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么会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3、讨论。 4、定向。找一处老班长的语言,读读,简要说说意思,然后想想反映了老班长的什么精神,最后有感情朗读。 5、自学。 6、沟通。
13、(以感情朗读为重) 7、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8、说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9、练习。 四、课堂作业设计 1、根据意思写词语。 2、体会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4 目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14、 二.检查预习 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分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四.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
15、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老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2) (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3 (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单击内容理解4) (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单击内容理解5)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1.学习第
16、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单击内容理解7) (3)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单击内容理解6) (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单击内容理解8)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7、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沟通,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四.巩固练习. (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学生口头练习.)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5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字词。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指导学生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 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 金色的鱼钩) 二.检查预习 1.听课文录音
18、,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分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四. 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
19、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老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 (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沟通,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四.巩固练习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6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
21、地时的艰苦,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请四名同学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 2、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环境。先由一同学说,然后大家补充或纠正。 3、说一说哪些地方你最受感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文中外貌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讨论 (1)指导员对老班长说,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上级”“保姆”“勤务员”各是什么意
22、思?老班长一路上是怎样做好“上级”“保姆”“勤务员”的工作的。 (2)在第二段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的、语言的语句,还有一些是对事情过程的交代。这些内容都是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说说哪些内容符合以上的意思。 3、指导老班长和“我的对话的朗读”。要通过对话的朗读,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以上的学习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集体讨论,同学之间纠正、补充,老师作必要的引导。) 3、指导朗读第三段。 四、小结 1、老班长为什么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为了鱼太少了吗? 2、通过老班长带领我们过草地的一系列言行,说说老班长具有那些优秀的品质? 五、指名读第四段。
23、 思考讨论 在这长满红色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体会和感想写下来。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7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请四名同学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 2、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环境。先由一同学说,然后大家补充或纠正。 3、说一说哪些地方你最受感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24、二、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文中外貌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讨论 (1)指导员对老班长说,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上级”“保姆”“勤务员”各是什么意思?老班长一路上是怎样做好“上级”“保姆”“勤务员”的工作的。 (2)在第二段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的、语言的语句,还有一些是对事情过程的交代。这些内容都是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说说哪些内容符合以上的意思。 3、指导老班长和“我的对话的朗读”。要通过对话的朗读,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以上的学习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25、感情。 (集体讨论,同学之间纠正、补充,老师作必要的引导。) 3、指导朗读第三段。 四、小结 1、老班长为什么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为了鱼太少了吗? 2、通过老班长带领我们过草地的一系列言行,说说老班长具有那些优秀的品质? 五、指名读第四段。 思考讨论 在这长满红色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体会和感想写下来。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8 课题: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己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 教学目标
26、 1.学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
27、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明确: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明确: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板书:照顾、三病号 1/ 眉头拧成了疙瘩 2/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明确: 1/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2/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
28、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明确: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像保姆一样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板书:救 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这个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有很大的纪念意义。老班长生前用这个鱼钩给三个小战士钓鱼补养身体,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出草地,这个鱼钩挽救的是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 从这
29、个长满红绣的鱼钩上,我们可以看出老班长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志,有着舍己救为人的高尚品质,这崇高的品质永放异彩,光芒万丈。 板书:怀念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你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这种品质。 要求:预习上面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9 学习目标: 1.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能认识7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感动的部分。 4.能说出自己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地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一句话的理解。 5.能制造性的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6.能
30、感受到革命前辈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产生对他们的仰慕之情。 学习重点: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长征的有关资料,通过初步阅读了解资料的内容,进行剪辑整理,弄清与课文学习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沟通搜集资料 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包括长征的时间、路线、有关长征的诗词、歌曲、长征中的动人故事、英雄人物等各种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与同学进行沟通。 二、研读阅读提示 仔细研读阅读提示,之后,说说阅读提示提了几方面的学习要求,弄清在阅读中要做什么,怎样做好。 三、自读理解内容 1.回顾读书方法。如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画一画、标一标、注一注、议一议等。 2.学生按阅读提示,运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阅读课文。 3.老师有针对地进行学法指导。 四、沟通读书收获 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几个方面进行沟通,教给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方法。 2.学生畅谈收获。 3.把对老班长说的话写在课文的插图旁边,进行沟通。 五、总结布置作业 把本课阅读学习中积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编辑中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 深度解读2025年汽车共享平台运营数据与用户忠诚度提升策略报告
- 2025南航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积极应变面试题及答案
- 有效团队沟通的商务英语试题及答案
- 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在政策导向下的调整与适应研究试题及答案
- 电池技术进步对市场的效应试题及答案
- 深入解读2025年创业扶持政策与企业责任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教育游戏化在儿童教育中的创新应用:2025年教学设计策略与实践探索报告
- 深入探讨音符的组合与构建2025年乐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GA/T 751-2024公安视频图像屏幕显示信息叠加规范
- 2025至2030中国长链氯化石蜡行业供需现状与前景策略研究报告
- 租地盖大棚合同协议
- 自体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A版高一下册必修第二册高中数学8.6.2直线与平面垂直【课件】
- 小学生涯课件
- 西藏拉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英语试题4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 GB/T 45421-2025城市公共设施非物流用智能储物柜服务规范
- 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复习试题及答案
- 汉语方言与地方文化认同的关系研究论文
- 西北四省(陕西山西青海宁夏)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