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_第1页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_第2页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_第3页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_第4页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HYPERLINK /hitjixie4126/blog/#m=0&t=1&c=fks_087074093087087067085095087095085080083074086083087074085 l m=0&t=1&c=fks_087074093087087067085095087095085080083074086083087074085 o 默认分类 默认分类 2010-04-24 11:35:19 阅读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作者: HYPERLINK /departmment/cchuanbbo/shiippingg/florrile

2、giium.assp?a_nname=船船舶学院&aa_id=00 船舶学院 时时间:20009-6-116 14:40:511“机电系统计算算机控制”教教学大纲(COMPUTTER COONTROLL OF EELECTRRICAL MACHIINE SYYSTEMSS)大纲编制:李哲哲 教研室主任任:李哲课程编码: 课程程名称:机电电系统计算机机控制教学性质:选修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及近机机类专业学 时:30(266/4) 学 分:1.5一、课程的性质质、目的与任任务本课程是适应机机电一体化的的发展趋势而而设立的,是是机械设计制制造及自动化化专业的一门门主干课程,主主要讲述直流流电机、交流

3、流电机控制系系统,液压伺伺服控制系统统和气压传动动控制系统,通通过这门课让让学生掌握机机电液气系统统的设计和应应用。二、课程的基本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授内容有直流流、交流电机机的组成、原原理、动态特特性及其应用用,液压伺服服系统设计与与气压传动系系统设计;要要求学生掌握握机电液气系系统的组成、分分类,分析和和设计;了解解各自的特点点和应用场合合;具备分析析机电液气系系统和设计简简单的机电液液气系统的能能力,为进一一步学习深造造和适应未来来的工作奠定定基础。三、本课程与相相关课程的联联系与分工相关课程有:电电工学、模拟拟电路、自动动控制原理、液液压传动;电电工学、模拟拟电路、自动动控制原理等等课

4、程作为本本课程的基础础课。液压传传动课程侧重重于讲述液压压传动系统,本本课程侧重于于液压控制系系统。四、教学大纲内内容使用教材材与参考教材材1、使用教材:(骆涵秀主编 机电控制制 浙江大大学出版社 2000年年1月)2、参考教材:(李洪人 液液压控制系统统 国防工工业出版社)(邓星钟 机机电传动控制制 机械工工业出版社)(朱善君 可可编程控制器器系统 原理理 应用 维维护 清华华大学出版社社)五、教学大纲内内容及学时分分配第一章 概述述(2)本章主要内容有有:分别用实实例引出机电电、液压、气气动控制系统统的整体组成成,功能和特特点;要求学学生掌握机电电液气系统的的组成;了解解机电液气系系统的发

5、展方方向和选用原原则。第二章 直流流电机(4)本章主要内容有有:直流电机机的原理,动动态特性分析析和系统应用用;要求学生生掌握直流电电机的机械特特性和系统应应用;了解直直流电机的原原理、组成。第三章 交流流电机(4)本章主要内容有有:交流电机机的原理,动动态特性分析析和系统应用用;要求学生生掌握交流电电机动态特性性分析和系统统应用;了解解交流电机的的原理、组成成。第四章 液压压伺服控制系系统(8)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液压控制制系统的组成成、特点;液液压控制阀的的结构、特性性和分析;液液压动力机构构传递函数的的建立;液压压位置控制系系统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掌握液压控制制阀的结构、特特性和分析;液压动

6、力机机构传递函数数的建立;液液压位置控制制系统的分析析;了解液压压控制系统的的组成、特点点;用Mattlab工具具分析和仿真真液压控制系系统。第五章 气压压传动控制系系统(8)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气压传动动系统的组成成,常见气动动元件的结构构、原理、使使用,常见气气压传动回路路,PLC控控制气压传动动系统;要求求学生掌握气气压传动系统统的组成,常常见气动元件件的结构、原原理、使用,常常见气压传动动回路,PLLC控制气压压传动系统;了解气压传传动系统的发发展趋势和应应用场合。六、实验课1、 简单气气压传动系统统实验 (22)(1) 了解解常见气动元元件(气缸、阀阀等)(2) 了解解常见气动回回路2

7、、 PLCC控制气压传传动回路顺序序动作实验 (2)(1) 了解解PLC结构构(2) 掌握握PLC控制制气动回路的的编程方法“机电液系统控控制”教学大大纲(ELECTRRICAL MACHIINE ANND HYDDRAULIIC SERRVO SYYSTEMSS)大纲编制:熊伟伟 教研研室主任:李李哲课程编码:S11111111 课程名名称:机电液液系统控制教学性质:必修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制造及自动化化专业学 时:36 学 分:2一、课程的性质质、目的与任任务本课程是适应机机电一体化的的发展趋势而而设立的,是是机械设计制制造及自动化化专业的一门门主干课程,主主要讲述直流流电机、交流流

8、电机控制系系统,液压伺伺服控制系统统和气压传动动控制系统,通通过这门课让让学生掌握机机电液气系统统的设计和应应用。二、课程的基本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授内容有直流流、交流电机机的组成、原原理、动态特特性及其应用用,液压伺服服系统设计与与气压传动系系统设计;要要求学生掌握握机电液气系系统的组成、分分类,分析和和设计;了解解各自的特点点和应用场合合;具备分析析机电液气系系统和设计简简单的机电液液气系统的能能力,为进一一步学习深造造和适应未来来的工作奠定定基础。三、本课程与相相关课程的联联系与分工相关课程有:电电工学、模拟拟电路、自动动控制原理、液液压传动;电电工学、模拟拟电路、自动动控制原理等等课程

9、作为本本课程的基础础课。液压传传动课程侧重重于讲述液压压传动系统,本本课程侧重于于液压控制系系统。四、教学大纲内内容使用教材材与参考教材材1、使用教材:(骆涵秀主编 机电控制制 浙江大大学出版社 2000年年1月)2、参考教材:(李洪人 液液压控制系统统 国防工工业出版社)(邓星钟 机机电传动控制制 机械工工业出版社)(朱善君 可可编程控制器器系统 原理理 应用 维维护 清华华大学出版社社)五、教学大纲内内容及学时分分配第一章 概述述(2)本章主要内容有有:分别用实实例引出机电电、液压、气气动控制系统统的整体组成成,功能和特特点;要求学学生掌握机电电液气系统的的组成;了解解机电液气系系统的发展

10、方方向和选用原原则。第二章 直流流电机(4)本章主要内容有有:直流电机机的原理,动动态特性分析析和系统应用用;要求学生生掌握直流电电机的机械特特性和系统应应用;了解直直流电机的原原理、组成。第三章 交流流电机(4)本章主要内容有有:交流电机机的原理,动动态特性分析析和系统应用用;要求学生生掌握交流电电机动态特性性分析和系统统应用;了解解交流电机的的原理、组成成。第四章 液压压伺服控制系系统(12)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液压控制制系统的组成成、特点;液液压控制阀的的结构、特性性和分析;液液压动力机构构传递函数的的建立;液压压位置控制系系统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掌握液压控制制阀的结构、特特性和分析;液压动

11、力机机构传递函数数的建立;液液压位置控制制系统的分析析;了解液压压控制系统的的组成、特点点;用Mattlab工具具分析和仿真真液压控制系系统。第五章 气压压传动控制系系统(10)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气压传动动系统的组成成,常见气动动元件的结构构、原理、使使用,常见气气压传动回路路,PLC控控制气压传动动系统;要求求学生掌握气气压传动系统统的组成,常常见气动元件件的结构、原原理、使用,常常见气压传动动回路,PLLC控制气压压传动系统;了解气压传传动系统的发发展趋势和应应用场合。六、实验课1、 简单气气压传动系统统实验 (22)(1) 了解解常见气动元元件(气缸、阀阀等)(2) 了解解常见气动回回路

12、2、 PLCC控制气压传传动回路顺序序动作实验 (2)(1) 了解解PLC结构构(2) 掌握握PLC控制制气动回路的的编程方法“数控技术” 教学大纲Computter Nuumericcal Coontroll Techhnologgy 大纲编制:王冬冬生 教研室主任任:李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称:数控技术术 教学性质:必修修 教教学对象:机机械类专业学时:40 学分分:2一、 课程程的性质、目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类专业的专业业课,课程的的目的主要是是阐明数控系系统的组成和和基本工作原原理及操纵数数控系统的数数控编程技术术,同时了解解数控技术在在未来先进制制造技术中的的重要作用以以及技术

13、现状状和发展趋势势;掌握数控控系统组建的的设计原理和和方法;具备备一定的机床床数控化改造造和设计能力力。二、 课程的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授内容有:数数控技术的基基本概念、数数控系统的组组成和分类、数数控系统的工工作原理、数数控编程技术术等,使学生生掌握数控技技术的本质和和工作原理,掌掌握一种先进进的机械控制制方法,并用用该方法实现现一些生产设设备的数字化化控制;具备备一定的生产产设备数控化化改造和设计计能力。三、 本课程程与相关课程程的联系与分分工要求学生具备良良好的计算机机接口技术、计计算机编程技技术、计算机机绘图、机械械制造工艺学学、高等数学学、工程数学学、工程力学学、机械原理理、机械

14、结构构设计等基础础。四、 教学大大纲内容使用用教材与参考考教材使用教材:赵玉玉刚等,数控控技术,机械械工业出版社社,20044年第2版五、 教学大大纲内容及学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论 ( 44 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数控技术的的基本概念、数数控系统的基基本组成和分分类、数控技技术的发展现现状和发展趋趋势;数控技技术与先进制制造技术之间间的关系等。第二章 数控控编程技术 ( 8学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数控编程技技术的概念、数数控编程技术术的主要内容容、数控编程程坐标系的建建立、数控常常见指令、手手工数控编程程技术和数控控自动编程技技术。第三章 数控控系统的工作作原理 (88 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

15、:数控系统统插补工作原原理;插补概概念和种类;数据采样插插补和基准脉脉冲插补的特特点;逐点比比较法插补、DDDA法插补补和比较积分分法插补的工工作原理和算算法实现流程程;数据采样样插补的原理理和适用范围围;刀具半径径补偿中的BB刀补和C刀刀补的实现过过程;数控系系统的加减速速控制等。第四章 数控控系统的软硬硬件结构 ( 4 学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数控系统所所要完成的主主要工作、数数控系统硬件件结构的基本本组织形式和和特点;数控控系统软件结结构的组织形形式和特点。第五章 数控控系统的开关关量控制 (4 学时时)(可以作作为机动学时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数控机床中中开关量的控控制方法;PPLC的工

16、作作原理、数控控机床PLCC与CNC系系统的组织关关系;典型数数控系统PLLC的设计、调调整方法。第六章 数控伺服系系统 ( 7 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数控伺服系系统的功能和和性能要求;数控伺服系系统的分类;以步进电机机为控制对象象的开环伺服服系统的工作作原理和控制制方法;数控控系统的测量量装置(包括括位置测量和和速度测量);直流调速系系统和位控系系统;交流调调速系统。第七章 数数控系统的机机械结构设计计 ( 5 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数控系统机机械结构的特特点和基本要要求;主传动动的机械结构构;进给系统统的机械结构构;数控系统统刀库系统的的组织结构及及换刀的机械械装置。互换性及测量量技术教学

17、学大纲大纲编制:刘雪雪云 教研室室主任:李哲哲课程编码:011012000010 课程名称称:互换性及及测量技术教学性质:必修修 教教学对象:机机械类、近机机类各专业学时:36 学分分:2一、 课程程的性质、目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类专业的一门门实践性很强强的技术基础础课,它的任任务是使学生生获得机械零零件的几何精精度及其相互互配合的基础础知识和几何何参数检测的的基本技术,是是机械专业技技术人才必须须具备的基础础知识与基本本能力。通过过本课程的学学习,学生应应达到以下要要求: 1、 掌握机械械精度设计的的基本概念、精精度设计的基基本步骤、基基本原则和一一般方法。 2、 掌握基本本几何量线性

18、性尺寸、角度度尺寸、形状状和位置精度度的基本概念念及有关国标标的基本内容容,形位精度度和尺寸精度度间的关系。具具备初步设计计几何量精度度的能力。 3、 了解典型型零件及传动动件的精度设设计基本知识识。 4、 了解常用用测量器具的的工作原理、调调整和使用。 5、 具备对机械械零件的一般般几何量作技技术测量的初初步能力。二、 课程的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授内容有:机机械精度设计计和检测技术术的基本知识识、各种典型型机械零件精精度设计的基基本原理和方方法,以及各各种公差标准准在设计中的的应用。通过过本课程的学学习,了解机机械产品质量量技术保证的的过程,学习习检测技术的的基本知识,掌掌握检测的基基本

19、概念;学学习测量误差差的形成与处处理方法;通通过检测技术术试验和生产产实习掌握常常用检测方法法;按照误差差定义能对被被测几何参数数作出与否的的正确判断。三、 本课程程与相关课程程的联系与分分工本课程要求学生生在学习本课课程时,应具具有一定的机机械理论知识识和生产实践践知识,既能能读图、制图图,了解机械械加工的一般般知识和常用用机构的原理理。在后续课课程,如机械械零件设计、工工艺设计、毕毕业设计中,学学生都应正确确、完整地把把本课程中学学到的知识应应用到工程实实际中。四、 教学大大纲内容使用用教材与参考考教材1、使用教材: 刘品 张也晗主编编,机械精度度设计与检测测基础,哈尔尔滨工业大学学出版社

20、出版版,20033 2、参考教材:王伯平主编编,互换性与与测量技术基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出版社出版,22002 蒋庄德主编,机机械精度设计计,西安:西西安交通大学学出版社,22000 五、 教学大大纲内容及学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论 (2学时时)本章主要内容容有互换性的的基本概念机械精精度设计原则则,几何精度度设计的主要要方法和标准准化。第二章、测量量技术基础(22学时)本章主要内容容有误差的基基本概念,计计量器具与测测量方法, 计量单位位与量值的传传递,计量器器具与测量方方法,测量误误差,测量数数据处理。第三章 尺寸寸公差、圆柱柱结合的精度度设计与检测测(4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光滑圆柱结结

21、合的公差与与配合,其他他典型结合及及传动件的公公差标准,圆圆柱结合,配配合的概念,配配合制,极限限与配合的选选用,光滑圆圆柱公差配合合与精度设计计。第四章 形状状和位置精度度设计与检测测(5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基本术语和和定义以及形形位公差项目目、形位公差差带标准及其其应用、公差差原则、形位位精度设计的的内容与方法法。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度与检测(22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表面微观形形状公差项目目、表面粗糙糙度标准及其其应用、表面面微观形状精精度设计。第六章 滚动轴轴承与孔、轴轴结合的精度度设计(1.5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滚动轴承使使用要求及其其内、外圆公公差带标准、轴轴颈与外壳孔孔上影响

22、滚动动轴承使用要要求的因素及及其控制与标标准化,轴颈颈与外壳孔的的几何精度设设计。第七章 圆锥锥结合的精度度设计与检测测(1学时)本章主要内内容有圆锥结结合的种类和和特点,圆锥锥配合的类型型,圆锥配合合的选用,典典型结合件及及传动件的精精度设计。第八章 键、花花键结合的精精度设计与检检测(1学时时)本章主要内容容有键结合的的主要几何参参数,花键的的公差与配合合标准及其选选用,矩形花花键联结的精精度设计与检检测,花键的的精度设计与与检测。第九章 螺纹纹结合的精度度设计与检测测(1.5学学时)本章主要内内容有螺纹纹结合的使用用要求,普通通螺纹的牙型型、基本牙型型和主要几何何参数,普通通螺纹几何参参

23、数偏差对其其使用要求的的影响和控制制、,普通螺螺纹公差与配配合标准,普普通螺纹的精精度设计,普普通螺纹的检检测。第十章 圆圆柱齿轮精度度设计与检测测(4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齿轮传动的的使用要求,齿齿轮上影响其其传动使用要要求的主要误误差及其评定定指标与检测测,齿轮评定定指标的控制制及其标标准化,渐开开线圆柱齿轮轮精度设计。第十一章 尺尺寸链的精度度设计基础(44学时)本章主要内容容有尺寸链的的基本概念,尺尺寸链的确立立与分析,用用完全互换法法解尺寸链,用用大数互换法法解尺寸链,用用其他方法解解装配尺寸链链。六、 实验课课(8学时)1 、尺寸误差差测量 了解立式光学学计,游标卡卡尺,内径指指示

24、表的结构构,调整和使使用方法;量量块的正确使使用与维护方方法;掌握测测量的原理;理解计量器器具与测量方方法常用术语语的实际含义义。2 、形状和位位置误差测量量拉 学会用普通计计量器具和检检验工具测量量箱体位置误误差的方法,理理解各项位置置公差的实际际含义。3 、表面粗糙糙度测量 了解电动轮廓仪仪的结构并熟熟悉其使用方方法,熟悉用用针描法测量量表面粗糙度度的原理 ,掌握用光切切显微镜测量量表面粗糙度度的原理和方方法。 加深深理解微观不不平度十点高高度Rz、单单峰平均间距距s、轮廓算算术平均偏差差Ra和微观观不平度十点点高度 的理理解。4 、圆圆柱齿轮测量量 学会测量径径向综合总偏偏差、齿轮的的齿

25、圈径向跳跳动、齿厚和和齿轮公法线线长度的方法法。了解径向向综合误差和和一齿径向综综合误差的评评定和成因,理理解齿圈径向向跳动、齿厚厚偏差的实际际含义和作用用,熟悉公法法线平均长度度偏差与公法法线长度变动动的计算。金属工艺学冷冷加工教学学大纲大纲编制:郭景景哲 教研室室主任:李哲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称:金属工艺艺学冷加工教学性质:必修修 教教学对象:机机械类、近机机类各专业学时:15 学分分:1一、 课程程的性质、目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类专业的一门门实践性很强强的技术基础础课,它的任任务是使学生生得到机械制制造技术,方方法以及经济济性,管理等等方面的知识识,是机械专专业技术人才才必须具备

26、的的基础知识与与基本能力。通通过本课程的的学习,学生生应达到以下下要求: 1、 掌握机械械制造的基本本方法,使学学生的得到机机械制造的完完整概念。 2、 使学生掌掌握机械制造造新工艺新技技术 3、 使学生了了解经济管理理的一些知识识。 4、 使学生学学习一些英语语对照的专业业术语二、 课程的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授内容有:切切削加工的基基本知识、各各种典型机床床,以及常见见的表面及切切削加工方法法,特种加工工方法,机械械加工工艺过过程,计算机机辅助制造等等。通过本课课程的学习,了了解机械产品品加工的过程程和方法。三、 本课程程与相关课程程的联系与分分工本课程要求学生生在学习本课课程时,应具具

27、有一定的机机械知识和生生产实践知识识,既能读图图、制图,了了解机械加工工的一般知识识和常用机构构的原理。在在后续课程,如如机械零件设设计、工艺设设计、毕业设设计中,学生生都应正确、完完整地把本课课程中学到的的知识应用到到工程实际中中。四、 教学大大纲内容使用用教材与参考考教材1、使用教材: 李振明明 主编 机械工业出出版社出版 2、参考教材:邓文英主编编 机械工业出出版社出版 五、 教学大大纲内容及学学时分配第一章、切削削加工基础 (2学时)本章主要内容容有切削用量量,刀具角度度,刀具材料料,积屑瘤,提提高切削加工工技术经济效效益的途径第二章、机床床(1学时)本章主要内容容有机床的型型号,组成

28、,基基本结构以及及机床的机械械传动和液压压传动。第三章 常用的的切削方法(22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车削,钻削削,镗削,刨刨削,铣削,磨磨削 第四章 常见见的表面加工工(2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外圆,孔,平平面加工,螺螺纹,齿轮加加工内容与方方法。 第五章 特种加工(11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电火花加工工,电解加工工,激光加工工。第六章 机械加加工工艺过程程(2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生产过程,工工艺过程,生生产纲领,生生产类型概念念,零件的切切削加工工艺艺性,以及工工艺路线的拟拟定,典型工工件的加工工工艺过程第七章 装配配(1学时)本章主要内内容有装配的的过程,方法法以及组织形形式,介绍装装配

29、自动化和和装配机装配配线第八章 计算算机辅助制造造(1学时)本章主要内容容有20世纪纪制造业革命命性的科技成成果,简单介介绍成组技术术,CAPPP专家系统,机机器人和柔性性制造系统。第九章 机械械制造经济性性与管理(22学时)本章主要内内容有机械械制造企业管管理,机械产产品的成本与与利润,产品品的定价与成成本管理模式式机动1学时“机械制造技术术基础”教学学大纲(Mechannical Manuffacturre Tecchnoloogy)大纲编制:李哲哲 教研室主主任:李哲课程编码:0110120000011 课程程名称:机械械制造技术基基础 教学性质:必修修 适用专业:机械学 时:46 学学

30、 分分: 2.55一、课程性质、目目的与任务机械制造技术基基础是机械专专业重要的技技术基础课。本本课程将金属属切削原理、金金属切削机床床、金属切削削刀具、机床床夹具设计和和机械制造工工艺学等几部部分内容有机机的结合在一一起,以使学学生获得机械械制造领域中中所必须具备备的基础知识识和基本理论论,从而为高高等工科院校校培养设计、制制造、调试、使使用、维修机机电一体化产产品的技术人人才打下专业业基础。二、课程的基本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授内容有金属属切削原理、切切削条件的合合理选择、磨磨削原理、工工件的装夹和和夹具设计、工工艺规程的制制定、加工精精度和表面质质量、机器的的装配。要求求学生掌握11.能完

31、成简简单的刀具设设计和切削条条件的选择。22.能编制加加工简单零件件的工艺规程程并计算加工工误差。3. 掌握分析析加工精度和和表面质量影影响因素的原原理和方法。44.制定简单单机器的装配配方法和计算算装配误差。初初步具有一些些解决机械加加工和装配工工程实际问题题的能力。三、本课程与相相关课程的联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综合应用用了工程图学学、互换性与与测量技术、理理论力学、材材料力学、机机械原理、机机械零件等先先修课程的知知识,同时为为数控技术,机机械系统自动动化技术、机机械系统设计计、机电液系系统控制等专专业必修课打打下坚实的工工艺基础。四、建议使用教教材与参考教教材教材应注明以下下内容:编著著者、

32、教材名名称、版次、出出版社、出版版年月、教材材获奖等荣誉誉1、使用教材 唐宗军 机械制制造技术基础础 机械工业业出版社2、参考教材 王启平平 机械制造造工艺学 哈哈工大出版社社乐兑谦 金属切切削刀具 机机械工业出版版社贾亚洲 金属切切削机床 机机械工业出版版社五、教学大纲内内容及学时分分配1、绪论(1学学时)机械加工研究的的对象与内容容;学习机械械加工的目的的和方法;基基准的概念和和选择。2、 切削原原理金属切削原理(66学时)了解:金属切削削刀具;切削削过程;切屑屑的形成和控控制;切削力力与切削热。切削条件的合理理选择(4学学时)掌握:材料的加加工性;切削削用量的选择择;刀具的选选择;切削液

33、液的选择。磨削原理(2学学时)了解:磨削原理理;砂轮;磨磨削过程。3、工艺学 工件的的装夹及夹具具设计(6学学时)掌握:工件装夹夹的概念和方方法;工件的的定位原理、定定位元件和定定位误差的分分析与计算;工件的夹紧紧原理、夹紧紧方法、夹紧紧机构;夹具具的组成和设设计方法。工艺规程设计(55学时)掌握:工艺过程程的概念和设设计方法;工工序设计;工工艺规程的制制订。机械加工精度(22学时)掌握:机械加工工精度的概念念、影响因素素和改进措施施。机械加工表面质质量(4学时时)掌握:表面质量量的概念;表表面粗糙度的的影响因素和和改进措施;表面层物理理力学性能的的影响因素和和改进措施。机器的装配(44学时)

34、掌握:机器装配配的概念;装装配方法;装装配尺寸链。机动(2学时)实验(8学时)掌握:刀具角度度测量;切屑屑变形测量;装配尺寸链链计算大作业业和装配误差差测量。“机械设计基础础A”教学大大纲 Founndatioon A oof Mecchancaal Dessign大纲编制:赵继继俊 教研室主主任:李哲课程编码:011013000007 课程程名称:机械械设计基础教学性质: 必必修 适合专业业:机械设计计制造及其自自动化 学 时:1200/16 学 分:77一、课程的性质质、目的与任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类专业本科生生一门必修的的技术基础课课,包含了机机械原理和机机械设计两门门课程的主要要内容,

35、它不不但能为专业业课的学习打打下基础,而而且能够综合合应用已学知知识,解决不不同生产设备备的工作质量量、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发等工程技术术问题。在培培养学生的工工程意识、创创新意识与解解决问题能力力以及综合素素质教育方面面起者非常重重要的作用。二、课程的基本本要求: 本课程主主要讲授内容容有机械原理理部分:包括括机构的结构构分析基本知知识、机构的的运动分析、机机器动力学、常常用机构的分分析与设计。机机械设计部分分:包括通用用零件的失效效形式、设计计准则、受力力分析、强度度计算方法,以以及提高通用用零件强度和和寿命的方法法与措施。要要求学生着重重掌握基本概概念、基本原原理,能够具具备对一般机机构

36、和机械零零件进行分析析、设计和综综合能力。三、本课程与相相关课程的联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课程主要有高高等数学、机机械制图、理理论力学、材材料力学、金金属工艺学、金金属材料及热热处理、公差差与测量等。只只有在学习和和掌握这些先先修课程的基基本知识的基基础上才能进进入本课程的的学习。本科科程作为一门门技术基础课课将为机械制制造、机械系系统设计等机机械工程专业业课的学习打打下基础。四、使用教材和和参考教材1、使用教材 机械原理理部分:孙 桓 陈陈作模:机械械原理 高高等教育出版版社 20003 机械设计计部分:陈铁铁鸣 王连连明:机械设设计 哈尔滨滨工业大学出出版社 119992、参考教材 机

37、械原理理部分:王知知行 刘廷廷荣:机械原原理 高等等教育出版社社:19999 刘会会英:机械原原理 机械械工业出版社社:20033机械设计部分: 濮良良贵:机械设设计(第五板板) 高等等教育出版社社:19977邱宣怀:机械设设计(第四板板) 高等等教育出版社社:19977五、教学大纲内内容及学时分分配1、机械原理部部分: 第一章章 绪论 (2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本课程研究究对象及本课课程的目的和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本本课程的专业业名词和术语语,建立起机机构的概念。 第二章章 平面机构构的结构分析析 (4学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机构的组成成,机构运动动简图,机构构具有确定运运动的条件。要求学生

38、掌握平平面机构的组组成原理、机机构运动简图图的绘制、机机构具有确定定运动的条件件和自由度的的计算, 了了解机构结构构分析的内容容及目的和平平面机构的结结构分析。 第三章章 平面机构构的运动分析析 (4学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速度瞬心法法及其在平面面机构速度分分析中的应用用,用图解法法及解析法进进行速度与加加速度的分析析。要求学生掌握速速度瞬心及其其在平面机构构速度分析中中的应用,用用矢量方程图图解法及解析析法作速度和和加速度分析析。 第四章章 平面机构构的力分析 (4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构件惯性力力的确定及其其质量代换方方法,用图解解法和解析法法进行机构的的动态静力分分析。要求学生掌握构构件

39、惯性力的的确定及质量量代换法。 第五章章 机械中的的摩擦和机械械效率 (22学时) 本章主主要内容有运运动副中的摩摩擦、机械的的效率和自锁锁,考虑摩擦擦时机构的受受力分析。 要求学学生掌握运动动副中的摩擦擦、机械的效效率和自锁,考考虑摩擦时机机构的受力分分析。 第六章章 平面连杆杆机构及其设设计 (4学学时) 本章主主要内容有平平面连杆机构构的类型和应应用,有关平平面连杆机构构的一些基本本知识,平面面四杆机构的的设计。 要求学学生掌握平面面连杆机构的的类型和应用用,有关平面面连杆机构的的一些基本知知识,平面四四杆机构的设设计方法,了了解多杆机构构。 第七章章 凸轮机构构及其设计 (4学时) 本

40、章主主要内容有从从动件的运动动规律及凸轮轮轮廓曲线的的设计,凸轮轮机构基本尺尺寸的确定。要求学生掌握从从动件的运动动规律及用图图解法和解析析法设计凸轮轮轮廓曲线的的方法,了解解高速凸轮机机构。 第八章章 齿轮机构构及其设计 (8学时) 本章主主要内容有渐渐开线的形成成及其特性,渐渐开线齿廓的的啮合特性,渐渐开线圆柱齿齿轮的啮合传传动,斜齿圆圆柱齿轮传动动,渐开线标标准直齿圆柱柱齿轮各部分分名称,渐开开线齿轮的切切制。要求学生掌握齿齿轮的齿廓曲曲线,渐开线线的形成及特特性,渐开线线齿廓的啮合合特性,渐开开线圆柱直齿齿轮的啮合传传动,斜齿圆圆柱齿轮传动动,渐开线齿齿轮的切制,变变位齿轮的原原理。了

41、解蜗蜗杆传动,圆圆锥齿轮传动动的受力和传传动特点。 第九章章 齿轮系及及其传动 (44学时) 本章主主要内容有定定轴轮系的传传动比,周转转轮系的传动动比,复合轮轮系的传动比比;轮系的功功用。渐开线线少齿差行星星齿轮传动、摆摆线针轮传动动、谐波齿轮轮传动简介。要求学生掌握定定轴轮系、周周转轮系、复复合轮系的传传动比计算,轮轮系的功用。了了解特殊啮合合传动的原理理和特点。 第十章章 其他常用用机构、组合合机构及其设设计 (4学学时) 本章主主要内容有间间歇机构、螺螺旋机构、万万向铰链机构构、组合机构构。要求学生掌握间间歇机构、螺螺旋机构、万万向铰链机构构、组合机构构主要传动特特点和主要设设计参数的

42、选选择。第十一章 机械械的运转及其其速度波动的的调节 (44学时) 本章主主要内容有机机械的运动方方程及其求解解,稳定运转转状态下机械械的周期性速速度波动及其其调节,机器器非周期性速速度波动及其其调节。 要求学学生掌握稳定定运转状态下下机械的周期期性速度波动动及其调节方方法,了解机机器非周期性性速度波动及及其调节。第十二章 机械械的平衡 (44学时) 本章主主要内容有刚刚性转子的动动平衡计算和和动平衡实验验。 要求学学生掌握刚性性转子的动平平衡计算和动动平衡实验方方法,了解挠挠性转子动平平衡。2、机械设计部部分:第一章 绪论(11学时)本章主要要内容有机械械设计课程的的性质、任务务及学习方法法

43、,机械的发发展状况。 第二章章 机械及机机械零件设计计概要(2学学时) 本章主主要内容有机机械设计的任任务和要求,设设计机器和机机械零件时应应满足的基本本要求和一般般步骤,机械械零件的主要要失效形式、设设计准则。 要求学学生掌握从总总体上建立起起机器设计、机机械零件设计计的总体性的的概念,计算算准则都是在在分析失效形形式的基础上上建立起来的的原则。 第三章章 机械零件件的强度(22学时) 本章主主要内容有疲疲劳损伤累积积假设,单向向稳定变应力力和双向变应应力的强度计计算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单单向稳定变应应力和双向变变应力的强度度计算方法,了了解疲劳损伤伤累积假设的的意义及其应应用。 第四章章 摩

44、擦、磨磨损及润滑概概述(4学时时)本章主要要内容有干摩摩擦、边界摩摩擦、混合摩摩擦、液体摩摩擦的概念,机机械零件磨损损过程、磨损损类型,润滑滑剂及其主要要指标,弹性性流体动力润润滑、流体静静力润滑理论论。要求学生掌握摩摩擦和磨损的的分类与机理理,流体动力力润滑的基本本概念及形成成条件,了解解摩擦学、干干摩擦、边界界摩擦、混合合摩擦、液体体摩擦的概念念;机械零件件磨损过程、磨磨损类型;润润滑剂及其主主要指标;弹弹性流体动力力润滑、流体体静力润滑的的概念。第五章 螺纹联联接和螺旋传传动(6学时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常用螺纹联联接类型,特特点和应用,螺螺栓联接件及及预紧和防松松方法,螺栓栓及螺栓组联接

45、的的结构设计和和受力分析及及强度计算。要求学生掌握螺螺纹副的受力力分析,螺栓栓及螺栓组联联接的受力分分析及强度计计算方法,提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的措施,了解解螺旋传动的的设计计算。 第六章章 键、花键键联接(3学学时) 本章主主要内容有键键联接的种类类、构造特点点和应用;花花键联接的种种类、对中方方式、特点和和应用。 要求学学生掌握平键键联接的失效效形式、设计计步骤和尺寸寸选择方法,了了解键联接的的公差、花键键联接的公差差。第七章 带传动动(4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带传动的原原理、类型、特特点和应用,带带传动的力分分析、应力分分析,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滑,带传动的的失效分析和和设计准则,VV带传动设计计计算。 要求学学生掌握上述述内容的基本本理论和基本本概念,V带带传动主要参参数选择和计计算步骤。第八章 链传动动(2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有链传动的类类型特点和应应用,链传动动的运动特性性,链传动的的主要参数及及其选择,套筒滚子子链传动的设设计计算。要求学生掌握上上述内容的基基本理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