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完整版(部编版)1课件_第1页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完整版(部编版)1课件_第2页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完整版(部编版)1课件_第3页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完整版(部编版)1课件_第4页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完整版(部编版)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唐朝时期 经济的繁荣体现在哪里?垦田面积逐渐扩大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如曲辕犁和筒车复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3.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1.唐朝时期 经济的繁荣体现在哪里?垦田面积逐渐扩大修建2.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发展原因是什么?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3.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

2、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渤海国、回纥、南诏等与唐联系密切;唐蕃和亲与汉藏的交融:1.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2.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3.金城公主入藏;4.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5.立“唐蕃会盟碑”复习提问2.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发展原因是什么?唐太宗实行开明的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 自主学习1.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 到中国,当时称为 。2.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3.唐朝与 有频繁的交往。4.贞观初年,高僧 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魔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 。5.根据

3、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石窟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遣使节遣唐使鉴真天竺玄奘天竺大唐西域记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载(部编版)1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载(部编版)1自主学习1.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 探究 一 唐朝对外交往路线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载(部编版)1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载(部编版)1探究 一 唐朝对外交往路线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合作探究探究 二 日本 遣唐使1.日本遣唐使来华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弘法大师行状绘词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渡海

4、入唐的情形。2.日本遣唐使来华概况:日本派出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我;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合作探究探究 二 日本 遣唐使1.日本遣唐使来华目的:为探究 二 日本 遣唐使3.影响: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文化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 以 宇 衣 於 加阿 伊 江 久 己 之 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唐代仕女日本和服合作探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载(部编版)1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载(部编版)1探究 二 日本 遣唐使3.影响: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文化传探究 三 鉴真东渡1.时间:唐玄宗时期2.目的:

5、到日传播唐朝文化3.经过: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过度劳累而双目失明;第6次东渡在754年抵达日本。4.影响:在日本传授佛经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合作探究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载(部编版)1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载(部编版)1探究 三 鉴真东渡1.时间:唐玄宗时期2.目的:到日传播唐次数概 况1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2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3东渡未能成行。因官

6、府出面阻止。4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5遭遇台风,失败。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6东渡成功754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鹿儿岛。鉴真六次东渡概况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载(部编版)1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下载(部编版)1次数概 况1未出海便夭折。2被风浪所阻。3东渡未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唐招提寺是公元759年根据圣武天皇之命为鉴真大师修建的,气势雄伟,集中了中国盛唐时期的建筑和雕像艺术之大成,成为日本天平文化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的明珠。鉴真大师的坐像供奉在御影堂,这尊塑像是763年

7、鉴真大师圆寂后,他的弟子制作的,被尊为日本的国宝。据说鼎盛时期有3000余名学僧在此学经求法。御影堂 唐招提寺是公元759年根据圣武天皇之命为鉴真大师修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盲目航东海探究 四 唐与新罗的关系1.新罗学习中国文化情况: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2.新罗文化传入中国情况:合作探究探究

8、四 唐与新罗的关系1.新罗学习中国文化情况:新罗新罗新新罗陶器新罗骑士瓷雕新罗天马图新罗文化新罗陶器新罗骑士瓷雕新罗天马图新罗文化玄奘西游记里徐少华扮演的唐僧探究 五 玄奘西行合作探究玄奘西游记里徐少华扮演的唐僧探究 五 玄奘西行合作探探究 五 玄奘西行1.天竺:印度627年,从长安 出发。2.过程:628年,到达 天竺西北部长安天竺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合作探究探究 五 玄奘西行1.天竺:印度627年,从长安 出发玄 奘简介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

9、出发,西行求法。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玄 奘简介新罗鉴真东渡日本天竺印度半岛长安玄奘西游天竺新罗鉴真东渡日本天竺印度半岛长安玄奘西游天竺那烂陀寺遗址那烂陀寺遗址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f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玄奘取经回长安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f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3.贡献探究 五 玄奘西行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发展

10、作出重大贡献。4.大唐西域记的影响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离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合作探究3.贡献探究 五 玄奘西行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全书共12卷,书中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138个地区和国家的见闻与概况,成为研究中亚和印度半岛 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地理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全书共12卷,书中记述了玄奘西行日本悉尼美国英国 “唐人街”日本悉尼美国英国 “唐人街”探究六 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2.科技文化先进,领先世界,吸引各

11、国来唐 3.陆海交通发达,为交往提供便利条件 4.开放的对外政策 5.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比如鉴真、玄奘等。合作探究探究六 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探究七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的启示。1.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2.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3.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合作探究探究七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我们能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史遣唐史的派遣遣唐史的影响鉴真东渡六次东渡贡献唐和新罗关系新罗学习中国文化新罗文化传入中国玄奘西行西行经历大唐西域记的影响课堂小结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史遣唐史的派遣遣唐史的影响鉴真东渡六次巩固提高1.下列事件能反映中日友好往来 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 抗倭 D.郑和下西洋B2.小文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朝的中外交往”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B.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C.鉴真东渡日本 D.玄奘西游天竺取经A巩固提高1.下列事件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